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3|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古诗词的学习欣赏及诗词意境

  [复制链接]

73

主题

502

帖子

5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3:41: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浅谈古诗词的学习欣赏及诗词意境

   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古诗词之美,美在意境,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文章之妙,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先河,饱含情感和想象,富于节奏和韵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而历久不衰,品味古诗词优美的语言,提升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是学习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想从古诗词欣赏学习、诗词意境二个方面来浅谈。如果朋友们从我的浅谈中有一点收获的话,我所做的也就有了意义。
                         (一)        古诗词欣赏学习
   通过古诗词的欣赏学习,扣开古诗词的门扉,感受诗人跳动的脉搏,触摸诗人高尚的灵魂。让我们放飞想像的翅膀。
   首先必须储备一些古诗词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诗词毕竟是一种高度浓缩、简约、含蓄的艺术,“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对古诗词中一些惯用的意象必须掌握。在古诗词中,创作者常借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还要了解古诗词的发展流派,掌握古诗词鉴赏的一些必备的知识和常用的术语
  二是必须重视诵读,学习诗词,“读”字当头,反复吟诵,触发语感。谚语云:“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同样“诗不离读”。读,是智慧之母,鉴赏之源。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读是诗词鉴赏的第一步,是形成语文素质,获取新知的重要途径大抵为文之高手,皆有厚“读”之基础。读多了,顺口了,自然就蹦然而出了。
   三是须重视“意象”的解读。诗词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质,鉴赏时要从“象” 入手,联系诗人的创作背景、诗词的类型特征、作品的意象导向、相关的典故寓言,引领自己放飞想象,反复品“象”,推出“意”来。“古诗之妙, 专求意象。”创作诗词就是创作“意象”,诗人心中的“意”,须化之为“象”,方能传达至读者心中。古人造一个象,立一个意,这便是诗。自从有诗词以来,诗人们便有意无意地开始创造和使用各种意象。在我国古诗词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其意蕴基本恒定。因此。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就是品象,让欣赏由实至虚,放飞想象,沿波讨源,力求获得表象背后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然而,意象只是诗人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意境才是诗人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词鉴赏不能驻足于意象,要展开联想和想象,或者以自己的生命直觉去感悟、冥会,披文入情,从血液奔向血液,从心灵抵达心灵,甚至遭遇类似禅宗似的神秘体验,方能领悟诗词的意境。
   四是还需选择鉴赏的角度,感受魅力,赏析“亮点”。 诗无达诂”,鉴赏时选择角度非常重要。或把握主旨,或理解形象、或品味语言,或体会感情,或品评意境,或辨析风格,或赏析技巧。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出。“宁挖一口井,不挖一条河”。 譬如品味诗词的语言,感受语言魅力。或体会题眼、诗眼、寻常词语的蕴涵,或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或从整体上领略语言风格。语言是诗词塑造形象,反映思想内容的唯一媒介,惟有准确理解诗词的语言,才有可能对诗词内蕴作深层次的判断、鉴赏和评价。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锤炼字面,凡在关键之处炼得好字,使全句游龙飞动,令人意驰心动的,便是所谓“诗眼”、“词眼”。谢眺“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柳恽“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王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等,锤字炼句得其神韵,历来传为美淡。而“识”、“辨”、“下”、“飞”、“静”、“幽”等,都不失为句中之眼,起着画龙点睛的传神作用。
   有时,关键的字词有助于营造诗词的意境。沈荼写春光:“绿情红意两逢迎,扶春来远林。”凭一“扶”字,我们感受到了树林深处步步走进的春天。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二句凭二字,情景交融,意境盎然。
诗是字字写,也要字字读。“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抓住“诗眼”、“词眼”,一方面可以体味诗人创作时的艰辛与欢愉,另一方也有助于我们对整首作品的理解与鉴赏。
   诗词的语言音乐美与诗词自身的特点分不开。从更早的渊源来看,古代诗歌是合乐的。《尚书·舜典》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律合声。”中国早期的四言五言七言古诗,虽无格律要求,但必须押韵。到了唐代,产生了律诗和绝句,亦即所谓格律诗。这种新诗体在句数、字数、平仄、韵脚、对仗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格式和规律。格律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词、曲在格律上要求也如此。但其基本要求无非“平仄”、“押韵”、“对仗”等。平仄指两种不同的声调,将其不同声调平仄相间,协调搭配,以造成节奏和旋律;押韵指在偶句句末采用韵母相同的字,以体现出特定的声情气韵;所谓对仗即对偶。每联的出句对句之间同类词两两相对,名对名,动对动,方位对方位,如山对水,去对来,红对绿等。如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戴叔伦“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对仗尚有许多要求,如平仄相对,虚实相对,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古典诗词的“平仄”“押韵”“对仗”等要求,大大增加了汉语言的表现力。诗词的对仗表现为诗句形式的建筑美,而押韵和平仄,则在听觉上造成诗的音乐美。节奏鲜明的诗词具有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韵致,读来琅琅上口,听来泠泠入耳,沁人心脾,豁人耳目。人们喜读古典诗词,其优美语言所表现出的色彩美,凝炼美,音乐美,不能不说是使人迷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        诗词意境
   意境才是诗人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什么是意境?顾名思义,“意”就是情意,就是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就是有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作品中,“意”不能赤裸裸地说出,需借物来表现;“境”不是纯客观的物象,需由意所触发。因此,所谓“意境”可以说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图画,而情境,是以主观思想情感直接构成境界,走进了情境,才能感悟到意境。意境与情境之间,成为了属种关系。所以,意境和情境虽有相同之处,但又因为载体不同,意境比情境更加具有层次性、整合性和创造性。
   意境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有着三大特征:
  (1)情景交融。这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其中表现方式有景中藏情式、情中见景式和情景并茂式。
  (2)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实境真,虚境生,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3)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它在意境这种内蕴的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集中,这使意境的审美特征更富于韵味。
    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那是因为诗中有意境,而这抽象画般的意境却充斥于诗的字里行间。能感悟到这份意境,定能产生与作者一样的共鸣。
   诗词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古诗词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古诗词中有不少精当凝练、充满哲理的佳句,饱含着作者深刻的生活感受,思想容量极大。因而千古传诵,益人心智,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教益。
    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旋律,有利于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达到目视其文,耳醉其声,心同其情!境界。

    注:本文读书浓缩写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5553
沙发
发表于 2009-5-27 14:03:5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5419
板凳
发表于 2009-5-27 14:06:21 | 只看该作者
好!
已经集入《“霜天”版古典诗词知识应用文集(新手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地板
发表于 2009-5-27 14:07:3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好文!寓意兄辛苦了——
支持!西方美学和中国美学参合来研究,就会得出很好的启发和借鉴,诗人不可不懂美学呢,尤其是鉴赏!
问候老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7836

帖子

783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836
5#
发表于 2009-5-27 14:08: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502

帖子

5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2
6#
 楼主| 发表于 2009-5-27 14:28: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问候!喜欢诗词网,为了诗词网,不仅在这交友、娱乐、开心而且能提高自己,也找到自己能够收获的知识的美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72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821
7#
发表于 2009-5-27 14:45:1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喜欢这类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1

主题

3915

帖子

473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737
8#
发表于 2009-5-27 15:09: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7

主题

3082

帖子

308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82
9#
发表于 2009-5-27 17:08:27 | 只看该作者
“对古诗词中一些惯用的意象必须掌握。”这个是要领!
欣赏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1

帖子

121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1
10#
发表于 2009-5-27 17:34: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收藏,谢寓意而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11 12:30 , Processed in 0.3479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