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乡村文艺现状我之见 ——抒我等乡村文艺爱好者之感想 在刚刚国庆假期结束的最后一天,如约而至地跟新泉诗社的社长——赵仪蔚老师来到了古井镇新泉诗社的新址进行清洁卫生,诗社的新址位于古井人民会堂的很细小的一个角落,是原古井曲艺社和老人活动室的活动场所及办公地址,但现在曲艺社已经搬迁到原文楼小学去了。 而走入我眼前的诗社新址,让我有点惊讶,破破烂烂、不堪入目,就像走进一个废墟一样,这就是新泉诗社的新址。 随着和社长交流得知,原先诗社地址——文化站楼房,已经成为古井篮协的办公场所。隋后我又问,为什么不请新会四中的老师诗友或曾经听讲过你的对联课程的学生来进行帮忙搞卫生?老师随即回答:“现在的学生都忙着考试复习,哪有这么好,老师更不用说,都忙着备考”。之后我就不再问什么问题了,就这样,我俩一五一十地把一个破旧不堪的小阁楼,收拾得不算干净,但亦算整齐有序,有模有样。后面社长还说着日后还须从诗社挤点有限的经费进行添置黑板和修建护拦,因为现在的社员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爱好者,特别需要注意环境安全。 以下是一些收拾前后的照片: 以上简单篇幅就足够说明了当下我村镇的乡村文艺状况了,现在由我简单跟大家分解一下。 一、重武轻文,是当下社会的主流格调。 因为竞技活动显性热闹,容易激发和抒发人们内心的兴奋一面,更重要是当下的我们还是喜欢热闹高调张扬。所以作为文艺类型这么一个有内涵,有水平,有功用但又不具备即时显性、经济效率明显、社会关注度高的诗社,显然在当下社会是会容易被忽略的。 当然了,篮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立外交,提高联谊效果,这一点确实比较显性而效率值高。而时间短,单一性的投入,操作简易,丰富村民群众的观赏娱乐生活等特点,成就了篮球赛事会成为政府很好的项目之一。出于古井篮球屡屡取得不错的成熟,也不断为古井人民争取荣耀,单凭这一点,弄一个好的协会场所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大家别误会了我的观点) 二、人才流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说好的业余爱好,首先要事业作业为先,其次再到爱好。况且爱好也分即兴爱、一般爱、事业需要爱、动机不纯爱以及真爱等好几种,先抛开前面几种不说,单说真爱。首先真正的爱好者,也会有不得以的时候,比如工作,身体,出行不便,临时有事等情形而暂时不能进行爱好学习或者为诗社服务。 而随着社会人才发展呈金字塔形状走势,优秀的人才自然往更高的学习平台发展,以得到更好的学习与交流,当然更容易名利双收啦,所以人才成员也容易流失。 三、孤立无援,是文人相轻的陋习所至。 学校以及学生,本应该是做好人好事的先锋,像帮助一个堂堂镇办的诗社搞卫生,应该是义不容辞的。而且学校以及学生更应该有相应的文学组织,才能丰富学习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诗句、语文要义;学校能及学生更应该和诗社多进行交流学习,互助互利等联谊互动,其效果我想是相得益彰的。 而诗社和棋社、曲艺、书画协会、文联以及侨刊等都组织应该团结一致,互助合作,共同发展才对,不应该是各扫门前雪。虽说各有各的特点和学习方式不同,但应该多具开放学习的精神,不要被文人相轻的陋习所束缚(有部分也是社会风气造成的)。 以上三点是我的一些理论浅见,或许有诸多不切实实际的总结,如有得罪,恳请多多包涵。(其实还有一点极其重要的原因,想必大家也是猜出一二了,就不必多说!) 然而,实际上,好多乡村的文艺组织,往往是由爱好者自身团队、社会友好慈善人士、海外侨胞以及地方政府支持等来共同努力来维护发展的,所以不同地方、不同组织、不同时候或许都有些差异,其社会重视和关注程度也是各不一样,这一切都属正常不过。 下面再说说的我的感想吧! 十室之邑,岂无忠信?若大的一个古井镇,居然找不到一个体面的地方来给新泉诗社当社址,实在可笑。可知新泉诗社为古井争得荣耀可不少呀,单一个“广东省楹联文化之乡”称号,恐怕不是一个篮球协会能做到的; 附:相关新闻报到链接 2017年正好也是诗社成立的十五周年了,在过去的岁月里,诗社成员为推广诗词对联文化做好多不为人知但又极具社会意义的事,比如为风州诗社和新会楹联学会输出大量人才;为船企、中小学、村委会开展楹联文化宣传和联律教学活动,先后举办楹联知识讲座30场;在全国各地的诗词对联大赛上屡获殊荣,为古井人民争光,为新会文化界争光。 但到今天为止,受到的对待和关注实在有些出人所料,所以有此感想。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今日且有这一说,只是纯属说说所见所想罢了,至少作为一名社员我把我能见到的,能想到的都说了出来,日后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好好学习,用真正的行动来回报诗社对自己的培育之恩。 以上言论仅是自己个人的感想记录,不代表任何机构组织团体的观点。言语之间,或有得罪之处,请大家诸多包涵! 2017年10月9日晚 广州·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