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来双盘并不需要硬来

[复制链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16 19:5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tieba.baidu.com/f?kz=1102213745

看了视频以后,那个惊喜啊,心情真是......原来双盘并不需要我那么硬来,不需要那么痛苦!
    想学双盘的师兄们,有福了!
    而且,据明真师所言,晃海可治椎盘突出和内脏的各种慢性病,有慢性病的朋友们可以一试。
    大家认真看看吧,非常非常好的方法。有网友、同修亲自试过了,练习了几分钟后,真的马上可以双盘了!

双盘腿打坐的好处
1. 双盘人人可练,即使60岁开始练起,也可在一年左右练成。如果30多岁开始练,用不了一年。
2. 双盘练得不仅是筋骨,而是把经络全部打开。
3. 如果练成,并每天坚持双盘坐20分钟,可保70岁登山如小伙。日常基本百病不生。
4. 双盘练成后,打坐就不会再腰疼。肾气充足,甚至想弓着腰坐都不可能,气足的会把脊背顶的很直。
5. 开始练几天之后,就会持续的腿疼,然后会腰疼。不练的时候也一直疼。这位中医大夫22岁开始练的双盘,自称腰疼达半年之久。
6. 具体的练法是每天先散盘打坐一会,然后试着双盘,直到盘上,然后忍痛,直到时间越来越长。
7. 练双盘,能迅速促进胃肠蠕动。即使饭后立即开练,20分钟后胃就全部排空了。
8. 双盘不仅打开腿部经络血脉,而且会打开胯关节。
9. 双盘的姿势其实脚踝压住了大腿内侧的大动脉,为了打通动脉,心脏会加大力量泵血,因而能打通腿部血脉。
10.在打通腿部血脉前,由于双腿动脉不过血,因此全身血液都集中在上半身,而此时心脏又在加大供血力量,因此,五脏六腑会得到大量的供血,迅速改善脏腑机能,并促进大脑供血。




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忙,晨昏、四季,只要静下心来,看看你的呼吸或者看看你的动作、感受等,就有几分的安定、平静感,这份宁静感可以继续深化,可以消除身心烦热、忧恼,也可以用不同的禅修来消除特别的烦恼、障碍,一时练习就一时受益,经常练习经常受益。以下列出具体的静坐好处,做为鼓舞静坐的动力:
1、减少焦虑、紧张、不安、恐惧、压力。
2、减少身体的疲倦感,改善睡眼的品质。
3、身心轻松,减少身心疾病。
4、做事更专心、细心、冷静、勤快。
5、待人更有耐心、爱心与人相处更融洽。
6、思考更有条理、精准。
7、头脑更清晰,记忆力更好,创造力更强。
8、减少偏狭的、闭塞的、执著的思考方式,更能宽广的、全方位的思考问题。
9、不易受邪术所害,不易受邪说所惑。
10、观察更敏锐,分析更细腻。
11、逐渐消除坏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12、不会得老人痴呆症。
13、临命终时,心不慌乱,不颠倒。
14、更有能力明白真正的烦恼因果及解决烦恼。
15、破除自我中心及自我意识,彻底觉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主题

1050

帖子

105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2
沙发
发表于 2011-6-16 21:52:51 | 只看该作者
内观是一种佛家思想吗?
有人大我10岁,却看起来和我一样。气定神闲的,给人的感觉非常不错,她推荐我听黄帝内经和内观,给我拷过来,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那种要听的意愿,不知道是不是缘分未到。不过她每天早晚都要打坐两小时,我真服了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主题

1946

帖子

195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55
板凳
发表于 2011-6-16 22:14:21 | 只看该作者
双盘可是金刚跏趺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主题

5426

帖子

55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599
地板
发表于 2011-6-17 16:09:14 | 只看该作者
可惜这个功夫不适合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08:57:06 | 只看该作者
::: 在 乔松 的贴子提到 :::
内观是一种佛家思想吗?
——是的。有空闲的话可以细研究,不过我没去学内观,一门深入么,呵呵 只是打坐念佛,不方便时就行住坐卧心底念佛。乔松空闲可以去了解下,对身心都好的~~~
有人大我10岁,却看起来和我一样。气定神闲的,给人的感觉非常不错,她推荐我听黄帝内经和内观,给我拷过来,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那种要听的意愿,不知道是不是缘分未到。不过她每天早晚都要打坐两小时,我真服了她。
——真羡慕!呵呵 我近期在学打坐,并试着一天比一天进行的时间长些;男的筋骨硬,比女的练要难些,每天练得时候整天条腿酸疼,但照练不误,慢慢就学会了。不过效果真显著,一盘上就感觉大脑和身心都有种特殊的感觉~~~
那乔松应该和她好好交流么,调解修养身心,非常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主题

3211

帖子

33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25
6#
发表于 2011-6-18 10:06:16 | 只看该作者
双盘有什么用?健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0:19:17 | 只看该作者
::: 在 杠上开梅花 的贴子提到 :::
双盘可是金刚跏趺坐?
——抱歉,刚出去了下。
说法、名称很多,其中又有不同坐法之分。我是看中一样就学的,呵呵,到没去细究名称什么的。大概有些资料——
金刚跏趺坐,亦称“结跏趺坐”,略称“金刚坐”。又以为佛禅定时常用之坐势,故亦名“禅定坐”。再以加两趺而坐,亦谓为“全跏”。如来佛多为此坐,又称为“如来坐”。结跏趺坐,普通有两种:一为吉祥坐,一为降魔坐,坐法各不同。双盘,又称双跏趺坐,双跏趺坐叫做金刚坐,这是降魔坐。
这里还有些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13840.htm
问候杠上开梅花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8#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0:21:55 | 只看该作者
::: 在 墨韵 的贴子提到 :::
可惜这个功夫不适合俺!
关于这个,南怀瑾大师有专门的相关论述,姐姐有兴趣的话可以百度下看看。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7

主题

3万

帖子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37201
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8 10:27:25 | 只看该作者
::: 在 西厢待月人 的贴子提到 :::
双盘有什么用?健身?
久不见,问好西厢待月人!
双盘是跏趺坐的一种。器功用与意义如帖子中上半篇所转。
双盘,又称双跏趺坐,是修行者的标准坐姿,无论佛弟子还是外道都非常重视。气功家认为双盘使身体更稳固,便于长时间静坐;禅修者认为双盘使心定,并能引导气的上行下行;武术家认为对内功修炼很重要;医家认为舒展经络,可百病不生。而佛教密宗则认为可以使气入中脉,迅速入定。所谓“欲降服其心,必先降服其腿”。一位已经双盘三年的师兄说,自双盘以后,心更定,身体更好。

《大智度论》卷七有云:“问曰:“多有坐法,佛何以故?唯用结跏趺坐。”答曰:“诸坐法中,结跏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摄此手足,心亦不散。又于一切四种身仪中最安稳,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关此,《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记之尤为明白。问:“诸威仪中皆得修善,何故但说结跏趺坐?”答:“此是贤圣常威仪故,谓过去未来过克伽沙数量诸佛及佛弟子,皆住此威仪而入定故,复次如是威严顺善品故,谓若行住身速疲劳,若倚卧时便增昏睡,唯结跏(趺)坐无斯过失。……”结跏趺坐,意义极多,归纳言之,大概不外“五因缘”。《瑜伽师论》卷三十中云:“诸佛所许大小绳床草叶座等,结跏趺坐,乃至广说。何因缘故结跏趺坐,谓正观见五因缘故。一由身摄敛速发轻安。如是威侧顺生轻安,最为胜故。二由此宴坐,能经久时。如是威仪不极,令身速疲倦故。三由此宴坐,是不共法。如是威仪,外道他论,皆无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端严。如是威仪,令他见己,极信敬故。五由此宴坐,佛佛弟子,共所开许。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同称赞故。”换言之,即结跏趺坐,第一摄身轻安;第二能经久不倦;第三外道皆无;第四形相端严;第五为佛门正坐。此即所谓“五因缘”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5

主题

3850

帖子

385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50
10#
发表于 2011-6-18 20:23:17 | 只看该作者
真好帖,很适合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 04:33 , Processed in 1.77144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