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8|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眼里的别样地震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3807

帖子

3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8 17:4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12那天我正在成都,也算是一个地震的亲历者吧。唐山地震时我没有赶上,但是我的父辈却对那次地震记忆犹新。对于在地震中幸存的人来说,他们给后辈人讲的地震,并不是灾难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的记忆,而是地震中发生的无数轶事,有令人捧腹的,也有令人愤恨的。我想几十年后人们听说的亲历者口中的汶川地震,也会是轶事多于痛苦的记忆吧。正因为生在上个世纪之震的震区,我从小就接受了很多有关地震的教育。小时候,地震之于我,仿佛是随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每次坊间流传地震的传言,母亲都诚惶诚恐的在床头的桌子角上倒立一只酒瓶,而且不断给我重复逃生的路线和方法。
    因为母亲不断教导,让我觉得自己是储备了足够的逃生知识的,所以我小时候对地震是抱有一种朦胧的期待的。这种期待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雷电交加的雨夜,这种心理上的战备便提到一级的高度。
    长大后,这种期待渐渐消失了,就像小时候的雷雨夜,随时准备逃跑却终于昏然睡去。我床头的酒瓶也换了很多种形状,但至今也没有摔碎一个。
    十几年过去了,我到了成都念书,关于地震的早期教育已和对地震的期待一起烟消云散了,不断补充的是专业的知识和成年的隐忧与阵痛。我早已无暇去关心地震,甚至无法想象小时候的脑袋里怎么会只有这一个概念里的地震。
    去年的5.12,印象上是昏昏沉沉的天,有点儿热。过了中午我往教室走,有点困,头也是昏昏沉沉的。我带着耳机,沉默无语,林荫路上有不少行人,也和我一样默默地走着,并没有知道几分钟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走着走着,头开始眩晕,两只脚像踩在棉花上,这样的感觉我发烧时有过,有点像醉酒。耳机里不再只有音乐,而是伴着一中沉重“咣咣咣咣……”的声音,我觉得是低飞的直升机抑或是建筑工地上的打桩声。
    我并没有抬头看,虽然我很讨厌直升机。眼前的图书馆和教学楼里哗啦哗啦地往外涌人,我很奇异于这些人怎么这样对直升机感兴趣。诧异之余感觉耳边的轰隆声更响了,而且我发现,跑出来的人都无例外的回头向楼顶看。
    果然是看飞机?这声音在我看来已经不止直升机那么简单,震动的频率更快了,我疑心是传说中美国的B52!
    终于忍不住摘下耳机,循着众人的目光,我发现树梢和楼顶的避雷针都在剧烈的晃动。我顷刻意识到,地震了!
    “地震了”!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词令我沉睡的记忆突然被唤醒了。我的脱口而出让周围的人一下子都严肃了起来,特别是走在我前面的一个哥们儿,他突然躬身半蹲,然后回过头来惊恐万状的看着我。这目光让我感觉有一种怀疑的成分,仿佛急切的想得到我确认,我很尴尬……沉重的又确认了一遍“是地震了!”得到我的回复,他显得轻松了许多,扭回头去保持那个姿势一直到晃动停止。
     教室和图书馆依然在不断地往外涌人,我看见一个哥们儿手里托着一台开着机的笔记本,这个动作直到晃动停止很长时间后他才把笔记本合上了。
    晃动持续了很长,这给了我充分的思考时间,我知道这绝不是一次普通的地震。我眼前的大楼很有可能顷刻间倒掉,而在那里面上课的数千人也可能永远埋在里面,而且里面或许有我熟悉的人……
    这样想是很恐怖的,而且震动最剧烈的时候我只想到了这么多,好在我的恐怖的联想没有变成现实,于是我的心情放松了许多。但当时的我不可能意识到,这样的事情正在一两百里外真实得发生着。于是我开始研究别的事情,包括一只当时正在草地上玩耍的狗。
    那是一只黑色的短毛狗,我记得仍然清晰,它看样子年纪不大,地震时我四处观望,它正好在我的身边。我看它那狗脸完全不知所措的样子,在草地上转了一圈,然后就势躺在了那里。它让我对狗丧失了很多信任,不过后来我也想,震中那么远,地震那么突然,我干嘛非要要求这只可怜的狗比我先知道呢?
    后来路上的人越来越多了,起初大家是沉默的,之后便不管认不认识就聊到了一起,一堆一堆、一群一群,安慰花容失色的女孩儿,平定高楼逃生的惊魂。
    我突然想到要给爸妈打个电话,但手机是拨不出去了,不过我没有放弃,隔几秒拨一次,终于是拨通了。我赶快告知平安,并告诉他们不论以后是否能联系上,我都是平安的。我爸妈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地震的严重性,但后来的报道却让他们彻夜难眠。
    我对唐山地震知识的储备再次发挥了作用,那是从我的姨奶奶口里得来的。地震过后的冀东水泥职工公寓,幸存的工友们聚在一起,整个唐山几乎被夷为平地,大家觉得与外界完全隔离了。这时候有个工友在废墟里刨出一台收音机,收音机里传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并没有提到地震,但是所有人都哭了。我姨奶奶说,当时大家都绝望了,但是居然还能听到来自中央的声音,说明北京没事!还有人会来救我们。
    这个故事让我对广播一直心存爱意,虽然有些节目和广告越来越低俗了。
    我掏出mp3,当时成都大部分电台都只播放音乐了,只有交通广播和中国之声还能听到,我在那里第一时间知道了四川好像有个叫汶川的地方发生了里氏7.2级的大地震。
    关于地震,人们总有说不完的故事,那些一次次撕裂别人的伤疤以谋求同情的眼泪的,一定不是亲历那次灾难的幸存者。而真正的有故事的人往往把最沉痛的记忆放在心底。
    当俄罗斯救援队挖出一个被埋在废墟里的大哥时,他心想,狗日的地震太凶喽,都把我甩到国外去了!
    几十年后,这个笑话会比泪水流传的更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4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4932
沙发
发表于 2009-5-8 17:49:17 | 只看该作者
绝对好文。
“几十年后,这个笑话会比泪水流传的更久。”
不能永恒,却永恒生生不息的是生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083

帖子

10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5
板凳
发表于 2009-5-8 18:57:55 | 只看该作者
去年的5.12是伴着震撼和心痛度过的,就连我这几条街上最穷的乞丐和最烂的小弟也纷纷捐钱、捐物,有几拨儿人还去了震中......今天打开伤疤时隐痛犹在,或许这会是我们这些生者一生的伤痕了。
天地不仁,同类依然这么脆弱,愿亡者莫伤轮回,盼生者无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083

帖子

108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85
地板
发表于 2009-5-8 19:08:16 | 只看该作者
另:文中有两个错字。
读到此伤文,自今日后再懒得帮忙指出了,如心情好时自己找到改了吧。
支持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主题

5560

帖子

575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759
5#
发表于 2009-5-8 20:01:46 | 只看该作者
经历就是财富,何况这样的经历!拜读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3211

帖子

33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25
6#
发表于 2009-5-9 05:13:55 | 只看该作者
深有感触!小时候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就领教了生命的不堪一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478
7#
发表于 2009-5-9 11:42:04 | 只看该作者
能把地震写得如此好笑,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3807

帖子

3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8
8#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3:00:34 | 只看该作者
::: 在 无伤 的贴子提到 :::
绝对好文。
“几十年后,这个笑话会比泪水流传的更久。”
不能永恒,却永恒生生不息的是生命。
——————————————————————
是啊,生命是不断更新的,流水不腐才是永恒的真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3807

帖子

3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8
9#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3:03:45 | 只看该作者
::: 在 伤轮回 的贴子提到 :::
另:文中有两个错字。
读到此伤文,自今日后再懒得帮忙指出了,如心情好时自己找到改了吧。
支持中。
————————————————————————————————
我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
咬到砂子,反而咽下去,未免不舒服吧。
兄若发现错字还当明示方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3807

帖子

3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8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13:04:31 | 只看该作者
::: 在 寥廓冬雪 的贴子提到 :::
经历就是财富,何况这样的经历!拜读好文。
————————————————————————
敬谢惠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5-20 10:34 , Processed in 0.0895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