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20526随笔》

[复制链接]

1480

主题

3011

帖子

30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7:2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读诗,想想生活。偶然想到唐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华清宫,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经过唐王朝100多年间不断地更新扩建,到唐玄宗李隆基当政时期,大兴土木,极尽奢华,华清宫的建设发展达到了它历史上的鼎盛时期。依山势而筑、治汤井为池,环山列宫殿、宫周筑罗城,并修有登山的夹道和通往长安的复道,将华清宫与长安的大明宫、兴庆宫联为一体,真正展现出“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的壮丽景象。
    该诗在许许多多的赏析中,包括名家鉴赏、教学参考,以及《唐诗鉴赏辞典》等专著,都说到了同一主题,无论是“一名官差”也好,“一人一骑”也好,还是“络驿飞骑”也好,以驿马快传鲜荔以饱贵妃之欲,都是统治者“荒唐骄逸”的表现,也是“安史之乱”以及腐朽没落的根源,这些都是没有异议的。只是对“一骑红尘”中的“红尘”二字,解释为“飞扬的尘土”,笔者认为还有不同之说:
    第一句“长安回望秀成堆”,这是大景、高瞻之象;第二句“山顶千门次第开”,也是大景,两句都不是实写,而是从整个过程来“高度概括”。虽然迢迢千里,在一个“统治者”的眼中来说,在他“自己”的“家”里来说,不也是“三步两步,伸手可待” 的小菜一碟吗?也就是“很简单”的事了。诗人从这个层面上来浓缩了其间的“过程”,却饱含了传送者的“艰辛与困苦”。第三句“一骑红尘妃子笑”,笔者认为不是“尘土”或“扬起红尘的马”。而应理解为“红尘一骑妃子笑”,虽然也是“红尘(大千世界)”之中“飞奔而来的马”,日日快递公文的马之一,对千千万万次的过往之“马”不笑,而独对“这一骑”竟能让妃子“如此在意”、“如此关注”,第四句才点明是“为什么”——别人不知道有什么特别之处,因为宫庭之事劳烦本多,司空见惯。见了不笑,想笑也笑不起来。唯独只有“妃子”明白其中就里,在意它的出现与否。第四句则更充分点题的证实了这一“关节”!前后对比,突出主题。
    综合旧时“反对妇人干政”的理念来说,就是:妃子们是不会对“飞骑(代表国家政事)”有什么“关注”的。此时,一个后宫人却对“大千世界(红尘)”中平常不过的一骑有特殊的感觉,见了就会情不自禁的“笑”,是何等的“特殊——荒淫无耻”了!
    姑存此说,虽不可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读法同日而语,权作我“诗无达诂”的小小思索。但请诸家味味。201205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641

帖子

64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1
沙发
发表于 2012-6-7 02:42:50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赏读了!
寄上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 04:31 , Processed in 1.91972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