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新年”考略
[打印本页]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3-1-25 20:38
标题:
“新年”考略
“新年”考略
年,本是时间的概念,也是计算时间的单位之一。年由月组成,月由日组成。人类在漫长的愚昧时期过着“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生活。渔猎时代,古人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循环中,首先发现了“昼夜”交替的规律,并观察到了“月有圆缺,潮有涨落”的现象,便形成了“月”的概念。进入农耕时代后,又因为农作物的培植生长和气候的寒暖相关,“寒暑往来,星象循环”,于是又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周期,便产生了“年”的概念,年是四季的通称。
“过年”专指一年的开头——岁首。俗话“正月里来是新年”。但在封建王朝时代,“正月”并非指一月。每当改换一次朝代,天子为了表示是“受命于天”的唯我独尊,便要“改正朔,易服色”,即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次,连衣服的颜色也要改变。改过后的第一个月叫“正月”,也就是说他做了皇帝,居了正位。其颁布的历书(又称通书或时宪书)称之为“皇书”、“皇历”。夏朝的历法规定的正月和我们现在的正月一样;商朝却把现在的十二月作为正月;周朝又改十一月为正月;秦朝则定十月为正月。直到公元前104年,即汉武帝太初元年,根据史学家司马迁的建议,才恢复了夏朝的排序法,称“夏历”,又谓“农历”。将正月初一规定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这一规定延续了2000多年。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曾宣布废除旧历改用国历(公历),并决定把公元1912年定为中华民国元年,把1月1日叫做“新年”。但民间仍习惯于使用农历,仍然把农历正月初一当作传统“新年”。袁世凯上台后,便把农历正月初一即传统“新年”改称“春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再次颁布命令,要求自192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国历,废除农历。政府还严令机关、学校、商店不得在春节期间擅自放假,否则就要对相关负责人实行严历的制裁和处罚,但老百姓不买账,最后还是成了一纸空文。当时北平曾贴出了一副趣联:人有是非,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历分新旧,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 ,并规定放假三天。
中国过年的习俗已沿袭二千多年的历史,已成为每个炎黄子孙心目中的大节,其特有的文化内涵甚至影响到了周边的其他国家,如日本、越南、朝鲜、韩国等国家,他们与我们以相似的方式欢度新年。
2013.01.24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