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知识讲座】《诗词联基本知识18讲》第十讲

[复制链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80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31 20:1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贴]【知识讲座】
诗词联基本知识18讲


本帖地址: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asp?boardid=137&id=829300

第二部份:学写诗词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十讲 诗由情生


晋代大文学家陆机《文赋》中有一句话:“诗缘情而绮靡”,翻译成白话,就是“诗因为它由情而生所以显得美好。”
《尚书尧典》中有一句话,叫“诗言志”。1945年徐迟等诗人,在向毛泽东请教诗的写法时,毛题了三个字,也是“诗言志”,这说明历史的、民族的文学观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是很深的。
什么是“诗言志”?汉代学者郑玄在解释《尚书》时说:“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所以我们应当把“志”字理解为怀抱、情感,而不应狭隘地理解为志 向、志气。《毛诗序》进一步解释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里讲的“志”明显地是指情感。到了晋代,随着抒情诗的发展,陆机提出了 “诗缘情而绮靡”,及时地总结了诗的本质特征,毛泽东不但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坚持了“诗言志”这个特质,前无古人地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志向、革命情感和 革命愿望,如:“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红军不怕远征难”,“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等,都是发自内心深处的革命情感。
但是,由于对“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的不同理解,中国诗史上,曾经形成过重志、重情、情志并重三个支派。
重“志”派,主张重理,强调诗的政治、社会教化作用。
重“情”派,排斥说理,单纯强调诗的抒情作用。
许多大诗人则属于情志并举的一派。
但是不论哪一派,写诗都离不开抒情,不过是鲜明地或隐晦地、直接地或曲折地表现自己感情罢了。
下面,讲一下“缘情”的三层意思:
(一)诗是抒情的
诗词所洋溢的情感,比较其他文字形式更加强烈和集中,这是因为:①抒发强烈的、激动人心的情感,是诗词的主要特质。②诗词篇幅短小,形式凝冻,要求内容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它不可能象小说、散文、戏剧那样细致地描述事件、人物、场景,也不能象论说文章一样,运用逻辑推论去说明道理,只有依靠作者以情感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从我国诗词长期发展所形成种类来看,大体上可分三种,即哲理诗、抒情诗、叙事诗。①哲理诗在我国并不发达,少数成功的哲理诗也是寓理于情的(如朱熹的《观书有感》、苏轼的《题西林壁》等)②抒情诗占诗词的大多数,如颂诗、哀歌、情诗、山水诗、咏物诗等等,都属于这一类。着重表现诗人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感受、体会和认识,表现诗人由某一生活场景、人物、景色所引发的情思,从而透过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展示,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面貌。③叙事诗是以诗词形式叙 述完整的事件,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木兰辞》、《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琵琶行》、《圆圆曲》等,但名篇为数不多。即使在叙事诗中,也强调抒情与叙事结合。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长恨歌的“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等等。
(二)诗由情生
这里有一个本末的问题:是先有感情才有诗的冲动,才写出诗来,而不是为了写诗制造感情,或者把感情作为诗的调料。“诗由情生”这句话应解释为有真感情的流露才会产生诗。
好诗,总是诗人被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所深深触动,心潮澎湃,激情满怀,产生了创作冲动,于是写诗把它倾诉出来。你喜欢什么,拥护什么,颂扬什么,讨厌什么,反对什么,讽刺什么,都会在诗里深刻地、顽强地表现,你心里有什么想法,诗里就有什么表达。只有在诗中倾注了深厚的感情,诗才会有撼人心魄的力量,否则就不是诗,而是简介、说明书或歌诀。
大家还记得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四五”运动就有不少优秀诗篇:
[例一]欲悲闹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例二]四海惊涛奔眼底,九天云雨注中华;英雄碑下花无数,尽是心花与泪花。
这些诗情深意切,不事雕饰,抒发了对周恩来同志的无限怀念和对“四人帮”的无比义愤。这些作者都是无名诗人,却写出了这样掷地有声的好诗,原因就在于诗由情生。
三、为情而造文
梁刘勰《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昔诗人篇什,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意思是说:《诗经》等作品,是为了表达情感而去选择体裁,提炼词句,排比声律的,而汉代的辞赋家们并没有真实的情感,只是为了写作辞赋而去制造感情的。
白居易对情和诗的关系,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象一棵有生命能开花结果的树,动人肺腑的感情是他的根,表现感情的语言是它的枝叶,优美的声律是它的花朵,深刻的含义是它的果实,感情是它的“根,是基础,是支柱,有“根”才能出苗开花结果,没有根,就什么也谈不上。当然,单有感情还不能成为诗,你欢乐、你痛苦,你要发泄感情,你直着嗓子喊:“我非常高兴”或“我非常难过”,喊一千遍也不能感动人,那不是诗,要用艺术形式把你感情表现出来就要“为情造文”,要以情为基础,去选择那些最精确的语词、句式、声韵和修辞手法,使情思得以充分、准确地表达。比如遣 词造句,就要以情为基础。许多词是有感情色彩的,有褒义、有贬义、有中性的。“聪明机智”是赞扬,同样意思的“奸诈狡猾”就是憎恶。比喻也是这样,赞美士兵可用“猛虎”,憎恨匪兵只能用“豺狼”;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可以衬托欢快的心情;千山落木、秋风萧瑟只能衬托愁苦抑郁的心态。选择韵律也是如此,短促、明快、有力的韵律与委婉缠绵的韵律,表现的情感就完全不一样。
当代诗人杨金亭在最近一次讲座中说:诗有别才。别才的条件就是:“有丰富的感情,有非凡的想象力,还要有表现感情的学养。”
总之:学诗、写诗,必须抒发自己的情怀,写自己生活中最深刻的感受,而不能倒过来,为了写诗去制造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沙发
发表于 2011-2-1 12:05:3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大哥辛苦了!

为方便大家查阅,已经集入顶部文集第二页(第一页暂无法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6

帖子

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6
板凳
发表于 2011-2-6 18:32:10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30 06:51 , Processed in 0.11776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