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____唐诗鉴赏•边塞诗

[复制链接]

4

主题

8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5 11:1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节 唐代边塞诗的内容
边塞诗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颂战 ,如祖咏的《望蓟门》、卢纶的《塞下曲》。
一类是反战,如杜甫的《兵车行》、陈陶的《陇西行》、李颀的《古从军行》。
一类是反映战况或戌边生存状态。打赢了如张乔的《书边事》,打败了如张籍的《没蕃故人》。
一般以为,边塞诗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既非颂战篇又非反战篇也非战胜战败篇,而是那些将士戊边篇。
戊边诗有三种表现形式。
一是"中性"的原生态的边关风物刻划,如王维的《使至塞上》、王昌龄的《塞上曲》、《塞下曲》、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二是从戍边将士心理角度刻划,如柳中庸的《征人怨》、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三是从戍边将士的妻子心理角度刻划,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这么说吧,凡是用《春怨》、《怨情》、《春思》、《秋夜曲》、《春词》、《闺怨》、《玉阶怨》、《长相思》等做标题的差不多全是从这个特殊角度创作的特殊的边塞诗。
《古诗十九首》中也有相当的诗篇是用这种手法创作的,如《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行行重行行》、《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如果溯源的话,《诗经》中的《汝坟》、《殷其雷》、《君子于役》则是这类边塞诗的源头。
洋洋唐诗,后人公认,七律的压卷之作可推沈佺期的《独不见》。七绝的压卷之作可推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或王翰的"葡萄美酒"或王之涣的"黄河远上"。
如此看来,唐诗之美,以边塞诗为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9-17 00:10 , Processed in 0.10082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