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转帖——金圣叹解析老杜《游龙门奉先寺》制题及结构 [打印本页]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8-30 09:07
标题: 转帖——金圣叹解析老杜《游龙门奉先寺》制题及结构
游龙门奉先寺

题是《游龙门奉先寺》,及读其诗起二句,却云:“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已”字、“更”字,是结过上文,再起下文之法。今用笔如此,岂此诗乃是补写游以后事耶?然则当时此题,岂本有二诗,而忘其第一首耶?我反复思之,不得其故。一日无事闲坐,而忽然知之:盖此篇乃先生教人作诗不得轻易下笔也!即如是日于正游时若欲信手便作,岂便无诗一首?然而“阴壑”“月林”之境必不及矣!夫此境若不及,便是没交涉。夫作诗没交涉,便如不曾作。先生是以徘徊不去,务尽其理。题中自标“游”字,诗必成于宿后。如是,便将浅人游山一切皮语、熟语、村语,掀剥略尽,然后另出手眼,成此新裁。杜诗为千古绝唱,洵不诬也!
〇岂惟游山,即定交亦然。陶诗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必与之数晨数夕,而后斯人之神理始出。今日草草一揖,便欲断其生平,此胡可得?
〇哀哉!今之诗人,若天幸作得此一首诗,岂有不改题为《宿龙门奉先寺》者耶!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
阴壑生灵籁,月林散清影。

人亦能知杜诗起句突兀,不能知此起之突兀也。看诗气力全在看题,有气力看题人,便是有气力看诗人也。
〇日间一游,只为已尽招提,又岂知招提有境,乃在夜宿始见。信知天下事,多有迟之迟之而始得者。三四此即所谓“招提境”也。写得杳冥澹泊,全不是日间所见。“境”字与“景”字不同,“景”字闹,“境”字静;“景”字近,“境”字远;“景”字在浅人面前,“境”字在深人眼底。如此十字,正不知是响是寂,是明是黑,是风是月,是怕是喜,但觉心头眼际有境如此。向使游毕便去,岂不终失此境?即使不去,而或日间先作一诗,彼一宿之后,岂不大悔哉!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五写龙门,写其高。
〇龙门山,一名关塞山,又名伊阙山也。六写奉先寺,写其寒。
〇“云卧”字,对“天阙”,作实字用,犹言云堂、云房。今僧家禅坐处,多有此名。“欲觉”者,将觉未觉也。此时心神茫然,全不记自身乃宿高寒境界。吾尝醉宿他人斋中,明旦酒醒,开帏切认,此竟何处耶?被先生轻轻画出。“闻钟”“深省”,后人务要硬派作悟道语,何足当先生一噱?先生只是欲觉之际,全不记身在天阙之上、云卧之中,世人昏昏醉梦,不识本命元辰,如此之类,正复无限。乃恰当此际钟声訇然,直落枕上,夫而后通身洒落,吾今乃在极高寒处,是龙门奉先寺中也。所谓半夜忽然摸着鼻孔,其发省乃真正学人本事。若如世人所言悟道者,吾不知其所悟何道也!“欲觉”,何不“便觉”?写尽世人悠悠忽忽,欲觉不觉,而晨钟代为发省,是以学者乐与椎��同住耳。
〇玩此章法,则知三四句乃招提之境,而五六句乃招提境中之人也。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30 18:26
金圣叹乃是痴人,李杜作诗,若总是如此琢磨,患得患失,必多败笔。大凡好诗,可意会,不可言传。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8-30 19:54
amonk 发表于 2018-8-30 18:26
金圣叹乃是痴人,李杜作诗,若总是如此琢磨,患得患失,必多败笔。大凡好诗,可意会,不可言传。 ...

唐人重法度,各个艺术领域如此,这在苏轼等大家名家宋人仔细研究后几乎一致的看法,苏轼就题吴道子画时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律诗作为典型的诗歌艺术,在老杜手里成熟定式并集大成,不是没有道理的,老杜也评述自己诗歌“”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非徒然也。黄庭坚据此开创影响巨大的江西诗派,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诗词不是简单的感觉。
如同书法绘画,又如同瓷器,光凭感觉来品评说什么工艺,什么特色,什么技术,是真器还是高仿,如果我们不弄通,未免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金圣叹评六才子书,广受后代大家名家赞誉,我们不去认真学习汲取营养,轻易否定他,恐怕不是我们爱好诗词艺术的应有态度啊。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30 21:00
哈哈!说的是,我真的是仿品一类,只是调剂调剂生活,最不爱钻研了。自锤自敲中。。。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8-30 21:44
amonk 发表于 2018-8-30 21:00
哈哈!说的是,我真的是仿品一类,只是调剂调剂生活,最不爱钻研了。自锤自敲中。。。 ...

仿品可不是这意思哦,是比喻我们如何面对。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诗词爱好也是如此,深入研究品悟,也是非常自然的调剂和乐趣,一点都不牵强勉强,所谓自发自在。如同论坛爱茶者自然浸淫其中如同专家,爱好书法自然也如此。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