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诗经一得 [打印本页]

作者: 潇瀛    时间: 2011-3-27 21:05
标题: 诗经一得
          胡乱写写,随手为之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夫子用“思无邪”三个字来描述诗经,透彻而简明。

     纯粹的思想,纯粹的灵魂,用最古老的语言诠释了一个古老而博大的民族。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传承五千年不断的文明。从几千年前的字里行间清清楚楚地为我们展现了那样一幅巨大的,充满着勃勃生机的画卷。

     最初,接触《诗经》是因为那一首《周南》。

     “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怒放的桃花,鲜艳如火,待嫁的女子,人面桃花相映红……

      之后,就慢慢沉浸在《诗经》的意境中了。真正读后,才能体会什么叫做思无邪。人类生活中最朴实,最纯粹的情感。开篇便是《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夫子将其放在第一篇,应当就是为了阐述一个人伦问题。世间一切人类情感,便是先有了男子与女子之间的“爱”与“情”,才衍生出亲情,友情以及其他类型的情感。

     不知道之后的朝代为何会把这篇描写男女之情的诗变成忠君爱国的内容,但我想,夫子最初的意愿就是这样诠释的。

     《诗经》风雅颂,唯风,最真。而小雅,则是统治阶级所作,如此,就多了一些讽刺和针砭时事。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几句出自《小雅·采薇》。

     在未曾看过原文之前,我一直觉得这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后来,在真正学习过后,才知道这首诗是为了讲述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三百,何以称之为“教化”?其中作品基本上都代表着那个时代公认的道德原则。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无邪是正常的感情流露。人性中总有好的,不好的,亦或者是分不清好坏的。夫子将其汇总,以一颗博大而包容的心,为我们将几千年前的风土人情一一记述整理。

     秦曾经焚过《诗经》,但《诗经》是在太容易记诵,士人皆熟记于心。于是,这三百零五篇诗文,在汉代又流传了起来。齐鲁燕赵皆有流传。我以为,这样不遗漏的传承,在于“情”。

     《诗经》以动人而著称,就是现在的我们看来,都止不住为其心驰神往。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摇曳的芦苇,露水凝为白霜。喝水阻断了路途,伊人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即,渴求而不可得……道阻且长啊!无论何处,都无法到达她的身边。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意。即使我不来,难道你就此断了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思。即使我不来,你也不愿与我相见?我站在城墙上,张望。一日不见,如隔三月。

     古人早已经用最美的语言,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后人又如何能够超越?

     孔子,在那个圣人辈出的时代,如此耀眼,是否,就是因为他拥有这样一颗赤子之心呢?
作者: 幽冥隐士    时间: 2011-3-27 21:29
好文啊!
我从来没买过诗经,所以也无缘通读,总感觉语言有些太古老,所以一直不太喜欢去读。不过等我大学毕业了,是该去买本诗经读读。。。
作者: 涵蕊    时间: 2011-3-28 00:33
到御姐这里治愈下。
小时候喜欢击鼓,年轻时候喜欢野有蔓草,后来老一点喜欢葛生,你说这几首里最喜欢采薇了,吼吼~~

突然发现我喜欢东西各种杂乱,没有套路,汗。。。。。。。。。
作者: 潇湘馨儿    时间: 2011-3-28 14:09
古雅的人,古雅的文,不错。
作者: 小红花    时间: 2011-3-28 15:48
诗经诗经,顾名思义,诗之经也。。。

欣赏楼主好文笔!
作者: 秋雁    时间: 2011-3-30 22:18
此文耐读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