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69|回复: 10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词--新手入门

  [复制链接]

96

主题

1973

帖子

22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22:5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步——弄懂 “压韵”和“平仄”(弄懂这一步,恭喜你,可以写儿歌了)
“压韵”——压韵的字一般是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为的是读起来顺口。比如“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光,霜,乡”三个字就压韵。
古代用的是《平水韵》,把汉字分为很多个韵部。但是由于今天读音与古代不同,所以推荐大家用《中华新韵》。初学者没必要背那些东西,要压韵的时候,读起来顺口就行了。
“平仄”——现代汉语有"阴阳上去"四声,而在古代,发音还要加上个"入声"。这个"入声",在南方方言里容易分辨,北方人就不容易了。建议初学者还是不要理会它(想了解的请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97161.html和http://www.xlmz.net/forum/viewthread.php?tid=1896)。
于是,发音“阴平(一声)、阳平(二声)”的字,属“平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入声”三种,都是“仄声”。

第二步——分辨古体诗与近体诗(弄懂这一步,恭喜你,可以写古诗了)
根据格律要求的不同,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两大类。
古体诗对于格律的要求要宽得多,也好写。它的基本条件只有两条:一是每个句子的字数相等或者基本相等,而不计整首诗句数的长短,最短可以两句,最长可达数百句;二是偶数句(也就是第二、第四、第六等等…)必须押韵,这里的押韵相对自由,不必拘泥于古代的平水韵,完全按今韵都可以,并且平韵、仄韵均可,有时还可以换韵。除此之外,其它的条件可有可无。哈哈,简单吧!
古体诗包括古绝(四句)和古风(四句以上),此外还有两句三句的就不说了。
古绝如《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就是一首古绝。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言古绝,七个字的称为七言古绝。
古风如《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超过4句的就属于古风,古风可分五言古风、七言古风以及长短句的古风。

但是写古风还有一些讲究:
1、虽然不拘平仄,但是不能毫无顾忌的不拘平仄。例如“假日乘兴去故宫”,看起来挺好,但是6个字都是仄音,读起来就很难听,所以诗词在“读”上是很有讲究的。
2、古风可以中途换韵,但韵脚不能乱。
    古风转韵,一般是两句、四句、六句等偶数句一转。转韵时,无论七言诗或五言诗,一般一二句都要用韵,即首句要入韵。 一首诗多次转韵,常是平仄韵交替使用,但也有平韵转平韵、仄韵转仄韵的,多见于仿古的古风,如李白《日出入行》。

第三步——弄懂格律诗的“格律”(弄懂这一步,恭喜你,可以写格律诗了,就是唐朝那种)
近体诗的分类比较简单。一句五个字的,叫五言诗;一句七个字的,叫七言诗。句数有三种:四句的,叫绝句;八句的,叫律诗;八句以上的(最少十句,有多至二百多句的),叫排律,也叫长律。把两者搭配起来,就形成了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排律这六种形式。
近体诗的格律基本条件是:
一是每一句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初学者先这样记着吧,其实它是有些毛病的)它的意思就是说每句诗的第二四六字是要严格讲究平仄的,若第二字为“平”,第四字就为“仄”,若是七言,第六个字又为“平”,这样交替着,是为了读起来好听。而第一三五字就不用理会了。
二是偶数句(也就是第二、第四、第六等等…)必须用韵,这与古体诗相同。第一句可以入韵,但若不入韵,则必须与所用韵的平仄相反。
三是粘和对。这是针对每两句之间的关系说的。像上面所说,第一句的二四(六)字为平仄(平),那么第二句的二四(六)字就要为仄平(仄),这叫与第一句“对” 。但是第三句的二四(六)字还是为仄平(仄),因为它要与第二句“粘”,第四句又要与第三句“对”,所以二四(六)字应该为平仄(平)。而第一三五字则不用理会。大家自己揣摩吧,试想如果第一句的二四(六)字为仄平(仄),那么其它句子的平仄将是怎样。
四是如果是律诗,中间两联要运用对仗,。“天对地,雨对风…”,这个暂时没法教;
  现在让大家看看五言绝句的基本句式和基本格式(对照上面所说的看)
五绝的基本句式只有以下四种:
  一是仄声起仄声收式: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二是平起仄收式: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三是仄起平收式: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四是平起平收式: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虽然基本句式和基本格式只有四种,但由于在基本句式中,“一三五可以不论”,所以还会变化出好多种的五绝格式。只要记住基本句式,在它的基础上变就可以啦。

五言律诗就是按上面规则多加四句而已。七言诗则是在每句前添两个字,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粘和对的规律就行了。

大家若还不懂就看这个吧:http://zhaoxiangj.xilubbs.com/cgi-bin/bbs/view?forum=xuyuyuxuan&message=31

另外,我说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有些毛病的,是因为它会造成拗句,请看这儿吧:
http://www.jiangxue.org/shownews.asp?news_id=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973

帖子

22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5-10 22:58:46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些不详细或错误的地方,大家提意见,再来补充或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主题

1017

帖子

119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8
板凳
发表于 2006-5-10 23:25:4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瘦月兄,不过我有点不明白,“入”声到底是怎样的呢,能否举例?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685

帖子

905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5
地板
发表于 2006-5-11 04:52: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主题

1207

帖子

13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01
5#
发表于 2006-5-11 07:04:21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瘦月请我们一顿大餐,谢谢瘦月。瘦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358

帖子

38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89
6#
发表于 2006-5-11 09:29:55 | 只看该作者
瘦月辛苦了,下次我写诗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按照这个写,不用再上百度搜格律了。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5415

帖子

59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962
7#
发表于 2006-5-11 10:43:3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瘦月。这一顿大餐真是雪中送炭,可瘦月累成星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973

帖子

22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1
8#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2:01:04 | 只看该作者
入声知识已经加进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89

帖子

12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29
9#
发表于 2006-5-11 17:33:39 | 只看该作者
一目了然,只是运用的时候可能难度也不小,或者说 我 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主题

1973

帖子

227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1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5-11 18:36:29 | 只看该作者
一般网上的入门知识太难懂了.可是说得太浅了又没法讲明白,我再想想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鲁ICP备2021043377号

GMT+8, 2025-7-30 19:17 , Processed in 0.0900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