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86|回复: 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六期每周一首题图诗集合帖

[复制链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8:44: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题图#红豆》
文/邪魔老奴
手把青苗满院栽,一生守候待君来。
风霜不解相思痛,红豆枝前已泛灾。

《题图•红豆》
文/摇光
积雪心犹艳,凌寒性自真。
相思吟不尽,误我百年身。

《红豆》(新韵)
文/一樽
红豆凌寒依旧结,北国无奈苦思绝。
飞雪管她垂首念,枝枝压断几离别。

《红豆》
文/晓风携夜露
一句生南国,幽怀醉古今。
纵然冰雪下,依旧亮红心。

《题红豆图》
文/子弋
青发别新夫,朱颜渐岁枯。
思君心泣血,点点染红珠。

《七绝--无题》(新韵)
文/泉边闻韵
红白几朵挂银枝,开在严冬一段痴。
寄语西风君莫笑,北国红豆也相思。

《五律·题图》
文/西窗听雨
一瓣春风念,情凝南国枝。
只倾颜楚楚,应识意离离。
莫道娇怜惯,谁能执着时。
可怜冰雪里,红亮是相思。

《题红豆》
文/遗恨
我有相思泪,冰封飞雪中。
千年绝人拭,无始亦无终。

《题图.红豆》
文/醉了
雪覆纤枝几点红,相思遗落觅无踪。
空留此豆勾残忆,消极始知情愈浓。

《戴雪红豆》
文/春风不度玉门关
鲜红夺目艳如斯,守望年光结豆迟。
白雪知君情意重,赶成绒帽护相思。

《题图》
文/桐影
生于北国长于兹,簇簇凌寒缀满枝。
一样相思红一样,为何不入岭南诗?

《题图诗》
文/愚读轩吟
白雪冰弦挂豆红,珠帘剔透雨明胧。
丽姬西去罗衣湿,人间何处觅征鸿。

题图   红豆
文/栖梧
冰肤雪魄玉玲珑,不染纤尘一树红。
谁羡情深曾自许,撷来依诺问东风。

《题图  红豆》(新韵)
文/海边拾贝壳
银妆素裹露红颜,淡锁愁眉晓梦残。
碧海青天谁与共,相思遥寄几时还。

《红豆》(新韵)
文/古月求衣
沐雪挂虬枝,凌寒裹素衣。
谁知天下苦,最苦是相思。

《题雪压红豆图》
文/青穹淡月
大雪覆苍枝,一秋方尽时。
应怜红豆苦,不许寄相思。

《题图红豆》
文/东方香茗
晶莹玉润赛珍珠,雪压枝头不胜殊。
血色苍苍如梦幻,冰清楚楚似屠苏。
云帆济海千层浪,神女栖霞一段巫。
欲问霜风何事烈,秋红谢了树难辜。

《题图 . 雪下红豆》
文/苍山如海
垂珠不洒意缘何,浅掩琼衾面赧酡。
恐是冬娥多怅怨,邀留枝上苦消磨。

《无题》
文/一醉千愁人
春望江南路不通,相思何止百千重。
风霜万里谁能诉,花木无情只自红。

《七绝.雪中红豆》
文/笛里关山月
相思如火谁能遏?刺骨风霜仍炽热。
待到来春寄与君,此身历雪尤冰洁。

《题图》
文/历阳勒氏
输香逊白可相生,醉美天然绝配成。
共患齐心无撼动,春来定不两孤丁。

《题图诗》
文/江强
雪压红颜豆,伤心血泪流。
问情何物也,万古使人愁。

​《题图:红豆》
文/赵公子
静静开迟偏一野,奈何飞雪压前程。
​​时人总爱相思寄,我怪相思误半生!

《七绝.题图》
文/凌零
玉透玲珑雪未残,枝头黯锁泪难干,
虽然霜冷锥心痛,那及相思彻骨寒。

《五绝  题图》
文/寥廓冬雪
天寒霜露重,玉树挂珠红。
疑是梅花到,飞来报喜功。

《七绝·题图》
文/何枝可依
别来消息总难通,瘦骨凄然立雪中。
望尽天涯郎去处,相思一夜破寒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推荐
发表于 2018-12-19 10:44:23 | 只看该作者
海边拾贝壳 发表于 2018-12-18 23:13
风云老兄都忙得不聊微信了哈,论坛才见得到你的影。好的,谢谢了。

我是闲散人,独来独往惯了,现在基本在论坛活动,哈哈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773

帖子

276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761
沙发
发表于 2018-12-16 19:50: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赵公子的七绝与我的五绝相映成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主题

1922

帖子

395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55
板凳
发表于 2018-12-16 20:14: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站长,都怪王维,不问别人感受就乱带节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773

帖子

276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761
地板
发表于 2018-12-16 22:40: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天底下的相思,今日我们不敢说写尽了,至少也写出了大半情态吧(^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5#
发表于 2018-12-17 04:17:57 | 只看该作者
总评——

    到这期为止,已经进行了四期类似咏物的题图诗活动,大家对这种图片模式的题图诗创作已基本成熟掌握,颇有不俗的表现,诗作令人赏心悦目!
    这期图片涉及的是红豆。红豆,自从王维一首五绝传世以来,就以熟悉的经典意象、隽永的情思流传至今。现代人创作关于红豆的诗词,就不能再走概括性总结性的语言,否则难出新意。应从细节的故事性入手,会别具情味。同时,此图片中又增加了冰雪意象,以此配合故事细节,走叙事抒情的路子,或以精炼典型的语言走抒情议论的路子,剑走偏锋,必会生动深醇精警感人。
    所以,在这种古人经典的基础上,必须意翻新,或语翻新,正是出路。这里相应推荐一下江西诗派创始人黄庭坚的一个经典诗法——夺胎换骨法(由于我们处于古代诗词浩瀚流传的现代,这个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参考和学习借鉴,不可奉为圭臬),及其相关论述文章一篇——

“夺胎法”与“换骨法”之异同


“夺胎换骨”是黄庭坚诗学创作中的一条重要理论,被视作以黄庭坚为领袖的“江西”诗派的创作和理论“纲领”。

释惠洪《冷斋夜话》中引黄庭坚的话:“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

所谓“不易其意而造其语”,意思是说一般不改变原作的基本诗意,而是通过自己的评议技巧和思维转换,使陈旧的、烂熟的、庸凡的原型诗意,变得警醒、有力、生新,这就是“换骨法”;所谓“窥摹其意而形容之”,是指基本上不改变原作的语势、语象、语词,而是对原作的意义加以某程度的转化或提升,这就是“夺胎法”。由此可见,“换骨法”与“夺胎法”其实很相近,都是在前人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加以改选,而区别就在于一个是“不易其意”,一个是“窥摹其意”,也就是说意义上有无改变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但二者之间又有某些相似之处。

从方法上来说,“换骨法”的运用主要从字法、句法、章法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字法上的改变:刘禹锡云:“遥望洞庭湖水面,白银盘里一青螺。”黄庭坚根据这两句诗加以点化,作出“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之句,诗意、句法都没变,只是改变了八个字。再如: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中有一句:“桃花零落杏花香”,乃引自贾至的诗句“桃花历乱杏垂香”,杨万里将“历乱”改为“零落”,“杏垂香”改为“杏花香”。孔稚圭的《白苧歌》中云:“山虚钟磬彻”,黄庭坚化用为“山空响管弦”,“虚”与“空”同出一家,“钟磬”被改为“管弦”。从这几个例子可看出诗意均无改变,只是其中的用字变化了。

其次,句法上的改变: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引用自《孟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诗意无改动,只是杜甫将原诗进行语句的概括、凝炼,浓缩为最后的精华,句式上发生了变化。而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来自杜甫《昌丝行》的“落絮游丝变有情”,两者异语同工,但句形明显不同。

再次,章法上的改变:黄庭坚的《送王郎》:“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赠君以黟川点漆之墨,送君以阳关堕泪之声。酒足饭饱浇胸中之磊隗,菊制短世之颓龄,墨以传千古文章之印,歌以写一家兄弟之情……”这首诗是给送行之作,而鲍照《行路难》第一首云:“奉君金厄之美酒,玳瑁玉匣之凋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写的“又皆为送人远行”,足可见这里黄庭坚是用了鲍照诗歌的章法。

还有另外一种是诗意并无多大变化,但句法、章法及词语都变了。如卢仝诗云:“草石是亲情”,黄庭坚写为“小山作朋友,香草当姬妾。”二者之间除“草”这个意象还在,其它都改变了。

“夺胎法”与“换骨法”一样,在字法、句法、章法三个方面都有所变化。例如:黄庭坚的《寄贺方回》首句“少游醉卧古藤下”,是用秦观绝命词句“醉卧石藤阴下”经过重新组织而来,属字法上的改变;周邦彦的“渭水西风,长安落叶,空忆诗情婉转”化用贾岛“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属句法上的改变;黄庭坚的《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堕古藤州。”来自杜甫的《存殁绝句》章法:“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青已白头。”

其次,从意义上讲,“换骨”在意义上是没有改变的,与原诗意义相似;而“夺胎”在意义上却发生了变化,这里可以概括出两种法则,即反意法与换意法。

反意法,即对前人诗意的否定和翻转。“窥入前人之诗胎,反其意而用之。”运用反意法的例子也很多,例如:黄庭坚的《和答孙不愚见赠》末联“小臣才力堪为掾,敢学前人便挂冠。”事出《南史》,原意说陶弘景挂冠神武门,表示坚决辞职不做官。黄庭坚在这里反用其意,说自己这样的小臣才力本来浅薄,正好做这样的小官,还哪敢学前人的挂冠而去呢!再如《池口风雨留三日》尾句“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去读残书。”反用王羲之《兰亭集序》成句“向之所欲,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但是王羲之感叹人生短暂,不学悲从中来,而黄庭坚一反其意,说应该去读书中寻求人生的欢乐,以延长自己的生命。

换意法,即更换前人诗歌所体现的思想意义,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颔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从孟浩然的《晚春》:“林花扫更合,径草踏还生”化出。孟诗表现了“径草”的生命力,白居易进而写出“野草”的生命力来自“春风”,借野草与春风的关联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永远不会忘却,只要稍加触及,就会从心中勾起。又如:徐陵《鸳鸯赋》:“山鸡映水翼两鸳鸯”,意思是说山鸡也好,鸾鸟也好,都不能做到像鸳鸯那样“长会合”。黄庭坚的《题画睡鸭》:“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作双。天下真成长会合,两凫两依睡秋江。”其中“天下真成长会合”这句一字未改,但却变咏鸳鸯为题睡鸭了。

总的来说,“换骨法”与“夺胎法”之间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意义上,一个是“不易其意”,一个是“窥摹其意”,同时后者又有反意法与换意法两种“夺胎法”;而二者之间的相同点在于字法、句法及章法三个方面,是其地前人诗歌进行模仿创作的基本更变方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6#
发表于 2018-12-17 04:19:19 | 只看该作者
《题图#红豆》
文/邪魔老奴
手把青苗满院栽,一生守候待君来。
风霜不解相思痛,红豆枝前已泛灾。
——前青苗,后红豆,起承与转合之间省略过程,运用蒙太奇手段,意象镜头跳跃组合,前后对比,“风霜”真个不解风情,可恼!豆与“枝前”无附着意,尽管枝头稍有挤韵,枝头比枝前恰切。

《题图•红豆》
文/摇光
积雪心犹艳,凌寒性自真。
相思吟不尽,误我百年身。
——犹,自,不尽,正面道尽相思之坚贞、程度之深!一句“误我百年身”,既已知相思之误,而犹如前所述之执着,反面着笔,道尽相思之深!所谓反衬法也!

《红豆》(新韵)
文/一樽
红豆凌寒依旧结,北国无奈苦思绝。
飞雪管她垂首念,枝枝压断几离别。
——此与第一首诗意大致相同,区别是第一首似第一人称,此处第三人称;前一首霜雪在后出现,此首开头“凌寒”则先已暗示。一般前两句不提及,后两句忽涉及,意象和诗意会显得跳跃生姿,从诗意曲折语意生新角度看,前首意蕴为胜。

《红豆》
文/晓风携夜露
一句生南国,幽怀醉古今。
纵然冰雪下,依旧亮红心。
——纵然冰雪下,依旧亮红心,精炼生动,于图甚合。

《题红豆图》
文/子弋
青发别新夫,朱颜渐岁枯。
思君心泣血,点点染红珠。
——不仅有画面,还有背景有故事,图片之冰雪红豆反为陪衬,构思角度新颖,下笔凝炼而曲折。唯图片之冰雪意味没有道出,此一失也!不然融入此境,诗意当更佳!

《七绝--无题》(新韵)
文/泉边闻韵
红白几朵挂银枝,开在严冬一段痴。
寄语西风君莫笑,北国红豆也相思。
——开在严冬一段痴,配图!
寄语西风君莫笑,北国红豆也相思,语言诙谐而有深致,不过一则相对应的为北风更恰,二则“也”字对比性不够出彩出新,莫若“更”字别有韵味,正好对应于王维之“最”。

《五律·题图》
文/西窗听雨
一瓣春风念,情凝南国枝。
只倾颜楚楚,应识意离离。
莫道娇怜惯,谁能执着时。
可怜冰雪里,红亮是相思。
——前半从花到果,情景兼蕴,且第三句承第一句,第四句承第二句,整体之起承有致!离离一词情、物之形容兼有。
    莫道娇怜惯,谁能执着时,时字有副词词性,有常常意,和惯字对应副词,然与执着搭配,仍嫌程度不够。
    可怜冰雪里,红亮是相思,结尾点明主题。
   
《题红豆》
文/遗恨
我有相思泪,冰封飞雪中。
千年绝人拭,无始亦无终。
——开头句令人联想起《红豆词》“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之句。冰封飞雪中,此句言语明而含意深,被迫,抑或主动冰封于冰雪中,不得而知,却引人遐想。
    千年绝人拭,伤心别有怀抱,谁能解之?无始亦无终,抱此永恒,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小诗凝炼生动,颇富意蕴,能尽图片之意,而图反似不能尽诗之意,语短情长、言浅意深,此正五绝特色!
   
《题图.红豆》
文/醉了
雪覆纤枝几点红,相思遗落觅无踪。
空留此豆勾残忆,消极始知情愈浓。
——雪覆纤枝几点红,点图;相思遗落觅无踪,推想红豆遗落之后,赋予时空情节。
    空留此豆勾残忆,承次句进一步推想而跳跃作转,红豆仅存,并时时凝视,以此勾起残存记忆,留豆勾需注意。
    消极始知情愈浓,情绪低落消极,只因勾起残忆搅得沉淀多年的情又浓起来。语意浅显而道情甚真!
   
《戴雪红豆》
文/春风不度玉门关
鲜红夺目艳如斯,守望年光结豆迟。
白雪知君情意重,赶成绒帽护相思。
——鲜红夺目艳如斯,守望年光结豆迟,前句艳而后句雅,前句物而后句情。守望年光结豆迟,此句承上启下。
    白雪知君情意重,赶成绒帽护相思,新奇有致!相对于红豆,他诗多以冰雪为负面意,此诗独以为良友,别具心思。佛家讲“唯心所现”,王国维解诗词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从此角度颇见诗人之仁善和淑!

《题图》
文/桐影
生于北国长于兹,簇簇凌寒缀满枝。
一样相思红一样,为何不入岭南诗?
——这里的岭南诗,不知作者具体想表何意。似乎指岭南诗派, 是中国诗坛上著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诗派, 也称做“广东诗派”或“粤东诗派”。前人论述此派, 每溯源于张九龄。此图中红豆生于北国,作者认为与南国红豆一样共一样表相思,发问为何不入岭南诗,诗意链接似有不畅。

《题图诗》
文/愚读轩吟
白雪冰弦挂豆红,珠帘剔透雨明胧。
丽姬西去罗衣湿,人间何处觅征鸿。
——白雪冰弦挂豆红,词句惊艳!珠帘剔透雨明胧,由红豆转帘内人,暗中蓄势,雨(南国或许雨雪兼并?)潺潺,最易逗人清思。
    丽姬西去罗衣湿,一转,又是承次句作演绎。人间何处觅征鸿,有凭雁寄红豆之意,语意含而不露。
    此诗将图片完全做了诗的背景图,或者说:作者在这幅图前面巧妙加了个窗口,作者和读者都在窗口这边,隔着珠帘雨丝,痴痴望着窗外的这幅图~~这正是题图诗反客为主的思维!前三句用词典雅精致,结句以平语见情致深婉,风格恰相配合,很富有诗意和诗艺!小鱼兄这回认真了。

题图   红豆
文/栖梧
冰肤雪魄玉玲珑,不染纤尘一树红。
谁羡情深曾自许,撷来依诺问东风。
——冰肤雪魄玉玲珑,不染纤尘一树红,本是图片外景,作者巧用作红豆形神之比拟陪衬,越发令人感到红豆之玲珑剔透冰清玉洁,也衬托深情之美好!
    谁羡情深曾自许,谁字似是贯通整句——谁羡情深?谁曾自许?
    撷来依诺问东风,撷,采摘,对应红豆;诺,自是情之诺。拿人与红豆对比,去问东风:谁更情深谁更守情之诺。语言婉致富有雅趣,颇有太白“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之意味!
    前半正面渲染,后半以人陪衬,描写与抒情融合,诗意顿出!

《题图  红豆》(新韵)
文/海边拾贝壳
银妆素裹露红颜,淡锁愁眉晓梦残。
碧海青天谁与共,相思遥寄几时还。
——银妆素裹露红颜,此句与栖梧首句颇类似,皆把红豆比喻为绝美佳人,而银装素裹(冰雪)比拟手法作陪衬,看来女儿家心思多有相通!淡锁愁眉晓梦残,此句承首句进一步描写情态,与前一首不同的是,此句玲珑变幻亦豆亦人,更显幽婉深致!
    碧海青天谁与共,此句一转发问,悠远深沉,亦见情之如此。相思遥寄几时还,又一问,承次句,亦作合,相思点题,同样亦豆亦人。
   
《红豆》(新韵)
文/古月求衣
沐雪挂虬枝,凌寒裹素衣。
谁知天下苦,最苦是相思。
——前沐雪,后素衣,红豆意象隐而不现,应于雪素重意处着一笔。谁知天下苦,最苦是相思,苦苦连现强调,语浅而道得明白。

《题雪压红豆图》
文/青穹淡月
大雪覆苍枝,一秋方尽时。
应怜红豆苦,不许寄相思。
—— 一二句颠倒语序,强调前句,定下基调,有致。应怜红豆苦,不许寄相思,前半铺垫已足,此处自然成句!

《题图红豆》
文/东方香茗
晶莹玉润赛珍珠,雪压枝头不胜殊。
血色苍苍如梦幻,冰清楚楚似屠苏。
云帆济海千层浪,神女栖霞一段巫。
欲问霜风何事烈,秋红谢了树难辜。
——血色苍苍如梦幻,配合图片,深有韵味!楚楚,屠苏,避免过多挤韵为好。

《题图 . 雪下红豆》
文/苍山如海
垂珠不洒意缘何,浅掩琼衾面赧酡。
恐是冬娥多怅怨,邀留枝上苦消磨。
——恐是冬娥多怅怨,邀留枝上苦消磨,似有“明明知道相思苦,偏偏无奈苦相思”之意味。

《无题》
文/一醉千愁人
春望江南路不通,相思何止百千重。
风霜万里谁能诉,花木无情只自红。
——此诗角度与他诗又自不同。他诗皆围绕“红豆相思”主题,此诗渗入作者深沉浓厚的个人情感,进而支配了图片。在怅惘失意之下,连红豆都成了反衬个人情感的无情之物,此为反用图片,奇正之“奇”,而语句“正”。唯“花木”相对于图片主体范围过宽。

《七绝.雪中红豆》
文/笛里关山月
相思如火谁能遏?刺骨风霜仍炽热。
待到来春寄与君,此身历雪尤冰洁。
——相思如火谁能遏?刺骨风霜仍炽热,所谓相反相成,于相思亦然。
    待到来春寄与君,此身历雪尤冰洁,经历了刺骨考验的相思,是入骨的相思,经历了冰雪洗礼的红豆,是冰洁的红豆,强调升华意味。入声仄韵诗,读来亦是热烈恳切。

《题图》
文/历阳勒氏
输香逊白可相生,醉美天然绝配成。
共患齐心无撼动,春来定不两孤丁。
——首句“输香逊白可相生”,前四字源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之诗句,看来作者是把图片作为梅雪图对待的。并且把梅雪争春意味换为“天然绝配”,诗思别致。
    共患齐心无撼动,春来定不两孤丁,春来,则梅谢雪融,两不孤丁恐未然也,若是从同来同去角度,倒可视为两不孤丁。

《题图诗》
文/江强
雪压红颜豆,伤心血泪流。
问情何物也,万古使人愁。
——雪压红颜豆,伤心血泪流,一句模写图片静像,此句展开想象赋予时间意味,虚实结合。
    问情何物也,万古使人愁,前半情景蓄势,此处感慨自成!

​《题图:红豆》
文/赵公子
静静开迟偏一野,奈何飞雪压前程。
​​时人总爱相思寄,我怪相思误半生!
——静静开迟偏一野,奈何飞雪压前程,概括描写图片,然比拟之内在意蕴蓄势已足。
    前半偏偏不说相思,而偏偏为说相思蓄势,而“时人总爱相思寄,我怪相思误半生”,偏偏说尽相思,偏偏又完全否定相思,一转一合,转得开,合得切!
    红豆字样虽未出,然以立意包含。此亦前述之“奇正”之意奇语正,诗家常有反常生新!
   
《七绝.题图》
文/凌零
玉透玲珑雪未残,枝头黯锁泪难干,
虽然霜冷锥心痛,那及相思彻骨寒。
——玉透玲珑雪未残,枝头黯锁泪难干,如以红泪典故来理解第二句之“枝头锁泪”,则红泪白雪,寓情凄美,意象精警!
炼意精致,造语新奇!
    虽然霜冷锥心痛,那及相思彻骨寒,第三句承一句,第四句承二句,一一相应,兼作语势递进而语意反衬,风格也与前半相配合,神完气足而所道至深!

《五绝  题图》
文/寥廓冬雪
天寒霜露重,玉树挂珠红。
疑是梅花到,飞来报喜功。
——冬雪大姐到底生活态度积极而心性淡定!抛开红豆意象,别作梅花,立意颇佳!

《七绝·题图》
文/何枝可依
别来消息总难通,瘦骨凄然立雪中。
望尽天涯郎去处,相思一夜破寒红。
——前后两半皆一句情配合一句景,而景句本身又是情中景,已不拘于静态画面,着笔之下皆有镜头,镜头又有远景到近景及特写,三承一,四承二,起承转合时空随之拓展,极有次第!
    “相思一夜破寒红”,赋予相思以质感、触感、色彩,和不畏寒暑挫折之坚贞精神,诗中有画有镜头,而画和镜头却难尽达诗意,的为难得之佳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773

帖子

276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761
7#
发表于 2018-12-17 08:17: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遗恨的那首,我最喜欢。千年相思幽怨,不知待何人也?(^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773

帖子

276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761
8#
发表于 2018-12-17 08:19: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风云真是辛苦了!现在几乎作业集合完毕,第二天清早就贴出了评析,真心不容易啊!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主题

773

帖子

2761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2761
9#
发表于 2018-12-17 08:39: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大家在论坛作业集合贴下面跟帖回复,有什么想法,建议,以及对风云客评析的感悟,都可以在帖子下面留言。不要只顾着在微信群交流而忽视了论坛,还请大家积极在论坛留言交流,以免辜负风云的殷切之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7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6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08:46: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12-17 04:17
总评——

    到这期为止,已经进行了四期类似咏物的题图诗活动,大家对这种图片模式的题图诗创作已基本成 ...

辛苦风云兄了!
很喜欢这种方式:以深刻的总体理论分析作铺垫,再配以精炼的“各个击破”,正所谓深入浅出。我敢说:无论已投稿的“参与者”还是没投稿的“旁观者”都获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9 23:12 , Processed in 0.170876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