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8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减字花木兰/重读感赋(新韵)

[复制链接]

15

主题

16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1:4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秋光冷雨,小叩斜钗心以许。碧海难奔,乞向蓝桥两处人。
诚为永怨,鸾凤西东杯影半。倾诉衷怀,寄去天风山水猜。


钦定词谱
⊙○◎●, ⊙●⊙○○●●。⊙●○○,  ◎●○○◎●○
⊙○◎● ,⊙●⊙○○●●,⊙●○○, ◎●○○◎●○
读词:楞伽山人《减字花木兰/相逢不语》附: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诗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谢谢古月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72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823
沙发
发表于 2011-9-27 13:08:3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如能附上楞伽山人原玉更佳!
问好随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917

帖子

9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1
板凳
发表于 2011-9-27 21:28:06 | 只看该作者
两首好词,字简而情重。上首忆别,直抒胸意。后首重逢,描写细腻与开篇不语相呼应。两首相得益彰,请各位版主推一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地板
发表于 2011-9-27 21:59:1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对长短句知之甚少,助推一下,期待高手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2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823
5#
发表于 2011-9-27 22:51:02 | 只看该作者
结合鲁秋白点评再赏读一遍,感觉的确是好词!
也来助推——期待五龙版主释意(尤其是涉及用典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6#
发表于 2011-9-28 10:52:42 | 只看该作者
::: 在 随聊几则 的贴子提到 :::
秋光冷雨,小叩斜钗心以许。
在冷雨之秋日,一位以心相许的女子出场----“小叩斜钗”,一个动作描摹出主人公的心理。通观开头结尾,得小令“飘然而来,飘忽而去”之法。 “秋光”和“冷雨”,物象搭接似可再酌,微暇。
碧海难奔,乞向蓝桥两处人。
诚为永怨,鸾凤西东杯影半。
两个典故:“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和“蓝桥动是经年别”(宋. 李之仪  《千秋岁》 柔肠寸折。解袂留清血。蓝桥动是经年别。掩门春絮乱,敧枕秋蛩咽。檀篆灭。鸳衾半拥空床月。妆镜分来缺。尘污菱花洁。嘶骑远,鸣机歇。密封书锦字,巧绾香囊结。芳信绝。东风半落梅梢雪。)

通过以上两个典故,尽显女主角细腻的心理活动,把情境推向了高潮。
倾诉衷怀,寄去天风山水猜。
结句“猜”,略显弱了。何不“欲诉离怀,不见天边雁影来。”?  浅见。  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主题

3946

帖子

52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60
7#
发表于 2011-9-28 15:19:31 | 只看该作者
::: 在 随聊几则 的贴子提到 :::
秋光冷雨,小叩斜钗心以许。(这句好,开头妙)
碧海难奔,乞向蓝桥两处人。(有纳兰容若的词性在,很熟悉,感觉上在他的画堂春看过,很飘逸的情绪在这,喜欢)
诚为永怨,鸾凤西东杯影半。(指我们分别的情况,很给力,鸾指青鸾,凤指火凤,一生不离不弃,注山海经)
倾诉衷怀,寄去天风山水猜。
(结句同五龙版主的意见,轻了)
个人意见,有几许容若的风格在,味道很好!喜欢,细品,欣赏和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163

帖子

16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63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22:28:3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咱们感谢各位的用心评赏,诗词不剖不得以真意。
鲁秋白诗友数语直的、足见功夫;一醉千愁人诗友全词评述,可见用心,再谢!
尾句说的是著者的词是不能够给对方看的,但它却会千古存芳。
读词的著者讲述的是他与已经成为皇妃的恋人见面的故事。历代下来,对读词的释义、笺注很多,但没有一位词家去确定其中的女主人公;今后也不会有大家来做这件事。
咱们想:这不仅是心恋皇妃难以启齿的缘故吧?著者的一生中有两件大事:一是爱妻早丧令其悲痛欲绝,一是钟爱分离,令其郁郁寡欢,仅31岁便英年早逝,让后人哀叹不已。让这个(女主人公)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追溯的永存之谜,交由万世来定,可安地下之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主题

2099

帖子

263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32
9#
发表于 2011-10-1 01:31:45 | 只看该作者
先生这首词说的是容若宫墙内的那位恋人?这么看来最后一句便不是弱了,反而应该是将主题深化了,毕竟一墙之隔,隔的恐怕不只是山水。先生这阕词深得容若的真味,若是捡进饮水词里,恐怕我们这些读者也得费猜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12 22:05 , Processed in 0.1278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