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

[复制链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7:3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生

年少无端踏远番,
踅来笔墨最不堪。
日伏书案穷寂寞,
夜绾惆怅渗笔端。
三生文字皆是血,
十载寒窗泪染斑。
归来自是穷酸状,
也无事业也无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主题

1301

帖子

339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8
沙发
发表于 2013-1-8 18:34:49 | 只看该作者
日伏书案穷寂寞,
夜绾惆怅渗笔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69

主题

4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52796
板凳
发表于 2013-1-8 21:15:58 | 只看该作者
::: 在 驾鹤神游 的贴子提到 :::
  人生

年少无端踏远番,
踅来笔墨最不堪。
日伏书案穷寂寞,
夜绾惆怅渗笔端。
三生文字皆是血,
十载寒窗泪染斑。
归来自是穷酸状,
也无事业也无眠。
好像有点自卑!应该不会是“自题”吧?
友情提示:此作若是《七律》,则有若干处出律了。
问好驾鹤神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9:41:46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古月、西窗二位仁兄雅赏!

这是我刚回国时写的一首,那时正在艰难的爬坡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0:16:11 | 只看该作者
一点关于语音学的感想(或许能为中国诗歌韵律发展提供参考):

1.  中国语言从贾胡文化的彩陶到商周甲骨,到战国发展已经形成相当复杂的体系了。
   2.  从春秋晋国“侯马盟书”中我们看到,仅仅是晋国一个“敢”字的写法有90多种;楚国的鸟虫书,中原人都不认识(这个从新中国几代人诠释“越王勾践,自做用剑”几个字就能看出,连郭沫若都诠释错了)如果照这个趋势,中国的语言必乱,而且出大乱子。
   3. 秦李斯统一了文字,“文同书”成为始皇帝昭告天下的一大功绩。然小篆统一了文字,但语音学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不解决这个问题,交流就有问题,这不光是语言学的问题,是关乎所有中国人、中国历史的问题。
  4.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汉发明用“汉字同音标注法”,如:“圣”同“剩”,这是中国人首次为文字注音,但遇到生僻字也有问题。据考证“尔雅”成书约为汉代,这是中国第一步字典,训诂学的开山之作。
5. 到了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是对汉语的巨大贡献。从语音学角度《说文》发明了“反切法”,即“红”用“胡隆”标注,即用“胡”的声母,与“隆”的韵母组合。这是一个语音学的飞跃,它在潜移默化中确立了汉语语音有声母、韵母的区分。到《康熙字典》、再到近代,中国的语音标注基本上用这种方法(当然也不排除局部、个别地区有其他尝试!)
6.然后,就进入魏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281

帖子

35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59
6#
发表于 2013-1-9 10:43: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期待:6.然后,就进入魏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4:44:48 | 只看该作者
多谢晚风徐来兄,莅临!

魏晋太复杂了,一时还想不出从哪个角度表述!
开头要是没起好,顺下来,结果可能与自己要表述的意思相左、或相反!

我也很矛盾,怎么谈魏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331
8#
发表于 2013-1-9 16:47:5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
问好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6:58:40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光临,还望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219

帖子

2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19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0 10:05:06 | 只看该作者
1. 魏晋南北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关键的时期,至今学术界争论颇大。以我之力,只能管窥一下,至于所引起的争论,我想我们可以在学术的范围内进行讨论,我不希望我们的争论,超出学术范围。这样就不会伤及彼此,也会有利于学术发展!

2. 魏晋南北朝,中国进入到一个空前危机的时代。东汉有五六千万的人口,到西晋就剩700万了,但战乱远没有结束。人口的锐减为,五胡乱华提供了可能。

3.还有,东汉期间是佛教东传的开始。有人说《说文》中的“反切法”注音是受古印度佛学的影响,只有“直音法”是中国的;有人说“反切法”是中国固有的。因无法证实、或证伪,所以目前各种学说你都得考虑到。

4.古代世界的三大语言学流派:古希腊语言学、古印度语言学、古代中国语言学。由于前两者都是字母语言,所以对语言(尤其是语音)的研究比较规则系统。他们对元音、辅音,各种语音的细分方法都有很严谨的规则,否则他们就无法交流,单个字母本身,不具有单独的意义。而汉字不同,而我们语义学方面的强势又造成语音学的弱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8-21 13:31 , Processed in 0.08692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