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清平乐 阑夜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1-3-31 22:23
标题: 清平乐 阑夜
誓言无色,
一道单行辙。
阑夜玉盘樱桃核,
灯下蓦然坠落。

一生一夜风声,
觉来下弦五更。
回望窗前寂寞,
一宵爬满青藤。
作者: 童言    时间: 2011-3-31 23:02
樱桃核坠听叮咚
作者: 岭上    时间: 2011-3-31 23:09
欣赏,问好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1-4-1 11:29
::: 在 小弹的风铃 的贴子提到 :::
誓言无色,
一道单行辙。
阑夜玉盘樱核,
灯下蓦然坠落。

一生一夜风声,
觉来下五更。
回望窗前寂寞,
一宵爬满青藤。
问好风铃!
红色字是否出律了?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1-4-1 15:00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问好风铃!
红色字是否出律了?
弦 确实出律了
不过 桃 依照我手中的词谱是通用的,呵呵。
贺新郎里也有类似的格律
这个我很不解,词一般是用律句的,为什么这么多拗句啊。
比如念奴娇过片第一句:应念岭海经年
还有风流子:砧杵韵高
还有最熟悉的满庭芳:画角声断谯门
贺新郎:白发书生神州泪
周美成创的长调里就更多了
可惜宋人乐谱不传,这些拗句出现的原因,它们独特的美感和与乐曲的协调性就不得而知了。
尤其是沁园春首三句,诸家格律不甚相同,钦定词谱里几乎全是可平可仄。
词是配乐的,可恨古曲听不到,无法完全感受其中之美……
美成在解释《六丑》时说过,“此词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颇难歌。故昔高阳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此比之”
六丑词境甚美,可惜那“颇难歌”之声,已经永远湮没在一千年的年轮里,灰飞烟灭,不留痕迹……
真想穿越到两宋,去听听那些天籁之音。
据说即使是《白石道人歌曲》里的乐谱,也很少有人唱的出来
美好的东西太容易消逝了,就像现在这些盛行一时的摇滚、嘻哈、蓝调……千百年后,谁又记得谁?
想起当年“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再看当下诗坛,一声叹息。
也罢,想得太多了,呵呵。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1-4-1 23:32
::: 在 小弹的风铃 的贴子提到 :::
弦 确实出律了
不过 桃 依照我手中的词谱是通用的,呵呵。
贺新郎里也有类似的格律
这个我很不解,词一般是用律句的,为什么这么多拗句啊。
比如念奴娇过片第一句:应念岭海经年
还有风流子:砧杵韵高
还有最熟悉的满庭芳:画角声断谯门
贺新郎:白发书生神州泪
周美成创的长调里就更多了
可惜宋人乐谱不传,这些拗句出现的原因,它们独特的美感和与乐曲的协调性就不得而知了。
尤其是沁园春首三句,诸家格律不甚相同,钦定词谱里几乎全是可平可仄。
词是配乐的,可恨古曲听不到,无法完全感受其中之美……
美成在解释《六丑》时说过,“此词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颇难歌。故昔高阳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此比之”
六丑词境甚美,可惜那“颇难歌”之声,已经永远湮没在一千年的年轮里,灰飞烟灭,不留痕迹……
真想穿越到两宋,去听听那些天籁之音。
据说即使是《白石道人歌曲》里的乐谱,也很少有人唱的出来
美好的东西太容易消逝了,就像现在这些盛行一时的摇滚、嘻哈、蓝调……千百年后,谁又记得谁?
想起当年“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再看当下诗坛,一声叹息。
也罢,想得太多了,呵呵。
风铃博学,钦佩!
所提出的问题虽然难以解释得清楚,但相信这样的探讨有百利而无一弊。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1-4-2 07:37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风铃博学,钦佩!
所提出的问题虽然难以解释得清楚,但相信这样的探讨有百利而无一弊。
我去搜索了一下姜夔的几首作品,却没有搜到一首被现代人唱出来的。
是不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呢,唉。
好多词里的问题,只有曲调能解决。
比如醉太平里的那两个拗句,究竟有什么特殊的美感?
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也是一样,单拿出来并不能感觉到有多美,至少和配上曲子差得远。
例如林利南的一些歌词,只有配上曲才有味道,如《五月的雪》《下沙》
总觉得这些会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