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秋兴》活动绝句作品点评公布 [打印本页]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9-20 11:47
标题: 《秋兴》活动绝句作品点评公布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风云客 于 2018-10-5 08:59 编辑

匿名参评绝句作品

1、《见人街上卖菜》
拂晓声声破思维,闲亭相看两堪悲。
曾经闹市今零落,一袋秋光卖与谁?

2、《帮临家楼前菜圃搭丝瓜架》
闻香不见蝶来搜,小圃清阴匝地愁。
且为农家牵一线,好扶秋色上高楼。

3、《中秋月圆》(新韵)
中秋朗月恁么圆,无限清辉最艳鲜。
一旦我能成玉帝,命其夜夜照人寰。

4、《望月有怀》(新韵)
中庭桂子花,结满老窗纱。
床下蛩频叫,相思在哪家?

5、《无题》
西风楚地秋,月下饮兰舟。
星汉清辉起,相思满玉楼。

6、《无题》
清秋烟色晚亭东,瘦影幽怀淡暮风。
心事还随花事老,流光吟作白头翁。

7、《七绝    秋色》
拨墨挥毫画个秋,金风雁阵越山头。
枫红菊艳黄金稻,无限风光一笔收。

8、《七绝    秋菊遐思》
莫道花残瓣不离,黄州不耐朔风吹。
东坡纵有天才誉,宰相前头枉改诗。

9、《七绝    秋思》
南飞雁过惹乡情,未有归期百怨生。
入夜窗前尤恨雨,潇潇却是故园声。

10、《七绝    中秋》
天净风轻邻语低,茅台客舍叫花鸡。
年年唯有今宵月,独望东升到落西。

11、《秋兴》
独立秋风莫奈之,霜飞叶落断肠时。
无情哪似深情苦,日日凋零知不知?

12、《七绝-菊思》
一花独放百花逃,杀气逼人心气高。   
饮尽风霜犹不弃,经年列阵待黄巢。

13、《秋兴》
秋意盎然浓,秋思一念空。
秋心情切切,秋月笑清风。

14、《秋兴》
千秋为一团,万载化尘缘 。
任尔风云变,舒心自坦然。

15、《秋兴》
黄花色淡好簪头,一管清嘉共酒酬。
千柏藏庐犹得月,夜开澄澈饮高秋。

16、《秋兴》
藩篱菊朵缀枝桠,渐起商风满旧家。
落处开时香任意,荣枯坐看一轻嗟。

17、《七绝》
乱花飞絮霜天见,雁叫霜天晓露寒。
红袖烛边凝砚笔,拟书尺素寄谁看!

18、《五绝·拾秋》
染岭清霜重,裁云雁字斜。
尤怜枫解意,惠我一肩花。

19、《七绝·秋来》
风旋落叶绕庭除,绿鬓何堪镜里疏。
一样菊花开满径,纵然成句已非初。

20、《秋念》
​清晨一点凉,​无意带春伤。
​坐看闲云状,思随大雁翔。

21、《秋思》
入夜秋风动寂情,中庭伫立对空明。
古今同照一轮月,孤酒谁能少半埕。

22、《七绝    戊戍中秋感怀》
古今明月一轮秋,影照谁家百姓楼。
多少团圆皆入梦,思乡羁客唱新愁。

23、《中秋节前书》
明日仲秋心意凉, 年轮又是一增长。
西风肆孽萧条处, 独有藩篱菊自香。
注:“明日”是泛指,不是特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因为是中秋节前夕,故此。

24、《留守吟》
人盼中秋月盼圆,金黄稻谷入晴川。
田头乍起相思句,寄语丰收心莫悬。

25、《秋兴》
碧水涟涟柳影斜,悠然静钓远浮华。
时来鸟雀身边语,去看南山野菊花。

26、《五绝,秋疏》
陌上花非昨,长空月似初。
相思犹未瘦,秋色已生疏。

27、《七绝    忆旧》
霜天清韵起秋兴,晓角星稀绮语凝。
还忆当年笺笔舞,锦心绣口共相澄。

28、《七绝    霜天笨友》
秋声呼我入霜天,雪月风花近六年。
此事非关寒与热,至今难枕一诗眠。

29、《秋兴》
云朵自悠闲,长空雁荡山。
红枫谁寄出,绿水载雄关。

30、《秋梦》
海夜流星入梦沉,凤凰楼上泪痕深。
驰来只见飘梧叶,逆溯西风不见君。

31、《过长城》
塞上秋风起,长城落日红。
基因原一脉,胡汉已相融。

32、《七绝》
自古逢秋悲寂廖,人间何处问高潮。
浮萍半世随流水,一片痴心落月霄。

33、《五绝  秋山》
何处觅知音?空山敞素襟。
清辉凉照水,坐对菊花吟。

34、《七绝    中秋》
适逢佳节懒沾杯,曲径幽幽只独徊。
月色倾城休细问,天涯游子不思回。

35、《五绝    菊》
人道百花娇,黄花分外娆。
霜风侵润后,香阵透云霄。

36、《秋诗》
欲作秋诗总未成,唐风宋韵觅秋声。
秋风秋雨织秋梦,却是人间聚散情。

37、《七绝》
新凉出道抹香尘,寂寞黄花始向春。
明月秋风一杯酒,江湖此夜思何人?

38、《七绝》
酒后不知霜露重,深宵独自莫凭栏。
无非两地中秋事,月色一壶我先干。

39、《愁》
(参加人文徒步后膝盖受伤有记)
徒步归来悔也迟,中西合力路参差。
常将四眼观秋雨,点点入心洇入眉。

40、《即景》
落英思故土,枯叶恋枝头。
宿雨方离去,凉颸已满楼。

41、《所见》
此时枫染色,此际桂飘香。
银翮天边过,江河浮夕阳。

42、《秋夜旅思之一》
秋并新凉至,愁从远客生。
姮娥解离别,故作不分明。

43、《秋夜旅思之二》
梓里月应圆,闺中眠未眠?
重阴孤馆夜,辜负两婵娟!

44、《秋风》
西风一径露凝霜,落木萧萧野岭黄。
未必无情欺万物,疏篱菊蕊正飘香。

45、《秋雨》
潇潇不尽过虚窗,寂寞书斋度影凉。
一似多情逢薄幸,隔帘叹息到天光。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9-20 17:45
绝句佳作不输律体,甚难取舍,我看这次评委难当。哈哈!!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9-20 21:16
通报一下情况:由于某种原因,在截稿前有一些作品未收录。基于一首都不遗漏的原则,已经补充收录了第44、45号作品。特此说明!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8-9-24 12:57
要辛苦五龙兄了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9-24 17:02
白衣客 发表于 2018-9-24 12:57
要辛苦五龙兄了

三位兄台都辛苦了!
作者: 一棹五湖    时间: 2018-9-24 19:42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8-9-24 17:02
三位兄台都辛苦了!

为啥没看到评诗进度?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9-25 05:38
一棹五湖 发表于 2018-9-24 19:42
为啥没看到评诗进度?

兄台别着急,三位评委都是大忙人,只能挤牙膏那样挤时间点评,这么多作品,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呢!请理解!
作者: 东方香茗    时间: 2018-9-25 17:44
这次诗赛的水平与往届不可同日而语,首首精彩。百读不厌。看霜天人才济济,读佳作连篇累牍。
作者: 寥廓冬雪    时间: 2018-9-29 21:30
真好!兴隆之相啊!细细读来,各有韵味,评感觉喜欢1、3、29、33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5 06:21
诗友们,大家好!值此国庆节之际,祝大家节日快乐!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5 06:40
一晃,距上次《秋兴》已过8年 ……任时光流逝,风云变幻,而诗心未改,友情愈深!感谢“霜天”!感谢所有关心、关注“霜天”的诗友!承蒙厚爱,担任本次活动评委!水平有限,评论中或深或浅,出自一家之言,或对或错,诚望诗友们指正!五龙在此揖谢!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5 06:46
匿名参评绝句作品

1、《见人街上卖菜》
拂晓声声破思维,闲亭相看两堪悲。
曾经闹市今零落,一袋秋光卖与谁?

说实话,这首我阅读之后眼里满含泪水……我尚未读初中时,父亲撒手人寰。为补贴家用,常随哥哥嫂子去早市卖菜。这首绝句勾起回忆,就像发生在眼前……
“拂晓声声破思维”~菜农每天凌晨3-4点钟起来下地摘菜,然后到附近的河里洗菜、洗干净后装车运到城市里指定地点时,天还没亮。这打破我“思维”的声声叫卖,看似因为在“闲亭”被打扰而“责怪”,此其“两堪悲”之一,第二句的“承”于无声处渗透笔力;第三句“曾经闹市今零落”,“有我之境”,有我以前,也有我现在,鲜明对比,此其“两堪悲”之二;承句如此不着痕迹,堪称完美!转句跳起,笔断而意不断;结句“一袋秋光卖与谁?”是让我流泪的一句~语尽而意未尽,“一袋秋光”~“秋光”在这里是出彩点,也称“诗眼”。既是秋天的景色、人生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时期,也是袋子里看似有菜,实则没有一点“变现”的无奈等多层含义!从谋篇角度来看,平起、顺承,不着痕迹,跳转、力结,“扣杀”有力而不出界外。就现实生活实况来看,让我想到了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境遇……通篇语句洗练,意脉顺达,毫无雕琢,深入浅出,不着痕迹,非高功力而难以为之!

2、《帮临家楼前菜圃搭丝瓜架》
闻香不见蝶来搜,小圃清阴匝地愁。
且为农家牵一线,好扶秋色上高楼。

比起第一首,读起这首感觉轻松多了。犹如小令,悄然而来,飘然而去。立意高标,笔调轻快,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手法老道。得转结之法,两句形象、巧妙!

3、《中秋月圆》(新韵)
中秋朗月恁么圆,无限清辉最艳鲜。
一旦我能成玉帝,命其夜夜照人寰。

一是语句顺畅,二是意脉顺达,三是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平起、顺承、跳转、力结,总之句法和章法过关,立意的深度尚有很大发挥空间。

4、《望月有怀》(新韵)
中庭桂子花,结满老窗纱。
床下蛩频叫,相思在哪家?

桂子即是桂花,是对桂花拟人化的爱称。桂子称谓常见于文学作品中:唐·宋之问《灵隐寺》诗:“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引伸为:“桂子飘香”。 ·柳永在《望海潮》词中形容杭州“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白居易《忆江南》中说“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等皆是指的桂花。
蛩,蟋蟀。李清照有“草际鸣蛩,惊恐梧桐”句,草丛中蟋蟀的声声鸣叫,衬托出夜的静,是为秋夜相思做铺垫。“中庭桂子花,结满老窗纱”,从视觉入笔,“结满”与“老”递进,隐含着“相思”的时间~把“窗纱”都“结”“老”了,何等的相思煎熬?前三句的铺垫看似轻轻一带而过,实为沉重之笔!相比而言,结句显得弱了。
5、《无题》
西风楚地秋,月下饮兰舟。
星汉清辉起,相思满玉楼。

西风即是秋风,凄冷、肃杀的风。“月下”,更推进了这种氛围。“饮兰舟”,在“兰舟”上“饮”~或饮茶、或饮酒,一如“一方花色头巾里,三五牦牛啃夕阳”之“啃夕阳”用法。“星汉清辉起”,星汉即银河,意境宏阔。“相思满玉楼”,空间从宏阔的银河系收缩至一栋楼,这是何等的凝缩?不见雕琢,胜过雕琢!
6、《无题》
清秋烟色晚亭东,瘦影幽怀淡暮风。
心事还随花事老,流光吟作白头翁。

“清秋烟色晚亭东”,给出了场景,清秋的傍晚,“烟色有无中”的长亭或者短亭东面。“瘦影幽怀”,孤单的身影,幽深的情怀,与“无题”
的《秋》吻合,情景交融。“淡暮风”,既已有“晚亭”的“晚”,建议把重复的“暮”换一下,句子也会更顺畅。“心事还随花事老”~青春期的心事,春天的花季,到了百花凋零的秋季~这句情景交融到无以复加!“流光吟作白头翁”,看看百度百科这样释义:白头翁 ,为鸣禽,冬季北方鸟南迁为候鸟,性活泼,不甚畏人。斟酌一下这句,是不是可以这样想象:一个游子,从春走到了秋,从青春年少走到了中年,年轻时的心事“老”了,心事已不再是年轻阶段,流动的时光里,把曾经的“心事”,化作诗词,吟诵到如今白发两鬓亦或白发苍苍……笔力入木三分!
7、《七绝    秋色》
拨墨挥毫画个秋,金风雁阵越山头。
枫红菊艳黄金稻,无限风光一笔收。

合题。诗如画,画即诗。笔调轻快,收笔有力!

8、《七绝    秋菊遐思》
莫道花残瓣不离,黄州不耐朔风吹。
东坡纵有天才誉,宰相前头枉改诗。

平水韵上平四支韵部。把苏东坡比喻成菊花,耐得秋风秋雨秋霜,却耐不得寒冬冰雪。一个人的力量或者说少数人的力量,不管你认为自己多正确,终究抵不过大环境、大集团。“胳膊拧不过大腿儿”,坚持己见与顺势而为,结果是不同的。本诗借“菊”发挥,影射现实,恰到好处。是为警句。
9、《七绝    秋思》
南飞雁过惹乡情,未有归期百怨生。
入夜窗前尤恨雨,潇潇却是故园声。

“南飞雁过惹乡情”,从“南飞雁”入笔,“惹”得好,拟人手法(比兴之“比喻拟人”),不知不觉被“惹”了,自然而然接受了……“未有归期”承接自然,只是“百怨生”似概念化,也言重了,顶多“一怨生”,“百怨”似乎过于娇嗔?“入夜窗前尤恨雨”,“尤恨”~着急表达了,稀释了结句的力道~试试感觉“入夜窗前犹滴雨,潇潇不是故园声。”~



10、《七绝    中秋》
天净风轻邻语低,茅台客舍叫花鸡。
年年唯有今宵月,独望东升到落西。

这是中秋夜客舍他乡。年年月满,年年独自望月,从傍晚到天明……何等的感受?……又催我流泪!……“银辉初漫,月挂浮云敛。千里鸿飞风渐软,回首孤帆浩瀚。经年四海为家,今宵又是天涯。谁与临风把酒?东方冉冉朝霞”……

11、《秋兴》
独立秋风莫奈之,霜飞叶落断肠时。
无情哪似深情苦,日日凋零知不知?

这首绝句简单总结就是:“秋风”无情,“叶落”有情,秋风扫落叶,鲜明的对比和反衬来自于境中之我的切身感受:一个人独自伫立在秋风里,奈何不了它的肆虐无情,下霜了、叶落了,正是境中之我“断肠”之时。“霜飞”之“飞”,是“着陆”之“着”、“下雨”之“下”的意思,李商隐有诗曰:“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说的就是霜下得晚了。“无情哪似深情苦,日日凋零知不知?”~转结出彩,点睛之笔!承句“断肠时”用情过早,减弱了转句和结句的力道,可惜。

12、《七绝-菊思》
一花独放百花逃,杀气逼人心气高。   
饮尽风霜犹不弃,经年列阵待黄巢。

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在深度呼唤黄巢的《不第后赋菊》。《菊思》,因“菊”而“思”,题目补充了“百花”之“逃”,须知百花常有凋零、齐放,“逃”并非花之常态,题目着一“思”字而境界全出。同样的,常态下的菊,在常人笔下,性高洁,与竹、梅、兰并称为四君子,赋予菊以“杀气”者,始见于黄巢。隔代呼应,和诗一首,同频共振,自当饮酒!从谋篇角度来看,工整利落,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绝句章法已然掌握。
13、《秋兴》
秋意盎然浓,秋思一念空。
秋心情切切,秋月笑清风。

每句都着“秋”字,除了字面上凸显,内里未见秋之境界。诗者,意境。无境则“意”无处落脚。让“风、云、雨、雪……”等物象“说话”,和直接用概念表达,试试比较一下,哪种方式更有诗意?加油!
14、《秋兴》
千秋为一团,万载化尘缘 。
任尔风云变,舒心自坦然。

???
1.题目和内容对不上哦~
2.全是概念,诗意“去哪了”?
3.感谢参与!加油!
15、《秋兴》
黄花色淡好簪头,一管清嘉共酒酬。
千柏藏庐犹得月,夜开澄澈饮高秋。

清嘉,解释为美好。“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柳永笔下经典的江南美景。“千柏藏庐”,绞尽脑汁+百度搜索=?  请恕我愚钝和不礼貌,评不下去了……多包涵!

16、《秋兴》
藩篱菊朵缀枝桠,渐起商风满旧家。
落处开时香任意,荣枯坐看一轻嗟。

“藩篱菊朵缀枝桠”,起句平稳,“渐起商风满旧家”,承句跟起句没有关联,跳得远了。“落处开时香任意”,理解为:无论是花落之处还是花开之时,菊花都是随性而“香”。“荣枯坐看一轻嗟”,居高临下,气势在上。就每一句来看,都不错。可惜,不成“篇”~大器晚成,期待!

待续
作者: 兰室清风    时间: 2018-10-5 13:51
向五龙兄致敬!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5 20:31
兰室清风 发表于 2018-10-5 13:51
向五龙兄致敬!

兰室兄晚上好!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10-6 00:48
8、《七绝    秋菊遐思》
莫道花残瓣不离,黄州不耐朔风吹。
东坡纵有天才誉,宰相前头枉改诗。

公子觉得作者更想表达的是:我们很多人的低落往往是因为自己当年的自作聪明,并不吸取教训所致。
作者: 梅跃钢    时间: 2018-10-6 14:59
持续关注~~坐等精彩点评
作者: 桐影    时间: 2018-10-8 10:50
期待精彩点评
作者: 云慕枫    时间: 2018-10-9 10:27
五龙版辛苦!欣赏精彩评析!佩服!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10-9 17:20
云慕枫 发表于 2018-10-9 10:27
五龙版辛苦!欣赏精彩评析!佩服!

问好久违的老朋友!
作者: 寥廓冬雪    时间: 2018-10-10 22:32
欣赏五龙斑斑精彩点评!
作者: 鲁民    时间: 2018-10-11 03:27
本帖最后由 鲁民 于 2018-10-14 09:00 编辑

20181011星期四
赏读秋兴绝句(1-7)随吟七绝七首(新韵)
萧瑟晚秋残月归,凋零满地短柴扉。
大黄摇尾轻声吠,似晓人间慈善悲。
清晖落叶冷嗖嗖,小院风声满目秋。
朗月西归惊梦鸟,问君何故水东流?
秋风朗月梦婵娟,千里共谁思故园?
此处红枫霜露染,家书雁语寄江南。
寄语飞鸿百姓家,思乡望月远天涯。
民工故里村前树,老病白头银桂花。
西风吹彻晚来秋,月下垂钩兰叶舟。
万古长江东逝水,世间来去几重游?
秋千荡起水流东,树影依稀凋叶风。
万里征程南北雁,一行归字几重逢?
泼墨浅滩荷叶秋,挥毫远目水云舟。
红枫玉藕黄花酒,醉饮霜天风月楼。
赏读秋兴绝句(8)随吟七律(新韵)
吹落黄花原不假,黄州始见落黄花。
东坡错改东坡悟,北斗失察北斗查。
吹落黄花金满地,失察乱象怨无涯。
无涯景致圆缺影,宰相沉浮肚里艖。
赏读秋兴绝句(9-16)随吟七绝八首(新韵)
潇潇细雨惹乡情,不见婵娟镜里迎。
思念故人千里外,岭南江水浪涛声。
流水向东月落西,朝云暮雨雁行低。
年年此际寻投宿,南浦故人知未栖。
叶落飘零霜露湿,银辉闪闪月明知。
风声瑟瑟谁题字,可作诗笺赠与痴。
黄花玉露酒相邀,寒气逼人炭火烧。
远眺南山吟两句,一壶未尽惹风骚。
秋波秋语两厢中,秋月秋思一念空。
秋水无心情切切,秋风有翅影匆匆。
千秋有过月缺圆,万里行程未坦然。
水逝东流翻浪涌,雁飞南北故园牵。
含蓄问君何以酬,微醺对月影高楼。
倚栏望断南飞雁,满地黄花满地秋。
玉树临风秋落华,荣枯一度几槎桠。
张牙舞爪空无际,也无悲喜也无啥。
赏读秋兴绝句(17-25)随吟七绝九首(新韵)
乱花秋雨打霜天,南浦雁声催未还。
起看红尘凋叶影,迟迟不敢卷疏帘。
拾阶山顶吟风雅,老干苍松落日霞。
谁道秋情难释解,玉壶还酹小黄花。
凯旋歌唱酒新沽,曲客东临烹玉壶。
残月晓风情欲挽,菊黄炭火小红炉。
晓来篱下采花黄,无意清风露染香。
欲往南山寻旧主,桃源共与两千觞。
谈笑古今明月行,东西起落几无情。
来时入梦去时醒,总是伤别长短亭。
明月古今清照秋,月明今古几高楼。
离乡背井思明月,故土月明乡土愁。
中秋望月几沧桑,辗转年轮流水长。
萧瑟秋风今又是,人间到处染花黄。
中秋望月半空悬,南北雁书迢寄圆。
圆满人间情与盼,白头赤子共婵娟。
寻访桃源五柳家,潇潇暮雨醉流霞。
酒逢知己千杯少,风采南山篱下花。
读秋兴绝句(26-42)随吟七绝十七首(新韵)
月上老奴他姓吴,桂花酿酒醉如苏。
古今明月几时有,从古至今何是初?
霜天晓角赋秋兴,人到中年鬓雪凝。
雁语两行南北寄,千山万水月风清。
秋风入画染霜天,明月红枫溪水边。
梦醒无缘斟曲客,不堪犹自抱诗眠。
朵朵白云何等闲,悠悠聚散慕人间。
人间做客真潇洒,往返流连不用钱。
昨夜梦中秋已深,一轮明月往西沉。
凤凰台上箫声断,回首向来寻未痕。
羌笛入耳恁相容,大漠孤烟落日红。
胡马苍穹南北雁,长城古道几成功。
巫山烟雨浙江潮,自古清秋明月宵。
来往雁行传递语,归心似箭水滔滔。
千秋古韵抚瑶琴,万里长江逝水吟。
明月有情清照影,黄花醉酒酒温馨。
人逢喜事欲贪杯,月色秋风马上催。
借酒生情怀有意,流连忘返不思归。
人道百花秋后少,不知秋后黄花好。
黄花入酒使微醺,才晓微醺香未了。
秋波秋雨秋千梦,秋月秋风秋雁声。
荡漾秋池情万里,来回几度始倾城。
菊花入酒醉行人,不见行人来去痕。
明月当空清照影,江湖从此少风尘。
冰壶欲尽我先干,遥祝故人千里还。
登上玉蟾情未了,广寒宫里共婵娟。
自然风月景参差,舍取丹青在画师。
到此一游留笔墨,羞颜落款写无题。
人到中年更喜秋,黄花插满月明楼。
菊香劝酒三分醉,剩有七分学放鸥。
黄花傲雪红枫露,潇洒入俗香不妒。
山寺门前一两株,大江对岸三千处。
秋来境转晚来风,风至心空何处生。
幡动树停心不动,露寒寒露染弗成。
读秋兴绝句(43-45)随吟七绝三首(新韵)
万里江天几片帆,来来往往载婵娟。
水中天上承相望,远近高低各有缘。
西风落叶露含霜,月色秋菊花正黄。
酒过微醺情未了,问谁墙上影偷香?
潇潇细雨卷帘窗,不禁秋风湿透凉。
槛外莲池生玉藕,通身是孔挽留香。


作者: 鲁民    时间: 2018-10-12 11:23
至此秋兴绝句作品赏读完毕,受佳作启发感染随吟45首。感谢并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期待龙兄批评!
作者: 遗恨    时间: 2018-10-15 18:55
鲁民 发表于 2018-10-12 11:23
至此秋兴绝句作品赏读完毕,受佳作启发感染随吟45首。感谢并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期待龙兄批评! ...

欣赏大侠风采,评委都没您辛苦,问好,
作者: 鲁民    时间: 2018-10-16 10:48
遗恨 发表于 2018-10-15 18:55
欣赏大侠风采,评委都没您辛苦,问好,

问候遗恨!过奖励!评委那才是真辛苦!致敬!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19 20:46
鲁民 发表于 2018-10-12 11:23
至此秋兴绝句作品赏读完毕,受佳作启发感染随吟45首。感谢并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期待龙兄批评! ...

好久没顾得上续评,内心惶惶!鲁民兄已然和诗全部,锦上添花,深表敬佩和感谢!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19 20:47
本帖最后由 五龙闹海 于 2018-10-27 18:19 编辑

17、《七绝》
乱花飞絮霜天见,雁叫霜天晓露寒。
红袖烛边惊失伴,教人同病相怜看!  

摸鱼儿·雁丘辞 【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 读过元好问这首词的,应该能看出借典故于此。借力发力,方法可取!然而,以绝句形式表达深挽之情,不易达成。以词的形式来表达,则更适合。读后深有同情!  
五龙兄早上好!
很抱歉,第17号作品有修改,我忘记发给您了,现在补上——

17、《七绝》
乱花飞絮霜天见,雁叫霜天晓露寒。
红袖烛边凝砚笔,拟书尺素寄谁看?

我疏忽了,才发现古月兄长早已把修改版发给了我,现在补上:
后两句有改动,改动后语句更凝练,感情更凝缩,比之前,虽然感觉不到《雁丘词》,但是天边传书的大雁与结句遥相呼应,“瑶琴玄断,细语谁听?”更加深了痛失爱侣感情表达。改后比之前好!

18、《五绝·拾秋》
染岭清霜重,裁云雁字斜。
尤怜枫解意,惠我一肩花。  

“染岭清霜重”,静态的“秋”出场;“裁云雁字斜”,动态的“秋”承接;“尤怜枫解意”,尤其怜惜那“解我意”的枫树,笔断了~跟前两句似乎不是沾亲带故,由远景的静态的岭上霜、以及远景的动态的裁云雁阵,到了哪呢?第四句“惠我一肩花”告诉读者,到了自己的肩膀上----到了近处,所谓的笔断而意不断。就是摄影调焦,从远景拉伸到眼前的视觉,再到肩膀的触觉~诗词里的“通感”……结句笔尽而意未尽,得比兴之法!  

19、《七绝·秋来》
风旋落叶绕庭除,绿鬓何堪镜里疏。
一样菊花开满径,纵然成句已非初。  

这首是我看过古月兄长发给我的前21首之后,即刻引起共鸣的一首:霜天八年,再起“秋兴”,“纵然成句已非初”……八年来多少感悟…… “风旋落叶绕庭除”,从无情的秋风扫落叶这凄凉的意境着笔,接着有了第二句的顺承。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形容年轻美貌。“绿鬓何堪镜里疏”,与起句的意境呼应,自然而然。第三句一样是跳转、笔断而意不断,“跳”得漂亮!结句结得令人叹为观止!通篇语句、意脉顺畅,深入浅出,与第一首相比,立意不同而笔力难分伯仲!  

20、《秋念》
​清晨一点凉,​无意带春伤。 ​
坐看闲云状,思随大雁翔。 ​

看似浅白,实则深入浅出!有我之境,深远宏阔。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之感!试试减少概念比例~~加油!  

21、《秋思》
入夜秋风动寂情,中庭伫立对空明。
古今同照一轮月,孤酒谁能少半埕。  

埕,读作”chéng”,意思是1、 中国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饲养蛏类的田;2、酒瓮;3、闽南方言。 这里指酒瓮,装酒的坛子。 秋风入夜,惊动了寂寞,一个人伫立在庭院之中,对着空中一轮明月----前两句给出了场景,平起顺承很接洽融合,“古今同照一轮月”----笔,断了~而意不断----“孤酒谁能少半埕”----结句一笔收!转结发力却不着痕迹!由近及远,时空回荡,意境拉伸,功力了得!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19 20:53
一并感谢各位诗友的参与和关注!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10-20 19:21
认真学习,继续期待!
作者: 云慕枫    时间: 2018-10-23 14:18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8-10-9 17:20
问好久违的老朋友!

谢谢古月先生!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8-10-24 20:59
五龙兄的诗评仿佛是端着一杯酒写下的……见到写的好共鸣了就自己一扬脖,干了;看见写的太差就一蹾杯子,把罚酒喝了!性情爆棚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27 20:01
本帖最后由 五龙闹海 于 2018-10-27 20:08 编辑
白衣客 发表于 2018-10-24 20:59
五龙兄的诗评仿佛是端着一杯酒写下的……见到写的好共鸣了就自己一扬脖,干了;看见写的太差就一蹾杯子,把 ...


哈哈,知我者!说好听的,我这评析叫做随性而评,说不好听的,叫做不按套路出牌。一家之言,不免偏颇,不当之处万望诗友们包涵!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27 20:10
另外,古月兄长早已发给我第17首的修改版,今晚才看到,已经补评。还望诗友们谅解!多谢!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27 22:16
本帖最后由 五龙闹海 于 2018-10-28 07:56 编辑

22、《七绝    戊戍中秋感怀》
古今明月一轮秋,影照谁家百姓楼。
多少团圆皆入梦,思乡羁客唱新愁。  

看到这首七绝,不禁想起王昌龄的两句诗: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中秋情怀也是这样,古今中秋只此一轮明月,对月情怀万古常新。“影照谁家百姓楼”句倒装,句意如同唐诗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只是这个倒装显得重复,也没必要,因为既然问“谁家”,就不只是一家,百姓反而缩小了范围,不止平民百姓有此中秋情怀也。 最后两句对照来写,以他人之团圆入梦衬托思乡羁客,倒像是李清照的“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不过,虽说男愁唱女愁哭,但新愁配以“唱”字,还是随意了些。 此首七绝诗意流畅,语言通俗,但文似看山不喜平,结构过于平顺,读来韵味稍逊。

23、《中秋节前书》
明日仲秋心意凉, 年轮又是一增长。  
西风肆孽萧条处, 独有藩篱菊自香。

注:“明日”是泛指,不是特指,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因为是中秋节前夕,故此。  思绪要流畅,诗太短,从头到尾只能秉持一种情感态度,景物素材也不能和情感态度相左。西风下景色萧条而菊花独香,这是秋给我们的靓丽的风景,不应该“心意凉”。如果第一句改成“明日仲秋心意喜”那么尾联“菊花独香”就成了乐观豁达态度的呼应。其次不宜过于着意辞藻,仲秋就是中秋,藩篱就是篱笆,没有肆孽只有肆虐。绝句多以篇幅取胜而不在字句。  

24、《留守吟》
人盼中秋月盼圆,金黄稻谷入晴川。
田头乍起相思句,寄语丰收心莫悬。
“人盼中秋”~直入主题,这句是说盼望团圆。“月盼圆”倒装句,语法没有问题。问题出在了“月”这个意象不适合放在“盼”之前,但是放在“盼”之后呢,这句又显得直白而无诗味儿~很是纠结。第二句“入”字用得不妥,“晴川”出自崔颢的《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此处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汉江,广义是指晴空下的川流。“金黄稻谷入晴川”~收割以后都倾倒到晴空下的河流里了?不合逻辑、也不合意境,需要继续斟酌。“田头乍起相思句”~转得非常漂亮!把“相思句”写“活了”!“寄语丰收心莫悬”,结句扣杀无力、软绵绵,概念比例大。通篇来看,谋篇功夫已然具备,转句出彩!加油!  

25、《秋兴》
碧水涟涟柳影斜,悠然静钓远浮华。
时来鸟雀身边语,去看南山野菊花。  

此诗颇有情趣。起句入画,次句承以“静钓”,情景潇然静远。其中“远浮华”三字既是对前两句的一种补充总结,又与后面的鸟雀近身照应。 时来鸟雀身边语,如同王维的“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见机心都绝物我相契。此句以拟人手法描写鸟雀软语相邀,去赏南山的野菊花。这最后一句,既有山,则野字不必,况且既然用了拟人手法,何不用到底:如换“野”为“旧”字,视菊花为旧友,情致岂不更佳?  

26、《五绝,秋疏》
陌上花非昨,长空月似初。
相思犹未瘦,秋色已生疏。  
这首小诗起承转都非常好,尤其是第一二句词句好意境也好,对仗起笔,是非常好的工对。花喻己,月喻相思之人,相思未减(注意相思一般不用瘦)合情合理,情绪流畅自然,比兴也很得法,手写内心,所以前三句是非常好的。最后一句“秋色已生疏”和前面有些隔,但是深处还连着暗线。弓拉满了可弦没有扣进箭栝只是蹭了一下羽毛箭就出去了,应该避免。  

27、《七绝    忆旧》
霜天清韵起秋兴,晓角星稀绮语凝。
还忆当年笺笔舞,锦心绣口共相澄。  

绮语[ qǐ yǔ ]  在这里是指华美的语句。唐 韩愈 孟郊《城南联句》:“绮语洗晴雪,娇辞哢雏鸎。”宋 苏轼《登州海市》诗:“新诗綺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徐特立《国文教授之研究》第二章:“綺语:意义藴藉或新奇,读之有餘味者。诗歌等文用之,小学教科书选用宜极少。”  
澄 [chéng],结句末尾这个字,用得不稳:
1.〈形〉 (形声。从水,登声。本义:水静而清) 同本义
2.〈动〉 让水中物沉淀;使清静;使清明 。
3.靖,安定 。 在这里,只能作动词解。
通篇来看,立意扣题,意脉通顺,也能使当年有共同经历的诗友产生共鸣。不足之处有几点:
1.立意不深;2.概念比例大,尤其“凝”字,短促生硬。“澄”字意思表达不贴当。3.需要在意境方面下功夫。加油!  

28、《七绝    霜天笨友》
秋声呼我入霜天,雪月风花近六年。
此事非关寒与热,至今难枕一诗眠。  

此绝关乎眼下论坛,如此秋兴倒也应时应景。起句,本是秋来有声,引我注意引我有感,却说秋声呼我,霜天可为双关之物候与论坛,颇显新奇!雪月风花本常用词,指代论坛雅事;六年,为下文伏笔。 第三句一转有力,颇为意外,秋来霜天之时,无关凉热之事,到底何事如此郑重提出?蓄势已足!尾句给出答案——至今难枕一诗眠,自呼为笨友,只因六年雪月风花,只为“吟安一个字”,却无有一诗悦己可安,难以成眠!“枕”字动词既承“凉热”,却接以“诗”之宾语,新颖别致!尾句与题目笨字呼应,“至今”与“六年相应”。 此诗结构颇佳,用语自然而富有新奇情趣,起承转合,确是得法!  

29、《秋兴》
云朵自悠闲,长空雁荡山。
红枫谁寄出,绿水载雄关。  

五绝是最难写的,全诗仅有四句二十字,不仅要有景象描写还要有寄兴。五绝体裁常用于描写高古、空灵、机理、玄妙等情味。红枫谁寄出作为结转之句是很好的,可第四句的绿水雄关句并没按照红叶这个线路继续下去。  

30、《秋梦》
海夜流星入梦沉,凤凰楼上泪痕深。
驰来只见飘梧叶,逆溯西风不见君。  

洗练,这个词在百度百科或者百度汉语里的释义都属于“隔靴挠痒”,没有解释到位。我们这样理解“洗练”:“练”是白绢,洗练就是洗白绢。“绢”,是质地薄而坚韧的丝织品,也指用生丝织成的一种丝织品。那么,问题出来了~洗白色的丝织品需要洗得干净无暇,“全篇”通透,对吧?对、很对、非常对!除非你不想洗干净或者没有清水没有洗衣液(说得还挺“现代”)。洗白绢之于创作诗词,就是语句通透没有生涩、生硬,意脉顺达没有“断档”、“断篇”。这首作品就是“洗练”之作!通篇来看,用语、用情、用境,物我合一,天然混成,高手之作!  

31、《过长城》
塞上秋风起,长城落日红。
基因原一脉,胡汉已相融。  
读后想到了昭君出塞……“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语句浅显而意境宏阔,立意高标。“塞上秋风起”,感觉到寒冷、萧条,“长城落日红”给人以落日余温。由触觉及视觉的时间差,为后两句做了铺垫。转结得法,意脉顺达。虽然“塞上秋风起”,由现在的寒冷感觉而及胡汉和亲前的“寒冷”感觉,但是,曾经的胡汉之间的冷战已经“落日”~落幕了,今天的落日已经是秋风里的温暖和日常习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族融合。线条粗犷,看似浅显,实则深邃!  

32、《七绝》
自古逢秋悲寂廖,人间何处问高潮。
浮萍半世随流水,一片痴心落月霄。  

这是步韵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很不得志啊~通篇来看,语句、意脉、谋篇具得法,成手之作。  

33、《 五绝  秋山》
何处觅知音?空山敞素襟。
清辉凉照水,坐对菊花吟。  

“何处觅知音?空山敞素襟。”~大胸怀、大气度!男儿本色寻常见,如此襟怀能几人?“清辉凉照水,坐对菊花吟。”~对着空山敞开襟怀也觅不见知音,只好独对菊花吟~镜头拉伸功夫了得,比拟手法已掌握,可赞!硬伤在第三句的“凉”处----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凉照水”~不通顺。用“堪、才”等副词试试感觉?或者直接用变格“清辉照凉水”试试。功力毁于一字,实在可惜。
作者: 摇光    时间: 2018-10-27 22:41
对于五龙大哥的犀利文笔以及干脆利落的态度我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庆幸自己还好没让五龙大哥罚酒(^_^)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10-28 17:04
五龙大哥的风格和喜好都是爷们范的,扣杀,出彩,谋篇取胜,粗犷,以上词语运用自然通俗易懂。学习学习!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10-28 17:32
白衣客 发表于 2018-10-24 20:59
五龙兄的诗评仿佛是端着一杯酒写下的……见到写的好共鸣了就自己一扬脖,干了;看见写的太差就一蹾杯子,把 ...

龙哥豪评真本色,信手拈来自风流!直心是道场,直指诗心,真心作评,难得!哈哈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09:41
本帖最后由 五龙闹海 于 2018-11-2 08:34 编辑

34、《七绝    中秋》

适逢佳节懒沾杯,曲径幽幽只独徊。
月色倾城休细问,天涯游子不思回。  

懒,只独,休问,几个词迤逦下来,悬念重重——适逢中秋佳节,当酒浓杯满,团圆热闹,共同赏月,安得如此落寞?诸般情态一齐注向第四句——天涯游子不思回,以思恋而嗔怨之笔道出,方见诗意。 此诗诗意平常,而结构出新,特色在此。

35、《 五绝    菊》
人道百花娇,黄花分外娆。
霜风侵润后,香阵透云霄。  

层层递进,意脉通顺。只是,菊花不全是“黄花”~第二句直接用“菊花”不是更贴当?另外,前两句重心都落在最后一个字上,除了结构雷同应该避免以外,尽可能少用概念,“娇”、“娆”拆分后“意隔”。 应该避免,加油!

36、《秋诗》
欲作秋诗总未成,唐风宋韵觅秋声。
秋风秋雨织秋梦,却是人间聚散情。  

想作一首关于秋的诗一直没有作成,于是便在“唐风宋韵”里寻觅秋的声音。这下可好~秋天的风声雨声全来了,或急或缓、或大或小、或...或...,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体验,一言难尽~这秋风秋雨织成的“秋梦”,无非都关乎人间聚散。很顺畅,得“理趣”,有宋诗的影子。“织”字用得很贴当!

37、《七绝》
新凉出道抹香尘,寂寞黄花始向春。
明月秋风一杯酒,江湖此夜思何人?  

前两句,黄花为主,新凉出道、香尘、寂寞等字样皆陪衬之笔。而“始向春”则比拟之笔描画黄花情态,寂寞,始,向春,几个词是关键点,为尾句伏笔。此两句黄花为主,实又诗人之陪衬,诗人之象征。 后两句,跳开黄花转到诗人情怀,完成了黄花为主到作为陪衬的过程,同时承前面的伏笔,道出“思人”主题,脉络大致如此。 思,应如“一弦一柱思华年”中思之读破用法。不过,严格来讲,古代,尤其宋代及以前名词读去声,动词读平声。 此诗以象征比拟手法写秋思主题,结构别致,富有韵味!

38、 《七绝》
酒后不知霜露重,深宵独自莫凭栏。
无非两地中秋事,月色一壶我先干。  

场景:秋深露重、独自一人把酒凭栏,左右不了分处“两地中秋”的现状,只能独自一饮而尽……用情深远、细腻、执着,笔调豪放,转结得法,结句着力、出彩!“月色一壶”与第一首的“一袋秋光”用法相同,“诗家话”!美中不足的是,第二句的“莫”字,出场早了,转句的跳起“蓄势”被破坏,削弱了转结的力道。试试换成“深宵独自久凭栏”感觉一下?

39、《愁》 (参加人文徒步后膝盖受伤有记)
徒步归来悔也迟,中西合力路参差。
常将四眼观秋雨,点点入心洇入眉。  

虽然有些离题,也要感谢参与!先学习一个不常见汉字:洇 [yīn] 洇是一个中国汉字,读音为yīn。形声,字从水,从因,因亦声。“因”意为“承袭式发展”。“水”指“液体”。“水”与“因”联合起来表示“液体的连续扩散”。本义:液体在纸、布及土壤中向四外散开或渗透;亦指水流。 膝盖受伤,因为路不平,这能理解。可“常将四眼观秋雨”就费解了~两个人一起观秋雨?还是?小时候听过骂人的话,叫戴眼镜者为“四眼子”,不知是否所指?结句“点点入心洇入眉”,应该是照应首句的“悔”,“迟、差、眉”,平水韵四支韵部。通篇来看,合乎韵律,中规中矩;立意不高,起承转合功夫有待提高。加油!

40、《即景》
落英思故土,枯叶恋枝头。
宿雨方离去,凉颸已满楼。  

前两句拟人手法:落英思故土,花谢花飞飞满天,随风飘到天尽头,再难回到扎根而生的故土,不禁产生无尽的思念;枯叶恋枝头,一个“恋”字将枯叶一生风华临将灭尽,而仍思留在生处依依不舍之情态刻画得恰切生动。 后两句,宿雨方离去,凉颸已满楼,秋来花叶已如上情形,而秋风更助秋雨相催,真个秋风秋雨愁煞人也! 然整首诗之情怀实含而不发,象外寄意,仅以“思”“恋”“方”“已”四字勾勒连缀,引发读着依此去深入品会。作者下笔时未必是要具体而微地表现什么情感;或者说,当时作者可能也没想好到底要怎么表达一种情感,只是信笔意寄于象地写来。而只要读者读到此诗,亦如同作者一样独立高楼之上,秋风舞袖,面对落英枯叶,设身处地得感受出“思”“恋”“方”“已”意思,即是作者运笔成功了。

41、 《所见》
此时枫染色,此际桂飘香。
银翮天边过,江河浮夕阳。  

翮[hé]  入声陌韵  1.鸟翎的茎,翎管。 2.鸟的翅膀:举~。振~高飞。 详细释义 〈名〉 (形声。从羽,鬲(gé)声。本义:羽毛中间的硬管) 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质空心的羽轴 翮,羽茎也。——《说文》 羽本谓之翮。——《尔雅·释器》。郭注:“翮,鸟羽根也。” 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周礼·地官·羽人》 羽毛 取大鸟翮为两翼。——《汉书·王莽传下》 南海则有羽翮齿革。——《荀子·王制》 泛指鸟的翅膀。如:施翮(展翅);振翮高飞 鸟类 肯似林间翮,飞倦始知还。——胡寅《水调歌头》 作者是熟练平水韵的诗友。“枫染色”、“桂飘香”~由视觉到嗅觉,再到天边的银色飞鸟,又是转到视觉,然后拉近~“江河浮夕阳”,时空转换都是《所见》,扣题很稳。前三句都是白描,第四句出彩!“浮”字最“重”,全篇的重心所在,也是比拟手法的亮点。夕阳,迟早要落西山的,按照自然规律,别说是“江河”,世上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夕阳落山。从视觉来看,江河的水面是起伏的,夕阳在或缓或急的波浪上,似乎在浮动,这是常规感觉,用了非常规手法,得诗味。深度解读,也可以理解为奔流不息、日夜流淌的江河,不让夕阳落山,寓意可见~比起“三五牦牛啃夕阳”的悠闲画面来说~力拔山兮气盖世!这首以“谋势”取胜。

42、《秋夜旅思之一》
秋并新凉至,愁从远客生。
姮娥解离别,故作不分明。  

秋与新凉一起来了,离愁别绪天涯客,油然而生“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这两句工巧铺陈,对仗工稳。接着跳转~姮娥  hénɡ é,1.神话中的月中女神嫦娥。 2.借指月亮。这里是指月亮。月亮理解离别的感受,“故作不分明”~故意不分明,拟人自然、含蓄。结句语尽而意未尽~小诗练句、谋篇、用情、用典,手法娴熟,老手之作!第三句“姮娥解离别”,按照常规格律应该是“平平平仄仄”,现在是“平平仄平仄”,属于常用变格,如:“欲把西湖比西子”。

43、《秋夜旅思之二》
梓里月应圆,闺中眠未眠?
重阴孤馆夜,辜负两婵娟!  

梓里,故乡。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树,故亦常指代故乡。 前两句“梓里”“闺中”,“月”“闺(人)”对举:月圆,“我”离故乡,人不圆;人不圆,闺人念我,应是难眠。难眠处以“眠未眠”为省略式设问,这种悬想手法古来常用,再以问式,颇亲切温婉,引人遐思。首句“梓里月”三字,埋下伏笔。 第三句,“重阴孤馆夜”一转,转到自身,以物候居所双承前两句:梓里圆月,我处重阴;闺中幽远,我处孤馆。缀以绵绵长“夜”,情何以堪! 第四句“辜负两婵娟”再次以人月情怀双承前两句:月圆,婵娟可爱而难见;闺人未眠远隔天涯,婵娟挚爱而相违。衬以“辜负”二字,唏嘘不尽~~  这首小诗诗意流畅,结构精致,清雅灵巧,情感深婉有致,读来甚是可喜,可谓佳作!

44、《秋风》
西风一径露凝霜,落木萧萧野岭黄。
未必无情欺万物,疏篱菊蕊正飘香。  

“西风”,常指秋风。东风常指春风。 秋风中或者秋风过后,泛指秋天,一条小径上的露水凝成了“霜”。落叶以及还没落下的黄叶,把“野岭”染成了黄色。这两句没有用概念化的语言来说“秋风无情”,而是用“露凝霜”、“落木”、“野岭黄”这些物象来铺陈,效果比概念化地说“秋风无情”是不是更有诗意?接着一转~“未必无情欺万物”,笔断而意未断~“疏篱菊蕊正飘香”:秋风是无情,但是秋风并未把所有的“物”都欺凌了,你看,那稀疏的篱笆墙里,菊花吐蕊正飘香呢……说的是秋风,反衬的是菊花,有引申义。扣题很稳,起承转合一气呵成,得转结之法、比兴之法。高手之作!  

45、《秋雨》
潇潇不尽过虚窗,寂寞书斋度影凉。
一似多情逢薄幸,隔帘叹息到天光。  

我们先熟悉几个词: 1.看到“潇潇”,即刻意识到上一首里的“萧萧”。两首里这两个容易混淆的词,用得都恰当。“萧萧”是象声词,“潇潇”是形容词。“潇潇”从“三点水旁”,与水有缘。有风无雨用“萧萧”,有雨或有风有雨用“潇潇”。 2.“虚窗”,古代小姐闺房的纱窗常常被称为虚窗,如:“红石虚窗夜雨湿”、“一松月影虚窗过”“月移花影入虚窗”… 3.薄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ó xìnɡ,指薄情,负心,用于形容对爱情不专一的男人;旧时女子对所欢的昵称,冤家;薄命,福分少。如: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清 纳兰容若 薄幸更无书一纸,画楼愁独倚。------宋 周紫芝 《谒金门》词 宝殿凉生,夜迢迢六宫人静,对银台一点寒灯。枕席间,临寝处,越显的吾身薄幸。------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 熟悉了这几个词,这首绝句的释义就出来了--闺怨。这里就不赘述了。通篇来看,起承转合、谋篇、造境,具得七绝之法,古诗词的浏览量不小,用得也恰到好处,成手之作!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09:51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10-28 17:32
龙哥豪评真本色,信手拈来自风流!直心是道场,直指诗心,真心作评,难得!哈哈
...

第34首以后我试试改改风格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10:01
话说这霜天《秋兴》绝句类评析工作,在白衣客、风云客二位兄弟的出手相助下终于完稿!干杯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10:12
摇光 发表于 2018-10-27 22:41
对于五龙大哥的犀利文笔以及干脆利落的态度我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庆幸自己还好没让五龙大哥罚酒(^_^) ...

多谢小妹鼓励!今天总算完稿,才回复,见谅啊!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10:14
赵公子 发表于 2018-10-28 17:04
五龙大哥的风格和喜好都是爷们范的,扣杀,出彩,谋篇取胜,粗犷,以上词语运用自然通俗易懂。学习学习! ...

多谢公子鼓励!喝酒啊!
作者: 遗恨    时间: 2018-10-30 10:29
问好五龙大哥,五龙大哥辛苦,点评辛辣,内心想法毫无修饰,粗犷豪迈,性情所至,大爱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10:52
遗恨 发表于 2018-10-30 10:29
问好五龙大哥,五龙大哥辛苦,点评辛辣,内心想法毫无修饰,粗犷豪迈,性情所至,大爱 ...

多谢遗恨诗友中肯评语!因为是匿名评析,也不知道我的评语有没有伤到作者?若是伤到了,还望包涵!
作者: 遗恨    时间: 2018-10-30 11:51
五龙闹海 发表于 2018-10-30 10:52
多谢遗恨诗友中肯评语!因为是匿名评析,也不知道我的评语有没有伤到作者?若是伤到了,还望包涵! ...

五龙大哥多虑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又如古月大哥所说,义贯霜天,诊脉全凭三巨手
情牵大众,求师不用一分钱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12:39
遗恨 发表于 2018-10-30 11:51
五龙大哥多虑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又如古月大哥所说,义贯霜天,诊脉全凭三巨手
情牵大 ...

多谢理解和鼓励!握手!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13:20
本帖最后由 五龙闹海 于 2018-10-30 13:23 编辑

本次活动绝句类小结一下:
1.参与度如此之高,出乎意料!
2.整体水平远高于八年前,出乎意料!
3.微信群里互动热度很高!
“霜天”随着《秋兴》而再次兴起热潮,感谢大家!
作者: 云慕枫    时间: 2018-10-30 14:28
微信群比论坛还热闹嘛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0-30 18:41
云慕枫 发表于 2018-10-30 14:28
微信群比论坛还热闹嘛

不出半年,让论坛再次活力十足!
作者: 云慕枫    时间: 2018-10-31 09:07
五龙闹海 发表于 2018-10-30 18:41
不出半年,让论坛再次活力十足!

顶!顶!顶!一定要霜天再现辉煌!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10-31 19:57
五龙闹海 发表于 2018-10-30 10:01
话说这霜天《秋兴》绝句类评析工作,在白衣客、风云客二位兄弟的出手相助下终于完稿!干杯 ...

五龙大哥客气了,我只是做点细枝末节的辅助工作,主要都是秉承大哥大哥的思路思想。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8-11-5 17:06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10-31 19:57
五龙大哥客气了,我只是做点细枝末节的辅助工作,主要都是秉承大哥大哥的思路思想。 ...

风云兄弟辛苦了!话都在酒里~请你来沈阳喝酒谈诗!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11-6 14:18
五龙闹海 发表于 2018-11-5 17:06
风云兄弟辛苦了!话都在酒里~请你来沈阳喝酒谈诗!

大哥莫客气,言不尽意,有缘再见,把酒畅谈!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