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题图#菊虫 [打印本页]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8-11-27 02:29
标题: 题图#菊虫
本帖最后由 邪魔老奴 于 2018-11-27 02:31 编辑

[attach]715[/attach]
秋风掠过一枝浓,半入尘泥半入冬。
你我皆为篱下客,谁教命运不相同。

黄草欺身翅落空,我为人世可怜虫。
寻常一样东篱菊,才遇秋风便不同。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11-27 06:14
已收录。顺问早安!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11-28 18:53
寻常一样东篱菊,才遇秋风便不同——此借鉴宋人“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诗句,但菊花与秋风次序,似应如同宋人一般颠倒过来,诗意方是畅达新奇。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8-12-7 15:49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11-28 18:53
寻常一样东篱菊,才遇秋风便不同——此借鉴宋人“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诗句,但菊花与秋风次序 ...

《题图:菊虫》
文/邪魔老奴
黄草欺身翅落空,我为人世可怜虫。
寻常一样东篱菊,才遇秋风便不同。
——寻常一样东篱菊,才遇秋风便不同,此借鉴宋人杜耒“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诗句,但杜诗句强调梅花点缀映衬之妙趣,根据语序,则邪魔兄弟诗句相应为强调秋风之力;而根据诗意前后品味,感觉应是“虫”自感“可怜”,遇“菊”而有“便不同”之感,却非虫替“东篱菊”遇不遇秋风而感(如此的话也导致前后诗意割裂)。所以,此两句之“菊”与“秋风”意象似应如同宋人一般颠倒过来,诗意方是畅达新奇。

谢谢风云大哥点评,就此交换一下意见,以下是我的一些创作心得(鼓掌)
《题图#菊虫》
秋风掠过一枝浓,半入尘泥半入冬。
你我皆为篱下客,谁教命运不相同。

黄草欺身翅落空,我为人世可怜虫。
寻常一样东篱菊,才遇秋风便不同。
咱们从题目开始,出题是咏菊,我的题目是菊虫,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就已经不符合要求了!那么我为什么改成菊虫了呢,因为历来咏菊的诗太多了,我去写肯定无法超越,所以说上来心理上已经认输了。那么怎么办,就想着能不能从另外的角度去写,本身咏菊,菊是主角,图中的蚂蚱只是点缀,但是是万万不可以忽略的,如果忽略蚂蚱这个意象,我想这次题图就是不完整且失败的。那么我题图菊虫,把蚂蚱提升到跟菊花一样的身份,角色稍微有些失衡,但是一部戏光主角出彩,没有好的配角也是不行的,但是谁也没说屌丝不可以逆袭啊。那么题目确定,角色分配好了,这出戏怎么唱?因为我写的是七绝,四句话怎么把事儿交代清楚,我选择采用对比的方式,首句秋风掠过一枝浓,大环境,大背景交代出来了,季节秋天,反派秋风,秋风散落叶,一叶而知秋,往往秋风扮演着杀手的角色,但是第一句就反转,秋风掠过一枝浓,嘿,秋风原来也有柔情的一面,一枝浓,是什么?是特定环境下的意象,那就是本诗的一号角色~菊!!!我花开后百花杀,这就是菊,秋风来了,菊花的时代到了!那么到了二句,接着反转,半入尘泥半入冬,好,二号角色出现,谁?蚂蚱。秋风对菊花来说是贵人,迎风怒放,那么对蚂蚱来说,可就是冷面杀手了,因为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所以半入尘泥半入冬,说白了就是一条腿已经进棺材了。三句四句就很直白了,可以说是盖棺定论。你我皆为篱下客,谁教命运不相同!采菊东篱下,菊花怒放东篱,有人采摘,有人欣赏,有人饮酒,有人赋诗,而我却只能悄无声息的归于尘土,所以这是蚂蚱的独白!当今社会,你我皆是篱下客,可是每个人的命运也不尽相同!所以这也是我的独白!

那么第二首结合第一首来读,就简单很多了。
黄草栖身翅落空,索性上来直接写蚂蚱,此处黄草乃想象中的意象,蚂蚱也有翅膀,说不定也有翱翔蓝天的理想,但是秋风凛冽,命不久矣,终难实现,所以发出我为人事可怜虫的感慨!那么菊花就不一样了,寻常一样东篱菊,也只不过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寂寞之花罢了,秋风起时,含苞怒放,吐尽红艳,千百年来诗人骚客无不吟诗作赋以记之,与梅兰竹并称花中四君子,何其美哉!所以蚂蚱心里不平衡了,小人物的典型特点。当时化用杜耒诗(别想多了,不是杜蕾斯),一是喜欢这首诗,可以说是推崇,而且也符合当时心境,但是跟原诗完全是两个意思,两种意境!(差不多就到这吧,鞠躬下台)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12-7 16:39
邪魔老奴 发表于 2018-12-7 15:49
《题图:菊虫》
文/邪魔老奴
黄草欺身翅落空,我为人世可怜虫。

意思如那边,省略些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