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秋兴》活动——佳作奖《七律·秋至》

[复制链接]

133

主题

1922

帖子

39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2 22:30: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赵公子 于 2018-11-22 22:32 编辑

作品:《七律·秋至》(新韵)
作者:岭上

作品:《七律·秋至》(新韵)
月至深秋客至门,油灯座下问前尘。
焚香寄起娑婆影,经卷番回梦幻身。
一世长白飞沃雪,十年沧海换星辰。
遍寻南北菩提落,命运别来逝故人。

点评及知识点提供:白衣客

作品押新韵九文韵部。

油灯:此处结合下文应指酥油灯。
前尘: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当前境界皆由六尘构成,故称前尘。后指从前或过曾经之事。
娑婆:佛教语,娑婆世界的简称,就是我们所居的大千世界,译为“忍土”,因此这里众生能忍受十恶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对应的是“极乐世界”,“净土”。
番:更替、轮,或同翻。
沃雪:谓以热水浇雪,喻事极易。“销愁若沃雪,破闷如割瓜”——白居易
菩提落:即落菩提。菩提,佛教名词,即真理的正觉。
故人:故我,或实指某人。

赏析:这首作品韵律工整,文字流畅,词语很有深意。内容既充满玄幻又有很强的现场感,像使用了蒙太奇手法的电影。整个诗不见作者,从“客”至门开始就一直是客所在的场景和旁白式的回顾。这个客曾经沉浮不定、行迹南北。前尘与当下,动如长白雪消,海天倒转,悟得真谛却失故我。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否有这样的“客”,仅从从构划的场景来看很是恢弘,大量的佛教词语令场面充满一股神秘的气息。问题是太像李义山,“诗家总说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实句较少,难以理解。

小贴士:句子的虚与实
近体诗还有一种维度的对比美,即句子的虚实。这个虚实指描写的内容,初学诗的人写实的多,好作点线白描,可真正的美感来自于“局部”的虚。诗苏轼说“句中有余意,篇中有余味,善之善者也”,汤显祖说诗“若有若无为美”都是这个意思。之所以修正为“局部”是因为虚句常作为点睛之笔,不宜多于实句。虚实有很多种理解,最常见的是把景物叙述铺陈作为实,把想象、感叹、回忆、抽象等作为虚。一首好作品中虚实应该是相互对比、相互衬托的,全是实句则无余味,虚句太多则难理解。
再请《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实),巫山巫峡气萧森(实)。江间波浪兼天涌(实),塞上风云接地阴(实)。丛菊两开他日泪(虚),孤舟一系故园心(虚)。寒衣处处催刀尺(虚),白帝城高急暮砧(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1149

帖子

26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72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2 23:24: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客有灯有蒲有香有经,前尘似幻,命运如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主题

3811

帖子

40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97
板凳
发表于 2018-11-25 09:14:0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10 01:29 , Processed in 0.0644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