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弦琴

[复制链接]

270

主题

2641

帖子

276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76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00:0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只是一则故事,或许,再也不会再有这样的故事
    琴声飘起,白衣女子坐在舟上。月光如洒,抖落着寸寸柔情。谁也不知,这展琴,是否来自远古的梧桐,亦不明白,此琴是为谁而弹。回忆却慢慢洒开,或许,那年,正巧有个偷听琴的书生经过。
   (一)二人同舟
    这个是讲的公子急和公子寿的故事,他俩同父异母,因为权力之争,父派遣公子急去某地,半路杀之。寿知道了这件事情,便一路追来,同哥哥一起饮酒,希望醉倒他,自己去受死。
    当初的月光,和如今的没有什么不同。酒宴上的两个兄弟却是各自想着自己去受死。哥哥先醉了,弟弟便冒充弟弟去死了。哥哥醒来时,不见了弟弟,只见了弟弟留下消息,已经代死。但是他还是去寻找弟弟,告诉贼人杀错了人,并请贼人断其头,归献父王请功。我曾多次翻阅古人的故事,却免不了感动。我不曾畏惧过死亡,又怎么能明白这样的死亡多么令人震撼。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二)打铁的那个汉子
    嵇康这个人,阮籍母亲死去的时候,他只是搬来一盏琴来弹曲。我不知道男人的泪,是那么默默的,令人心碎。
    他的死也是无辜的。他在权利之争下选择了躲避,却还是帮错了人。最后一张罪网绑住了他,他披发而坐,弹着广陵散。那样的嵇康,却留下了与自己性格完全不同的家戒。处世为人,处处当如履薄冰,处处小心。
   (三)那些传说
    于是,我是不是该相信,这些故事都是假的。俞伯牙摔琴,陶渊明爱着无弦琴。每一个琴身都是良木经过多少年的光泽风雨,孑然矗立。而后只因为一个人懂得它们,便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我不懂琴。每次经过卖琴的店里,我却都会那么感动。无论古琴钢琴,甚至喇叭唢呐,都是那么亲切,虽然我只知道,宫商角徵羽,是他们的诉说。心若一动,便会天涯海角尽情的飞驰。
   (四)高山流水
    最美的音乐,无外乎高山落石,铿铿然,流水动情,涓涓去。那些讲不出来的故事,弹不出来的音才是最美好的。当你尘心不染,只是在希望的麦田里随意走着,听着风吹的声音,流水的声音,便知足了。
    于是,多年以后,我还是那么喜欢去感受,李清照双手握着秋千架,却又急匆匆地跳下来,划着袜子嗅着梅花,只因为有一个人来了。她只是偷偷看着他。也许,司马相如当时那支曲子的确很美好,文君才不惜卖酒为谢,只为了留守静默的流年。
   (五)巧妙的故事
    那么,接下来的就更加顺理成章了。而我愿意把这些都归功于琴心的一动。
    翻阅古书,最早我喜欢那些名人传记,现在却喜欢歪传杂说。那么多女子,貌美如花,守着盼着,本来会有好的归宿和姻缘的。但是她们偏偏要学习诗词歌赋,偏偏要憧憬美好。她们有望不尽的高楼,烘不干的清泪哀思。却有偏偏能遇到一个同样落魄不堪的公子。
    如果这还不够,那些女子还可以是一幅画里的人,一只狐狸变成的。
    千万遍的重复这样的故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倘若真遇到了那个肯懂自己的“弹琴人”,又何妨化作蝴蝶,也要生死相依。
   (六)苏轼的船,白居易的琵琶
    七弦琴是古琴的名字。我只是试图写七个小段子。这里有兄弟之情,朋友之情,有追求,亦有爱情。每个带着情字的琴弦,都那么刻骨铭心,又有些许令人惋惜。
    但是当这一切都没有的时候,还有一种弦,令人宽慰。那是掉影自怜。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不惜虚拟了这样一个弹琴的女子和他同舟,歌声那么委婉动听。大珠小珠落玉盘,无声,却似有声。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轼也不乏无聊,想出这样一个人来,他的音乐更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我们似乎可以想象三国时期,拿着羽扇的诸葛亮弹着琴,说着他的故事。而那时的周瑜也是懂着周郎顾的。
    古人甚是聪明,口多事杂,人心迷乱,唯有音乐,坦然于心,无需过多表白,一带而过,便不再怅怅然。于是无论是苏轼、白居易,还是周瑜、诸葛亮,都不再计较得失,活得天真。
   (七)曲终
    很小的时候,我喜欢一个古琴的故事。
    什么是古琴呢,有一个人制造了一个很好的琴,但是没人认可。于是他在琴上划了几道口子,然后硬生生的把它埋在地下一年。等到他再次“鉴宝”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古琴了。
    我还听说,陶渊明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他有一个无弦的琴。
    所以我想,不管多么动听的故事,多么动听的音乐都有结束的哪一环。于是,开头那个弹琴的姑娘停下了指头,回头看去,已是百年,甚至千年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7-30 19:14 , Processed in 0.0787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