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古月求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周一首题图诗《红叶》集合帖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1922

帖子

39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55
11#
发表于 2018-11-30 12:50: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小朽公子来了,大师终于出场了,善哉善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2#
发表于 2018-12-1 22:32: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风云客 于 2018-12-2 07:56 编辑

总评——
(根据以往品味题画诗之心得和此次品评看图题诗稿件,联系古代相关名作佳作,特此总结,并根据实际需要先贴总评)

这种题图诗,与古代的题画诗有类似之处,也有区别,具体比较不必备述。
    我们这种题画诗更确切得应叫看图题诗(当然我们仍然称之为题画诗也并无大碍),图片一般不是个人创作,所以往往不是事先有什么创作寓意(当然引用的自创图也会有),也不涉及题写在图片上的书法表达。
    这种题画诗——看图题诗可总结为:提炼画神,补画不足,传画外意。这个意为广义,可包含理、志、趣、情、事等方面。

    那么,我们接到特定的图片,具体需要做什么?怎么做?

一、奇正
《孙子兵法·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这里的“正”是指用兵之常法,反映着战争指导的一般规律; “奇”是指用兵之变法,反映着战争指导的特殊规律。意思是以正规的形式交战,以异于正规的形式获得胜利。
题画诗也是如此相通——
一般来说,顺着图片的图像抓住主体意象,以及自古来这意象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和诗意典型,围绕于此扩展想象,以此成篇可谓之“正”。然此“正”必须有“奇”配合——出奇新颖的词句来表达,将是相得益彰。
而抛开传统意象,或即使顺承应用,而另辟蹊径,一反惯例,或反常理,反常态,戏谑说理抒情反讽等等,反常生新出奇制胜,谓之“奇”,然此“奇”须以“正”发挥——正规章法结构、正确逻辑和正常语法规则的诗句词语来展示,以此相辅相成。
前者如杜甫之《画鹰》——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写得杀气森森,劲健奇绝。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这是正起。而此诗则先写“素练风霜起”,然后再点明“画鹰”,所以叫作倒插法。这种手法,一起笔就有力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杜甫的题画诗善用此种手法,《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开头“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也是此种手法,这些起笔诗句都能起到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意正而结构奇语句奇,此乃“正中奇”,邪魔老奴、醉了、兰室清风其一,庶几近之。
后者如明代艺术全才徐渭之《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以“明珠”比喻墨葡萄,进而融入身世感慨。意奇而诗句结构正,此乃“奇中正”,赵公子、兰室清风其二庶几近之。
因为枫叶本身意象的关系,难以出大题材大感慨大寄托,看此图作律诗相对就难出新意,须诗界之轻骑兵——绝句,方可绝地反击,以奇兵取胜。此红叶图片诗体选择之大概。所以,摇光、桐影、一樽之律诗,虽有可称道之处,然诗体选择之效果照比绝句则稍逊。(当然,这体裁问题也仅限于此次此图,说不定再出别的图片,律诗,或词,又相对胜过绝句也说不定的,需要因图制宜;另外,不论何种体裁最终也取决于作者的匠心独运)

二 形神

“画写物外形,诗传画中意”,借助诗的想象,给画面注入了活力,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诗与画结合,诗情画意,相映成趣。
但诗与画结合,并非单纯题咏画中物事,而是要赋予画外意。如同苏东坡《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技二首》(之一)提到的:“论画以形似,识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以“形似”作为论画的标准,和以为写诗只有写得形似才算好诗,都是错误的;他主张在“天工与清新”中赋咏事物的神韵;赞许的是既能形似更能传神的作品,他否定的只是没有意趣、没有韵味的形似之作而已。
这就需要开始提到的画外意,可包含理、志、趣、事、情。而表达这些,不能脱离图片主要内容,当然,图片内容是可以通过诗作者予以补充的,但必以图中实有为主体进行想象联想。
而这次稿件中几首韵味不深之作,往往就是“形似”之作,缺乏深入挖掘、赋予的画外意。

三、虚实

关于虚实,上一条形神中略微涉及,就是主观想象对图片物事之形的补充,苏东坡“形似”之说也提到,所以,看图题诗不必完全拘定于图片所有。图片所未有的,甚至图片背后的故事情节等,我们都可以根据图片时空合理推想创造出来。
比如苏东坡为好友慧崇和尚之画题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想,当时惠崇和尚画作中绝对没有“河豚”,这是苏东坡的主观合理推想,自然融合而毫不龃龉。
关于这条,稿件中绝大多数诗作都能进行推想,只是偶有不合生活逻辑和日常情理之处,如愚读轩吟的“露染寒楼小燕啾”。

四、宾主

单纯事物物象,图中为主,想象联想到的为宾,不能喧宾夺主;出现人物,或设想出之人物,人为主,物境为宾,以宾衬主。
这也可以归入推想合理与否之列。稿件中多有喧宾夺主、反客为主和迎宾忘主现象,这个问题很明显。看图题诗,不能脱离图片。

五、时空

图片本身只是静态物事,谈不上时空故事,但看图题诗之作者可以就图片本身进行合理的时空拓展和变幻,增加诗意内涵,引入故事,说理言志等。
此次稿件有的诗友此条做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3#
发表于 2018-12-1 22:34:12 | 只看该作者
稿件分评——

《题图·红叶》
文/赵公子
晚照柔柔问晚秋,
奈何枫叶上花楼?
无非世俗贪新艳,
吐尽红颜为出头。
——晚照问晚秋答,后两句按诗意为所答之语,比拟、寓言手法,颇为生动!且以第三人对话角度侧面议论,背面敷粉,颇有似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意味,反衬力度更强,“无非”二字似能见到回答的不屑神态,更为别致有寓意!
柔柔二字挤韵,不是十分必要最好可调整。
概括尽图片而不囿于图片,别出新意,结构连贯无滞,很好!

《题图.红叶》
文/凌零
枫红别苑染新愁,
一夜风佪送晚秋。
纵有闲情无处寄,
唯余呓语向枝头。
——风佪,暗寓拂动意,呓语,似比喻枫叶微微作响,照应风佪,只静态图片而出以“呓语”之声,写活图片!寄闲情,源于红叶题诗典故。故“纵有闲情无处寄,唯余呓语向枝头”,颇有寄寓,也与开头“新愁”呼应,“染”字意蕴二用,颇佳!
枫字不出现为宜。
佪字,一般组合用,现在单用尤其少,避免为好。


《题图.红叶》
文/摇光
庭前草径空,拈得一痕红。
香染清秋露,情迷薄暮风。
遥生相惜意,犹望晚归鸿。
唯恐人窥破,痴心掩袖中。
——此律本身很好,设想的情景也生动如见,但与题图关联不是十分紧密,未就图片本身拓展思维,而是就单纯的红叶去“另辟蹊径”了,类似的后面几首还有,主题游离了。

《题图.红叶》
文/遗恨
流火一帘秋,穿眸几许幽。
风来犹驻步,不肯扰清修!
——流火虽源于《诗经》,用于此处却应是比喻意义。清修乍看突兀,联系“几许幽”,似可解,然亦以写帘内人清修为宜,若是枫清修似又难解不恰。
“风来犹驻步,不肯扰清修!”,提出来单纯看此句,还是富有韵味的!
穿眸,本为望穿秋水而来,于此似不恰。


《题图.红叶》
文/桐影
高阁耸于清涧涯,觉来好似富人家。
登临纵目天何阔,遣兴怡情境自嘉。
寒露渐浓枫发火,夕阳未隐水流霞。
时光静美浮生短,惬意还须午后茶。
——前半联想其他物境过多,且中心不围绕枫叶之图,似嫌喧宾夺主;第五句乍提又过,似转至屋内,似还不算太离题。
此即开头所提到的,看图题诗不能脱了图之主题,可以设想其他物境但不能喧宾夺主,


《题图.红叶》
文/泉边闻韵
初冬群里赋金秋,但见霜花掩小楼。
何故诗糙还落笔,红包入账不知羞。
——戏谑一笔,“善戏谑兮不为虐兮”,别是一趣。


《题图.红叶》
文/一樽
当初无奈落唐宫,粉腻御沟出几重。
数次心思沉作梦,一番念想隐绝踪。
樊川执笔能描写,洪度浇心好酽秾。
倚在窗檐秋渐老,夕阳又伴晚霞红。
(新韵)
——此律更确切地说是咏枫叶,围绕枫叶相关典故及诗情展开,而不是看图题诗。诗意不离红叶,却离图了,看图作诗与定题作诗是不同的,讲究不即不离间从图中素材特定改造、挖掘出诗意,这个限定最见创作者匠心。
此律前半就题红叶典故展开,后半虽不离红叶,然转得过远过快,导致收合不紧密完整。


《题图.骑楼晚枫》
文/江强
骑楼昨夜枫,南国落飞鸿。
错过秋时节,蝉声曲已终。
——点题而过,更不提起,于题图亦远。

《题图》
文/邪魔老奴
谁将红叶挂窗前?夜夜撩人未可眠。
不是秋来多妩媚,故抛心事与君看。
——作者直接入图做主,想像我(泛指)为观望红叶窗之人,难禁难眠的不是因为红叶有多妩媚,联系红叶题诗结良缘之典故,而是故抛心事,以红叶为媒,算我对此情可以堪?此与清风兄打油一首一正一奇异曲同工,均以红叶名义掩藏了设想的“佳人”,而诗意实实又是以红叶为主展开,诗画相得益彰!

《题图.红叶》
文/古月求衣
园林昨夜起金风,渲染楼前一树红。
杜牧驱车过此地,流连只为恋秋枫。
——此即“以正合”笔法,正面描写,就图即物而顺咏。

【题图】
文/青穹淡月
红黄枫色倚朱楼,已是萧萧第几秋?
应恨离人犹不返,谁于闺里懒梳头?
——联想幽远有致!唯图片物境虽亦提及融入,然毕竟成客观陪衬之宾,稍有游离。


《题图》
文/醉了
虚檐一瀑挂丹枫,倚牖无心看过鸿。
霜叶拈来填小字, 幽怀不尽寄江东。
——红叶题诗赠远,围绕红叶正面用意,很是不错!


《题图诗》
文/愚读轩吟
露染寒楼小燕啾,孤村老树故人悠。
夕阳无限依然好,一叶红花醉晚秋。
——小燕的出现属于作者联想设想,但联想的一则与图片季节不恰当,二则整首读来其出现实属不必要。
另,“一叶红花”的词语搭配不恰。
根据后两句,整首诗诗意设计还算可以,但意象及其感情色彩的搭配不够协调,词语需要进一步凝炼到位。

《题图》
文/金淑君
昨夜楼外起凉风,冷雨当下落桂丛。
菊黄傲霜东篱下,枫红临寒秋色中。
——平仄有失,应算古绝了。
前两句的设想联想算是初步蓄势,后两句菊的出现喧宾夺主,不然好好调整后半应该会是不错的诗。

《题图》
文/兰室清风
其一
枫林昨夜雨声稠,岭上人家梦未收
多少流光淋湿了,满将秋色晒高楼。
——昨夜,雨声,岭上,梦,这些词拓展了诗的时空背景和诗意空间,然仍是衬笔,仍是围绕图片之“秋色”而来,不脱图片。
“多少流光淋湿了,满将秋色晒高楼”,一个“晒”字,绾合前面之种种想象情景,又绾合图片之实际情景,虚实两个时空自然融合,画已不是画,诗已化入画,此题图到位。

其二(打油一个)
眼也迷来心也迷,楼高只恨寸心低。
秋娘已把幽思挂,我有情诗不敢题。
——此打油极为有致有趣!
前二句,除了楼高是图片实景,其他均为情态描写,留下重重悬念——眼迷心迷什么?寸心低,为何会恨?起承也到位。
后两句,亦承亦转合。承是因为解开了上述悬念——秋娘挂幽思,我不敢迎合去题;转是因为后两句为因,前两句为果,因果颠倒来展示因,笔法之转;合则全篇之合,结构紧密有致,自然一体。

此打油诗先仔细读罢,品品,迷当然只因图之佳色,正是图片给人扑面而来的感受。再结合图片,再继续读诗,发现又不全是图片,而是比拟出一位躲在幕后的秋娘,图片却成为未登场秋娘之舞台,令人感觉极有趣味,极为入画而又补画之情趣,似乎画是诗的配合补充。用兵法“奇正”概念解的话,上篇为正,此篇为奇,“以正合以奇胜”,反常出新,实胜过上篇,此为入妙!

也是题红叶的,贴来凑趣

阅尽山川风共雨,朝辉暮霭几同欣。
霜寒彻骨三秋好,别样红鲜别样曛。

骋目峰峦灿若云,斑斓秋色本无群。
霜风且作胭脂抹,一任诗家意自醺。
——红叶之题清雅可品,题图之意游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899
14#
发表于 2018-12-2 12:1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邪魔老奴 于 2018-12-5 00:17 编辑

《题图》
文/邪魔老奴
谁将红叶挂窗前?夜夜撩人未可眠。
不是秋来多妩媚,故抛心事与君看。
——作者直接入图做主,想像我(泛指)为观望红叶窗之人,难禁难眠的不是因为红叶有多妩媚,联系红叶题诗结良缘之典故,而是故抛心事,以红叶为媒,算我对此情可以堪?此与清风兄打油一首一正一奇异曲同工,均以红叶名义掩藏了设想的“佳人”,而诗意实实又是以红叶为主展开,诗画相得益彰!

其二(打油一个)(兰室清风)
眼也迷来心也迷,楼高只恨寸心低。
秋娘已把幽思挂,我有情诗不敢题。
——此打油极为有致有趣!
前二句,除了楼高是图片实景,其他均为情态描写,留下重重悬念——眼迷心迷什么?寸心低,为何会恨?起承也到位。
后两句,亦承亦转合。承是因为解开了上述悬念——秋娘挂幽思,我不敢迎合去题;转是因为后两句为因,前两句为果,因果颠倒来展示因,笔法之转;合则全篇之合,结构紧密有致,自然一体。

此打油诗先仔细读罢,品品,迷当然只因图之佳色,正是图片给人扑面而来的感受。再结合图片,再继续读诗,发现又不全是图片,而是比拟出一位躲在幕后的秋娘,图片却成为未登场秋娘之舞台,令人感觉极有趣味,极为入画而又补画之情趣,似乎画是诗的配合补充。用兵法“奇正”概念解的话,上篇为正,此篇为奇,“以正合以奇胜”,反常出新,实胜过上篇,此为入妙!

经风云大哥这么一说,突然觉得这两首诗很配,年度最佳CP,您就是这两首诗的红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3811

帖子

40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97
15#
发表于 2018-12-2 15:38: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佳作佳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16#
发表于 2018-12-2 18:38: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邪魔老奴 发表于 2018-12-2 12:15
《题图》
文/邪魔老奴
谁将红叶挂窗前?夜夜撩人未可眠。

一抛一挂,果是年度最佳CP
请问,啥时候成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17#
发表于 2018-12-3 12:07:34 | 只看该作者
邪魔老奴 发表于 2018-12-2 12:15
《题图》
文/邪魔老奴
谁将红叶挂窗前?夜夜撩人未可眠。

怎么报答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899
18#
发表于 2018-12-5 00:30:38 | 只看该作者

我多出些好作品,大哥多些精辟的点评,不失为好的报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3899
19#
发表于 2018-12-5 00:4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邪魔老奴 于 2018-12-5 13:06 编辑

该评论的风云大哥依然很详尽了,此贴推精,另外为活跃气氛,鼓励大家多动笔,以下三位作者的作品可另行发帖加精鼓励!
《题图·红叶》
文/赵公子
晚照柔柔问晚秋,
奈何枫叶上花楼?
无非世俗贪新艳,
吐尽红颜为出头。
一问一答,形式新颖别致,紧扣主题,结句出色!
《题图.红叶》
文/凌零
枫红别苑染新愁,
一夜风佪送晚秋。
纵有闲情无处寄,
唯余呓语向枝头。
整首诗意脉清晰流畅,结句很给力,就像画画的留白一样,给人遐想,呓语,到底在说什么?猜去吧!也很好的暗合新愁!

《题图》文/兰室清风
其一
枫林昨夜雨声稠,岭上人家梦未收
多少流光淋湿了,满将秋色晒高楼。
农家秋色被你写尽了,我以后怎么下笔?
其二(打油一个)
眼也迷来心也迷,楼高只恨寸心低。
秋娘已把幽思挂,我有情诗不敢题。

多少流光淋湿了,满将秋色晒高楼。
此句散发着诗人灵性的光芒,绝妙好句!
二一首出奇制胜,好话不多说了!(顺便安利一下,此首诗结合我的那首一块理解更加绝妙,要不然我的那首诗就成寡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20#
发表于 2018-12-6 14:14:05 | 只看该作者
邪魔老奴 发表于 2018-12-5 00:30
我多出些好作品,大哥多些精辟的点评,不失为好的报答

精诚配合,相得益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9 23:12 , Processed in 0.07534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