本帖最后由 何枝可依 于 2018-12-20 10:16 编辑
《七绝·题图》 文/何枝可依 摇落秋寒景色殊,高擎风骨立荒芜。 天公许是生怜意,故赐霜毛护我颅。 ——首句开头摇落秋寒,意如宋玉《九辩》开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次句“高擎风骨立荒芜”,在如此肃杀荒寂背景下,霜树如此高挺屹立,岂不自有风骨在?然回过头来,“景色殊”三字把开头四字背景拉回到欣赏图片角度,而不是身临其境之意,试想——前句背景如彼,霜树格调如此,相反相成,故此三字当酌。 前两句如此反差,所以“天公许是生怜意”,如何呢?“故赐霜毛护我颅”,此“怜”与其说可怜,毋宁说因敬重霜树这般而怜。有句话讲:负伤的英雄往往比凯旋归来的英雄更受人欢迎。逆境中的英雄也是如此,自助者天方助之!此诗即可见此理。
“景色殊”三字把开头四字背景拉回到欣赏图片角度,而不是身临其境之意,试想——前句背景如彼,霜树格调如此,相反相成,故此三字当酌。老师这么理解完全正确,试改个
《七绝·题图》 文/何枝可依 摇落秋寒岂在乎?高擎风骨立荒芜。 天公许是生怜意,故赐霜毛护我颅。
老师句句详析,真真受益不少,只是首句构思和老师理解稍有不同,本想私下和老师沟通一下的,知道老师喜欢清静,还是来这里方便哈
摇落秋寒景色殊,高擎风骨立荒芜。 构思的时候,首句是写大背景,然后转向特写。从我的角度看,万物凋零荒凉萧肃,虽然“我”一样也凋零,不似繁华时,但“我”幸有风骨,自能傲然于天地之间。这两句可作转折关系理解,可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