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七绝 题学诚《好好说话》 [打印本页]

作者: 梅跃钢    时间: 2018-8-29 15:25
标题: 七绝 题学诚《好好说话》
浪荡淫词损梵行,话头参罢打机锋。
灵山路远禅心近,般若何来言语中。
——二〇一八年八月二十九日于太原

学诚这厮,自号人师。
学入魔道,诚为佛耻。
久为僧官,沾染贪痴。
五蕴不空,色戒难持。
广著万言,徒增世嗤。
我读此本,未见真知。
满纸机锋,故作高姿。
般若智慧,岂在言辞。
修证体悟,宜在行知。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8-29 22:55
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30 08:13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8-8-29 22:55
还真不知道有这么个人!

学诚法师,被人举报行为不正,呃!据说引诱性侵女尼姑,撸掉了全国佛教协会和地方佛教协会的官职。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30 08:15
灵山路远禅心近,般若何来言语中。所拟甚是!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30 08:16
一切法师都是假的,一切导师都是误人子弟。信自己,得永生!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30 08:25
业报轮回,不过是佛陀的一种形象比喻,而后世轻浮教徒演绎发挥,愚昧信众津津乐道,不法之徒遂拥有了恐吓之效。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8-30 08:55
不是好草地的马都是肥马,只是这不是草地的罪过。

错会佛意,三世佛冤!门内亦有,门外亦多。

《禅宗无门关》有则五百世野狐禅:百丈和尚。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老人云。诺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某甲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作礼云。某甲已脱野狐身。住在山后。敢告和尚。~~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30 17:40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8-30 08:55
不是好草地的马都是肥马,只是这不是草地的罪过。

错会佛意,三世佛冤!门内亦有,门外亦多。

对我来说,佛经是哲理,启发我们如何生活。敬佛不拜佛,喜道不修行。
讨厌大多数僧人。。。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8-30 20:02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风云客 于 2018-8-30 20:24 编辑
amonk 发表于 2018-8-30 17:40
对我来说,佛经是哲理,启发我们如何生活。敬佛不拜佛,喜道不修行。
讨厌大多数僧人。。。 ...

根本来讲,佛法不是研究的,是修证来的。如同说我们研究这些食物,到底什么地方什么气候什么水分培养,什么各种特征成分啥的,不是没用,但跟我们吃到肚子里,终究是两种结果。都是同样道理。当然,非要持研究的态度,对各领域自有其作用,只不过根本更大作用不在此罢了。
世间很多道理,能入乎其内更要能出乎其外,不能入内只在外品评研究,是收益不多的。佛法讲一经通一切经通,不能透过就只能在窗户纸外。当体会了这种感觉时,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可能我们都有过讨厌的人与事,但随着心境不同,就会变化的。试问单纯的讨厌到底能对我们有何助益呢?有句话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我对照这句话时,也时有自愧,反思自身提升自己是根本~~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30 20:54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8-30 20:02
根本来讲,佛法不是研究的,是修证来的。如同说我们研究这些食物,到底什么地方什么气候什么水分培养,什 ...

我不这样,我讨厌时就翻个白眼,却不会反省自己。哈哈!!
作者: 梅跃钢    时间: 2018-8-30 21:32
amonk 发表于 2018-8-30 08:13
学诚法师,被人举报行为不正,呃!据说引诱性侵女尼姑,撸掉了全国佛教协会和地方佛教协会的官职。 ...

我们五台山的还只是娶媳妇而已,不像这位勾引同行啊
作者: 梅跃钢    时间: 2018-8-30 21:33
amonk 发表于 2018-8-30 08:16
一切法师都是假的,一切导师都是误人子弟。信自己,得永生!

嗯 这本书也不值得买,就是个微博的集锦,但是小故事。幸亏是打折买的 要不亏死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8-30 21:38
amonk 发表于 2018-8-30 20:54
我不这样,我讨厌时就翻个白眼,却不会反省自己。哈哈!!


儒家讲“内圣外王”“随心所欲不渝矩”,道家讲“游”“物物而不物于物”,佛家讲“无所住而生其心”,都是向内用功,不是向外发力,所以我只能惭愧 反省 革心 突破。
很多时候,当我们突破了,真的会有“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超脱自在,非言语所能形容~~
作者: 梅跃钢    时间: 2018-8-30 21:39
amonk 发表于 2018-8-30 20:54
我不这样,我讨厌时就翻个白眼,却不会反省自己。哈哈!!

你俩的对话和那个野狐禅的故事挺像啊 有意思~~
作者: 梅跃钢    时间: 2018-8-30 21:49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8-30 21:38
儒家讲“内圣外王”“随心所欲不渝矩”,道家讲“游”“物物而不物于物”,佛家讲“无所住而生其心” ...

这还真是功夫,一般人都爱外求,不少人也知道 灵山只在汝心头 可是遇事还是怨天尤人 能反躬自省 三省吾身 离圣人就不远了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8-30 21:57
梅跃钢 发表于 2018-8-30 21:49
这还真是功夫,一般人都爱外求,不少人也知道 灵山只在汝心头 可是遇事还是怨天尤人 能反躬自省 三省吾身 ...

是的,还有两首道家诗也有类似意味——
三十三天天外天,九霄云外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世人都道神仙好,只有~~~~

跳出来,领略些庐山真面目,何尝非乐!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8-31 08:00
香烟绕,善信来,
一片虔诚究可哀。
打破金身方晓得,
原来佛祖是泥胎。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