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4|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象诗友

  [复制链接]

25

主题

36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6:4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谈诗词之“境”

读一首诗词后我们都知道说这首诗词意境之高妙与否,但若真要论境自何来境归何处,只怕我们未必曾有深思
我虽然常读别人诗词,有时或许会对一首自己看后觉得兴起的诗词胡乱评说一翻,但其实并不是个喜欢钻研别人创作风格的人,所以即使是对一些很有名气的诗词名家也说不上些什么,只大概从别人的评论中知道这个豪放那个婉约(在我个人是比较不喜欢将谁谁列入豪放或婉约什么派别的,也不喜欢给哪一首作品帖上什么牌子的标签,因为我个人认为一般的作品大都是粗中有细,豪放中不失柔情。也许你会说他总体上是豪放呀,但我想的却是他那豪放都是为他那柔情服务的,其实柔情才占着主导的作用。草率地将其归入哪一类都是不妥的。这也或许是我个人比较草根或者说杂牌见不得别人光鲜牌子的缘故吧)。。。这大概是我个人认为钻研别人的风格容易让自己掉入其中出不来的缘故吧,这个是我个人之前的偏见,作不得数的。因为研究不深,所以对他们诗词的印象大多都是比较浅淡的。下面我就着这些浅淡的印象对他们的作品乱弹一二,反正只是闲谈,相信纵有不当之论也不会有人怪责的

对于境的营造,我倒是支持多学习别人的思维与笔法的。但现在想来,这样的想法与这样的学习方法还是很是局限的。
比如别人笔下妙绝的意境,我们想要成功克隆过来就很难。
为什么呢?因为人家对这个境很熟悉,并深入感悟体会到了其中的韵味,而我们却是生疏得很,或纵是眼熟也并未有过深入的感悟未能将其中的韵味化为已有
还有的就是,一个深远的意境通常是几个不相关的景的共通点的融合,能成功造就高深意境之人通常视野开阔,阅历广博。而遗憾的是我们一般并未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只是在丈二距离范围内苦苦挖掘题材,挖不出什么来便靠着一缸染料涂抹,看着倒有点像青楼出来的女子——美奂美仑。


读囿狐綏綏词(一)
【最高楼】贺老断寿辰

青霜起,风骨便清奇。独占老椿枝。
穆然何与喧凉处,惠而凭说去来辞。趁今宵,扶玉笛,润冰卮。

似觑着、一声湘水碧,又觑着、一川湘月白。还觑着,钓丝垂。
濠梁自得从容乐,楚才好就会心诗。笑江山,千载后,亦如斯。


“似觑着、一声湘水碧,又觑着、一川湘月白。还觑着,钓丝垂。”

且看这一句吧,这句当从上之“扶玉笛”来,是在悠美的笛声下的想象。这想象其实很简单,只是月色下柳边的一片水声。但綏綏却用一些艺术的手法将其描述得惟妙惟肖。
如果你认为这么简单的场面不需要怎样开阔的视野作为基础的话,那就错了。只有在视野开阔的人的笔下,才能在简单的素材下游润有余,静中生趣。作者脑子中积累了丰富的大自然中的意景,但却在特定的情景下弃之所有独取其一,并让这一景分而化生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6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17:03:25 | 只看该作者
以前不知道为何囿狐綏綏君总能给人以清新之意,现在,我想算是明白了。囿狐綏綏是学数理或熟悉数理的,对于大自然之变之理自有一翻思量,并在有意识无意识间化于诗词之中,故少落旧套而能常出新意,或纵用旧景而能调新趣,这些都暗合自然造化之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1193
板凳
发表于 2011-12-5 19:46:32 | 只看该作者
理解到位,心思缜密:ye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主题

4210

帖子

430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08
地板
发表于 2011-12-6 17:32:48 | 只看该作者
这印象深刻啊。。同逦清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6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0:55:05 | 只看该作者
印象。幽幽灵枫儿

一个不是江南的女子从你身旁走过,却总会让你感觉嗅到了江南那股温婉的气息,她,就是幽幽灵枫儿

江南·行

摇晃的木船,半老的船娘
并不清澈的漾着绿意的河水
陌生又并不新奇的旅人
何必刻意去寻
古老就在那里
只是夹杂了
商业的气息


从这一节诗的前五句,我们可以看到枫儿的江南味道是被古诗词的意境与韵味在不知不觉中给渲陶而来的。
后二句是稍稍添加了一些在江南之行中所见的或许被平常时所读的古诗词回避了的元素,这样就会给人少许传承不足之感。只是少许的微暇通常都会被有着温婉情怀的女子所包容,正如诗中所言:
“何必刻意去寻
古老就在那里”

纵然“夹杂了
商业的气息”
这江南之行给我的感觉并不完全如读古诗词中的感觉又如何呢,我也不会怎么去在意的

像“摇晃的木船,半老的船娘
并不清澈的漾着绿意的河水
陌生又并不新奇的旅人”中
“摇晃的,半老的,并不清澈的,陌生又并不新奇的”这些都显示了枫儿一片既来之则赏之的不偏倚不挑剔的淡然态度


认识灵枫儿也有数年了,但其实谈不上深交,枫儿帖于风轻的大多作品虽然大多都有读过并有留言,只是大多都是匆匆阅过后一时凭感觉的留言
这一个帖子虽然也是随便复阅枫儿的一个作品而发下的如是感慨,但也算代表了我个人对枫儿的总的印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6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2-6 21:59:27 | 只看该作者
印象。无伤

喜欢无伤,尤如喜欢遥远的月亮。
其实不常赏月,其实不大敢看无伤词。
皆因月亮太清冷,无伤词太清雅而又透着莫名的伤感。
一个粗俗的人无论是说去赏月还是说去读清丽或伤感的词多少会让人感觉好笑,或泛起些许冒渎之感


相思之情也好,寂寥之情也罢,在无伤笔下,用字凝炼而清丽自然

【荷叶杯】
一夜清寒吹彻,
新雪,
占空枝。

冷香余泪染红袖,
花瘦,
看花时。

对着无伤的词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正如对着遥远的月亮一样,我只能在无声中感受着那一份淡淡散发的寂寥与清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主题

1093

帖子

10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93
7#
发表于 2011-12-7 19:19:17 | 只看该作者
至情至性,方能倾倒众生。。。
喜欢他们的诗词和你的文字,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6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2-7 21:12:32 | 只看该作者
印象。山海风云客

对山海兄的印象,首先是一片书香之味迎面而来,然后带领你进入一个充满禅味的意境中。但真正能让我浮想起并形容的却是其知博而“纯”而空灵的一面。
山海兄应该是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在他的诗词里看不到一个稍有“逾越”的字词(在此意为不以奇境立意,在书香之家的传统氛围中以纯为本,追求高雅,感觉有几分王维的禅味,如果山海兄的诗多注重一些田园山水元素的话我很可能就会分不清谁和谁来了)。与囿狐綏綏庄之思维与境界倒是不同的两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125
9#
发表于 2011-12-8 13:00:23 | 只看该作者
甚是贴切!!!
至于我对诗友渐远的印象,则是挺能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361

帖子

36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4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2-8 13:37:50 | 只看该作者
印象。才尽更断笔

记得有一次断笔说要做饭去了,我问他嫂子呢没给你做呀,他洋洋自得的说“我炒菜的手艺好,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呢。。。”

我心里一直嘀咕这句话透着古怪。不知不觉就过了几年。
像断笔这样的人要说如果卖弄一下手中生花妙笔那不奇怪,但事实上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没说过自个词笔好,尽管确实很好。对于这样一个谦逊的人忽然说的一句不怎么谦逊的话,像我这么敏锐的人(咱本来就不是一个谦逊的人,正好借机自得了一下,哈哈!)不浮起一点想象那才是怪事呢。
下面我就要展开我那丰富的想象的翅膀开始飞翔了:

我说这断笔的手艺一定烂得很,那洋洋自得都是装出来遮羞的!反正他说好我也看不到不是么!
估磨着嫂子倒像一个出得厅堂入得厨房的人。我这么说自是有道理的,你看他那支笔吧,吐出来的全是些雍容典雅的文字,不带一丝尘烟之味。这自是得力于嫂子将家打理得干净整洁,摆置的均是些散发着古韵的家具与物品,触目所及渲陶笔下所思,于是成就了他一身典雅气质。

不过这一切均是我自个的胡思乱想,现在还真有点想尝尝断笔做出来的手艺,以解我这数年来之惑,哪怕最终他只能灰头土脸的从厨房捧出一碗散发着焦辣味的洋葱面,我也一定大笑着吃他个碗底朝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3 00:14 , Processed in 0.1187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