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燕子

[复制链接]

28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8 16:45: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想写燕子,已是很久的心事了。今天下午,充分地感受着秋闲的滋味,能够在窗前看楼的影子和行人的影子,被斜斜地画于空闲的地面,构成了秋天的稀疏的栅栏,终究还是锁不住天地之间布漫的空凉,淡淡地袭在初醒不振的心上。人们也许想起了南飞的大雁萧条的队子和哀远的鸣叫,以寄托飘泊之愁与蜉蝣之痛;而我,却在这深秋的情味里,又想到了燕子,这远离了秋凉的小生灵。

  燕子不仅是生机的勾勒,也是家的写生。穿堂过院,像黑色的闪电掠过北方荒凉的天地,呢喃着播种春天。“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上下其音”,好一幅翻飞鸣啭、裁春剪绿的春燕图!古老的燕子飞入朴实的生活,便给乡村绘了一幅景,写了一首诗,添了一点神。北方的春天来得晚,其时春寒尚未褪去,到三月三庙会,天上还积着灰沉沉的云,空气中掠过凉丝丝的味道,不由人瑟缩起身子;即使刮起一层雨来,也只是哨探般发了一道信号,召集雪的到来,于是细羽轻绒一样的雪片漫空而来,又把低矮的村子罩成瘦瘦清清的一幅画,从远处看,模糊了原本的檐高院低和墙白瓦蓝,天地是灰蒙蒙的一片。然而毕竟是初春,地气的散发渐渐把落下的雪片融化,地下便化成一滩黄泥,紧紧地拽住行路人的鞋帮。而燕子好像对于故土的气息特别敏感,在这个时候飞了回来。

  它是家家户户的良客,又是家家户户的宠禽。当噙泥衔草飞入哪家的檐头,这家的主人便会高兴地指给孩子说:“快看,快看,燕宝宝回来啦!”接着便翻捡旧衣在太阳下晾晒,又忙着端土和泥,修抹院台下的露天灶,准备春夏两季的一应物事。要是哪一家的院子里没有燕的影子,椽头不见一点筑巢的旧痕,这家的主人定然要失落很长一段时间,害怕别人说自家德薄福浅,留不住客人;假若孩子以羡慕的口气述说别人家的燕子飞回来了,还很可能犯了大人的心病,动了父母的怨讳,遭一顿无名火也未可知。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们心里,这燕子,和孩子,是一样的概念,相同的内容。他们没有兴衰存废的感叹,也没有递信传讯的祈盼,更没有扮春点绿的诗情,只是觉得春天来了,远客也该回来了。甚至有的女主人要自己搭起梯子,攀到檐下檩头,为它们抹一个宽敞的窝,临末了再铺些松软的柴草进去,等着燕子的光顾。

  等到五月日头暖的时候,院内外都因燕子而欢忙热闹起来。它们密密匝匝地排在院墙外的高压线上,梳理着黑亮的羽毛,“啾啾叽叽”说着家长里短的闲话,由近到远,成了一带黑色的连线,绵延到村外;院子里,榆阴浓密,柳丝依人,双飞的燕子穿梭而过,洒下串串婉转抑扬的啼叫,绵长得如同刚从绿色田野返回的夫妻间兴奋爽朗的情话。不上学的孩子们在这时候是最热闹的,持着自制的手枪和长矛,个个头上都顶着杨柳枝编的帽子,排起队伍,冲杀一阵后,便会登上正房台阶,唱起威武雄壮的歌子,有时来几段自创的童谣。正上方的乳燕便会从巢里探出头来,怯怯地看着身下发生的热闹,不知所措地“叽叽”起来,脑顶上稀疏的黄毛在夏风的吹拂下瘦弱地飘动着;燕妈妈飞来了,衔着刚从田间地头捕来的虫子,扑楞着翅膀盘旋于巢旁,那乳燕们都仿佛吃了定心丸似的,不再顾及下面孩子们的歌舞,仰起细长的脖子,使劲张着黄嘴叉,要把整张小脸都撑开了,饥不可耐地把小脑壳朝着妈妈乱转。有一只摆不稳身子,“啪”地一声掉落下来,自顾玩闹的孩子们停下了表演,先是诧异地盯着那只蠕动在脚下的小东西,而后突然齐声发喊,追逐那可怜的失所者。往往在这个时候,便有一道声音猛地劈过来:“住手!”随即有一位母亲或者婶婶像旋风一样闯过来,把孩子们一把推开,弯腰把那只小东西捧在怀里,嘴里不住地安抚着:“可怜的孩子,别怕,别怕,一会儿就送你回家。”那时,贫穷、快活而无聊的孩子们,可以养麻雀,可以养小斑鸠,却唯独不被大人允许养小燕,因为燕是家中客,而且极尊贵的,玩它不得;以至燕巢下的柱子和墙壁上,斑斑道道的黄白痕迹,那是燕子的弃物,也不能刷洗,这是一家人福祥安泰的见证呢。

  我的记忆中的第一次挨母亲打,也跟燕子有关。那年夏天,同院一位小伙伴的母亲刚跟自己的婆婆吵过架,披头散发踢腾在院中间边哭边喊骂。我们一群看着好玩,就自编自演了一出“台阶剧”,在正房高高的台阶上,舞枪弄棒,学女人的粗口唱着“墓虎墓虎老墓虎”。这一句骂人话,到现在也不大懂它的确切意思,想来该是一句方言,大概是死后还魂专以吃人的一种鬼祟。母亲当时正在东屋的灶台下,边忙活边打劝哭着的女人,她听到我们的表演,怔了一下,接着就冲上台阶要把我揪走。我正在兴头上,死活不肯就范,一边挣扎,一边冲母亲喊着那个词儿,一边挥舞着手里的葵花杆。这时,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檩头上的燕窝被长杆捅到,“扑哧”一声落到台阶上。巢很结实,居然没有摔破,只是歪歪扭扭在地上打转,粗糙的泥外壳,厚实的羽毛垫,那里面,还有四只毛黄毛黄的小燕,惊恐地扑腾乱叫!母亲先是低头愣了一小会儿,旋即反应过来,疯了似的把我挟在臂弯里,雨点一样的巴掌落在屁股上。打得累了,母亲不再顾身旁哇哇大哭的我,抱起燕窝,抚摸着幼燕颤抖的小小身子,也“呜呜”地哭了起来。我害怕地偎在母亲身边,抖动着身子也伸出手,一起抚摸被我闯祸捅落的泥巢,似乎哭声也爆发得更响了;那个院中嚎哭的女人也回过头来,错愕地看着台上的变局,收了泪,拍拍身上的土,回自己的南屋去了。

    整整一个上午,母亲都在泥盆里忙着,和好泥,唯恐不结实,又匀匀地拌上麻刀(一种草本植物,茎柔韧,常被铡成节,和泥时均匀拌入,抹墙时起粘连和加固作用),给燕子的旧巢加厚了外壳,并在底部密密地敷上新泥,然后搭梯子上去,牢牢地放在原位。那忙乱的双手,那密密的汗珠,那仔细的神情,仿佛就是一个儿童在玩泥巴,过家家。

  母亲的惊魂并未因此而平定。随着“工程”的结束,她的不安却更加厉害起来。在做午饭的时候,她总是乱乱地拿错了东西,不时抬眼看看线杆和屋脊,叹一口气,恨恨地剜我一眼,又很快地收回,赌气似地给我扔过暂充午前饥的一片白菜帮或者一个烤山药蛋。直至午饭时,随着满身臭汗的父亲斜穿褡裢,跨进东角门,正房屋檐下也双燕飞旋,鸣啭着高低有韵的啼唱,小燕儿探起脑袋,张开嫩黄的嘴巴贪婪地吞进一条又一条小虫,我才从母亲的脸上读出一点点放松。原来,她担心动了旧巢,改了味道,燕子不肯再回来。

  燕子以不变的契约,每年回来做客,成为风景,成为慰藉,成为梦魂。及至后来,搬到鳞次栉比的“新农村”,燕子便不再愿意飞来了;之后进入城市,燕子更难以一见踪迹。我便更深切地感受到它的高贵。它不是贪享富裕的麻雀,也不是炫耀张扬的喜鹊,更不是缱绻多情的鹦鹉,它被热切地期盼,虔诚地呵护,却有自己的平淡天性,有自己的审美品位,有自己的执着与放弃。它融入寻常人的生活,又渐渐退出寻常人的生活。可是,在寻常与寻常之间,又发生了多大的变迁!它的不远万里,经波历丘,啼啭故庐,只是为了找寻质朴,回归天然!当人们把它纳入精神的时候,它却以凛然的决绝告别了纪念,归隐于大块无形!

暑假回老家,到老四合院里走走,我又见到了挂在正房深檐下檩头上的那座燕巢。老院久不住人,一派萧条。狼尾巴草茂密地长在瓦楞间,风吹影动,使院子显得更深更清冷,环顾四面,墙坏栏圯,偶尔有麻雀到台阶根的秸秆里翻找隔年的残颗剩粒,有时在青砖斑驳的院中央蹦蹦跳跳,那几声叽喳更增添了老院的空寂。只有那座旧巢,无语送斜阳,以一颗凭吊之心被岁月剥蚀着。

    可是,它纵然飞出了视线,又何曾飞出过灵魂?那精灵的音符,总是能拨动我晻晻沉睡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642

帖子

64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42
沙发
发表于 2010-3-8 19:33:35 | 只看该作者
当你某天突然发现燕子在檐下呢喃的时候,春天的气息就刷一下把你包围,钻到你心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主题

4390

帖子

487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872
板凳
发表于 2010-3-8 20:49:28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我家那边没有燕子,是鸽子,也是在屋檐下筑巢。我家的鸽子是哥哥照顾的,他喜欢听鸽子的叫声,说那是糊里糊涂富,自从哥哥离世后,那些鸽子再也没回过我家。过年回家,有一群不速之客突然落在我家院里的樱桃上,我以为是鸽子,老妈说那不是鸽子,是今年冬天飞入村子里的。仔细一看,果然不是,也是青白相间的羽毛,但尾巴却很长,我也不认识那是一种什么鸟,我下意识的感觉那一定来自遥远的地方,是故人来相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55

帖子

55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5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3-9 19:16:21 | 只看该作者
::: 在 花含烟 的贴子提到 :::
欣赏。
我家那边没有燕子,是鸽子,也是在屋檐下筑巢。我家的鸽子是哥哥照顾的,他喜欢听鸽子的叫声,说那是糊...
谢谢含烟!春风不遣文告,又是一夜江南,物非意仍,造化有情,也为你怀念兄长的至厚至远所深深打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4146

帖子

454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43
5#
发表于 2010-3-11 16:50:05 | 只看该作者
::: 在 花含烟 的贴子提到 :::
欣赏。
我家那边没有燕子,是鸽子,也是在屋檐下筑巢。我家的鸽子是哥哥照顾的,他喜欢听鸽子的叫声,说那是糊...
我家屋檐下筑巢的也是鸽子。当一群鸽子飞过,一声鸽音响起,一场生命的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5-18 10:19 , Processed in 0.0761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