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2018《秋兴》活动——佳作奖《七律·秋至》 [打印本页]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11-22 22:30
标题: 2018《秋兴》活动——佳作奖《七律·秋至》
本帖最后由 赵公子 于 2018-11-22 22:32 编辑

作品:《七律·秋至》(新韵)
作者:岭上

作品:《七律·秋至》(新韵)
月至深秋客至门,油灯座下问前尘。
焚香寄起娑婆影,经卷番回梦幻身。
一世长白飞沃雪,十年沧海换星辰。
遍寻南北菩提落,命运别来逝故人。

点评及知识点提供:白衣客

作品押新韵九文韵部。

油灯:此处结合下文应指酥油灯。
前尘:佛教称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当前境界皆由六尘构成,故称前尘。后指从前或过曾经之事。
娑婆:佛教语,娑婆世界的简称,就是我们所居的大千世界,译为“忍土”,因此这里众生能忍受十恶及诸烦恼而不肯出离故名。对应的是“极乐世界”,“净土”。
番:更替、轮,或同翻。
沃雪:谓以热水浇雪,喻事极易。“销愁若沃雪,破闷如割瓜”——白居易
菩提落:即落菩提。菩提,佛教名词,即真理的正觉。
故人:故我,或实指某人。

赏析:这首作品韵律工整,文字流畅,词语很有深意。内容既充满玄幻又有很强的现场感,像使用了蒙太奇手法的电影。整个诗不见作者,从“客”至门开始就一直是客所在的场景和旁白式的回顾。这个客曾经沉浮不定、行迹南北。前尘与当下,动如长白雪消,海天倒转,悟得真谛却失故我。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否有这样的“客”,仅从从构划的场景来看很是恢弘,大量的佛教词语令场面充满一股神秘的气息。问题是太像李义山,“诗家总说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实句较少,难以理解。

小贴士:句子的虚与实
近体诗还有一种维度的对比美,即句子的虚实。这个虚实指描写的内容,初学诗的人写实的多,好作点线白描,可真正的美感来自于“局部”的虚。诗苏轼说“句中有余意,篇中有余味,善之善者也”,汤显祖说诗“若有若无为美”都是这个意思。之所以修正为“局部”是因为虚句常作为点睛之笔,不宜多于实句。虚实有很多种理解,最常见的是把景物叙述铺陈作为实,把想象、感叹、回忆、抽象等作为虚。一首好作品中虚实应该是相互对比、相互衬托的,全是实句则无余味,虚句太多则难理解。
再请《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实),巫山巫峡气萧森(实)。江间波浪兼天涌(实),塞上风云接地阴(实)。丛菊两开他日泪(虚),孤舟一系故园心(虚)。寒衣处处催刀尺(虚),白帝城高急暮砧(实)”。





作者: 遗恨    时间: 2018-11-22 23:24
有客有灯有蒲有香有经,前尘似幻,命运如故
作者: 何枝可依    时间: 2018-11-25 09:14
欣赏学习,问好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