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____________读《我的魔鬼童年》(http://www.shici.org/oubb/485449.html)有感
当了三十多年老师了,对老师这一行的酸甜苦辣是尽得其味。读了《我的魔鬼童年》后深有感触,夜不能寐,许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请原谅在下的直率。
对如姓“焦”的一类教师这种做法,我认为既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法,更是一种无能的表现,这样的行为应当受到指责。
但说心里话,我对焦老师又很同情。我想不管如何,焦老师与学生之间不会有任何的个人恩怨,他的错误在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近人情。但与那些撒手放羊式的教师相比,他的责任感、事业心都要强多了。
由此我想到了这样一件事,有位青年,在世界钢琴大赛中一举夺魁,衣锦还乡之后作客某电视台,直言不讳地流露出对父亲的憎恨,为了学琴,父亲剥夺了他童年的乐趣,使他至今耿耿于怀。不知他父亲听了有什么感想,但我的心中却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悲哀。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啊,盼来的只是“龙”的恨,何苦啊!
同样,不知焦老师有没有读《我的魔鬼童年》,会不会知道他有一个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子”的弟子时时刻刻想报复他;如果读了,他会有什么感想,我想焦老师可能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与不安,也可能为弟子的行为感到惊诧,但决不会是恐惧!
我很同情作者,在小小的年纪便受到了如此种种的折磨,身体和心灵都留下了创伤,心中不免会有些怨气。但我想你现在是成人了,应该用成人的思维去思索一些问题。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我想反过来说是不是也成立呢?你失去了许多童年的乐趣,你有得吗,老师给过你什么吗?你感恩吗?如果你做教师,你想过怎么管理一个班级吗?当你可能出现一些粗暴的行为时,你的动机是为了孩子们的成长还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你是不是也得考虑你的子女将来为你的行为承担后果?
想说的太多了,但我得去和教师们谈谈了。
不好意思,发了这篇,又要丢了一篇,咱只好把那篇的网址记在这里了.<决不为你难受>http://www.shici.org/oubb/457926.html戏改唐诗《黄鹤楼》赠《自君别后》作者http://www.shici.org/oubb/46073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