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无题》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969

帖子

96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10:4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终于明白 -
世间有一种思绪 -
无法用言语形容 -
粗犷而忧伤 -
(首段以“终于明白”引入,是顿悟式的一种开头,一开始便有强烈语势。再转到“思绪”,用“粗犷而忧伤”两个不同感情基调的词来形容,给人以想象想象空间,引入下文。而“无法用言语形容”,我想这句感觉上与后文所作的“形容”冲突了,不过细看来,是在暗示着全文的抽象性,从而营造一种“隔纱效果”。)
-
回声的千结百绕 -
而守候的是 -
执着 -
(“回声”将上文“粗犷而忧伤”最最地形象化了,于是“思绪”在此处又演化为另一种事物,于是作者很巧妙地又调动了笔锋,将“执着”这一形容词用为名词,“守候”回声,使得“思绪”也再一度升华)
-
一如月光下的高原 -
一抹淡淡痴痴的笑 -
(接下来有了“月光下的高原 -”这个场景,读者不妨闭上眼睛,置身于此,你会感觉这是一种憔悴而高傲的精神境界,这也不难理解“一抹淡淡痴痴的笑”了,于是“思绪”在此处又演化为另一种事物)
-
笑那浮华落尽 月色如洗 -
笑那悄然而逝 飞花万盏 -
(这一段是对前一段“笑”的描写。“浮华落尽、月色如洗”“悄然而逝、飞花万盏”不就正是这种憔悴而高傲的笑么?所以也可以理解为这就是“思绪”的一部分吧)
-
谁是那轻轻颤动的百合 -
在你的清辉下亘古不变 -
(从这一段,文章进入了高潮了。第二人称的使用,已经很明显能看出这是一首情诗了。于是所谓“思绪”也很明显就是“情思”了。这里“百合”,其实是对恋人那种炙热的爱,也可以理解为就是这种“思绪”,它亘古不变,于是“思绪”在此处又演化为另一种事物)
-
谁有那灼灼热烈的双眸 -
在你的颔首中攀援而上 -
(“谁有”与上“谁是”句式同,“双眸”有是“思绪”的一种演化,但不能理解为思绪。“双眸”是为了突出恋人的魅力所在,而“攀援而上”恰恰也赋予了目光生命,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侧面描写手法)
-
遥远的忧伤 -
穿过千山万水 -

(从这一段已经开始趋势向煞尾。“忧伤”照应了第一段,而“忧伤”穿过千山万水又是用了同样的手法,且也说明了“思绪”穿过千山万水)

-纵使高原上的风 -
吹不散 -
执着的背影 -
(这是再一个照应了,“高原”和“执着”前文都出现过,因为“执着”和“高原”都是“思绪”即情思的演化,而由“纵使”一词,可窥测出其结局并不美满。不信请往下文看)
-
纵使清晨前的霜 -
融不化 -
心头的温热 -
(这段的句式亦同上段,但这段的事物是新的。“霜”和“风”是指外界的因素,所以这首诗所要表达的爱情,不是因外界因素而不圆满,而是因追求者的一厢情愿。但两个句式都很出奇,因为“霜融不化心头的温热”本是很圆满的,而偏偏用“纵使”一词,这会使全诗更为悲剧化,从而推向另一个高潮)

你静守在月下 -
悄悄地来 -
悄悄地走

(终了,“你你静守在月下 -
悄悄地来 -
悄悄地走”)

(末段不评,留与读者想象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

主题

917

帖子

92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21
沙发
发表于 2011-5-8 13:27:04 | 只看该作者
这么美,这么好的点评,(当然我对这个人物不了解)还是先坐下来好好欣赏这段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5

主题

3946

帖子

526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60
板凳
发表于 2011-5-8 15:54:01 | 只看该作者
细品,欣赏和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主题

1645

帖子

167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75
地板
发表于 2011-5-14 20:07:16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喜欢仓央嘉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6 17:33 , Processed in 0.0636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