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长篇三言诗《陈氏太极拳之歌》节选 第一、二章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阳诗翁
时间:
2012-8-4 10:01
标题:
长篇三言诗《陈氏太极拳之歌》节选 第一、二章
第一章 拳之源
覃怀地,千古祥。面九曲,仰太行。
抒瑞气,生紫光。古温县,龙虎藏。
豪杰众,尽栋梁。惊于世,拳运昌。
青风岭,蟒河旁。今陈沟,昔常阳。
有陈姓,耀古邦。四百载,史辉煌。
山西省,有祖厢。泽州郡,种田粮。
始祖卜,性如钢。恶必惩,弱必匡。
有张氏,穷叮噹。妻病死,无棺枋。
债台筑,无以偿。父女俩,泪汪汪。
狠债主,勾官娼。欲霸女,侍儿疡。
陈始祖,侠风罡。公堂上,气轩昂。
据理辩,声铿锵。掷银两,救弱芳。
贫民赞,恶官惶。为报复,心计肮。
槐树下,受欺诳。束双手,踏棘迒。
越山水,步踉跄。移民泪,汇汪洋。
入怀府,遇荒冈。坡沟坎,硬石礓。
暂立脚,种棉粮。设村号,陈卜庄。
谋长远,不可搪。寻新址,为久将。
常阳地,建新坊。至此始,有拳乡。
时乱世,匪患猖。入民宅,毁庭廊。
抢果黍,盗廪仓。卜闻讯,心劻勷。
冲贼阵,气势庞。木棍打,拳头夯。
贼着狠,飞刀戗。中左臂,入骨瓤。
卜虽怒,意不彷。运内气,抖臂梁。
刀离臂,空中翔。一霎那,入贼膛。
众贼见,呆如桩。有逃窜,有投降。
陈卜族,遵法章。精武艺,勤农桑。
睦近邻,亲远房。逢危困,定相帮。
惩邪恶,正义张。除匪患,剜毒疮。
开武社,办学堂。授拳道,图后强。
四乡赞,人共仰。至九代,威更扬。
陈王廷,号拳王。武林界,难觅双。
文武备,韬略彰。时明末,世道黄。
群雄起,生祸殃。为民命,赴国殇。
率乡勇,拒贼狼。挎刀立,阵中央。
英武劲,赛周郎。时局稳,即收缰。
执镖业,护客商。逢劫匪,平步蹚。
遇猛兽,一夫当。天大险,从不慌。
震齐鲁,传四疆。有大志,羡忠良。
思报效,壮边防。考武举,欲戎装。
入校场,气轩昂。刀枪剑,皆争光。
射九箭,俱穿杨。谁曾想,有暗箱。
执鼓吏,早贪赃。三通鼓,现歪肠。
真相隐,恶意狂。报假数,上下诓。
廷据理,争端详。鼓吏赖,更獗伥。
情难忍,愤满腔。剑出鞘,鼓吏亡。
官府动,用兵骧,大丈夫,岂可降?
左蹈火,右赴汤。出围阵,毫未伤。
家难进,亲难相。奔玉带,登山岗。
际遇注处,挡风墙。平阳虎,收锋芒。
做游子,日惶惶。沐风雨,披雪霜。
寒彻骨,肌肢僵。颠沛苦,心凄凉。
寄篱下,怀高堂。夜难寐,泪暗沧。
向九汉,几思量。生于世,应慨慷。
兴祖技,勿彷徨。归故里,两无妨。
遵时令,耨田秧。春耕灌,秋归仓。
闲暇日,造拳忙。灯烛下,对南窗。
阅古典,解疑盲。访拳户,问耆苍。
采百粹,集奇方。效元敬注,著武章。
承祖训,破寻常。太极理,融拳纲。
八卦进,五行防。气功势,拳以尝。
导引细,吐纳长。疏经络,利体康。
双推手,柔中刚。八杆对,两粘枪。
拳配械,破天荒。渊源久,永留芳。
【注 释】
①李际遇。当时河南登封农民起义军领袖。②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
第二章 拳之理
王廷创,拳之理。后世学,代代继。
常提高,精不已。著作丰,展才笔。
至长兴,出新意。十要论,最精辟。
今深研,健身体。分述之,记心底。
拳之论注,气为根。人体内,两仪分。
互为补,同依存。呼为阳,吸为阴。
阳上走,阴下沉。阴若上,变阳春。
阳若下,阴即临。呼当缓,吸须深。
二合一,气力均。倘偏废,邪气侵。
拳之论,贵专神。神主目,通全身。
目光聚,能穿金。目妄视,情自晕。
手运势,目紧跟。神不乱,强可擒。
拳之论,拳为尊。动中静,力缓匀。
静中动,用千钧。握要领,敢创新。
面强勇,不乱纷。逢赛事,多佳音。
拳之论,须用心。只形似,力半斤。
无杂念,智不昏。常自信,元气喷。
练于外,修于魂。表里共,通乾坤。
拳之论,意为真。惟心正,意能纯。
意常聚,气血奔。善用意,疏骨筋。
形随意,拳威森。存诚意,功自臻。
拳之论,刨根寻。太极理。主成因。
圆图小,大回轮。自然界,互环循。
据图象,设拳门。定招式,以求遵。
拳之论,招如林。欲制胜,当超群。
前后挡,左右抡。上下劈,卷风云。
阴阳律,往复频。夺魁首,招赢人。
拳之论,情可亲。常切磋,往来勤。
互敬重,见热忱。拳所向,意在拼。
入技境,不可恂。矛与盾,本为邻。
拳之论,尽芳芬。太极景,沐甘霖。
或开合,或曲伸。或迎背,或扬尘。
赋乐调,奏笙琴。似仙舞,令人欣。
拳之论,放香馨。太极性,拳中珍。
阴阳济,气和温。刚柔共,燥生津。
天地和,倡人伦。扬正性,举世歆。
拳之要注,虚灵宽。行中气,至顶端。
勿须力,意应专。忌领过,身自安。
会阴起,百会拴。顶气满,沉丹田。
拳之要,稳如山。含胸脯,塌腰盘。
垂双手,宽同肩。提脊柱,背不弯。
含住劲,虚如磐。通气血,求自然。
拳之要,养气元。欲养气,松腰环。
气流畅,无阻拦。冲百会,达涌泉。
虚灵葆,动作娴。功力盛,形意轩。
拳之要,虚实观。既有异,又相黏。
两不顾,步维艰。既明辨,利万千。
上下指,左右翻。任意进,自由还。
拳之要,手至关。欲演练,当沉肩。
肘既坠,骨节间。试双臂,似空悬。
上下动,左右旋。伸与缩,自等闲。
拳之要,气贯穿。行真气,意为源。
于五内,本无边。之所往,由意传。
虚灵旺,极刚顽。意所至,气连绵。
拳之要,上下联。互为力,相随迁。
劲始脚,达指尖。经八体,不可偏。
击一处,力用全。首尾顾,前后兼。
拳之要,内外牵。合则利,锐气添。
内中气,意领先。意入境,气升巅。
意催形,气振拳。浑一体,力参天。
拳之要,招势连。前予后,后承前。
招近尾,意勿完。势将换,气不干。
停与起,无痕斑。敌强手,艺超凡。
拳之要,技法严。动与静,招招鲜。
意通贯,气伸延。动中静,静求欢。
蓄内劲,斗志坚。善察变,胜何难!
拳之要,非妄编。循纲领,细钻研。
全面顾,统筹兼。灵活用,益匪浅。
拳之健,健神经。真气运,意随行。
领五体,身心通。达大脑,皮质层。
促兴奋,强功能。可抑制,保平衡。
消倦意,心境松。衰弱症,自消融。
增记忆,思路清。驱杂念,两耳聪。
目光锐,视物明。注意力,更集中。
双推手,缠丝功。练之久,触觉灵。
拳之健,益循环。精气血,无阻拦。
淋巴体,开合繁。毛细管,不痉挛。
动脉送,静脉还。周身走,连心肝。
回流速,减负担。多供氧,营养全。
血压稳,正常间。调心律,两相兼。
冠心病,防在前。护动脉,心肌坚。
无梗塞,活力添。拳技长,体康安。
拳之健,利呼吸。人之命,此为基。
遵拳路,腹式依。气向下,沉丹脐。
开合势,自然宜。废浊吐,换新息。
匀柔缓,势不急。深长细,气不逼。
胸廓紧,腹部移。胸宽阔,腹实积。
增弹性,强胸肌。肺活量,自不低。
拳之健。助消化。内功奇,如神话。
互缠丝,老小架。牵腹胸,轻揉轧。
真气行,秽气刹。促胃肌,蠕动大。
食欲增,五粮纳。肠路通,滞积下。
营养足,英气飒。力充盈,身潇洒。
拳之健,动为主。勤习拳,胜于补。
燕翻身,马弓步。左右旋,上下舞。
举止间,养筋骨。防脆折,增生杜。
静有规,动有度。关节活,拳引路。
螺旋功,缠丝谱。牵肌群,做往复。
常弛张,弹性塑。松如绵,紧似鼓。
骨关肌,相依附。运动时,互承辅。
展英姿,显威武。持之恒,敢擒虎。
拳之健,入医列。疏经络,通气血。
腰为轴,巧力借。身为中,稳如岳。
达功夫,表象切。指发麻,肌似裂。
丹田沉,膀胱热。头顶玄,足根铁。
腹肠鸣,浊气泄。经脉行,络脉越。
体会深,迷惑解。全身通,尽欢悦。
拳之健,贵持恒。遵拳路,依拳经。
身姿正,动作灵。意要聚,气要平。
步要稳,眼要明。或老架,或新名。
或剑扇,或枪戎。因人宜,择式行。
劳和逸,分重轻。功夫到,自然成。
【注 释】
注:指陈氏太极拳的十大理论,即太极气论、太极神论、太极拳论、太极心论、太极理论、太极招论、太极情论、太极景论、太极性论。
注:指陈氏太极拳的十大要论,即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2-8-4 10:13
拜读!学习!
问好诗翁!
一点疑问:是“原创”还是“转帖”?
作者:
山阳诗翁
时间:
2012-8-4 10:28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拜读!学习!
问好诗翁!
一点疑问:是“原创”还是“转帖”?
原创。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2-8-4 11:25
::: 在 山阳诗翁 的贴子提到 :::
原创。
明白了——
先生宝号乃“伦炳宣”(请恕我失敬了!)。
前者【序伦炳宣长篇三言诗《陈氏太极拳之歌》】(http://www.shici.org/oubb/661873.html)为丁国成所作,故标转帖。
作者:
学步
时间:
2012-8-4 14:39
好漂亮的三字拳经,棒!!!
作者:
独爱疏影
时间:
2012-8-4 17:38
非大才者岂能为之!拜读了,问候诗翁~~~
作者:
随聊几则
时间:
2012-8-5 17:07
::: 在 山阳诗翁 的贴子提到 :::
:yes嗯,很不错!很用功!表示敬佩!望继续下去!如可购,咱们算一个!
陈氏太极在新中国伊始的发展并不好,不仅是太极拳门类众多,而且一部国家体委运动司武术科 “钦定”的由杨氏太极改编的《简化太极拳》在全国普及、组织设立,一家独大(顺便说句,这部书的作者顾留馨先生也在陈氏门下)。直到改革开放时、在地方政府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下,才有了长足的发展。欣喜的是:在今年七月份,63岁的陈氏太极传人陈正雷先生被国家武协晋升为中国武术九段,这是陈氏太极人在中国武术界的最高段位。
读感:细读几遍,也没有清楚这篇“歌体”的读者应当是谁?读上去有些长诗的感觉,肯定不是写给咱们这样有太多年陈氏拳史的“老拳友”的。
上次回帖,咱们附上一首《陈氏太极拳练拳歌诀》,那是1985年阚桂香老师在讲授《简化陈氏太极拳》时讲的,它不是诗,尽管很押韵也只是练拳歌诀,甚至在每两句后的标点都用了分号(尾句除外)!治学可谓严谨!
咱们希望贵作不是篇陈氏太极的理论著作,因在陈氏太极史中最具贡献的不是陈王庭,也不是陈长兴,而是陈鑫。他的一部《陈氏太极拳图说》可谓造极。
咱们希望贵作是篇史诗。在陈氏太极拳发展五百余年的历史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动人故事,即便能够叙说一、二,那也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而目前所能够见到的,不过野史杂说。
随聊,仅供参考!
问好!
作者:
山阳诗翁
时间:
2012-8-7 19:56
[imgimg]
谢谢各位赏读点评。
本书共分15章,依次为,拳之源、拳之理、拳之势、拳之规、拳之奇、拳之节、拳之义、拳之勇、拳之威、拳之胆、拳之雅、拳之花、拳之刚、拳之派、拳之风。除第二、三、四章外,全部是陈氏太极拳传人的英勇故事。该书全部采用铜版纸彩印,每页均配有彩色插图,16开本220余页。
作者:
山阳诗翁
时间:
2012-8-8 15:51
本人邮箱:lunbingxuan@163.com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