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549|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期每周一首题图诗词作业集合帖

[复制链接]

2066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9:20: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月求衣 于 2019-1-13 21:03 编辑

第十期每周一首题图诗词作业集合帖

《清平乐  题图》
文/古月求衣
茫茫白雪,四下人烟绝,天上孤清悬皓月,映照红墙宫阙。
辉煌岁月几多,曾经统领山河。旧日皇城犹在,此时没了笙歌。

《采桑子    题图》
文/愚读轩吟
朱阑素裹冰轮满,一许痴情。难解痴情,谁在深宵把泪零?
晓星飞起平沙雁,寂寞长更。寂寞长更,总误心期总忆卿。

《太常引.题图》
文/桐影
依稀梦里过平遥。永夜荻花飘,玉镜转寒霄。更幽冽,添些寂寥。
朱栏白瓦,歌台舞榭。衡巷酒旗摇,村犬数声嘷。门深处,猜枚兴高。

《七绝   题图·寻古》
文/苍山如海
寻古谯楼访李唐,冰轮依旧角铃凉。
不闻羽衣霓裳曲,大地茫茫梦一场。

《蝶恋花.题图》
文/醉了
檐马泠泠风卷坠。豁眼山河,雪霰翻云碎。一夜倾城银白砌,惹谁引笛梅花吹。
孤月射辉千里外。底事沉浮,酒冷围炉焙。纵是严寒狂未霁,无如别恨思难寐。

《雪霁》
文/西窗听雨
阁榭亭台连雪野,山光晓色望无涯。
一轮跃跃原犹出,更尽长天万里霾。

《七律~两由之》
文/一醉千愁人
寂寂青山怪可怜,迢遥北向望长安。
不如柳尽芳堪尽,无那地偏心自偏。
顾影何难灯下问,寄身尚易发中摊。
凌寒未是今宵雪,入骨能知是月圆。

《无题》(新韵)
文/春风不度玉门关
朱门寂寂月光柔,飞雪中天送晚秋。
莫叹红颜容易老,青山一瞬也白头。

《题图》
文/一棹五湖
道是无情却有晴,昔来几度玉蟾生。
栏前一夜纷飞雪,错把朱城认旧京。

【题图】
文/青穹淡月
独在城头忆故人,两情相愿不沾尘。
那年此处浑无雪,唯有高天月一轮。

【题图  雪月同辉】
文/历阳勒氏
雪飞月照古来奇,难道天公故作诗?
红楼莫做桃源静,一扫尘霾醒悟迟。

《题图  瑞雪兆丰年》
文/江强
明月出凡尘,天官赐福人。
纷纷扬白玉,锭锭雪花银。

《天净沙》
文/晓风携夜露
依山傍水兴城,小亭檐角垂缨,圆月朱门雪景。风平浪静,换来天地清明。

《题图   采桑子》
文/凌零
倾城月舞纷纷雪,独自登楼,最怕登楼,梳罢新妆却白头。
无风偏起心头浪,见也难休,别亦难休,一曲阳关到汴州。

《题图》
文/遗恨
明月鉴于史,相思老在山。
楼台犹捧雪,謂我恋长安。

《秦楼月》
文/子弋
西楼倚。满城飞雪人难寐。人难寐。明明如月,盈盈如泪。
长安深处朱门闭,檐铃湿重寒霜里。寒霜里。宫墙东角,梅花凋未?

【七绝   雪夜空月】
文/邓君曙
茫茫宫阙透红墙,雁断溪山覆素妆。
独有冰轮檐角挂,西风疾疾夜鸣廊。

《题图  逢雪遥思》
文/栖梧
琼楼伫倚近黄昏,雪后云城水墨魂。
玉树庭间枝更瘦,银铃檐角语还温。
轻笼翠袖栖寒色,极望群山拭泪痕。
一念思将天上月,遥遥那处是梅村。

《七绝   雪夜月》
文/笛里关山月
白雪红楼玉烛光,欲眠澹月探寒床。
嫦娥应晓相思苦,还引离人梦故乡。

【五律•题图】
文/摇光
空悬白玉盘,照我影阑珊。
一夜梨花舞,千山暮色寒。
离怀伤逝水,风雪满长安。
忽起相思意,还教笔墨残。

《踏莎行·登楼别饮》
​续冰公子/文
​​薄雾迷云,远山对月。​等楼望尽长安阔。​风流千古事悠悠,​个中谁是真豪杰!
​​檐角吊铃,城头飞雪。​阳关一出音尘绝。​来年可识异乡人?​杏花村饮西风烈。

《秦楼月.题图》
文/何枝可依
音尘绝,高楼望断寒空月。寒空月,红墙深巷,几家圆缺。
香笺未解心头结,残灯欹枕萧声咽。萧声咽,关山梦里,漫天霏雪。

《浣溪沙  题图》
文/寥廓冬雪
梦里高台大雪飞。万家寂静曙光微。风铃檐下自闲垂。
望断依稀来客路。不知懵懂去时迟。空余月色写清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沙发
发表于 2019-1-13 22:06:20 | 只看该作者
第十期题图诗词作业分评(上)


《清平乐  题图》
文/古月求衣
茫茫白雪,四下人烟绝,天上孤清悬皓月,映照红墙宫阙。
辉煌岁月几多,曾经统领山河。旧日皇城犹在,此时没了笙歌。
——上阕如入图画俯瞰,勾勒全景。茫茫白雪,四下人烟绝,此处重重楼宇,却言“人烟绝”,似正以旧都空城立意,埋下伏笔。天上孤清悬皓月,映照红墙宫阙,壮丽而苍凉,暗蕴历史幽情。
下片咏史情怀。回首曾经盛世,而今“旧日皇城犹在,此时没了笙歌”,因上阕“人烟绝”,所以追忆往昔盛世繁华,相应以“笙歌”(歌舞升平)之人事衬托,对比对比之下,融入了深刻的历史沧桑感!


《采桑子    题图》
文/愚读轩吟
朱阑素裹冰轮满,一许痴情。难解痴情,谁在深宵把泪零?
晓星飞起平沙雁,寂寞长更。寂寞长更,总误心期总忆卿。
——小鱼兄于此皓月朱城之前亦能出相思之意,看来一年多来浸淫纳兰诗词之深啊。只是为啥不学纳兰“夜深千帐灯”般大气之作呢?哈哈

上阕,朱阑素裹冰轮满,收图于句,以朱阑素裹为背景,以冰轮满(圆月)为诗媒情麯,催生出“相思之意”。谁在深宵把泪零?对月如此,“难解”如此,一何情深。

下阕,晓星飞起平沙雁,凄清晨景衬托。“晓星”,承“冰轮”、“深宵”,推及到下句“长更”意,见通宵未眠,这寂寞长更,寂寞长更啊,我“总误心期总忆卿”,两短句重复颇为自然,颇有漫漫难捱之意,并非仅仅因为词律常格也。


《太常引.题图》
文/桐影
依稀梦里过平遥。永夜荻花飘,玉镜转寒霄。更幽冽,添些寂寥。
朱栏白瓦,歌台舞榭。衡巷酒旗摇,村犬数声嘷。门深处,猜枚兴高。
——此词将图片作为平遥古城进行刻画,仿佛氤氲入梦,进行了一次写生小品,极富古典气息和传统生活情趣。
上阕,依稀梦里过平遥,首句叙述,悠悠入梦,以下皆为梦境——永夜荻花飘,玉镜转寒霄,“飘”“转”二字静中写动、以动衬静,清旷幽寂,两句时空兼顾。“更幽冽,添些寂寥”,补写整体气氛
下阕,朱栏白瓦,歌台舞榭。衡巷酒旗摇,村犬数声嘷,有似工笔画,巨细兼到声色兼有,由远及近由面到点,镜头由散到焦,颇有次第。断句实则按韵句为宜,舞榭处逗,摇出句。
结句,门深处,猜枚兴高。为特写,为焦点,千里来龙到此结穴,由境到人,赋予前面画面镜头以灵魂,以极其温馨雅致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情趣深深吸引读者,却又以“深处”二字作入园假山,给予读者以不尽的想象!此结句联系前面,有似姜夔《齐天乐 蟋蟀》由上阕到下阕出现“笑呼灯篱落,世间儿女”之词句,只不过姜夔是“以乐景写哀”之反衬句,桐影老兄此处为理想之中心句,用意不同。
猜枚,中国民间饮酒时一种助兴取乐的游戏。多用为酒令。其法是把瓜子、莲子或黑白棋子等握在手心里,让别人猜单双、数目或颜色,猜中者为胜,不中者罚饮。我们现在家族酒桌上还偶有此例。

此诗不做寄托,只以梦境形式进行了一次写生,却颇为亲切怡情,诗情模式有似刘长卿之“日暮苍山远”一绝;也可以说有寄托,寄托了作者心底理想的生活环境与方式。

太常引,仙吕宫宫调,又名"太清引"“腊前梅”等。词谱要求两结句倒数第二字定要去声,因此上片“寂”之入声宜为去声。结尾上三下四,上三为豆,不能断了语义。此调适于轻悠内容,亦适于婉约,遣字不需狠硬重猛。


《七绝   题图·寻古》
文/苍山如海
寻古谯楼访李唐,冰轮依旧角铃凉。
不闻羽衣霓裳曲,大地茫茫梦一场。
——此诗如题,借阅图抒访古之意,表达一种深深的怀古幽情!
寻古谯楼访李唐,冰轮依旧角铃凉,就图片中细节细致刻画,尤其“角铃”一物,想来大唐盛世之时,随风摇曳,悠悠细语,而今沉寂凄凉,默然无声,说不尽的历史沧桑~~

不闻羽衣霓裳曲,大地茫茫梦一场,霓裳羽衣曲,何等富丽悠扬,而今宫殿冰天雪地,真个“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此题画诗,偏着重通过图片细节从声音上书写感慨,仿佛读者面对的不是死寂的图片,而是亲临其境,其繁华衰落之始终一一亲历,如此得来的感慨不是一般深刻!


《雪霁》
文/西窗听雨
阁榭亭台连雪野,山光晓色望无涯。
一轮跃跃原犹出,更尽长天万里霾。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

前半作平远之大背景,刻画细致有层次。阁榭亭台连雪野,山光晓色望无涯,由近处之台榭逐渐远及雪野、山等,正是平远视之,其色对着诗句联想正“有明有晦”,画意“冲融而缥缥缈缈”也!
一轮跃跃原犹出,更尽长天万里霾。后半进行特写与大笔勾勒,前半取势平与横,后半取势纵与高,笔势雄放,语句立意高远!唯“原犹出”三字稍嫌费解。


《七律~两由之》
文/一醉千愁人
寂寂青山怪可怜,迢遥北向望长安。
不如柳尽芳堪尽,无那地偏心自偏。
顾影何难灯下问,寄身尚易发中摊。
凌寒未是今宵雪,入骨能知是月圆。
——两由之,题目新奇,鲁迅曾有“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之诗句,自有其意,且看此处作者何来“两由之”。

首联,寂寂青山怪可怜,迢遥北向望长安。言青山可怜,因其迢遥千里,只能北向长安望穿秋水,长安,此处为泛指,指代理想之地。首联运用比拟手法写山,有似老杜之“群山万壑赴荆门”,而写意则有似兴法,实亦衬人“可怜”,后面将提到。
“怪可怜”,纯用口语,绝句中多,律诗中少,不过这不是重要的,根据“两由之”题目,和第四句“地偏心自偏”,“怪”字何不用“亦”字,合上而照顾两全?如同老杜《野人赠樱桃》首句“西蜀樱桃也自红”之“也”字,将野人所赠樱桃与当年大明宫敕赐樱桃联系起来,感慨遥深!

颔联,不如柳尽芳堪尽,无那地偏心自偏。前句大致描写当下凋零物事,“不如”“堪”于句中组合来,用意费解。无那地偏心自偏,前三句皆为“地偏”之细致写照,“心偏”又于意云何?此句承上启下,关键句!

颈联,顾影何难灯下问,寄身尚易发中摊。上承“心偏”,细写顾影自怜、客寄鬓白之意。发中摊,客愁体现于鬓发之意,古来愁白发,多用鬓字,因于鬓处先见易见,发字体验不如鬓字,本身又多意。
尾联,凌寒未是今宵雪,入骨能知是月圆。言孤寂寒愁入骨,惟有高天圆月知尔,寄情于月,写尽“心偏”只愁情。

这时回过头再看题目“两由之”,可知是“地偏心偏两由之”也,乃愁难禁而无可奈何之意,前三“地偏”由之,后四“心偏”由之,第四句中心句承上启下也,意脉大致如此!
按韵部,应标新韵了。奇数句之山,堪,难,寒,同韵脚字稍多。


《无题》(新韵)
文/春风不度玉门关
朱门寂寂月光柔,飞雪中天送晚秋。
莫叹红颜容易老,青山一瞬也白头。
——此诗借图片情景之瞬间体验,以诙谐笔调比兴手法抒发人生之普遍体验,感慨中也暗涵一份达观在。

朱门寂寂月光柔,大背景一句概括。整首诗只有前二字略涉及图片内容,但“朱门”二字取角度稍偏,未能概全,更多提现一种概念,形象性不足(朱门,指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後泛指富贵人家)。感觉未若“朱楼”适合,富有立体感,富丽华美的楼阁之意,。
飞雪中天送晚秋,雪和晚秋同时出现,乍看似矛盾,中间着一“送”字,赋予一种时空瞬间变换感,同时为下文人生易老之感慨铺垫蓄势。

莫叹红颜容易老,青山一瞬也白头。此两句转句势足,合句意满,水到渠成相得益彰!尾句源于一副对联——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人们常常慨叹人生易老江山依旧,而此时呢,红颜固然易老,你看青山,不也是如此么?林则徐《塞外杂咏》也有类似诗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可供一并参详。
此对联句单独看,只是构思新颖,诗意还不算充分,但一经作者安排入诗,在铺垫已足的前提下,再恰切运用“莫”“也”之虚词进行转折解说,把图片中原本一瞬间的自然景观赋予人类情感,以比兴手法抒发感慨和进行劝喻,诗味顿出诗意盎然,诙谐中尤有一份理趣达观在!

《题图》
文/一棹五湖
道是无情却有晴,昔来几度玉蟾生。
栏前一夜纷飞雪,错把朱城认旧京。
——道是无情却有晴,无情何谓?昔来几度玉蟾生,昔来,昔日何日如此挂心?几度玉蟾,每每对月(应“有晴”),赖以排解,其情何若?前半悬念重重。

栏前一夜纷飞雪,错把朱城认旧京。旧京,古都旧都之意。面对如此雪月,一时恍然错认是旧京,才醒悟原来此身久处朱城异地!照应前半悬念,结构有致!

【题图】
文/青穹淡月
独在城头忆故人,两情相愿不沾尘。
那年此处浑无雪,唯有高天月一轮。
——此诗极写相思之情、情意之高洁。

独在城头忆故人,两情通透不沾尘。首句书“独忆”,次句表高情深情。
那年此处浑无雪,唯有高天月一轮。以追忆形式再现昔日两情相愿。此处运用蒙太奇手法,此图如同当下之情景,在氤氲回忆中,浮现并叠加了另一幅相近场景:那年,此处,高天月~~唯独没有雪。在这蒙太奇手法中,如今身处此图境,有雪,有我,无君;昔日身处此处,无雪,我与君两情相愿,两幅场景叠相放映,不言相思而感相思之深。前半“无尘”伏笔,而后半“高天月”应之,更兼有“雪”,无尘意更近一层;同时前面“两情”,后面“唯有”,亦有照应。
此诗眼前景口头语,语浅情深,照应有致!


《题图  瑞雪兆丰年》
文/江强
明月出凡尘,天官赐福人。
纷纷扬白玉,锭锭雪花银。
——明月出凡尘,发端清高不凡,但相对于第二句,此句却是作为“(将)赐福人”之“天官”的陪衬背景出现,场面刻画富丽清旷!
纷纷扬白玉,锭锭雪花银,语意诙谐有似新年画,颇似专作贺岁诗而来!


《题图   采桑子》
文/凌零
倾城月舞纷纷雪,独自登楼,最怕登楼,梳罢新妆却白头。
无风偏起心头浪,见也难休,别亦难休,一曲阳关到汴州。
——此词写离愁别恨。
上阕,倾城月舞纷纷雪,大背景,独自登楼,叙述,有似戏剧开场;最怕登楼,抒情,并留下悬念,所怕何事?
梳罢新妆却白头,此句两解:一则“纷纷雪”,登楼伫立时间久,致“白头”,暗蕴心底意绪;二则因“最怕”,别有忧愁,登楼自有其不可遏制之状,直欲令人“白头”。一个“却”字作转,绾合上述两种情况,暗蕴愁绪逼人之甚!此句承“最怕”继续悬念,令读者追索欲解之。

下阕,无风偏起心头浪,换头首句仍不道破,极写心绪起伏不平,整篇到此蓄势已足。
见也难休,别亦难休,见,知不久将别,故难休;别,不知何时再见,故亦难休!一曲阳关到汴州,阳关,指阳关三叠之曲,古人离别经常传唱。汴州,联系前后,似应指词中人所在之地,非离去人所赴之地,故“到”字酌当更佳。

此词章法如上,前面大半含蓄蓄势,令人欲绝,后半直吐心声,令人愁闷低回,此其特色!


《题图》(新韵)
文/遗恨
明月鉴于史,相思老在山。
楼台犹捧雪,謂我恋长安。
——此诗虽写相思题材,却笔法老成高远,不着重于相思之人之事之情的直观抒发,一点而过,再点婉转;而着重于悠远清真之背景衬托,赋予相思以厚重沧桑感,别有风致!

明月鉴于史,鉴,照也,明月从古照至今,暗蕴相思亦似从古至今一般长久;同时,亦可引申此相思之情明月可鉴之意;特用“史”字,似特意表明相思亦是历史之必然一部分,与史共存!
相思老在山,老字作使动用法,“思君令人老”,老在这重重山间;同时,相思与山搭配,似有山盟海誓、相思重如山之意,甘心老于此事,可见相思之深之至!
此两句遣词造句之多意性,使得诗句高古厚重,內蕴丰富深刻,五言如此,确实别具一格!

楼台犹捧雪,读此第三句,再回看前两句,原来诗人始终于楼台独立之情景氤氲浮现。捧雪,凝视,怜惜?联想起?感慨时序?不得而知,只觉词句一转,必有后话。
謂我恋长安,似源于网上流传之“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诗句。引用来,同样暗作否定之语:与地无关,只关伊人!字面不置可否,而话里自有怀抱,颇有余味!
前半蕴理,后半白描,涉及中心词一带而过,确堪品味!


【七绝   雪夜空月】
文/邓君曙
茫茫宫阙透红墙,雁断溪山覆素妆。
独有冰轮檐角挂,西风疾疾夜鸣廊。
——茫茫宫阙透红墙,雁断溪山覆素妆。“透”字新颖,联系“素妆”,源于雪之覆盖,不言雪而雪意出。两句细致刻画大背景。
独有冰轮檐角挂,西风疾疾夜鸣廊。檐角挂月,景中蕴情,西风鸣廊,声中有人,两句结合“雁断”意象,含蓄蕴借,象中有意,意境凄寂悠远,引人遐思!前半紧密后半疏朗,意于象外!

老杜在《大云寺赞公房四首》有“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锒铛”之诗句,锒铛,悬铃之意。图片中檐角挂有悬铃,如把“西风”与此悬铃结合来写,当意境悠然自远,极富神韵!周紫芝在《竹坡诗话》里说:“作诗正要为所见耳,不必过于奇险。”有一年他游蒋山(今南京紫金山),夜上宝公塔,时月未出,塔临大江,风动风铃,锵然有声,他忽然记起杜甫的一句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锒铛”,简直就像从自己眼下口中说出来的话一样。
此处想起这个典故,一则图中所有,联系邓君曙诗友结句借机道来同赏;二则联系图片和结句有一点感想,恰亦道来。


《七绝   雪夜月》
文/笛里关山月
白雪红楼玉烛光,欲眠澹月探寒床。
嫦娥应晓相思苦,还引离人梦故乡。
——此诗以图片为背景,极写离人思乡之情。
白雪红楼玉烛光,欲眠澹月探寒床。此两句句法模式有似王翰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前句背景物事,极尽冷艳华美之致;后句承之描写夜眠情景,“欲眠”二字一顿,“澹月探寒床”一体。“欲眠”,实则辗转难眠之意;“寒”字于整体风格氛围之外很是显眼,埋下伏笔,也暗蕴“心绪寒”之意。

嫦娥应晓相思苦,还引离人梦故乡。一转一合,语言流畅自然,而情致委婉蕴藉。结构意脉上,“嫦娥”承“澹月”,“相思苦”承“欲眠”“寒”,故第三句转中亦作解。“引”,指引接引,嫦娥殷勤致意,协助离人梦归故乡,济人之苦成人之美。

此诗笔法婉转,意脉流畅。唯相对于图片,意像不够阔大深远,联系白石《踏莎行》“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之相关句,如相应加入图中之“山”意,则背景和意象显得阔大深远,能更好地衬托离别之难相思之苦,相得益彰也!

【五律•题图】
文/摇光
空悬白玉盘,照我影阑珊。
一夜梨花舞,千山暮色寒。
离怀伤逝水,风雪满长安。
忽起相思意,还教笔墨残。
——此诗前半景后半情,写相思之意。

首联,空悬白玉盘,照我影阑珊。白玉盘之称呼源于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听名字即如此美好;而“空悬”二字一扫,只因“照我影阑珊”。开篇定下基调。
颔联,一夜梨花舞,千山暮色寒。承首联续写图片情景,流水对很是流畅,句意和感情色彩却相反,灵动绝美与冷寂寥廓结合,与首联一正一反同样模式,诗中意绪在此两组一正一反中已呼之欲出。
颈联,离怀伤逝水,风雪满长安。所以正而皆反,只因“离怀”。诗人所在之长安,也不再美好,却是“风雪满”之难禁!
尾联,忽起相思意,还教笔墨残。点明相思及对之无可奈何之意。“忽起”一词不恰,前半已有伏笔,而“离怀伤逝水”一句尤其道得明显,所以“忽”字需酌。


《秦楼月.题图》
文/何枝可依
音尘绝,高楼望断寒空月。寒空月,红墙深巷,几家圆缺。
香笺未解心头结,残灯欹枕萧声咽。萧声咽,关山梦里,漫天霏雪。
——此词怅叹离合悲欢之感。
上阕,音尘绝,高楼望断寒空月。音信断绝,望月寄托,氛围高旷冷寂。
寒空月,红墙深巷,几家圆缺。按照词律,“寒空月”自应叠韵,然重沓三字,意蕴已由个人望月转入普遍望月,而各生圆缺之叹。
下阕,香笺未解心头结,“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故寄托“香笺”,怎奈“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故又“残灯欹枕”,奈又听得“萧声咽”,萧字笔误,应为“箫”;此七字句根据句意应该上四下三断开读和理解,箫声为“几家圆缺”中之某家某人所吹,同意绪者不独“我”也,不然前后情景矛盾。
萧声咽,关山梦里,漫天霏雪。此梦亦非独“我梦”,这茫茫关山,有多少难禁离愁别绪者之梦魂冥冥来去,徘徊在这“漫天霏雪”中难以释怀~~

此词想象自己伫立于图片楼头,深入设身体验,推及于人,感慨深沉悠远,意境苍凉遥深,别具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8

主题

4838

帖子

520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04
板凳
发表于 2019-1-13 23:26:1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风云客辛苦了,敬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13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9142
地板
发表于 2019-1-13 23:50: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并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1149

帖子

267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72
5#
发表于 2019-1-14 00:57: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风云大哥辛苦。尾句.謂我恋长安确实出自殊同.世人谓我恋长安,对其句很能表达我对长安之情,所以此处借用了,上期作业也用了,世人謂我心随柳!长安让我爱恨交织,无关风月,只在其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6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3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06:25:21 | 只看该作者
《清平乐  题图》
文/古月求衣
茫茫白雪,四下人烟绝,天上孤清悬皓月,映照红墙宫阙。
辉煌岁月几多,曾经统领山河。旧日皇城犹在,此时没了笙歌。
——上阕如入图画俯瞰,勾勒全景。茫茫白雪,四下人烟绝,此处重重楼宇,却言“人烟绝”,似正以旧都空城立意,埋下伏笔。天上孤清悬皓月,映照红墙宫阙,壮丽而苍凉,暗蕴历史幽情。
下片咏史情怀。回首曾经盛世,而今“旧日皇城犹在,此时没了笙歌”,因上阕“人烟绝”,所以追忆往昔盛世繁华,相应以“笙歌”(歌舞升平)之人事衬托,对比对比之下,融入了深刻的历史沧桑感!

非常感谢风云兄的精彩点评!无以答谢,谨以小诗聊表心意——

妙手厨师小炒锅,堪将美味比鸡鹅。
休嫌只是寥寥语,中肯之言不在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478
7#
发表于 2019-1-14 15:30:28 | 只看该作者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9-1-14 06:25
《清平乐  题图》
文/古月求衣
茫茫白雪,四下人烟绝,天上孤清悬皓月,映照红墙宫阙。

古月兄此阙用语不多但韵味十足,更兼风云斑斑精彩点评,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478
8#
发表于 2019-1-14 15:45:03 | 只看该作者
《无题》(新韵)
文/春风不度玉门关
朱门寂寂月光柔,飞雪中天送晚秋。
莫叹红颜容易老,青山一瞬也白头。
——此诗借图片情景之瞬间体验,以诙谐笔调比兴手法抒发人生之普遍体验,感慨中也暗涵一份达观在。

朱门寂寂月光柔,大背景一句概括。整首诗只有前二字略涉及图片内容,但“朱门”二字取角度稍偏,未能概全,更多提现一种概念,形象性不足(朱门,指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後泛指富贵人家)。感觉未若“朱楼”适合,富有立体感,富丽华美的楼阁之意.
     写完自我感觉有哪里没对,斟酌很久也未知究竟,经风云斑斑一番评说甚是有理,改朱楼好。
飞雪中天送晚秋,雪和晚秋同时出现,乍看似矛盾,中间着一“送”字,赋予一种时空瞬间变换感,同时为下文人生易老之感慨铺垫蓄势。

莫叹红颜容易老,青山一瞬也白头。此两句转句势足,合句意满,水到渠成相得益彰!尾句源于一副对联——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人们常常慨叹人生易老江山依旧,而此时呢,红颜固然易老,你看青山,不也是如此么?林则徐《塞外杂咏》也有类似诗句“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可供一并参详。
此对联句单独看,只是构思新颖,诗意还不算充分,但一经作者安排入诗,在铺垫已足的前提下,再恰切运用“莫”“也”之虚词进行转折解说,把图片中原本一瞬间的自然景观赋予人类情感,以比兴手法抒发感慨和进行劝喻,诗味顿出诗意盎然,诙谐中尤有一份理趣达观在!
      此联只是偶然得之,但深恐与古人之意暗合,曾一度想改过,后得古月兄转告斑斑之意又反复思量,最后决定保留。更让我知道原来还有林则徐之---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如此动人的佳句,多谢风云斑斑细细讲解与评说,让人受益菲浅,遥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478
9#
发表于 2019-1-14 15:48:14 | 只看该作者
细细看了一遍,似乎漏评了雪姐的浣溪纱?还是专门留待第二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6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83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15:59: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春风不渡玉门关 发表于 2019-1-14 15:48
细细看了一遍,似乎漏评了雪姐的浣溪纱?还是专门留待第二轮?

风云客也太忙了,尚未完成的点评只能“未完待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7 09:45 , Processed in 0.13681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