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司马懿论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他根本就舍不得不事事亲为,任何一点小事他都想牢牢把握,这个人的野心本就不小.
三、刘备与诸葛亮:真的是如鱼得水吗?
请问刘备在举国兵力被重创,自己又快要死了,儿子又这么小的时候他还能把后事托付给谁呢?这已是最无奈的选择了.
四、诸葛亮与刘禅:真的是情同父子吗?
这就不要说了,一个国家两个权力中心,我还没看过古今中外哪朝哪代的两个权力中心能情同父子的,另说诸葛亮一直忠心耿耿没有二心我也不赞同,他必竞不是傻瓜,在当时情况下,要是废了刘禅取而代之,首先就等于自己砍掉了多年呼喊的汉室宗亲的政治旗帜,而成为乱臣贼子,手下的刘备旧部,关张后人还有很多冲着这个口号来帮蜀国的人员都会和他分道扬骠,或是反目成仇,魏吴两国也会趁这个好时机来大举进犯,你觉得那时候的他就算能把握住蜀国还能不能抵挡魏吴的夹攻呢?
五、诸葛亮之北伐:真的是无益之举吗?
七出祁山,七战七败,最后再死于路上,这还不叫无益之举叫什么?无益我看都是轻的,应该叫有害之举.
六、诸葛亮之用才:真的无知人之明吗?这个问题就不用说了,用错的人比比皆是都不用提了,就看他最后选的那位号称接班人的姜维吧,我也没看见他打过一场漂亮的仗.
七、诸葛亮之用兵:真的无军事才能吗
说他无那是冤枉他了,说他高却实在是抬举了他,草船借箭,借东风都出之小说,不足信也,且看他的七出祁山,以弱伐强,置蜀道天险屏障不守,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长途跋涉.将本来对己有利的天险变成对己有害的障碍,这肯定不是明智之举,没有培养一批强干的在敌国的间谍,没有起到扰乱敌国视听的作用,孙子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最下攻城,可他就只知道傻乎乎的攻城,攻不进了,就知道送件女人衣服给敌国主帅,既不知道转战奇袭,也不知道围点打援,你说他还能有多大的军事才能,再看他留下的兵法,过于执着于阵法的演练,对弓兵骑兵的训练也很简单,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冷兵器作战时期,弓兵骑兵都是最先进的战斗单位,就算诸葛亮打通了蜀道,进逼了许昌,一下到了大平原作战,中原逐鹿也讨不到任何便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