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花都行三首 [打印本页]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8-21 17:07
标题: 花都行三首

《花都行咏史》
龙眼池荷不识秋,百年花县觅风流。
天王故里泥墙矮,资政祠堂石径幽。
客族藤箕成古董,旗人铁甲入荒丘。
如今四海昇平日,谁用豪强又拜侯。

《花都行寄江强》
早识江兄剧院前,如今再会话当年。
官禄布村明史训,水仙古庙念恩篇。
相逢岂用千杯醉,暂别何须万语缠。
但遇高山流水处,声声入耳胜胡弦。

《花都行寄遗恨》
荷容渐近秋,遗恨未知幽。
西北诗风俊,相逢识劲遒。

作者: 遗恨    时间: 2018-8-21 19:36
问好公子,公子出差在外。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天凉催病体,夜冷已知秋!他日精神满,与君忘我游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21 20:22
天王故里泥墙矮,资政祠堂石径幽。
此联深蕴哲理。
客族藤箕成古董,旗人铁甲入荒丘。
此联有晋代衣冠之慨。赞个!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21 20:25
本帖最后由 amonk 于 2018-8-21 20:28 编辑

相逢岂用千杯醉,暂别何须万语缠。
但遇高山流水处,声声入耳胜胡弦。
诗句不同流俗,用了功夫,足见真情!
作者: amonk    时间: 2018-8-21 20:28
荷容渐近秋,遗恨未知幽。
西北诗风俊,相逢识劲遒。
遗恨诗句果有地域特色,所表甚当。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8-8-21 20:43
《花都行咏史》
龙眼池荷不识秋,百年花县觅风流。
天王故里泥墙矮,资政祠堂石径幽。
客族藤箕成古董,旗人铁甲入荒丘。
如今四海昇平日,谁用豪强又拜侯。
——有似暗用反用刘禹锡金陵怀古诗意。

《花都行寄江强》
早识江兄剧院前,如今再会话当年。
官禄布村明史训,水仙古庙念恩篇。
相逢岂用千杯醉,暂别何须万语缠。
但遇高山流水处,声声入耳胜胡弦。
——后半情怀高远,颇佳!

《花都行寄遗恨》
荷容渐近秋,遗恨未知幽。
西北诗风俊,相逢识劲遒。
——遗恨老兄不是广东人么?
作者: 遗恨    时间: 2018-8-21 21:10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8-21 20:43
《花都行咏史》
龙眼池荷不识秋,百年花县觅风流。
天王故里泥墙矮,资政祠堂石径幽。

咸阳人,广州工作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8-8-21 22:29
小卓好样的(粤语好嘢)!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8-22 09:24
遗恨 发表于 2018-8-21 19:36
问好公子,公子出差在外。注意安全,注意身体天凉催病体,夜冷已知秋!他日精神满,与君忘我游 ...

他日与君碰一杯!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8-22 09:26
amonk 发表于 2018-8-21 20:22
天王故里泥墙矮,资政祠堂石径幽。
此联深蕴哲理。
客族藤箕成古董,旗人铁甲入荒丘。

多谢,这里确实是用反衬手法来叹史颂今!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8-22 09:31
amonk 发表于 2018-8-21 20:25
相逢岂用千杯醉,暂别何须万语缠。
但遇高山流水处,声声入耳胜胡弦。
诗句不同流俗,用了功夫,足见真情 ...

当天,遗恨兄弟身体欠佳,不能饮酒,我与江强兄更是不爱酒之人。所以都没有喝上两口。
江强兄是从事粤曲话剧行业的,那天在资政大夫祠的南山书院展览的正是粤剧的乐器,实在是有缘,诗句是占了便宜的,正好是实情实写!
作者: 鲁民    时间: 2018-8-22 09:48
公子犀利!欣赏并问候各位!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8-22 10:02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8-8-21 20:43
《花都行咏史》
龙眼池荷不识秋,百年花县觅风流。
天王故里泥墙矮,资政祠堂石径幽。

多谢光临鼓励,那天跟江强兄在洪秀全纪念馆参观,经江强兄的介绍,里面都翻新,临时搜集民间用品拼凑而成的,我们都感叹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多重感想吧!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8-22 10:03
古月求衣 发表于 2018-8-21 22:29
小卓好样的(粤语好嘢)!

向你学习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8-8-22 14:26
鲁民 发表于 2018-8-22 09:48
公子犀利!欣赏并问候各位!

大侠客气了,久不见,问好!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