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忆余杭 [打印本页]

作者: 程灵素    时间: 2012-6-28 10:55
标题: 忆余杭
       看Jimmy的散文游记,一句淡语让我格外心动,他说:“这么久才写你,是因为还会折回去看你。”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深契于心。也许余杭真的适合辗转缠绵、流连过往,难怪东坡要写“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在这个地方,回忆仿佛触手可及般真实,独自在湖边伫立良久,以为微风送来了故人的一声轻唤,却在转身的刹那,泪水湿了脸颊。既不能把盏言欢也只有擦肩而过了。在他面前,千年的时光不过是一个零头而已,有几个人禁得住这漫长的轮回,又有几个人还在独自等待。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我想,这样也好吧。
   去西湖的时候下着雨,撑伞沿着湖边的圆石小径慢慢走着,惊艳于眼前的风景,像极了米友仁的画,烟云流润,草草而成,不事雕琢。路旁百年的香樟斑驳了光阴,细数那些深深浅浅的纹路,以为穿越到了风雨飘摇的南宋。忽然想起《世说新语》里那个我见犹怜的女主“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感慨自己只停留了一会儿,便人事沧桑了。
   细抚每一座桥身,被雨水淋湿的砖石与冰凉的指尖相触,心顿时变得柔软起来,偷偷用老先生那里学来的怪怪吴音念水榭亭台的名字,自己先笑倒了,像是深宅大院的闺女拾到一张电影票,终究是有口不会开有眼也不会看的,青春散场,弹指芳华都祭奠了妆台上那个布满灰尘的镂花漆盒。锁住心门,不再轻易开启。也许“多情总被无情恼”,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远处山色微茫,雾霭重峦,近处的湖面水气氤氲,呈现出江南特有的青灰色,若西湖真是位女子,怎能不让人心神荡漾呢,青衣淡妆,顾盼横波,文采风流,见之忘俗。便是怒骂娇嗔,也别有一番风情。倒是岸边几朵荷花亭亭玉立,为这里增添了几笔柔丽的色彩,整个画面才不显得那么凄凉哀婉。
  断桥、苏堤、雷峰塔名声在外,自然游人如织,偏偏我从无热性,亦不愿在人多的地方多停留,所以更偏爱西泠的孤山,山上葬了不少名士,与梅花为伴,虽然游人很少,想来也不会寂寞。徒活二十载,竟不知寂寞是何滋味,只纵情山水,写诗撰文罢了,到这里见了小小墓,才恍然识得这种感觉。篁村曾有一句“偶谈山水悔风尘”,小小生前傲骨,死后被游人围观,不知会作何想。记得张岱在《陶庵梦忆》里写当时的名妓王月生,若是要与她单独私会,一定要在每年的一、二月下聘,否则这一年就约不到。不敢妄断世人浅薄,只是觉得杭州并不适合三五成群、浩浩荡荡地游玩。商业化了的地方,毕竟难见当年的风雅。最终只能在明信片上写下那副很著名的联“亭前瞻柳色风情已矣 户上寄萍踪雪印依然”权当祝福小小了。
     要离开了,想起张震岳的《再见》“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再回来......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有些承诺注定不敢轻许,却也从来不曾忘记。

     【忆余杭】
微雨帘纤,一枕风花悄入梦,茶烟浅嗅味如初。雁带故人书。
吹尘前事三生远,检点墨笺旧痕暖。可怜孤冢误情痴,柳径笛声迟。




作者: 无伤    时间: 2012-6-28 18:25
极喜欢的这文笔
作者: 断堇    时间: 2012-6-29 15:13
同楼上,问候二位姐姐,祝夏安~
作者: 程灵素    时间: 2012-7-1 18:00
::: 在 无伤 的贴子提到 :::
极喜欢的这文笔
应该去杭州西溪湿地,环境清幽每天限游览人数的,旅游地理杂志上说那里的蒸白条鱼很好吃。。。






作者: 程灵素    时间: 2012-7-1 18:30
::: 在 断堇 的贴子提到 :::
同楼上,问候二位姐姐,祝夏安~
堇堇好:love木有礼物,美图送上。。。



作者: 断堇    时间: 2012-7-7 21:18
::: 在 程灵素 的贴子提到 :::
堇堇好:love木有礼物,美图送上。。。


{ulurl}/8603148/20120701063045-_.jpg
一条老街,一把雨伞,一个背影,便惹出无数故事......
再赏姐姐佳作,问好~:8)
作者: 西厢待月人    时间: 2012-7-31 16:35
不错!
作者: 澹台清爰    时间: 2012-8-18 15:40
浮生空岁月,人事隔年秋。
细雨千山外,尘缘一梦收。
君当成过客,我自老幽州。
花落无因果,相知不可求。
痴人就是笨蛋、傻子、神经病。。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