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鸡蛋引发的沉思

[复制链接]

174

主题

1360

帖子

13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23 23:1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雞蛋引發的沉思》
    妻子每個星期都會從深圳關內回到公明一次,每次回來都會帶上七、八個雞蛋,且都是煮熟了的家雞蛋.按時下巿場價進行計算的話,人造雞蛋的巿場價格是每公斤七元人民幣,而家雞蛋是每公斤八元至八元五角,通常每公斤有十五個左右,也就是說,妻子每次要帶回四元錢過來.這些雞蛋不是平白無故地帶回來給我吃的,而是有著正當而且正常的理由的.妻子在關內一家大型器械制造集團上班,這家集團可了不得,光第一線員工就有將近兩萬八千多個人.聽妻子說這家集團在伙食方面搞得實在是豐富實惠:炒河粉,炒米粉,通心粉,炸油條,煎水餃,糖菜包,炸雞腿,蒸饅頭,白稀飯,蔥油餅……光是早餐這一項就不下十种目錄.而雞蛋這份早餐必備食品是定量的,每人兩個.很多女性員工為了保持住其苗條修長的身材,而該公司又是极其嚴禁浪費糧食,於是從食堂里領出兩個雞蛋時,通常只吃一個,另一個又舍不得丟棄,就分給了別人吃.而妻子同在一起住宿的另外七個女生都是在減肥的行列,於是就從中得利,向這些怕胖的女生們那里拿到另外一個,積少成多,所以每次回來的這一天,總會帶幾個雞蛋,而我也便坐享其成,樂得打一打久違的牙祭.
    雞蛋的確是一种可口的美味,我一邊吃著,一邊聽妻子神采飛揚地贊美她們那一家集團如何的了不得:“哼!光食堂,就有不下十個之多,且又是大的離譜,你想一想啊,每天一到下班,洶湧的人潮灌進食堂,摩肩接踵,攘攘熙熙,沒有那麼大的地方,怎麼能容得下如此之金的人呢?”
    我瞪大了兩個眼珠子說道:“那不是人山人海,怎麼擠得進去吃飯?再說時間也來不及啊?”
    妻子笑了起來說:“人家集團公司可不象你想像的那般沒有規矩,每一個車間下班,那隊伍排得和軍隊沒有兩樣,哪里有人敢去插隊,也沒有必要去插隊,每個人都盯著你呢?你還好意思去插呀!”妻子的笑很是揶揄,因為她很清楚百豐公司一到吃飯時,雖然也是排隊,但那個隊伍幾乎不成為一支隊伍,加塞插隊家常便飯一般,后面的人有的時候連飯都沒有了,更不要談及菜了.妻子曾經在百豐公司也工作了不少的年頭,她知道里面的情況,所以笑起來時,目光中含滿了輕蔑.
    我無言可對.低著頭一味地嚼著雞蛋,心中的確不是滋味.百豐公司一旦到了開飯的時間,進軍食堂的隊伍簡直就是敗陣之軍,大家爭先恐后,互不相讓,飯盆敲得震天價響,洗涮盤碗的衝水聲,大嗓門的喧嘩聲,踢踏的腳步聲,倒水的聲音,飯勺碰撞鐵桶的聲音,一場龐雜而忙亂的交響樂在烏七八糟的序曲中拉開了大幕.等到輪候打菜了,負責分菜的食堂工作人員卷著衣袖,著裝邋遢地走進分菜區,操起大鐵勺,在三個菜盆中各挖起一勺,爾后用力地抖一抖,分裝的菜從大鐵勺中跌落到菜盆中,濺起老高的油花,油花四溢,落在大菜盆的邊緣,順著邊緣又流到地上,仿佛聽到分菜的工作人員踩著油水“嘎吱嘎吱”的碎步聲,心中很是發毛.我的喉嚨似乎是被蛋黃給哽住了一般,赶緊倒了一杯冷開水,咕嚕咕嚕地喝了下去.
    妻子沒有理會我的窘態,繼續在夸贊她們的那個大食堂:“人家的伙食雖然相當的好,但卻是格外的嚴厲,那就是節約.知道不?雖然每個食堂的出口處都擺放著兩個大膠桶,里面除了菜渣骨頭或蛋殼外,幾是找不到飯粒的.”
    我揚起頭,倔強地說:“哪有這樣的事?我不信?”
    妻子白了我一眼,嘲諷地笑著說:“由不得你不信.我去吃飯的那個大食堂,門口就擺放著兩個大膠桶,旁邊站立著一個保安人員,看你敢不敢往里倒飯?門口幾個大標語,什麼‘吃多少,打多少;按肚量,剛剛飽.’什麼‘身上十滴汗,地下一粒糧.’什麼‘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什麼‘浪費糧食可恥,節約糧食光榮.’什麼‘愛護糧食,從我做起.’哎呀多得去了!想一想,在那樣的環境中,你好意思倒掉碗里的剩飯嗎?”
    我愕然.想不到這個集團的老總如此珍愛糧食,絕對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大凡懂得珍惜糧食的人,相信也必是一個孝順父母的人.估計也是一個從窮山溝溝里鑽出來的苦孩子,長大后掙下了如此之巨的身家,就格外地珍惜養身的谷物吧!
    妻子的內心肯定油然而生一种敬意,目光閃爍著自豪而得意的神色,繼續說:“我們的領班每次給我們開早會時,都會提醒我們千萬不要浪費糧食,他說我們集團的老總就是一個相當珍惜糧食的日本人,他的家鄉就是一個漁米之鄉,家族成員無一不是以珍惜糧食為己任的普通農民,現在老總的父親七十多歲了,還親自下田勞作呢!”
    我怔住了.
    日本人的謹慎與節約是全世界為之公認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而這位老總恰恰又是繼承了這一優良的美德,要將一個如此龐大縝密的集團引領前行,謹慎與節約是絕對的不可或缺.由此可見這位老總的確有過人之處,也的確是令人折服的.於是再聯想到百豐公司的食堂,無論是餐桌上,潲水桶里,還是洗碗池中,到處都可以看到白花花的飯粒,甚而有的員工,是將整碗的大米飯往潲水桶里傾倒,臉上還是一臉的厭惡與不屑.不錯,這碗大米飯你的確是出了錢的,但你不能拿你自己的血汗錢任意地糟蹋呀!你難道一點都不心疼嗎?我是直直地瞪著他們俗不可耐的舉措的,但卻是沒能吭上一聲.難怪中國人有“勤勞”這一傳統美德,春种了秋收了,於是就隨意地去糟踐,糟蹋完后又勤勞地去种植幼秧,栽培禾苗,收割稻穗,碾磨大米,煮成米飯,然后再去糟蹋,又去种、栽、收、碾、煮、倒……惡性循環,接連不斷,這不是在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我將最后一口雞蛋恨恨地吞下肚,把剩下的五個雞蛋用冷水泡在一個碗里面,因為現在天氣正熱,如果不將雞蛋用低溫鎮住,不到第二天就會發臭,五個雞蛋就白白地浪費了.妻子看著我如此細心地處置那五個雞蛋,臉上不由得洋溢著滿意的神色.
    我慚愧地笑了笑說:“你們公司的老總真是了不起,如此地珍惜糧食,我有的時候就顧不得那麼多了,我們公司的飯菜實在是不怎麼樣,比不得你們的公司.倒掉飯菜也就司空見慣了.”
    妻子其實也很清楚百豐公司的伙食質量確實高不到哪兒去,因為她有這方面的切身體會,點了點頭說:“我知道,你看,如果連吃都吃不飽,哪里還有精神和力氣去上班呢?我們那個公司就真得沒有聽說過還沒有到下班就嚷著肚子餓的事情呢!”
    我們百豐就有.我的內心抖然一顫.難道不是嗎?一大清早起來,所對付的早餐只是一個包子和一碗稀得不能再稀的稀飯,你說能不餓嗎?無論如何這一個包子或一根油條或一個煎堆怎麼樣去保證上午四個小時的勞作呢?反正我是不能,而且有很多工友也反映不能,還沒有到十一點,就喊餓了.
    餓肚子是什麼滋味?眼冒金星,頭流虛汗,腿腳發軟,肚皮空虛,腸胃拼命地蠕動,越喝水就越覺得餓……,反正令人如是虛脫了一般難受,就巴不得時間過得快一些,再快一些.這种狀況我是捱得多了.試想一下,在這樣的環境中,能鑄好工作麼?
    “民以食為天!”
    老祖宗的話哲意深遠,喻義非凡.“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腹口實,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無日休暇.”老祖宗在對於糧食的栽种到收成,描述得可謂是盡心盡責,盡善盡美了.雖然說現在的農田作業已經有了質的提高,無論是田間管理,還是栽种收獲,都已經有了大型的機械完全替代了手工的勞作,產量以及品种也已經遠遠地超出了古時候,但是絕不能以這樣的借口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大肆浪費糧食了.豈不聞“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饑之於食,不待甘旨;饑寒至身,不顧廉恥.人之常情,是為盡焉.一日不進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情郎不能愛其妻,何其哀哉!”是以觀之,古人對於糧食的渴求,是刻骨銘心的,也是終其一生的.“神農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湯池百步,帶甲百萬,而亡粟,弗能守也!’總而概之,粟者,王之大用,政之本務也!”古人已經將糧食完全規劃到治理國家的大政方針之中,且已有了极其深刻的理解與運籌,所以才會有“粟者,王之大用,政之本務”的百世浩嘆.
    可惜的是,看一看我們的食堂,看一看裝滿了剩菜剩飯的潲水桶,再與那位日本總裁所領導的那個集團的食堂一比,立馬就相形見絀了.的確,我們的伙食質量相對來說比不上日本總裁的那家集團,但這並不是一定要以浪費糧食來做為無可替代的借口與資本,標準低些,質量差些,可以有提高的空間,但浪費,是絕對不能有任何狡辯的餘地的.
    我們江西人有一句對於吃飯很適宜的諺語,叫作“江西老俵,看菜吃飽.”意思就是說,江西老俵吃飯是吃出精來了,無論是什麼菜色,看在眼里,計算在心里,總能把飯吃飽.江西省也是一個漁米之鄉,比起那一位日本總裁的故鄉,我想也差不到哪兒去.但真正要較起勁來,我的故鄉的世俗人情,確實要矮上一大截.無論是從土地的耕作狀況,還是人事的勤勞狀況,都不是日本總裁的故鄉的對手.這絕對不是長人家的志氣,滅自家的威風的喪氣話,因為我的家鄉的人實在是馬尾巴吊豆腐——提都不要提.現在是五月,秧苗已經插進田了,農活該收的收了,該种的种了,於是就天下太平了,做什麼呢?打麻將,賭牌九,男女老少一齊上陣,忙得不亦樂乎!田間地頭的管理似乎已經不是一日之內的主要農務了,只要一坐上牌桌,天王老子都可以不理了.人浮於事,濫賭成風,唯其能混到一兩口飯吃,就是死在麻將臺上也不會皺一下眉頭——至少這些狀況是我親眼目睹的,除了喟然長嘆外,我還能說什麼呢?人家那位總裁,身家有多少個億我不清楚,我只知道這位總裁的老父親還要親身下田勞作,無論出自什麼原因,僅憑著這一舉動,就不得不令我肅然起敬,難道不是嗎?!
    為什麼日本的國民在經營著任何一种行業或工作的時候,總能夠如此的勞心費神,鍥而不捨呢?從這位總裁厲行節約糧食這一件事情之中就完全可以看出端倪.糧食是生命之本,節約糧食就等於是重視生命,而一絲一縷,當思來之不易;一瓢一食,更應分外珍惜.我敬重珍惜糧食的人,相信大多數人也有同感,而這位總裁能夠在節約與珍惜這一方面狠下功夫,相信他所領導與管理的企業也約對是一流的.同時我也有理由相信這位日本總裁花了相當大的功夫去理解與體會“民以食為天”這句古語的深切內涵.俗話說的好:“只有把飯吃飽,才能把事做好!”這一點是相當直率與坦誠的.
    妻子看著我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也就沒有再說話了,其實她知道我在想什麼.從原來她還沒有進入那家公司之前,我一下班,就會急匆匆地往家趕,為的就是要吃到她做的飯.她總是帶著一絲酸意的笑來調侃我說:“你不是在公司吃過飯了嗎?怎麼還要跑到家里來吃呢?公司吃不飽嗎?”我的腮幫子里鼓滿了飯,大瞪著雙眼只顧點頭,然后歇了半晌才回復她說:“哎呀甭提了,那飯菜哪里經吃(家鄉的土話意為不好吃),怎麼也比不上家里的飯菜啊!”妻子心疼地著我說:“要不是為了找工作,你干脆就不要在公司吃大食堂了,回家吃多好啊!”我當然想,但想不通啊!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但話又說回來,沒有一個人願意去浪費糧食,誰不是從田間地頭里走出來的農家兒女呢?老父老母佝僂盤曲的腰身在田地里勞作,豆瓣一樣的汗珠跌落在土里,天旱勤著澆水,天澇拼命掏渠,為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個好收成嗎?糧食是農民的命根子,是浪費不起的.倘若我們公司在厲行節約方面狠下功夫的話,相信也會收到令欣慰的結果的.其實很簡單,就是把伙食的標準提高一些,菜色烹靚一些,口感適中一些,數量增加一些,雖然錢是多用了一些,但減少了浪費這一關,讓大伙吃得飽飯了,不會再怨聲載道了,權衡其中的利弊,絕對是雙贏,何樂而不為呢!
    如斯言!
---归海高龙
---2006年5月16日 草於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主题

3868

帖子

386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68
沙发
发表于 2009-6-25 13:01:29 | 只看该作者
我們江西人有一句對於吃飯很適宜的諺語,叫作“江西老俵,看菜吃飽.”意思就是說,江西老俵吃飯是吃出精來了,無論是什麼菜色,看在眼里,計算在心里,總能把飯吃飽.江西省也是一個漁米之鄉,比起那一位日本總裁的故鄉,我想也差不到哪兒去.但真正要較起勁來,我的故鄉的世俗人情,確實要矮上一大截.無論是從土地的耕作狀況,還是人事的勤勞狀況,都不是日本總裁的故鄉的對手.這絕對不是長人家的志氣,滅自家的威風的喪氣話,因為我的家鄉的人實在是馬尾巴吊豆腐——提都不要提.現在是五月,秧苗已經插進田了,農活該收的收了,該种的种了,於是就天下太平了,做什麼呢?打麻將,賭牌九,男女老少一齊上陣,忙得不亦樂乎!田間地頭的管理似乎已經不是一日之內的主要農務了,只要一坐上牌桌,天王老子都可以不理了.人浮於事,濫賭成風,唯其能混到一兩口飯吃,就是死在麻將臺上也不會皺一下眉頭——至少這些狀況是我親眼目睹的,除了喟然長嘆外,我還能說什麼呢?人家那位總裁,身家有多少個億我不清楚,我只知道這位總裁的老父親還要親身下田勞作,無論出自什麼原因,僅憑著這一舉動,就不得不令我肅然起敬,難道不是嗎?!
    為什麼日本的國民在經營著任何一种行業或工作的時候,總能夠如此的勞心費神,鍥而不捨呢?從這位總裁厲行節約糧食這一件事情之中就完全可以看出端倪.糧食是生命之本,節約糧食就等於是重視生命,而一絲一縷,當思來之不易;一瓢一食,更應分外珍惜.我敬重珍惜糧食的人,相信大多數人也有同感,而這位總裁能夠在節約與珍惜這一方面狠下功夫,相信他所領導與管理的企業也約對是一流的.同時我也有理由相信這位日本總裁花了相當大的功夫去理解與體會“民以食為天”這句古語的深切內涵.俗話說的好:“只有把飯吃飽,才能把事做好!”這一點是相當直率與坦誠的.


值得深思的文字,平凡又有深度的思索,赞赞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3807

帖子

393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938
板凳
发表于 2009-6-25 14:09:44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好长啊,不过值得一读,见解也很精到。
如果分段来发也好给读者一个整理思绪的机会,相信读来更方便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4146

帖子

45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43
地板
发表于 2009-6-25 16:38:50 | 只看该作者
担忧中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360

帖子

136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60
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22:11:21 | 只看该作者
诚谢云海兄的点评,也诚谢淡月兄,金灿诗友的评析,归海感激不尽。当谨记教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3

帖子

23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23
6#
发表于 2009-6-27 21:56:10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5-19 01:13 , Processed in 0.0642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