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五绝 独叹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0-12-18 14:15
标题: 五绝 独叹
浮云出岫冷,永日引觞愁。
四望但何恨,不如悲此秋。
作者: 秋更绿    时间: 2010-12-18 15:04
莫叹莫悲,秋有爽天冬有梅,再来就是好春天。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0-12-18 15:22
::: 在 小弹的风铃 的贴子提到 :::
白云出岫冷,永日引觞愁。
四望但何恨,不如悲此秋。
浅见:按古韵,一、三句孤平(其中四句“悲”可算救三句同时自救)。
作者: 情若诗词    时间: 2010-12-18 16:40
欣赏~~支持~~
坚持下去,必有所成!!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0-12-18 20:39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浅见:按古韵,一、三句孤平(其中四句“悲”可算救三句同时自救)。
近体诗不避三仄尾吧,我试着改一下,呵呵
第一次用救上句,练习拗救,呵呵.感觉拗救很难弄哈,不过多学学就会了.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0-12-18 20:51
::: 在 小弹的风铃 的贴子提到 :::
近体诗不避三仄尾吧,我试着改一下,呵呵
第一次用救上句,练习拗救,呵呵.感觉拗救很难弄哈,不过多学学就会了.
近体诗三平尾是大忌,三仄尾也是一忌。
作者: 阿宫恒炳    时间: 2010-12-19 07:45
欣赏,问好风铃!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0-12-19 09:33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近体诗三平尾是大忌,三仄尾也是一忌。
我去查了一下,三仄尾似乎还有很大争议呢,呵呵,以后避免就是啦。
反对者说平仄调节太少,支持者说唐诗里有很多三仄尾。
我觉得避开也没有什么不好,例如宋词里很多人把eng和en通押,但后人编的词韵里这两个音并不能通押,这个规定使用了这么多年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好,毕竟格律这东西是随着时间演变的,唐近体诗的格律和古风就不一样,今人的新韵同样也是一种演变,不能否认这一点。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12-24 21:29
::: 在 小弹的风铃 的贴子提到 :::
浮云出岫冷,永日引觞愁。
四望但何恨,不如悲此秋。
不说韵了。这首绝句起承恢弘,转句的设置还算合理,但似乎没有捏拿好,结尾落俗了。依小弹的功力还可以再炼出更好的句子。
作者: 风轻月明    时间: 2010-12-24 21:35
看到各位先生的点评,长了不少知识!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0-12-25 08:13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不说韵了。这首绝句起承恢弘,转句的设置还算合理,但似乎没有捏拿好,结尾落俗了。依小弹的功力还可以...
主要是闲来无事练习坳救啦,呵呵,没怎么改呢。
再改改估计会好点啦,呵呵,谢谢白衣
拗救真难啊,还得四句都兼顾到。。。
怪不得是 格律上唯一的技术问题。。。
太深奥了,不知道有没有详尽易懂点的资料啊,我能少走点弯路,谢谢啦。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