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回文诗词谈趣(转)
[打印本页]
作者:
代胜峰
时间:
2011-4-7 23:39
标题:
回文诗词谈趣(转)
中国文学中有一种稀奇的文体,无论顺读倒渎都可成文。这种文体叫“回文体”。诗词中比较多见。诗就叫“回文诗”,词就叫“回文词”。
举一首夫妻对答的回文诗为例。顺读是丈夫以诗代信,写给妻子,极道思念妻儿之苦的(丈夫在外,妻和儿在家)。诗云: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将之倒读,可以变成妻子的复信,诗为: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顺读倒读,作者的身分、语气、居地等等也跟着变了。
据说回文诗本来就是几个太太玩出来的花样。“诗体不一,而回文尤异。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回文类聚序》)都是因为思念久别的丈夫。于是搞这玩意儿寄给丈夫以表相思之苦的。
被称为回文诗肇端的《盘中诗》,相传是汉代苏伯玉的太太因丈夫外出久不归家,把诗词写在盘中寄给他,因而叫《盘中诗》的,诗的写法,屈曲成文,从中央以周四角。“山树高,鸟鸣悲。泉水深,出鲤鱼,鲤鱼肥,空仓雀,常苦悲,吏人妇,会夫稀,……”含宛转循环之意。但因它还不能倒读,不过词序上的经营同后来的回文诗类似,故只能说是“肇端”。
正式的回文诗创作者据说是前秦苻坚时代的窦滔之妻苏蕙。窦滔镇守襄阳,没信回家,苏遂织锦为回文,以841字排成纵横各为29字的方图,回环反复读之,可得诗3752首,名叫《璇玑图》,叫人送到襄阳,窦滔看了,非常感动,就把苏氏接到任上去。通俗小说《镜花缘》四十一回载有此图。读者若有兴趣,不妨找来看。今举图中一例如下:“仁智怀德圣虞唐,贞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妄淫荒,心优增慕怀惨伤。”倒读亦可成诗。
说老实话,《璇玑图》中的回文诗我不太喜欢,因为读起来如猜谜般似通非通,算不得好诗。不过以841字可以排列成几千首诗,文字的奇妙,却是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了。
“回文体”中还有一种更奇妙的是,一首诗倒读可以成词,词倒读可以成诗的。举一个例子,顺读是一首七言律诗:
明窗半掩小庭幽,夜静灯残未得留。
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倚望高楼。
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余赋旅愁。
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
将之倒读,可以变成《虞美人》词:
秋声几阵连飞雁,梦断随肠断。欲将愁旅赋余诗,叠叠竹斜,移影月迟迟。
楼高望倚长离别,叶落寒阴结。冷风留得未残灯,静夜幽庭。小掩半窗明。
据说是清代一位才女写的。作律诗看,对仗不算工整倒读成词,则比诗好得多了。不过回文诗求得通顺已难,和况是可以互变的回文诗词,句法结构和押韵的平仄都要变的。回文诗词而能写到这样水平,也的确是甚见“才气”了。
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也有回文词之作,在他的《饮水集》中有注明“回文”的《菩萨蛮》三首:
(一)
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翠衾妆拥醉,醉拥孤衾翠。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二)
砑笺银粉残煤画,画煤残粉银笺砑。清夜一灯明,明灯一夜清。
片花惊宿燕,燕宿惊花片。亲自梦归人,人归梦自亲。
(三)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裒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裒,风剪—丝红,红丝一剪风。
这三首词都是上句与下句成为“回文”的,如上句“醒莫更多情”,倒读成为下句“情多更莫醒”。整首词倒读,也是极协音律的回文词。由于有这两个特点,因此每一句开头的一字和结尾的一字也要押韵,如“客·夕”、“门·昏”、“清·明”、“花·鸦”等是。但最难得的是它不仅“通顺”而已,还有感情,有韵味,有意境。如“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亲自梦归人,人归梦自亲。”等句,虽是回文,意思并不重复,下句是作更深一层的演绎的。即使不作回文词看,也是“警句”。
我写了一篇《回文诗词谈趣》,想不到竟有那么多读者大感兴趣,要求我多找一些来谈。这对我也有好处,迫使我不得不多翻一些“杂书”,现在总算可以凑合来写一篇了。
不过,我要声明的是,我在这里介绍的回文诗词是不负“考证”之责的。那些回文诗词的作者,我只是根据前人的说法,至于是否真的是那个作者写的,我就不管了。(文学史上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出名的文人,往往有人把无名氏的作品放在他的“名下”。但好在大多数读者只是欣赏作品的本身,“考证”之责,那就让之专家吧。)闲话表过,言归正传,相传远在南北朝时代的梁元帝,就曾经写过一首游园的回文诗!
斜峰绕径曲,从石带山连。
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倒读成为:
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
连山带石从,曲径绕峰斜。
唐代名妓薛涛,相传也有“四时回文诗”之作。
春
花朵几枝柔傍砌,柳丝千缕细摇风。
霞明半岭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树松。
夏
凉回翠颦冰人冷,齿嫩清泉夏井寒,
香篆袅风清缕缕,纸窗明月白团团。
秋
芦雪覆汀秋水白,柳风凋树晚山苍。
孤帏客梦惊空馆,独雁征书寄远乡。
冬
天冻雨寒朝闭户,雪飞风冷夜关城。
鲜红炭火围炉暖,浅碧茶瓯注茗清。
第一首《春》倒凑成为:“松树一村孤上月,日斜西岭半明霞。风摇细缕千丝柳,砌傍柔枝几朵花。”其他三首类推,不赘。
宋代的苏东坡相传也有咏吟“四季闺怨”的《菩萨蛮》回文词,是上一句倒读变成下一句的:
春闺怨
翠鬟斜幔云垂耳,耳垂云幔斜鬟翠。
春晚睡昏昏,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坠雪梨花细。
颦浅念谁人,人谁念浅颦。
夏闺怨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腕耦,耦腕冰红子。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秋闺怨
井梧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梧井。
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愁,愁宜不上楼。
冬闺怨
雪花飞暖融香颊,颊香融暖飞花雪。
欺雪任单衣,衣单任雪欺。
别时梅子结,结子梅时别。
归久恨开迟,迟开恨久归。
这几首“闺怨词”和苏东坡的“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的风格似不相类,遣词造句,也属平平,真假就不可知了。(苏东坡虽也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之类的婉约词,但语意高妙,非这几首词可比。)
不过虽属平平,作为回文词看,最少也可算得是合格的了。
最难得的是清代朱杏孙写的《虞美人》回文诗词。何以说它难得呢?(一)词的本身可以倒读成词;(二)这首词还可以变作一首七言律诗,倒读也是七律。
这首亦词亦诗的回文如下(先当作词读):
虞美人
孤楼绮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围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俏,影对疏栏小。院空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读也是《虞美人》。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空院小栏疏,对影俏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围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绮楼孤。
顺读倒读,都是《虞美人》词,但标点不一样。妙处在此。更妙的是,又换一种标点法,还可以变成回文七言律诗。请看:
孤楼绮梦寒灯隔,细雨梧窗逼冷风。
珠露扑钗虫络索,玉环围鬓凤玲珑。
肤凝薄粉残妆俏,影对疏栏小院空。
芜绿引香浓冉冉,近黄昏月映帘红。
倒写成为:
红帘映月昏黄近,冉冉浓香引绿芜。
空院小栏疏对影,俏妆残粉薄凝肤。
珑玲凤鬓围环玉,索络虫钗扑露珠。
风冷逼窗梧雨细,隔灯寒梦绮楼孤。
不论作回文诗或作回文词来看,都是颇具水平的了。文字之妙,一至如斯,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
南柯映梦
时间:
2011-4-8 21:57
小妹来拜见哥哥了,又长知识啦~~~
作者:
断堇
时间:
2011-4-8 22:22
品读,问好~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1-4-8 22:33
好帖,长见识!
小代辛苦了!
作者:
代胜峰
时间:
2011-4-8 23:44
::: 在 南柯映梦 的贴子提到 :::
小妹来拜见哥哥了,又长知识啦~~~
小妹又来光临了,哥哥欢迎!问好小妹!
作者:
代胜峰
时间:
2011-4-8 23:47
::: 在 断堇 的贴子提到 :::
品读,问好~
谢断堇来访,问好断堇!
作者:
代胜峰
时间:
2011-4-8 23:49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好帖,长见识!
小代辛苦了!
古月版主客气,这怎能算辛苦!向前辈学习!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