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臭老九被当权者和屁民瞧不起的臭德行
[ 蔺俊成 ]
发表时间: 2010-12-20 11:25:16 [ 发短信 ] [ 回复 ] [ 树状 ]
自古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唐太宗李世民科举取士,得意洋洋的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甚至于几“十年寒窗苦”,就为的是“一朝人上人”。读书做官自然成了读书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却不料,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蒙古铁骑遍踏了欧亚大陆,于公元1206年建立蒙古帝国,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改国号“元”。大宋朝的读书人地位一落千丈,成了连婊子都不如的人下人,至今知识分子还被称作臭老九!
成吉思汗铁木真把被统治者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俗称回回),第三等是中原人,既秦岭、淮河以北金帝国统治下的北方人,第四等是南人,既秦岭淮河以南南宋小朝廷统治下的南方人,金帝国的完颜兀术就把南宋兵马大元帅岳飞叫做“岳南蛮”。成吉思汗铁木真时代还定下一条法律:杀死蒙古人的,必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银八十两;汉人命最贱,杀人者仅被罚一头毛驴的钱。
公元1234年,南宋与蒙古鞑子合伙灭了金帝国,公元1279年南宋小朝廷在广东厓山被大汉奸张弘范所灭,最后一任宰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跳海殉国,大宋朝的子民全部做了亡国奴。大汉奸张弘范自以为功高盖世,便勒崖记功,在海崖上刻了“张弘范灭宋于此”几个大字,他哪里料到二百多年后,被明代家住江门白沙乡的一个读书人,自号“白沙先生”的著名理学家陈献章,只用了一个字就把他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读书人陈白沙先生说:“‘张弘范灭宋于此’怎么能记得下他的不世功勋?待我与他添一个字!”从此,崖上世世代代留下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
元帝国灭宋前就已经把人分为四等了,灭宋后仍不罢休,又按天下人所从事的职业,再分为十级。清赵翼《陔余丛考》说:“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匠,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谢枋得在其《叠山集》中则排序为:“大元制典,人有十等,一官,二吏......八娼,九儒,十丐;介乎娼之下,丐之上者,今之儒也”。后人多以谢序为准。
一曰官:各级政府发号施令的掌权人,鞑子认为,蒙古人天命所归,入主中原就是当官做吏的,当然是人上人。即使有几个汉人官员,在蒙古人面前也都是缩头乌龟,那里敢摆什么汉官威仪的谱?
二曰吏:各级政府部门的高级工作人员,相当于现在的一般公务员,也是多由蒙古人担任。
三曰僧:喇嘛教僧人,并非中原的和尚。自蒙古大汗征服了吐蕃以后,接受了喇嘛教,并先后封其高僧八思巴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故喇嘛们地位虽低于官吏,却凌驾于他人之上。八思巴确实德高望重,但不肖的徒子徒孙却欺压百姓,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四曰道:王重阳创立的把吕洞宾奉为开山鼻祖的全真教。《金史章宗纪》载公元1190年十一月, 金章宗“以惑众乱民,禁罢全真及五行毗卢”。但是,成吉思汗却采取了收买政策,公元1219年邀见全真教首领人物,王重阳的法传弟子丘处机。公元1220 年正月,丘处机率十八侍行弟子就诏而往,公元1222年三月,他们千里迢迢来到成吉思汗驻扎营地八鲁湾(分属蒙古的科布多), 丘处机被成吉思汗“赐号神仙,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在道教中居于正统地位。1224年丘处机东还大都,大力发展全真教。
五曰医:郎中在啥时候都吃香,因为蒙古人和汉人一样,都会生病。
六曰工: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如同现代的工程师、技术员之类。
七曰匠:低级手工技术人员,一般的工匠,如剃头匠、泥水匠、鞋匠、……。
八曰娼:妓女。倚门卖笑,陪客上床的主儿。当今世界叫法颇多,曾有一阵避嫌叫做“性工作者”,最近公安部官员刘绍武在公安部工作会议上称,“以前叫卖淫女,现在可以叫失足妇女。特殊人群也需要尊重。”
九曰儒:不劳动,只读书,梦想将来做官的人。蒙古人乍都想不明白,天下还有什么都不干,只读书的鸟人。这对于在荒凉苦寒的沙漠地带成长起来,以劳动为美德的蒙古民族来说是难以理解的,也是不能容忍的,他们认为人生在世,不劳而获是最可耻的。娼妇白天要倚门卖笑,夜晚须陪客上床,出卖肉体时,也算劳动,读书人啥活都不干,简直连婊子都不如。不过读书人总算没有拿着打狗棍、端着破饭碗,沿街走巷,喊着爷爷奶奶的去要钱讨饭,比乞丐强了那么一点点,故此排名老九!
十曰丐:讨饭的叫花子。
元帝国时经商的买卖人并不在十级内。商人在历史上大多是被瞧不起的,特别在晋朝,地位相当低贱,即便你腰缠万贯,也必须一只脚穿白鞋,一只脚穿黑鞋,如敢僭越,严惩不贷。而在蒙古帝国,色目人大多经商,大汗窝阔台曾经准备把国税以一百四十万两银承包给汉商刘廷玉,因大臣耶律楚材的反对作罢,但后来窝阔台还是以二百二十万两银与巨商色目人奥都拉赫曼成交。足见不管怎么评级,读书人都只能是臭老九!不过,耶律楚材确是一个颇有远见卓识和正直的人,当元军攻陷金帝国京城汴梁后,要鸡犬不留,准备屠城,在耶律楚材的劝谏下,只灭了金帝国皇家完颜族,保全了汴梁一百多万条性命!
自鞑子入主中原,其残暴统治极不得人心。公元1351年安徽颍州(今阜阳)白莲教韩山童、刘福通,效法陈胜、吴广,预先在河中埋一独目石人,背上刻“休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又四处散布谣言“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待河工掘出石人,便首倡起义,义军人人头裹红巾,既历史上有名的红巾起义。首战韩山童牺牲,之后刘福通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王,国号“大宋”,建元“龙凤”。各地民众纷起响应,数年间风起云涌,形成气候的有十四处之多,分别是颍州刘福通、台州方国珍、闽中陈友定、孟津毛贵、蕲州徐寿辉、徐州芝麻李、童州崔德、池州赵普胜、道州周伯颜、汝南李武、泰州张士诚、四川明玉珍、山东田丰、沔州倪文俊。其中还有几家称孤道寡的。
后来,郭子兴的干女婿、大将朱元璋,文靠读书人李善长、刘基、宋濂、朱升、章溢、叶琛、……等一班饱学大儒为其出谋划策、运筹帷幄;武凭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沐英、李文忠、……等诸多善战猛将为其南征北战、攻城略地。打得元顺帝妥欢帖木儿远遁沙漠,同时朱元璋又剪灭群雄,消灭了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于公元1368年,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建立了统一的大明王朝。农民出身,当过乞丐的明太祖朱元璋十分看重发展农业,不仅给农户派发农具耕牛,垦荒者还可常年免租;又解放了被鞑子当做奴隶驱使的几十万工匠,鼓励他们辛勤劳动,安居乐业;还专为买卖人盖了大批商贸市场,谓之“塌房”,以便交易;同时修建招贤馆,设立国子监,采纳舍人周宗建议,在全国府、州、县都开办学校,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自此,老九读书人地位又起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可是,读书人胡惟庸当了宰相后,意欲谋反而遭灭族,就连开国宰相李善长因受其牵连,也未能幸免于难。
公元1645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颠覆明王朝,其中读书人李岩(河南杞县举人)、宋献策等功不可没。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李自成却又听信读书人牛金星“岩雄武有大略,非能久下人者”的谗言,杀了文武双全的忠义之士李岩,导致失败,丧命湖北九宫山。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就说,李岩一个读书人的个人悲剧 “意义尤其深刻。假使初进北京时,自成听了李岩的话,……,在种族方面岂不也就可以免掉了二百六十年间为清朝所宰治的命运了吗?就这样,个人的悲剧扩大而成为了种族的悲剧,……,从种族的立场上来说,崇祯帝和牛金星所犯的过失最大,他们都可以说是两位种族的罪人。”读书人牛金星使得李自成被一言丧邦,却成就了清王朝入主中原。
清兵入关,爱新觉罗氏称帝华夏,读书人虽曾遭遇“文字狱”惨祸,但总体上地位比工、农要高了许许多多!继续为做官而读书、奋斗!……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之后八年抗战,三年内战。据《北京文史资料》第64辑贺祥麟的《西南联大教授礼赞》说抗战时期,知识分子的薪水极少,时人谓之“薪水低于舆台(原指古代奴隶,后泛指从事艰苦体力劳动者)”,大中学生社会地位的名次排在了国民党兵之下,有人把国民党兵痞叫作“丘八”,大中学生则被称为“丘九”。虽然有如是说,但读书人比起做工务农,吃了上顿愁下顿的穷人要强多了,因为他们毕竟在乱世还能读得起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大批海外的高级知识分子,如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冲破种种阻力,回归故乡,报效祖国,为国家的富强,献出了毕生精力,作出了卓越业绩。……。一九五七年,从高层到基层,一些知识分子被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不能否认的是,其中有一部分人确因公然杀气腾腾地反对共产党的领导而成为运动对象,反右扩大化便源于此。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阐述这个问题说:“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是必要的,没有错。……出来一股思潮,它的核心是反对社会主义,反对党的领导。有些人是杀气腾腾的啊!当时不反击这种思潮是不行的。……总之,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本身没有错,问题是扩大化了。”邓小平在三次论述中都用了“杀气腾腾”这四个字。
十年文革,毛泽东让工农兵着实风光了一把,体会了一下当家作主人的滋味。工人吴桂贤、农民陈永贵泥腿子登天,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下级军官孙玉国也位列中央候补委员、晋升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其他如铁人王进喜、掏粪工时传祥、……,文革之前就被毛、刘、周、朱、……等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名扬世界。“工农兵学商”的排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镰刀、铁锤的组合并不仅仅是个标志。
, “四人帮”把知识分子排在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之后,称为老九,但是,这并不等于知识分子或读书人的地位,较之工农兵低了许多,事实是被誉为“党的理论家”的陈伯达与“文痞”姚文元,俱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都是位高权重,炙手可热的人物。聂元梓(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谭厚兰(北京市革委会常委、北京师范大学革委会主任)、蒯大富(北京市革委会常委,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核心组副组长)、韩爱晶(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北京航空学院革命委员会主任、首都大专院校红代会核心组副组长、)、王大宾(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常委兼政法组副组长、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代表大会核心组副组长)这五大学生领袖,其中既有教师,也有学生,一个个都坐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常委的交椅上。并且当时在运动中最激进、最活跃的既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恰恰是大学生和高中生这些读书人,他们不但到工厂煽风点火,也去农村宣传鼓动。与此同时,另一部分知识分子却被下放到基层工厂、农村,去接受工人和贫下中农的监督改造。严格地说,文革中就知识分子而言,实际是一部分人的潮落与另一部分人潮起的更迭交替而已。何况毛泽东说“老九不能走”,可见知识分子仍然是受重视的。毛泽东这话见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文。再说,那些落难的知识分子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是绝大多数工人、农民、士兵尽其所能同情、关怀和保护了他们。
文革之后,曾经辉煌一时的陈永贵、吴桂贤等工农高官被免除副相职务,还原工农本色。或沉或浮的知识分子、读书人则继续演绎潮起潮落的更迭交替,文革得势、爬上高位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学生领袖纷纷落马,锒铛入狱,一个个做了南冠客、阶下囚,威风不再。被绝大多数工人、农民、士兵同情、关怀和保护过的落难老九、下台干部则重整纱帽,复职掌权。与此同时,却出现了令老右派啼笑皆非的插曲,即他们落实问题的要求,遭到部分文革落难族的推三阻四,幸好党中央一声令下,右派帽儿一风吹,五七年的臭老九也终于喜笑颜开,扬眉吐气。
时至今日,工农的社会地位究竟如何?只要看看工人下岗谋求生计,千辛万苦;农民务工讨要工资,挨打受气;……;直至富士康血淋淋的十三跳,就不用再多说了!而读书人知识分子的地位则要根据其所处社会阶层而定。一般来说,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地位不算太高,但较之工农仍然优越了许多,同时也能得到较大多数工农兵尊重,但在官商富豪眼里,大约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那些或身在高层、或身居高位、或依附大官、或依傍大款的高级知识分子,其地位虽说不上如日中天,却也像十四的月亮。这一精英群体不仅彻底忘记了知识分子在任何一次的落难中,都得到过善良的工农兵群众力所能及的同情、关怀、保护;还念念不忘其先辈在五七年和文革中所受的磨难;对曾经尽其所能同情、关怀、保护过精英的善良、弱势的工农兵群众,骨子里有着一种莫名的鄙视,不信就看看他们是如何说的!如何做的!
我国现在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有目共睹。央视马斌读报曾讲到“国务院扶贫办刘坚主任说:全国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365万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介绍:“我国基尼系数在10年前越过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后仍在逐年攀升,贫富差距已突破合理界限。”然而,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先生却觉得“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认为“八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大呼“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北京大学张维迎先生睁着眼睛瞎说:“中国改革利益受损最大的是干部。”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更是无耻的说:“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经济学家就是应该不讲道德。”赤裸裸的要政府“不要担心贫富两极分化,财富分配应该以老百姓不造反为底线。”……在“信访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的今天,基层受屈含冤,依法上访的上访者被强行扭送精神病院,直到签下不再上访的保证书后被放出之类事件时有发生。北京大学孙东东先生,则公开发表“老上访专业户,至少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精神有问题”的言论。不过孙东东先生还是比较仁慈的。全国人大代表、广西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刘庆宁先生,2010年两会提案建议增设“扰乱信访秩序罪”,列出了20种应受到刑罚的信访行为,包括信访时喊口号、打横幅、散发材料、静坐,未经批准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及其周边地区非法聚集、滞留,信访时采取自伤、自残、自杀、跳楼等行为,这些行为如果多次或有严重后果,那么将依其严重程度,处以3年以下、3年到7年、7年到15年有期徒刑,要把被逼上绝路以死鸣冤的越级上访者掐监入狱!刘庆宁先生因此在网络上被称为“让十三亿中国人感到战栗”的人!……众所周知,黑社会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社会上的恶势力得到了党内和官场一些腐败分子的支持、保护。然而西南大学黑社会专家汪力先生却把屎盆子扣在受黑社会欺压的工农头上,竟然说出:“下岗工人和农民工形成了低收入阶层,这个量比较大,由于心理失衡,加上对社会不满,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成了游手好闲之徒,成为黑社会的基础”的屁话。……此类雷老九多多,不胜枚举,就用不着多费口舌了!总之,为了“利益集团”的利益,精英们就像自己说的是“不讲道德”滴!!!
至此,终于使人明白,为什么千百年来,社会在前进,制度在改变,但是,无论在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以及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读书人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尽管跌宕起伏,始终都逃不脱臭老九的排行?为什么历代统治阶级对读书人既常常网罗重用,又时时痛下杀手?为什么小老百姓既能舍生忘死保护他们,又总是有点瞧不起老九?不外乎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古以来读书人虽不乏高风亮节、为民请命的贤良志士,但正如有篇文章所说:“真正有骨气的读书人并不多,比如像鲁迅先生那样的。”就其大多数而言往往失势时对上敢怒不敢言,甚或奴颜婢膝;如果下层贱民同情、关怀、保护了他们,就感激涕零,视同再生父母,发誓今生不能做牛做马,来世必当结草衔环。可是一旦雨过天晴,身价陡涨之时,春风得意之日,对上则数黄道白,指手划脚,自以为是,不知天高地厚;对下则吆五喝六,寡情薄意,以怨报德,出手煞是阴损;将曾经的不幸迁怒于曾经同情、关怀、保护过他们的弱势群体,把满腔的怨恨一股脑儿发泄在曾经同情、关怀、保护过他们的贱民身上;动不动自家还来点儿“文人相轻”什么的。就这臭德行,不但有点儿臭,并且自古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然而,当权者即便是重用,也不会买你的帐;老百姓就算是“懒汉”,又不靠你养活。结果奠定了只能被人家排行老九,过去是老九,现在是老九,将来会不会被排行老九,真得多打几十个问号!
--------------------
来源: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60&view=1&id=1060350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