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51|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佳作赏析之——行迈靡靡近作四首

  [复制链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2 03:2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佳作赏析之行迈靡靡近作四首:

个人所感,作者水平较高,这四首律诗都不失为难得的佳作。由于赏析笔者希望能尽可能做到客观而全面,不免会因个人水平而未必能悉数体解诗中精妙,唯愿在此抛砖引玉,带动大家共同讨论和学习。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我的评价如何,以下文字都不应影响原作的水准和价值。

(一)《屈原奖》
《屈原奖》一篇较为幽隐,典据颇多,初学者很难读懂,因此作逐句赏析。《网恋》三首相对简单,仅赏析其中特别之处。诗中有很多可能和特定的事件、遭遇有关,因此不知情者从字面上强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正确与否,诗友们可结合自己的理解判断。不正之处也希望作者能给予进一步释疑。

引言:
屈原奖:由中华诗词研究院发起,今年元旦起接受投稿,专家评定后于端午节当天揭晓。据官方报导,其“旨在发现和鼓励优秀的青年诗人,繁荣当代诗词的创作、研究、评论和宣传”。

诗评:
竞赋离骚⑴待眼青⑵,汩罗江⑶满读书萤⑷。
风闻⑸市虎⑹趋三甲⑺,管测⑻名山⑼仗五丁⑽。
槐郡蚁倾⑾华盖仄⑿,龙涎⒀獭祭⒁水花腥⒂。
沧浪⒃鹿马⒄招魂⒅梦,郢匠⒆传灯⒇入幻听。

⑴《离骚》:诗人屈原著名作品,此处代指好的作品。
⑵眼青:即青眼,重视认可之意。
⑶汩罗江:湖南省北部的一条江,屈原投此江而死。
⑷读书萤,源自成语“萤囊映雪”中的两个典故之一,表示读书人勤奋。其中“萤囊”是说东晋时有个人因家里穷没钱买灯,那么晚上要读书怎么办呢,便抓萤火虫放到布袋子(夏天)里当灯。此处借指写作的读书人。
首联意译:大家(听到有屈原奖这个事后)纷纷争着抢着希望能写出好的作品以得到(评委的)认可,(一时间啊)就连(和屈原有关的)汨罗江上都挤满了借着萤光苦读的人。
按:萤囊虽表刻苦,但毕竟这种赛事胜出靠的是平时的积累,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因此首联后一句含贬义。
⑸风闻:也作风闻言传,原指古时根据传闻进谏或弹劾官吏。此指靠传闻得知,就是俗话说的“小道消息”,含贬义。
⑹市虎:即“三人成虎”,原指不靠谱的流言蜚语经过人传就会便得可信。此处应指毫无根据的言辞或论断。
⑺三甲:科举中举的名次,此指取得好名次。
⑻管测:源自成语“管窥蠡测”。原意为用管看天,用瓢量海,借指目光狭小。
⑼名山:名山有二意,其一作字面解释,其二也多指传世之佳作。
⑽五丁:传说中的五个大力士,有五丁开山的典故。据说此五个人力大无穷,有开山之能,但最终因拉神蛇山崩而化成五丁山。此指徒有虚名而不识真正名山之人。郭沫若有诗:“五丁开山事乌有,其説虽墨意可朱”。
颔联意译:那些毫无价值凭据的文辞传着传着(竟然)似三人成虎,(使之)名列前茅。(可见传说中的)高人(所谓的评委专家)目光狭小,管窥蠡测鉴赏不出真正的佳作。
⑾槐郡蚁倾:引自典故“蚂蚁缘槐”,原指蚂蚁沿着槐树爬上爬下自以为很了不起。郡,古时一县分四郡,小地方,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乡政府”建制。此处指槐树旁的蚂蚁窝。
⑿华盖仄:华盖,指犯了华盖星,运气不好。仄,窄。
⒀龙涎:龙涎香,一种香料。此处借指好的诗歌素材。
⒁獭祭:即獭祭鱼,獭捕鱼时常将鱼在水边摆好,却并不一定能吃干净。后人用“獭祭鱼”比喻文学作品泛滥地罗列和堆砌。
⒂腥:原指气味,此处指腥臭,气味不正。喻作品跑味儿。
颈联意译:自以为是的槐边蚂蚁,(待到)巢倾之时他们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只可惜)好好的体裁,被人如此泛滥堆砌之作搅得一团异味。
按:颔颈二联对仗工整,典据有力,非作手不能为之。
⒃沧浪:沅江的支流,屈原曾放逐于此,并留下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愤懑之语。作者用“沧浪”还有一层意思,古代楚国歌古歌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句子,借此引申“濯缨濯足”我自明之之意。
⒄鹿马:即“指鹿为马”,指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⒅招魂:为死者召回灵魂。此处用“招魂”以此也有两层含义,一是说这个奖项(狭义)是希望唤醒屈原,引指唤醒重生伟大的文学作品。二是《招魂》是屈原《楚辞》中的名篇。
⒆郢匠:郢匠,文学巨匠。后多用于喻指招才的考官。罗隐有诗:“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⒇传灯:原指佛家传授佛法,当然都是不可与常人言的心成妙法。此指暗地里的授意和决策。
尾联意译:(可叹我)徒有沧浪之心,是非混淆之下,重赋招魂(也不过是庸人)一梦,(至于)那些评委们如何暗授机巧、如何裁定(也就)权当虚妄听之吧。

评论:全诗起承得当,结转有力。用典切合,炼词精准。造句结构富于变化,音律合,属上乘佳作。但对于高标之作宜作更为高标之求,引用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论观点——“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赞美、讽刺、投拜、答赠)之篇,不使隶事(典故)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吹毛求疵的讲,这首诗的问题是典籍过多,诗风抑郁不恭,境界未能打开。

(二)《网恋一》

风闻姹女色倾城,潜水青蛙欲北征。网路悬屏鹊桥影,情关击键马蹄声。
勾留艳遇缘三宿,陷落轮回梦几程。溃阵荧光明复暗,久疑磷火眼前横。

(1)“潜水青蛙欲北征、网路悬屏鹊桥影、情关击键马蹄声、勾留艳遇缘三宿”:此数句妙在“新”而“真”。“潜水”、“青蛙”、“网路”、“击键”、“艳遇”皆是时下网络语言,此之谓“新”。旧体用新词一方面说明作者不拘泥于早已不存在的事物空谈胡写,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对词语韵格良好的掌握能力。至于“北征”、“三宿”应是实情,此谓之真。我个人的观点是“一真抵百巧”。当然在下绝无调查他人隐私之心,这个是猜的,赞一下!
(2)“网路悬屏鹊桥影,情关击键马蹄声”尤喜此句。典型的诗的语言用法:
“网路”幽通,屏幕影每如鹊桥影;
“情关”开放,击键声恰似马蹄声。

(三)《网恋二》

风吹絮语杳眸前,露浥蒹葭迫逝川。网瘾沉绵鸦片瘾,姻缘烂漫镜花缘。
戏闻绮梦宽宜马,默许流星堕似鞭。云汉迢迢鹊桥路,华屏望断几光年。
(1)“露浥蒹葭迫逝川、网瘾沉绵鸦片瘾,姻缘烂漫镜花缘”:此数句中“蒹葭”“鸦片瘾”“镜花缘”用词十分讲究巧妙。以蒹葭一词为例,“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和“露浥”(流淌的露水,也指流泪)、“逝川”(流去的江河,也指流逝的时光)二词很好的双关起来,与后面的句子在时间、空间、事件上都有呼应。
(2)“戏闻绮梦宽宜马,默许流星堕似鞭”还是喜欢这则颈联。“宽宜马”、“堕似鞭”有扬有抑,有虚有实。诗句的魅力悉在于此。

(四)《网恋三》

无端网瘾竟成灾,病入相思日日来。键叩情关烟屑落,梦迎天使锁眉开。
某年某月零回复,丁克丁斯两见猜。马甲尘封屏彩里,玫瑰似火久低徊。

这一首诗句中的特点也如前面两首,可圈点之处颇多。唯一立意更新处在于“丁克、丁斯”二词的运用。DINK/DINS(Double incomes no kids‘双收入且无孩子家庭’/ Double incomes no sex‘双收入但无性生活家庭’)两个外来语音译,竟然与前句的“某年某月”无缝巧对,浑然天成。深深令人敬佩,值得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主题

6306

帖子

6734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34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1:59:33 | 只看该作者
::: 在 涔北村人 的贴子提到 :::


岚中晓日似通诗史, 然通人焉发斯言? 除宋之江湖派(前为永嘉四灵)讲求不甚用典,至若西昆,明之前后七子,清...
您说的也非常对。蒋伯潜先生有关于“典故与灵性”的论述:“…典不在于用不用的问题,是在乎所用的典如何,在乎用的如何”。
前面是说选择的典必须立足于帮助诗在灵性方面更好地表达和拓展,后面则是说使用需要注意技巧。对于典故的选用,个人浅见是:生僻晦涩的不如众人皆知的;不要只限于早期文人轶事(多数是唐诗中的)。因为高深不在于看不看得懂。能取得同样的效果大家都知道的必然会在更多的人中取得共鸣。再则唐诗由于时代所限和历史记载能力所限,他们能提及的多是汉晋时代的掌故,一味地效仿我们会忽视一大段有记载的历史区间。

技巧方面,原诗作者除了此篇,在《网恋》三篇里也有很多用典之处,风格颇有不同。
如很喜欢《网恋二》“露浥蒹葭迫逝川”一句,蒹葭一词让人清楚地感受到了思念恋人却又不可及的境味。再如《网恋一》“情关击键马蹄声”和“陷落轮回梦几程”连读后,返思“马蹄”一词,我竟然联想到了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诗中的那些佳人期待的马蹄声。不知行迈先生是否也有此意,如有妄猜请勿见怪。

另外,很喜欢本坛诗友“江湖幽客”《遣怀》一首中的用典风格,转帖于此,于大家重温一下:
《遣怀》
“某日,一诗友谓余偏爱十一真韵,其实不然,韵部假于意境,贵在适于己用,适于所用,况余生性愚钝,更未敢专于一韵也;至于意境,实为心境,以达意为上,盖境由心生耳,万不可矫作,不然,文章易流于苍白,反大类于鸡肋,食之无味,然主人必自惜其文,亦弃之不舍矣,旁观者窃感不胜滑稽云云;余今用一东韵”

使君与操属英雄,余子谁堪共酒盅?
惟望乡关黄鹤去,只听故垒大江东。
无鱼壮士含歌老,有志将军遗矢终。
最是张狂卿看我,单衣沈醉笑西风。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69

帖子

173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73
沙发
发表于 2010-5-2 07:21:4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406

帖子

40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06
板凳
发表于 2010-5-2 08:09:07 | 只看该作者
⑾槐郡蚁倾:引自典故“蚂蚁缘槐”,原指蚂蚁沿着槐树爬上爬下自以为很了不起。郡,古时一县分四郡,小地方,大概相当于现代的“乡政府”建制。此处指槐树旁的蚂蚁窝。

獭祭:即獭祭鱼,獭捕鱼时常将鱼在水边摆好,却并不一定能吃干净。后人用“獭祭鱼”比喻文学作品泛滥地罗列和堆砌。


解开数惑!尤其引用处! 谢谢lz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19

帖子

147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47
地板
发表于 2010-5-2 08:50:45 | 只看该作者
谢先生精彩点评。学习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主题

4434

帖子

443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434
5#
发表于 2010-5-2 09:28:32 | 只看该作者
行迈的诗确实耐品。
问候白衣客。敬一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5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78
6#
发表于 2010-5-2 11:19:27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类点评!
白衣客辛苦了,向您学习,向您致敬!
(前几天在广州拜会了鲁民,谈及您时,均表示由衷敬意,并期待您到广东雅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912

帖子

91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2
7#
发表于 2010-5-2 12:49:42 | 只看该作者
先生评点,甚为赞赏。作者遣词炼字,颇具功力。但首篇稍嫌用典堆砌,晦涩难懂。翻书用典,寻典解诗为六朝通弊,为历代诗家所不取。
一点浅见,权当胡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8#
发表于 2010-5-2 13:31:05 | 只看该作者
加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5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78
9#
发表于 2010-5-2 13:33:56 | 只看该作者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加精!
衷心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主题

1073

帖子

107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73
10#
发表于 2010-5-2 16:17:08 | 只看该作者
⒆郢匠:郢匠,文学巨匠。后多用于喻指招才的考官。罗隐有诗:“雕琢只应劳郢匠,膏肓终恐误秦医”。

郢匠说似出<<庄子>>, 有郢匠运斤如风的故事.   人鼻上粘白垩,郢匠乃以斧削下,刚好削掉白垩,不伤人鼻子,喻其技高一筹.

未悉白衣兄以为然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3 02:31 , Processed in 0.07506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