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再咏林彪 [打印本页]

作者: 任雨读    时间: 2011-5-25 15:21
标题: 再咏林彪
纵使从无九一三,秃厮未必接红班。

先前早有前车覆,此后能无后驾翻?

嫌隙应生銮殿上,祸端筹运幄帷间。

荒原如不仓皇逸,卧榻之旁肯睡酣?
作者: 秋更绿    时间: 2011-5-25 15:36
咏在于夸,也是有功之人。
作者: 菲怡    时间: 2011-5-25 15:41
欣赏,问好~
作者: 一碗清水    时间: 2011-5-25 15:52
好文,欣赏。
作者: 任雨读    时间: 2011-5-25 15:56
::: 在 秋更绿 的贴子提到 :::
咏在于夸,也是有功之人。
呵呵,那的看是对谁了。对D应该说是立了奇功之人。 对这个民族来说,他立的那些所谓的“功”,是“功”是“过”还得留待后人评说!   那要取决于他一手缔造的政权对于这个民族来说是祸是福了。 如果是前者,那他打的胜仗越多,他的罪过就越大!对于这个问题看法目前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敏感话题在此就不必深谈了。
作者: 任雨读    时间: 2011-5-25 15:59
::: 在 菲怡 的贴子提到 :::
欣赏,问好~
问好朋友!谢谢临帖
作者: 任雨读    时间: 2011-5-25 15:59
::: 在 一碗清水 的贴子提到 :::
好文,欣赏。
谢谢鼓励!问好
作者: 中国海哥    时间: 2011-5-25 18:32
古史犹难清,现史更难明~~

仁者见人,智者见智!真矣~~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1-5-25 21:45
总觉得林彪心术不正!
作者: 紫硯墨羽    时间: 2011-5-25 23:21
飘过。。。
功与罪——中国的一段历史。。。
问好雨读!
作者: 桐影    时间: 2011-5-26 00:14
此人在解放战争中是有功的,但在抗日战争初期却借机跑到苏联去避难(根据影剧资料),建国后又善于变身,可见此人心里的算盘是三十六架的。
作者: 沧海飞语    时间: 2011-5-26 09:26
欣赏,问候。
作者: 阿宫恒炳    时间: 2011-5-26 20:15
本是写在党章里的接班人,何必急于求成???
作者: 任雨读    时间: 2011-5-26 22:35
::: 在 阿宫恒炳 的贴子提到 :::
本是写在党章里的接班人,何必急于求成???
呵呵,国家是人民的国家,社稷是人民的社稷!非谁人之私家所有!!不是谁家院子里结的瓜果,你想送谁就送谁!! 就这些问题本身先生难道不觉得荒唐可笑吗? ?是谁有这么大的权利来支配国家的命脉和未来呢 ?
辛亥革命早就结束了封建帝王家天下的统治方式!五四运动也早就高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历史的车轮是在某个时期滚错了方向?还是一直就是在靠忽悠咱老百姓以达到自己统治的目的呢?
林彪其人心术固然不正,但他绝对不是最坏的!他只是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被人利用了。
作者: 任雨读    时间: 2011-5-26 22:43
一并谢谢楼上各位的临帖鼓励!问好各位
作者: 随聊几则    时间: 2011-5-27 01:05
嗯,林彪是共和国的一位元帅,其戎马一生,曾在战时统率百万大军,横扫大江南北,立下赫赫战功,是新中国建立的功臣,这点早有定论;其晚年的事情亦此——历史的事情要区别对待:可以声讨他的罪行,但不能因此抹杀他的功绩。
呵呵,评论一位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人不是咱们的专长,倒是喜欢把他作为一位诗友来探讨其作品的优劣。咱们很喜欢他那首西江月重上井冈山》,起句“繁茂三湾竹树,苍茫五哨云烟”就让人感到一种即时的索怀、畅聊的笔锋;犹结句于“工农亿万志昂扬,誓把敌顽埋葬!”足见其时魄力十足!咱们予诗见:人无志,其诗必萎;人无识,其诗必馁。
随聊:忠奸古去江中月,后说今来水上风。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1-5-27 23:17
::: 在 随聊几则 的贴子提到 :::
随聊:忠奸古去江中月,后说今来水上风。
有评如此,境界足高。
作者: 任雨读    时间: 2011-5-28 00:14
::: 在 随聊几则 的贴子提到 :::
嗯,林彪是共和国的一位元帅,其戎马一生,曾在战时统率百万大军,横...
呵呵,评论一位在历史上有争议的人不是咱们的专长,倒是喜欢把他作为...
随聊:忠奸古去江中月,后说今来水上风。
呵呵,鄙人并无抹杀林副主席功绩的意思!前面说过,对于D来说林确实立下汗马功劳。至于我后话所说的,为什么这些功劳却成了其人罪孽一说,那是基于个人对整个共和国历史的反思!再此不想细详其因。毕竟牵涉到敏感话题。

先生最后一劝世联,措辞古朴,对仗工整,且有凌驾于古往今来浩瀚历史之上,看破世情,看破兴衰的一份超然和淡定! 令雨读不得不佩服先生的文笔功底如此深厚! 然而,我想说,正是这份超然的出世境界,其实也是对民族未来历史的一种不负责任态度!俗话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对历史的总结,其实就是为了未来的路更好走一些,让后人不重复前人曾经的苦难,少走一些弯路。所以当今的一些敏感话题,其实是未来社会不可回避的话题和问题!所以对林彪前期功绩的定论其实决定于对当今敏感话题的定论!二者不可分割。
作者: 菊紫    时间: 2011-5-28 00:23
林彪之死很复杂,官方说法只是一面之辞
作者: 任雨读    时间: 2011-5-28 07:50
::: 在 菊紫 的贴子提到 :::
林彪之死很复杂,官方说法只是一面之辞
同意朋友的看法!我也这么认为。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