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七律――稚子小照 [打印本页]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07:54
标题: 七律――稚子小照
七律――稚子小照

天使临凡演恶魔,喜嗔轮榨注心窝。
枪车粘手知完损?瓜果挤牙瞄大多。
揉眼咿呀晨鲤对,贴身辗转夜龙梭。
上班偏触久违意,乘暇翻看笑奈何。

赞曰:
许因长大天真病,天使临凡演恶魔。
感儿陪我渐康复,医却成熟赛华佗。
(新韵)


鲤对――出自《论语·季氏》,孔鲤过庭应对孔子,接受教诲之事。
龙梭――《晋书·陶侃传》“ 侃少时渔於雷泽,网得一织梭,以挂于壁。有顷雷雨,自化为龙而去。”喻其睡眠辗转翻滚之状。
作者: 西窗听雨    时间: 2017-11-14 08:18
可爱的小天使。枪车粘手知完损?瓜果挤牙瞄大多。
作者: 风流失意    时间: 2017-11-14 08:45
呵呵,都是忽悠大咖,标题党,说好的小照哪里去啦?
作者: 一棹五湖    时间: 2017-11-14 08:55
这么小就得“咿呀晨鲤对”。。。。(^0^)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09:28
西窗听雨 发表于 2017-11-14 08:18
可爱的小天使。枪车粘手知完损?瓜果挤牙瞄大多。

这联还是可嗔之处,哈哈  不过孩子可嗔也是可爱!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09:29
风流失意 发表于 2017-11-14 08:45
呵呵,都是忽悠大咖,标题党,说好的小照哪里去啦?

是种写照,手机没法发照片视频。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09:30
一棹五湖 发表于 2017-11-14 08:55
这么小就得“咿呀晨鲤对”。。。。(^0^)

是啊,每早打招呼教他,他也咿呀的回应,都是不断的过程。
作者: amonk    时间: 2017-11-14 09:56
山海呀!我砸一转头,写个小宝宝,你用这么多典故,缺了天真味。
作者: amonk    时间: 2017-11-14 09:57
天使临凡演恶魔,最喜欢这一句!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10:58
本帖最后由 山海风云客 于 2017-11-14 11:06 编辑
amonk 发表于 2017-11-14 09:56
山海呀!我砸一转头,写个小宝宝,你用这么多典故,缺了天真味。

没关系的,该说当说。后一个典故确实不常见,对于不熟悉的,是有些影响。
当时是这么构思的――早起孩子咿呀似学语似招呼,大人逗教,用孔子教诲儿子这严肃的事来用典比拟,如同认同小孩的装大人情状,而大人实际也是认真逗教的,严肃中来衬出天真。又因为颈联对仗,需要对等,所以下句又用个典故。
其实吧,读过《滕王阁序》的都会知道“叨陪鲤对”这句,凡是爱好古典诗文者皆当知,之所以注明,因为两个肯定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省事了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11:01
amonk 发表于 2017-11-14 09:57
天使临凡演恶魔,最喜欢这一句!

孩子就是这样,有时弄得你哭笑不得,但反过来想想,确实正是天真之处,可爱之举。我们能这么跟孩子相处几年?基本三四岁就上幼儿园,之后一直上学,哪能天天再在一起?这段时光反而是最难得最值得回忆的……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14 11:04
龙梭,望子成龙也!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11:07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14 11:04
龙梭,望子成龙也!

结庐兄别致雅评!但凡做父母的,皆如此吧。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14 11:41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1-14 11:07
结庐兄别致雅评!但凡做父母的,皆如此吧。

然!非我评别致,乃君词别致。梭字既名既动,别致至极。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11:48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14 11:41
然!非我评别致,乃君词别致。梭字既名既动,别致至极。

如果上面说别致,这回得说“别具只眼”!正合初衷,与“对”双应。结庐兄亦是“尸”坛仵作!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14 12:23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1-14 11:48
如果上面说别致,这回得说“别具只眼”!正合初衷,与“对”双应。结庐兄亦是“尸”坛仵作! ...

马王爷的那第三只眼是公输般扔掉的,连张果老都不认识,想来也没什么用。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14 12:39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1-14 10:58
没关系的,该说当说。后一个典故确实不常见,对于不熟悉的,是有些影响。
当时是这么构思的――早起孩子咿 ...

山海兄通佛法,如用法华经上“黄叶止啼”典故,亦有深长意味。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13:11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14 12:23
马王爷的那第三只眼是公输般扔掉的,连张果老都不认识,想来也没什么用。 ...

睡了个午觉。
安知不是二郎神?特立独行,正别见风采!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13:12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14 12:39
山海兄通佛法,如用法华经上“黄叶止啼”典故,亦有深长意味。

确实意味深长,等他哭时我用上,哈哈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14 13:28
本帖最后由 结庐者 于 2017-11-14 13:30 编辑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1-14 13:12
确实意味深长,等他哭时我用上,哈哈

安知孩儿不是父母之黄叶乎!“医”字可见矣!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14 13:34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14 13:28
安知孩儿不是父母之黄叶乎!“医”字可见矣!

正是不错!此主题正可另作一首!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