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关于联律相反律的探讨 [打印本页]

作者: 雾中松柏    时间: 2011-10-11 14:59
标题: 关于联律相反律的探讨
提出一个问题互相探讨一下,就是关于联律的相反律。
在我读到的资料中,对联也有拗句,其拗救可依相反律,参见“百度百科——拗句”义项。网址是:http://baike.baidu.com/view/312537.htm。
在该页的第三点“律诗中的拗句和楹联中的拗句”中除了有格式说明,也给出了实例。现将有关内容复制如下:
3、律诗中的拗句和楹联中的拗句
(1)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律诗是有拗就要救,但由于楹联只有上下句,没有其它律句相映衬,故关于拗救部分的小拗通常不要求在楹联中使用,也就是说楹联中的小拗可不救,只要整体平仄声和谐即可。例如“平平仄仄仄平仄”,律诗要求对句格式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如果对句不进行拗救仍然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我们讲此诗句就不合律,但在楹联中不能属于出律范畴,只要对句仍然是相对应的律格联句即可。
(2)关于大拗句的格式,律诗中的格式是固定的,就是上面列举的两种格式,但楹联则不同,因为楹联仅仅是两个句子之间的对仗,所以楹联更大程度上倾向于平仄相反律,特别是网络楹联的兴起,更是给拗句的另一种格式提供了温床。楹联拗句(大拗)也是两种,但每种有两种应对格式,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格式一,律诗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格式二,相反律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格式一,律诗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平——格式二,相反律格式
以上相反律格式仅适用于楹联,不适用于律诗!楹联中拗句在日常使用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鄙人在分析古今风景名胜区名联时统计691副联中有拗句联(包括多分句联中拗句分句)41副,比例约为6%,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不能看到拗句联而不知何物。
例如我们通常讲的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出句就是我们上面说的第二种格式,出句关于三位拗在四位进行了救;再如泰安泰山楼联“我本楚狂人,五岳寻仙不辞远===地犹郰氏邑,万方多难此登临”,出句第二分句也是上述第二种拗句格式,第五字拗第六字救;又如洛阳邙山吕祖阁联“东南瞻崿岭,千层翠黛朝更凤阙===西北听洪水,万丈波涛出龙门”,出句第二分句就是上述第一种拗句格式,对句第二分句完全按照相反律来安排平仄的,是第一种拗句的第二种格式相反律格式。

除了该网页给出的实例之外,还有其它联例如下:
景观联:
武夷山小桃源的对联:喜无樵子===怕有渔郎
杭州西湖三潭映月对联:明月自来去===空潭无古今
苏州沧浪亭的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清]梁章钜题
金石长不朽===丹青本无双——[清]李瑞清
一鹗忽翔万云怒===群虬相奋孤剑鸣——[清]谭嗣同题赠黎贵逊
荷风===松月——于右任题联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1-10-11 15:41
好题!  宜置顶供大家学习、探讨!
作者: 赵公子    时间: 2011-10-11 19:02
从对联的发展来看,的确是一道值得深究的难题!
或许,对联的发展日后也会变成诗歌一样的结果,分为,近代联和当代联,又或分为:音义联和意义联等。
纵观一些地方的庙宇、排坊、门亭等,都是古时候留传的,但在当时,这些对联除不合律外,韵脚、词性、句意、字数等都符合我们公认的对联格式,同样都被民众所接受,成为民间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
于个人见解,在格律上,对联还是坚持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底线,至于对联孤平一说(这个古人也没有定义),就不表立场。
作者: 愚讀軒吟    时间: 2011-10-11 19:55
关于联律的问题 咱不是方家 也不是大家 引用落纸云烟老前辈的一段话:
我也听过:
鱼竿韵:平平平平仄
我还听过:
扁担韵:仄平平平仄
笔架韵:仄平仄平仄
平头韵:平仄仄仄仄
平尾韵:仄仄仄平仄
等等 等等
总之在网上看到的5言联变格有近十种,7言联的变格那就更多了。
变格的泛滥成灾,最终导致:正格+变格=无格。
这无非是为对联取消格律所进行的搭桥铺路。
几百年来,成书的对联集很多,可是书中所收的变格对联毕竟是占极少数,绝大多数还是正格的对联。
名人,即使他的字不怎么漂亮,但他的字同样也值钱;名人,即使所作的对联不合律,但他的对联照样被天下所认同。我们不是名人,若所的对联出律,也不会被天下所认同。
所以,这些变格只能作为我们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我们还是把大部分精力用在正格联律上,提高自己的对联水平。

我们都是初学 还是按版规 依正格联律吧 再说了 律诗的拗救 一首诗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  在此出联让别人对你出错了难道要别人帮你救???
对联非律诗,首先须遵循马蹄韵,拗救之说并不适用

所以本版不支持变格联律 望谅....
作者: 愚讀軒吟    时间: 2011-10-11 19:58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好题!  宜置顶供大家学习、探讨!
是好题 但版规只支持正格联律  学习 知道就好了 探讨的话几百年了都没个结果 咱还是一步步来吧 置顶就免了
作者: 鲁秋白    时间: 2011-10-11 23:13
学习!
作者: 落纸云烟    时间: 2011-10-20 16:56
对联茶社一向都是支持正格联律的。
当然了,对于那些长联,趣味联,机关联等在联律上可以适当放宽。
所谓的律诗拗救,就是说在写诗时,上句(奇数序句)一时想不出或是觉得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句子了(已经出律),就用下句(偶数序句)来补救(合律句)。正如愚讀軒吟先生所说的“一首诗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而作为只是出上联让别人对下联,就不要出不合律的上联,更不能出不合律的下联。所谓的拗救也只是下来补救上的,不可能上来补救下。
若是一人独立完成一副对联用上拗救也未必不可,但要注意的是只可下联来补救上联,不可上联来补救下联,也不要经常采用拗救形式来完成对联。
严格用正格联律来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对联是有好处的。毕竟我们不是名人大家。
作者: 黄河入海流    时间: 2011-10-21 02:28
::: From the post of 落纸云烟 :::
对联茶社一向都是支持正格联律的。
当然了,对于那些长联,趣味联,机关联等在联律上可以适当放宽。
所谓的律诗拗救,就是说在写诗时,上句(奇数序句)一时想不出或是觉...
若是一人独立完成一副对联用上拗救也未必不可,但要注意的是只可下联...
严格用正格联律来要求自己,对自己的对联是有好处的。毕竟我们不是名...
有理!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