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寄友 [打印本页]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3 16:04
标题: 寄友
本帖最后由 结庐者 于 2021-5-8 10:05 编辑

宅园花事休,提兴且登楼。
落见长河日,深怜一雁秋。
牙琴殊未绝,陶菊瘦堪愁。
故作山阴饮,高吟迈俗流。



作者: 西窗听雨    时间: 2017-11-3 19:00
牙琴殊未绝,陶菊瘦堪愁。
故作山阴饮,高吟迈俗流。后半尤好。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3 19:02
花事休――菊瘦,提兴――故作,且高吟,照应有脉。长河日,牙琴,对之慨叹,一雁,陶菊,比兴自怜,“高吟迈俗流”,幸有此提兴,亦赖此迈俗,聊扫茵溷之叹……

古来穷达通滞,不关才也,各有定数,且宽心前行。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3 19:50
西窗听雨 发表于 2017-11-3 19:00
牙琴殊未绝,陶菊瘦堪愁。
故作山阴饮,高吟迈俗流。后半尤好。

谢谢西窗摘赏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3 19:55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1-3 19:02
花事休――菊瘦,提兴――故作,且高吟,照应有脉。长河日,牙琴,对之慨叹,一雁,陶菊,比兴自怜,“高吟 ...

山海兄乃“尸”坛仵作!佩服之至!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7-11-3 20:34
登高,饮酒,赋诗,甚好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4 06:37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3 19:55
山海兄乃“尸”坛仵作!佩服之至!

结庐兄抬举了!
是结庐兄写的用心,架构、意脉俱用心思,有法有体,故而能条分缕析。
今人五律七律往往看轻看简单了,如同林黛玉所言“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当然,林黛玉此言也是出于教香菱这样初学者而提供大致思路)。于是流水写来,像记日记,全无章法。实际,文章讲究“文似看山不喜平”,品韩柳欧苏文章,尤其有唐律诗,尤其意脉结构。像“金圣叹评杜诗,评唐诗”仇兆鳌《杜诗详注》多研究,相信对今人写律诗绝对有助益,不然虽多无益。
想来结庐兄浸淫杜诗有日,应也曾读过两人注解杜诗,所以律诗写的很有章法!这对于论坛是件好事!
作者: amonk    时间: 2017-11-4 08:58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1-4 06:37
结庐兄抬举了!
是结庐兄写的用心,架构、意脉俱用心思,有法有体,故而能条分缕析。
今人五律七律往往看 ...

风云所言甚是!
结庐此诗,读来有“过了一山又一山,翻了一岭又一岭”的感觉。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4 11:37
山海风云客 发表于 2017-11-4 06:37
结庐兄抬举了!
是结庐兄写的用心,架构、意脉俱用心思,有法有体,故而能条分缕析。
今人五律七律往往看 ...

惭愧!于诗一道,真“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也。后代诗家邯郸学步,依葫芦画瓢,皆欲睹杜诗藩篱而不可得,遑论吾等碌碌之辈,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亦不臻唐人中下流之境界。
说起杜诗,于诗最有益者莫过于此。十年前粗略通读过杜诗一遍。机缘巧合之中摸索了个不知名的版本,好在注释到位,疏通有法。仇版可谓大名鼎鼎,然旁征博引太过纷繁复杂,不适合我这个初学者,杨版杜诗镜铨注释简明扼要,多有不解之处,也不适合初学,这两种书都有收藏,兴来偶尔对照翻翻一两页,也是没有太多时间揣摩。金圣叹的没有读过,此人的书我早些年见过全套,没来得及收藏就把卖掉了,近年来不易找到。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4 11:39
邪魔老奴 发表于 2017-11-3 20:34
登高,饮酒,赋诗,甚好

可也有附庸风雅之嫌!
作者: 结庐者    时间: 2017-11-4 11:40
amonk 发表于 2017-11-4 08:58
风云所言甚是!
结庐此诗,读来有“过了一山又一山,翻了一岭又一岭”的感觉。 ...

不过枚举獭祭之障眼法而已,a兄过奖。问好!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7-11-5 10:11
结庐者 发表于 2017-11-4 11:37
惭愧!于诗一道,真“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也。后代诗家邯郸学步,依葫芦画瓢,皆欲睹杜诗藩篱而不可得,遑 ...

可以网购。搜索能搜到。
仇注有简本的。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