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赞栖霞寺(观电影《栖霞寺1937》有感)
[打印本页]
作者:
代胜峰
时间:
2011-3-23 21:01
标题:
赞栖霞寺(观电影《栖霞寺1937》有感)
贼闯南京洗劫空
帝魔淫掠蒋惊风
寺僧谋策济民难
江户说禅渡倭雄
但见慈悲生智慧
不须刀剑止兵戎
留名史册谁能忘
古刹炉香飘亚东
说明:电影《栖霞寺1937》有个片段很发人深思,栖霞寺主持得知日军某军官也有点佛教的信仰,于是自己主动和这位军官谈话,主要是讲些佛事,结果“渡”了这位军官,使栖霞寺免遭了战火的洗礼。但愿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作者:
代胜峰
时间:
2011-3-23 21:06
一部名为《栖霞寺1937》的电影日前正在南京紧张筹备,记者从中获悉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3月,南京栖霞寺一位监院僧人带领僧侣庇护了24000余名日寇铁蹄下的难民。
千年古寺成了“难民营”
传真师傅现在是栖霞寺的监院,自从进寺以后,他的师傅便不断将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发生在寺里的一些事讲给他听。师傅告诉他,从1937年12月13日开始,大量的市民涌入栖霞寺。仅13日当天,就有500多市民陆续涌入栖霞寺寻求庇护。此后一直到1938年3月,最后一批难民转移到国际安全区,栖霞寺一共庇护了24000余人,这里面既有无辜平民也有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官兵。
传真师傅没想到寺院还有这么一段让人感动的历史,为了证实它的存在,他开始有意识地收集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前几年栖霞寺后山出土了一块石碑,上面详细记载了栖霞寺在1937年的冬天给多少平民提供了生的希望。香港出版的《栖霞山志》上也详细记载了那个冬天,出家人为了庇护难民做出的牺牲,后来出版的《拉贝日记》里也描述了这个不是难民营的难民营。
佛家“辛德勒”挺身而出
传真师傅说,24000余人只是不完全统计,《栖霞山志》上的记载是30000余人,然而不管是24000余人还是30000余人,收留他们对于栖霞寺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数九寒天,几万人的吃住怎么维持,寺外是凶狠的日寇,寺内是严寒、饥饿和疾病,出家人身上担着的是双重重担。
这时候有个人挺身而出,《栖霞山志》记载:寺众恐祸及,谓师曰:“从井自陷,智者不为,况寺财已绌,曷不顺之?”师曰:“释氏方便之教,普度众生,吾人暮鼓晨钟,孜孜躬年,现正面临考验。今兽兵塞途,凶焰未戢,此数万无家可归妇孺,既入慈悲之门,安可为德不卒,推而出之,委诸沟壑乎?”这段山志中提到的师就是寂然法师,当时是栖霞寺的监院。
佛门与日军周旋4个月
传真师傅说:“日本人并没有因为栖霞寺是佛门就放过它,四个月里他们不停地侵扰栖霞寺。大的冲击有3次,小的有7次,零星的冲击就不计其数了。”
“有一次,来了一个班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公然在庙堂里强奸了一个当时只有14岁的小姑娘,当时寺里所有的难民都愤怒无比,要和日本人拼命,但是为了防止更大的牺牲,寂然法师劝难民强忍愤怒。”
为了阻止日寇的冲击,寂然法师联合寺里的难民写了“万民书”,通过江南水泥场难民营的辛德贝格和京特,将这封充满仇恨和愤怒的信交给了当时任安全区国际委员会负责人的拉贝,这些历史《拉贝日记》都有记载。
为筹集粮药出家人献身
除了护着24000多人不被日军屠杀,还要提供食宿药物,让他们继续活下去。1937年冬天,栖霞寺散尽寺财。《栖霞山志》记载:“师目睹哀鸿,怵然心伤,与寂然监院及其从众等,在栖霞寺设难民所,广事收容,不期而至叁万余人,尽出寺储以供。”
传真师傅说:“当时寺里有1000多亩良田,既然收留了这么多难民,当家和尚就把寺里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寺里所有的空地都住满了人,虔诚的唱经声被难民的祈祷取代。可24000多人的吃饭还是个大问题,月基法师带着弟子进城,在静海寺一带从日本人手里偷粮食和药品。靠着一口流利的京都口音的日语,月基法师成了难民营的外交官。有一次月基法师带着四个弟子出去搞药材,结果只回来了两个人。”
为了庇护难民,这些佛门弟子献出了生命。但是虎口夺食不是容易事,从刚开始的一天三顿到后来的一天两顿,最后寺里的出家人和难民每天只能吃一顿。
廖耀湘栖霞题字忆生还
廖耀湘,国民党高级将领;中日缅甸大战,中国远征军师长;辽沈战役,国民党东北“剿总”第九军团司令。1937年冬天的栖霞寺,他也是一个难民。“当时廖耀湘承担的是守护南京城的责任,南京失守后来不及撤退的他从马群搭一个农夫的马车躲过日军搜索,藏进栖霞寺。他是12月13日当天进寺的,带着5个军人。”
廖耀湘一直在寺里藏身,直到栖霞寺的和尚和当时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辛德贝格和京特联系后,偷偷地将他用小船送到江北为止。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廖耀湘曾经重游栖霞寺感谢救命之恩,并且题下了“凯旋,与旧友重还栖霞”,至今还留在栖霞寺。
筹拍电影永记那一段历史
为了能将这段历史为后人铭记,多年来传真通过各个渠道化缘,希望将栖霞寺的1937年拍成一部电影。近日,他的愿望终于实现,由他和前线话剧团导演郑方南编剧,再现1937年栖霞寺僧众掩护大批难民免遭日本兵追杀的电影《栖霞寺1937》将在12月11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前夕开机。传真师傅介绍,著名演员濮存昕将有望出演片中灵魂人物寂然法师。
传真师傅还托记者完成他的一个心愿,就是栖霞寺庇护过24000余名难民的事,现在只有寺里的出家人用口传的方法传颂着,他想寻找到那些当年在寺里避过难的市民,为寺院提供更多证据,证明那段不能抹去的历史。
新华日报
栖霞寺
中国佛教江南古寺。位于江苏南京市东北的栖霞山中峰西麓。始创于南朝齐永明元年(483,一说七年),以明僧绍(即明征君)住宅改建。唐高祖李渊增建殿宇四十余所,改名功德寺。清咸丰五年(1855)毁于火,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寺僧宗仰重建,其后屡加增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阁、藏经楼、摄翠楼等。大佛阁又名无量寿殿,殿中无量寿佛,坐身高约10米,佛座高约2米。山门外有《明征君碑》,唐高宗李治撰文,当时名书法家高正臣书写,为江南古碑之一。寺后山崖凿有众多佛龛、佛像,称千佛岩,与大同云冈石窟齐名。
拉贝日记
拉贝曾是德国纳粹在南京的负责人,南京沦陷期间,他保存了两千多页日记。1996年,他的日记被发现。值得注意的是,它不仅出自一个日本盟友的德国人之手,此外,他还曾将日记呈交希特勒。59年后,拉贝的外孙女厄休拉·莱因哈特夫人读了这本日记后,向中国《人民日报》的一位记者坦言,日本人在南京对受难者的摧残甚至超过了纳粹的残暴程度。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