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叶辛自述--《蹉跎岁月》里《一支难忘的歌》

[复制链接]

98

主题

859

帖子

97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23:3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牧村的歌
  叶 辛     

  杂志上有一块豆腐干那么大小的消息,说有人问关牧村,近年来为什么少见她录下的歌带了?关牧村坦率地回答,因为有一回,一个音像出版社在出她的歌带时,要求她包销1000盒带子。她不干,不愿出,她不想让自己的歌成为纯粹的商品。她相信自己的歌最终是将受到人们欢迎的。看到这条消息,有人说没想到关牧村这样的歌唱家也要包销带子。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了,这也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还有人说,音像制品商人也太小瞧我们听众的欣赏层次了,他们若出版了关牧村的歌带,相信是有很多人会买的。更大多数人则说,其实关牧村完全可以答应下来,凭她的名声,别说是包销1000盒,就是10000盒呢,她都能推销出去。
  我说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问题不在她推销得了推销不了。问题是她不愿意这么干。这就是她的境界。
  这境界两个字现在说的人不那么多了,现在时兴的是谈条件、论斤两尺寸和实惠。前不久我在报上的一篇短文中提到这两个字,相熟的同行中就有人问我,这境界值几个钱?那副振振有词的模样,大有兴师问罪之色。
  关牧村的歌当然是有着广泛的听众的,东方电视台拍摄了一部以歌为主回顾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经历的记录片,长达50多分钟。播出之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应该观众的要求重播,就是一个间接的证明。在这些歌中,关牧村唱的是那《一支难忘的歌》。片子试播刚结束,一位很有名气的女作家站起身对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事隔这么多年,关牧村唱的这首歌还是那么好听。她到上海录唱这首歌时,在电视台受到人们的欢迎,走在马路上被人认出来,人们围住她几乎不让她脱身,也是一个间接的证明。关牧村的歌留在人们美好的记忆中。这不仅是因为她动听的歌声,还因为她的人品、她的境界。
  我和关牧村的相识,主要是由于上面的那《一支难忘的歌》。这是我早年的电视连续剧《蹉跎岁月》的主题歌。记得那首歌的歌词是在云南大理到省城昆明的面包车上写的。原先讲好了歌词请其他人写,头天晚上导演蔡晓晴把音乐编辑组的稿拿来征求我的意见。这已经是第二回了,我没讲究方式方法,一看就说人家的歌词没写好。那时候年轻,我还加了一句:"这样的歌词一天就能的人写几首。"大约是这句话把音乐编辑得罪了,他马上给我顶了回来:"你有本事,那你就自己写吧。"蔡晓晴用眼睛盯着我,我觉得面子下不来了,开口就说:"我写就我写,这又不是什么难事。"
  大话是说出来了,但真正要写一首好歌,岂是那么容易的。答应了此事的当晚,我一夜都没睡好,苦思冥想希望得到一个好的歌眼。但一晚上想出的那些句子没一段是令人满意的。怎么办呢?第二天一清早整个摄制组就要出发回昆明,我为了不耽误时间,早用长途电话请人预订了当夜回贵阳的票。但直到踏着朦胧曙光坐上面包车,一句歌词都还没想出来呢。
  大理至昆明417公里。要在一天内赶到。旅途上是没有休息的。摄制组的演员们坐在车上,一首歌一首歌地唱,其他工作人员也跟着插科打诨逗乐,根本不让你静下来想歌词。我看到情绪最高昂的就是音乐编辑了。他还时不时地瞅我一眼。我感到一种从未的过的紧迫。
  半路上吃过饭继续往昆明赶,时已是午后,大约是上半天又唱又闹地累够了。一车人都东倒西歪地睡了。唯独我睡不着,司机在机械地开车。车沿着盘山公路一会儿旋上高坡,一会儿驰下谷底。我发现公路的一边是山,另一边是深深的河谷,那条河几乎和公路成同一方向平行。就在这时候,一句歌词跳出来了:"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哦,我顿时兴奋起来,不假思索地,第二句歌词也有了:"岁月的河啊汇成歌--"
   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昨晚上我躺在床上想得那么多那么多了呀!下午三四点钟,车子停靠在一个小镇上让人方便,我掏出纸来,蹲在地上,把坐在摇摇晃晃地车上不可能写下的歌词,一句句写了下来。随后的旅途,就跟着睡醒了的演员们一齐又是唱又是闹地到了昆明。吃过晚饭,导演、制片和音乐编辑来送我,顺便客气地问我:"歌词写出来了吗?"我从衣兜里掏出潦草的歌词,一句一句读给他们听。他们争论了几句,最后蔡晓晴拍了板:"很好,就拿这这去谱曲!"
  一面往火车站赶,我一面提要求了:"小说是我写的,剧本是我改的,现在歌词也是我编的,我该有一点发言权吧。以后唱得好与坏,我有否决权。"
   几个月后,导演让我去听歌,说曲子是黄准谱的。她自己很满意。现在得要个合适的人来唱。请了几个人唱,我都不敢恭维,后来有一天,先放歌给我听,听了两句,我就说行了,就要这个人,就要这么唱。他们这才告诉我,这是关牧村唱的。说实在,其实我并不懂得音乐,写歌也是憋着一股气。但听了关牧村唱的歌,我感到她把我要表达的那份情唱出来了。
  电视剧播出了,这首歌也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唱开了。以后在多种场合,我听到很多歌唱家演唱这首歌,但怒我直言,没一个唱得比关牧村的好。听得多了,我甚至说:"这是关牧村的歌,其他人唱不好。"谁能想到,就是这首在颠颠摇摇的面包车上写成的歌,以后在五次全国性的歌曲评奖中获了奖呢。
  相识的第三年,我们一起选入全国青联常委会,在年年一度的人大、政协会上,也时常见面,听她唱歌。接触多了,渐渐地就熟悉起来。是记得1984年的早春,她随全国青联慰问团到贵州,我作为东道主陪同他们活动。在机场,在基层,在苗乡侗寨,在县、州、市,在黄果树瀑布,她都不断地被热情的各族各界青年认出来,人们习惯地以掌声欢迎她唱歌。她从不搭歌星的架子,唱了一首又一首。有时候一天里不知要唱多少首。1992年的冬天,我们又一次在北京开会相遇,老常委们还是请她唱《一支难忘的歌》。她拿起话筒,又给我们唱了一曲。音乐响起来了,歌声唱起来了,不少人跟着哼了起来,大伙儿边歌边舞,待她唱完,人们说:"我们又听到了关牧村的歌。"
  关牧村的歌,还将随着她的成熟、伴着悦耳的旋律唱下去、唱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207

帖子

13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1
沙发
发表于 2006-6-9 20:02:31 | 只看该作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样品行的人在现今娱乐圈怕是绝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8 22:31 , Processed in 0.0649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