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想起海参崴 [打印本页]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2-9-26 18:27
标题: 想起海参崴
想起海参威
不久前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首府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当从央视荧屏上看到这座城市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时,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由得使我想起了2002年那次海参崴之行。

在旅行社的安排下,我们由绥芬河边境检查站坐上至格罗捷科沃的国际列车出境。28公里的铁路居然磨蹭了2小时50分钟,原因是路轨还是二战时铺设的老轨,无法提速。被称为世界上最慢的国际列车。抵达戈城(中国称其为四站) 后下车办理通关手读。

好在我们都是轻装从简,按当时规定也未带手机,所以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但回來时,在松林海关口岸,我们同道中的一位因为买了较多的俄罗斯香水,被折腾了一番,迟迟不得出关,被罚了卢布才放行……

当地时差比北京早了3个小时(夏时制)。直到下午345分,我们才乘上公路中巴向海参崴进发。从戈城到海参崴约210公里。沿途车窗外尽是一望无际疯长的野草,或是原始森林,不见人影。四个小时的奔波我们终于在当地时间7点半抵达了海参崴。进城处有船头圆柱和海员雕像,双头鹰的盾徽标志十分醒目。  

我们下塌在 “АМЯТКА” (阿穆尔湾宾馆)2楼。所谓的标准双人房间非常狭小,房间里既无电视机,也不供应开水,泡茶用水要到7楼的大堂里排队才能要到一杯……工作人员态度也很差劲。床铺就象担架,卫生间不供应盥洗用具,浴盆小而高,实在别扭。

当晚我们外出在海边一家中国人办的餐馆吃了晚饭。大圆桌、中国菜、还有卡拉OK,可以无顾忌地大声说话、吸烟。端菜的有俄罗斯人、韩国人,他们都是打工者,能说上几句不流利的中国话。其实150多年前,海参崴还真是中国人的天下。海参崴是满族人的古语,意思是“海边的小渔村” ,曾被金、元、明、清四个朝代统治过。元代被称为永明城。现在海参崴的历史博物馆里还有一块明代的石碑。1860年沙俄强迫满清政府签定《中俄北京条约》,致使包括海参崴在内乌苏里江以东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了俄国。1862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将海参崴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翻译成中文就是控制东方。自19世纪下半叶起,海参崴这个名词在官方文件中便消失了,只能在民间被流传和记忆。

从中国餐馆回到宾馆后顺便溜了一圈。大堂内有兜售望远镜、套娃及苏联时期的军帽徽章和苏联邮票等旅游纪念品的摊位,也有一些是俄罗斯的工艺品,除伏特加白酒、巧克力、海产品罐头外其他日用品少得可怜。大堂的角落里、电梯口多了几位身材高挑、浓妆艳抹的金发碧眼女郎,气质高雅、楚楚动人的外表其实掩盖不住她们是在“猎物” 的身份。5楼内厅是赌场,昏暗的灯光下人气极旺……

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游览。随行导游还特意请了一位俄罗斯姑娘、海参崴远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莎娜(学了三年汉语,马上要去中国“哈工大” 短期培训一周)作临时向导。当然她不是志愿者,我们是要为她掏卢布买单的。解体后的俄罗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当时还末走出彽谷。但这位带有几分青涩的莎娜倒是十分敬业的,她随身还携带了一本俄汉词典。

海参崴三面环海,由金角湾、乌苏里斯克湾和阿穆尔湾组成 ,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天然不冻港,是前苏联太平洋舰队司令部驻地。港口是这座城市的心脏,它分为军港、商港和渔港,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海运往来。面积5 6 0多平方公里,人口却只有80万左右。1 9 9 2年之前这里属军事禁地,9 2年以后才对外开放成为旅游城市。

我们在金角湾观海后,便驱車前往参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要塞炮台、海产品市场、日本海出海口灯塔、前苏联红旗舰队纪念广场、著名的二战时苏联近卫军C56潜艇、一所小的东正教堂。在要塞炮台至今还大批保留着当年的各式大炮。莎娜告诉我们要塞毎天中午12时都会举行一次鸣炮仪式,据说还是彼得大帝时期立下的规矩,规定俄罗斯的所有海上军事要塞都要午时鸣炮。海参崴要塞保持了他们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不难想象这是俄罗斯人无法割舍的争霸世界军事强国的民族情结。

中午品尝了一顿俄式西餐,多是黑面包、什么汤、酱之类的,不对胃口,但他们的餐具十分精美。

下午登上几十米高的制高点鹰巢山,在观景台上可俯瞰三个美丽的海湾,并可远眺俄罗斯岛。

下了制高点来到中心广场陆港火车站和“海运码头”。火车站是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1912年建成,与莫斯科火车站的建筑风格完全一致,至今仍然使用着。候车室屋顶的壁画,显示了俄罗斯民族极高的艺术品位。

车站站台中央的一个蒸汽机车头,是二战期间由苏联工程师设计,在美国制造后海运到苏联的。1963年以前,这种蒸汽机车一直奔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为前苏联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火车站是海参崴最为热闹的地方,广场上俄罗斯美女如云,也有成群的海军水兵在这里相互照相,当然也有衣服褴褛的流浪汉……从这里乘火车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需要整整7天的时间,全程9288公里。

陆港火车站对面是列宁广场。这里保留着一尊列宁雕像,他穿着黑色的马甲,右手指向东方。莎娜介绍说,苏联解体之后,全国所有的列宁雕像几乎都被捣毁殆尽,目前在俄罗斯只剩下两尊,一尊在圣彼得堡,一尊就在这里,当地人都称之为“青铜老人”

中心广场上有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始建于1 9 6 1年,是为纪念1 9 1 7年十月革命而建的。广场西端是苏联解体后建造的俄罗斯联邦滨海边疆区政府大厦。广场附近的街区还有一座当年参加车臣作战死难警察的纪念碑。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这些纪念碑却见证了俄罗斯民族曾经的辉煌。

迟暮时分我们才打道回府。把并不太吸引人的购物安排留给明天吧。

1 0年过去了,回首往事,相信开放、前进中的海参崴已经摆脱了私有化早期的困境,如今一定更加靓丽。

这次APEC会议选在海参崴召开无疑显示了再度出山的普金总统开始重拾远东地区的战略雄心,双头鹰也许正仰望着亚太地区的蓝天准备展翅翱翔。



                                                  2012-9-24草稿


作者: 古剑轩x    时间: 2012-9-29 17:46
我对海参崴了解的不多,谢谢介绍!
作者: 隨筆    时间: 2012-10-3 03:41
欣赏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2-10-8 13:15
谢古剑、随笔!即颂秋安!
作者: 九彩鹿    时间: 2012-10-12 00:34
拜读!我1993年夏天年到过海参崴,住了3天,很喜欢那座美丽的海滨城市。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