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填词小品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0-11-23 19:53
标题: 填词小品之一

大家多喜欢填词,填词讲究很多,在日常遍读词话和创作过程中,有很多获益的资料小品,特分期提列,与大家一起品味研习~~~


词牌的宫调各具声情,音乐韵律皆可从其宫调中显现,元人芝庵
〔唱论〕:大凡声音各应于律吕。分做作六吕十一调,共计十七
宫调。如下:

仙吕宫唱:〔清新绵邈〕
南吕宫唱:〔感叹伤悲〕
中吕宫唱:〔高下闪赚〕
黄钟宫唱:〔富贵缠绵〕
正宫唱:〔惆怅雄壮〕
道宫唱:〔飘逸清幽〕
大石唱:〔风流蕴藉〕
小石唱:〔绮丽妩媚〕
高平唱:〔条畅晃漾〕
般射唱:〔拾缀坑崭〕
歇指唱:〔急并虚歇〕
商角唱:〔悲伤宛转〕
双调唱:〔健捷激袅〕
商调唱:〔凄怆怨慕〕
角调唱:〔呜咽悠扬〕
宫调唱:〔典雅沉重〕
越调唱:〔陶写冷笑〕


蕙兰芳引 歇指,仙吕调   浪淘沙慢 商调,南吕商  少年游 商调,黄钟宫
尉迟杯  双调,大石调   玉楼春  仙吕,大石调  尾犯  正宫,中吕宫
庆春宫  越调,商调    看花回  越调,大石调  一寸金 小石,歇指
三部乐  商调,大石调   六么令  商调,仙吕调  倒犯  双调,仙吕调
西河   小石调,大石调  夜飞鹊  道宫?大石调


大石调(黄钟商)风流蕴藉
瑞龙吟,风流子,渡江云,还京乐,玲珑四犯,蓦山溪,望江南,隔浦莲近,法曲献仙音,过秦楼,侧犯,寒翁,霜叶飞,塞垣春,醉桃源,

西河,尉迟杯,绕佛阁,红罗袄,玉楼春,感皇恩,念奴娇,看花回(入声韵),两同心(入声韵),三部乐,夜飞鹊,荔枝香近,高山流水,烛影摇红,丑奴儿慢,东风第一枝,夜合花

越调(无射商)陶写冷笑
琐窗寒,丹凤吟(入声韵),忆旧游,大酺(入声韵),水龙吟,兰陵王,凤来朝,看花回,月下笛,霜天晓角(入声韵),庆春宫,霜花腴

,鱼游春水(宜单压声)

商调(夷则商)悲伤宛转
应天长(入声韵),解连环(入声韵),浪淘沙慢,南乡子,垂丝钓近,诉衷情,丁香结,氐州第一,解蹀躞,少年游,庆春宫,蝶恋花,三部乐(入声韵),品令,定风波,忆秦娥(入声韵),凤凰阁(入声韵),霓裳中序第一(入声韵),西湖月(入声韵),六么令,玉京谣(夷则商犯无射宫),玉漏迟,玉蝴蝶,醉蓬莱,三姝媚,龙山会

歇指(林钟商)
荔枝香近,鹊桥仙,蕙兰芳引,永遇乐,一寸金(入声韵),清商怨

双调(夹钟商)健捷激袅
扫地花,秋蕊香,迎春乐,一落索,红林檎近,玉烛新,黄鹂绕碧树,玉团儿,花心动,双头莲,庆佳节(入声韵),雨霖铃(入声韵),翠楼吟(宜单压去声),尉迟杯,扫花游,倒犯,秋思,金子,惜秋华,汉宫春

正平
菩萨蛮,淡黄柳(正平调慢)

仙吕调(夷则宫)清新绵邈
满江红(入声韵),点绛唇,蕙兰芳引(入声韵),满路花,六么令(入声韵),倒犯,归去难,玉楼春,红窗迥,望梅花(入声韵),声声慢(入声韵),好事近(入声韵),暗香(入声韵),疏影(入声韵)

高平(林钟羽)
瑞鹤仙,木兰花,解语花,拜星月慢,燕归梁,江城子(入声韵),藻兰香,探芳新,倦寻芳


黄钟宫富贵缠绵
少年游,浣溪沙,华胥引,侍香金童(入声韵),曲江秋(入声韵)

般涉拾掇坑堑
渔家傲,苏幕遮,夜游宫

中吕宫(夹钟羽)高下闪赚
满庭芳,宴清都,六丑,绮寮怨,如梦令,意难忘,南浦,柳稍青(入声韵),探芳信,新雁过妆楼,菊花新(宜单压去声)玉京秋(入声韵)

小石调(中吕商)旖旎妩媚
四园竹,花犯,一寸金,大有,南歌子(入声韵),渡江云三犯,西河,西平乐慢,江南春,昼锦堂,白苎(入声韵)

正宫(黄钟宫?)惆怅雄壮
齐天乐,虞美人,尾犯

林钟
伤情怨

道宫  夜飞鹊

仙吕犯商调
凄凉犯(入声韵)

南吕
满江红(平声韵)

无射宫
惜红衣(入声韵)

高调
长相思慢

黄钟商
琵琶仙(入声韵),秋宵吟(宜单压上声)

南吕商
浪淘沙慢

夷则羽
绛都春,惜黄花慢,凄凉犯

太簇宫(中管高调)
喜迁莺

词牌及别名  分属宫调  乐感调性与抒写范围

十六字令(苍梧谣、归字谣)

南歌子(南柯子、风蝶令)
仙吕宫
音节流美,由舒徐渐趋急促,显得摇曳生姿,有馀音袅袅、缠绵不尽之致。

渔歌子(渔父)
黄钟宫

忆江南(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
南吕宫
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潇湘神
唐代潇湘间祭祀湘妃神曲。

捣练子(深院月)
双调
始作为征妇怀念征人之词。

浪淘沙(卖花声)
歇指调、商调
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江城子(江神子)
双调
音节流美。上紧促而下沉咽。

长相思(双红豆)
与《桃源忆故人》用来表现友情(吴丈蜀)

玉蝴蝶
仙吕调

浣溪沙(山花子)
黄钟宫、中吕宫
音节谐婉,上半阕情调较急,下半阕便趋缓和。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巫山一段云
原咏巫山神女事。

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
羽调、双调

画堂春
最初见《淮海居士长短句》。原作“伤春之词”(叶嘉莹)。

阮郎归(醉桃源、碧桃春)
情调较低沉,宜适抒写缠绵低抑情调。使人感到情急调苦,凄婉欲绝。

三字令
林钟商
始见《花间集》。欧阳炯用以写相思之情。

朝中措
黄钟宫

人月圆(青衫湿)
黄钟宫

少年游
林钟商、黄钟、商调
音节谐婉,情调激越,声容迫切凄厉。

临江仙
仙吕调、高平调
音节谐婉,声情掩抑,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鹧鸪天(思佳客)
音节谐婉,可用来表达各种忧乐不同的思想感情。

小重山(小重山令)
双调
声容极掩抑低佪之致,恰宜表达缠绵悱恻的情感。唐人例用以为“宫怨”,故其调悲。

一剪梅
声情低抑。


破阵子(十拍子)
声容激壮,适宜表达激昂情绪。

喝火令
始见《山谷词》。宋词中仅存一首,故可能是黄庭坚狎妓时偶填之。

行香子
音节流美。

风入松
林钟商
音节轻柔婉转,极掩抑低徊之致,最适宜表达和婉情调。

金人捧露盘(铜人捧露盘引、上西平、西平曲)
多苍凉激楚之音。

八六子
声韵“潜气内转”,用来表达缠绵委婉而又紧张迫促的心情。

雪梅香
正宫

满庭芳(锁阳台)
中吕调
适宜表达轻柔婉转、往复缠绵情绪。

水调歌头
中吕调
隋炀帝凿卞河诗作《水调歌》,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

凤凰台上忆吹箫
适宜表达轻柔婉转、往复缠绵情绪。

汉宫春
夹钟商

八声甘州
仙吕调
极参差错落之致,藉以显示摇筋转骨、刚柔相济的声容之美,最能使人感到回肠荡气。

扬州慢
中吕宫
悲凉掩抑,凄咽低沉,哀怨无端,特显缠绵凄抑情调。

高阳台(庆春泽)
情调低沉,只适合表现哀怨心情。

寿楼春
始见史达祖《梅溪词》,殆是悼亡之作。声情低抑,全作凄音。有用以填寿词者,大误。

忆旧游
越调(一说越调为黄钟商俗名)
情调掩抑低沉,适宜于曼声低唱。

夜飞鹊
道宫、黄钟商

望海潮
仙吕调

沁园春(寿星明)
格局开张,宜抒壮阔豪迈情感,苏、辛一派最喜用之。

六州歌头
音节繁促,声情悲壮,适宜抒写苍凉激越的豪迈感情。

如梦令(忆仙姿、宴桃园)
中吕调
五代时后唐莊宗李存勖创作,咏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遇仙女事。

归自谣(归国谣)
道调宫

天仙子
歇指调、中吕调、仙吕调
原咏天台神女事。伤春伤别,情急调苦。

生查子
双调
音节比较谐婉,多抒怨抑之情。

醉花阴
双调

点绛唇
仙吕调

卜算子
歇指调

谒金门
双调
例宜表达激切紧促的思想感情。

好事近(钓船笛)
仙吕宫
声情拗峭挺劲,适宜表达“孤标耸立”和激越不平的情调。

忆秦娥(秦楼月)
李白用以为闺怨词,但气象萧森,声情悲壮。

烛影摇红(忆故人)
大石调

木兰花
林钟商调

鹊桥仙
歇指调
原咏牛郎织女相会事。

夜游宫
般涉调

踏莎行
中吕宫

钗头凤(折红英)
音节拗怒,声情凄紧。显示一种情急调苦的姿态。

蝶恋花(鹊踏枝、凤栖梧)
小石调、商调
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

渔家傲
般涉调
音节拗怒,情绪紧张迫促,适宜于表达兀傲凄壮的爽朗襟怀。

苏幕遮
般涉调

淡黄柳
正平调

青玉案
适宜表达低佪掩抑、哽咽幽怨感情。

千秋岁
歇指调、仙吕调

御街行(孤雁儿)
双调
整体拗怒多于和谐,显示着心胸开阔、英姿飒爽的苍莽气度,便是用来抒写儿女柔情,也绝不至流于软媚。

祝英台近(月底修箫谱)
越调
音节宛转凄抑,声容刚柔相济,适宜表达抑塞磊落的幽咽情调。

蓦山溪(上阳春)
大石调

洞仙歌
中吕调、仙吕调、般涉调
音节舒徐,极骀宕摇曳之致。

法曲献仙音
小石调、大石调

满江红
仙吕调
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与恢张襟抱。

黄莺儿
正宫(黄钟宫)
原咏黄莺儿。

剑器近
中吕宫、黄钟宫
音节低回掩抑。

醉蓬莱
林钟商

暗香
仙吕宫
音节谐婉。

长亭怨慢
中吕宫
音节清劲峭折,摇曳生姿。

双双燕
原咏双燕。


念奴娇(白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壶中天、湘月)
大石调、道调宫、高宫大石调
音节高亢拗怒,声情激壮,拗怒与和谐统一,适宜表达激壮慷慨的豪迈感情。它那调名的由来,就是取于唐明皇时女高音歌唱家念奴足够压倒一切噪音的高调。英雄豪杰之士多喜用之。改用上去声韵部,也适于表达清壮情调。

绕佛阁
大石调、夹钟商

绛都香
仙吕调

桂枝香(疏帘淡月)
音节拗怒,适宜于表现豪放一类的思想感情。

翠楼吟
双调

霓裳中序第一
商调
怨抑

水龙吟(龙吟曲、莊椿岁、小楼连苑)
越调
音节拗怒,适宜抒写凄壮郁勃情绪。

石州慢(石州引)
越调

瑞鹤仙
高平调

宴清都
中吕调

齐天乐(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
正宫(即黄钟宫)

雨霖铃
双调
哀怨。

永遇乐
歇指调

二郎神
林钟商

拜星月慢
般涉调、高平调

西河
大石

西吴曲
音节苍凉激楚。

望远行
中吕宫、仙吕调、中吕调

疏影
仙吕宫

摸鱼儿(摸鱼子、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
情调低徊掩抑、欲吞还吐,适宜表现苍凉郁勃与幽咽情绪。

贺新郎(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
情调激越凄郁,拗怒多于和婉,适合抒写英雄豪杰激昂奋厉的思想感情。改用上去声韵部,也适于表达清壮情调。豪放派作家共爱使用。

兰陵王
越调
音节拗怒,声情激越,适宜表达苍凉激越的情调。

六丑
中吕调
音节之美,欲断还连,千回百折,而又一气贯注,摇筋转骨,极诸变态。

夜半乐
中吕调
格局开展,伟岸奇丽,中段雍容不迫,后段声拍促数。柳永用来抒写羁旅行役之感。

南乡子
黄钟宫、中吕宫
音节流美。

蕃女怨
南吕宫

调笑令(古调笑、宫中调笑、调啸词、转应曲)
双调
婉转相应,情调迫促。

菩萨蛮(子夜歌、重叠金)
中吕宫、中吕调
平仄韵递转,疾徐缓急,波澜起伏,情调由紧促转低沉。也可用来表达沉雄豪迈的壮音。历来名作最多。

更漏子
大石调、商调、林钟商调
音节和婉。本咏“更漏”之事。

喜迁莺(鹤冲天、万年枝、喜迁莺令、燕归梁)
黄钟宫

清平乐(忆萝月、醉东风)
大石调、越调
上半阕情调紧张,下半阕音节和缓,转作曼声,有缠绵不尽之致,是短调中最为美听的。

河渎神
唐词多缘题,所赋《河渎神》则咏祠庙。

河传
南吕宫、仙吕调
原系隋炀帝时开运河河工之曲。

虞美人
中吕调、中吕宫、黄钟宫
平仄韵递换,感情起伏。

西江月(步虚词、江月令)
中吕宫

醉翁操
正宫(黄钟宫)

渡江云(三犯渡江云)
小石调

曲玉管
大石调

哨遍
  此体颇近散文。

戚氏
中吕调

荷叶杯
双调

诉衷情
越调

定西番
高平调

相见欢(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
  激越凄怨。

上行杯
歇指调

酒泉子
高平调

定风波(定风波令)
双调、林钟商

最高楼
体势轻松流美,渐开元人散曲先河。

作者: 西厢待月人    时间: 2010-11-23 19:56
值得收藏,楼主好久不见,安好?辛苦了!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11-23 20:33
好资料值得收藏,兄弟辛苦了!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0-11-23 21:43
先收藏,再慢慢学习。
风云兄弟辛苦了!
作者: 老佛刀    时间: 2010-11-23 21:56
风云辛苦
作者: 寥廓冬雪    时间: 2010-11-23 22:15
风云辛苦啦!好东西收藏了,谢谢!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0-11-23 23:04
哥哥辛苦
收藏
作者: 栖梧    时间: 2010-11-24 09:18
风云君辛苦!先收藏,慢慢学!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11-24 23:47
来学习。收之。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0-11-26 22:27
诸位雅赏!共同学习~~~
祝福~~~
作者: 山海风云客    时间: 2011-1-21 19:44
一、语文中的曲牌和词牌,曲调和宫调
http://www.100bjcb.com/HP/20100907/DetailD1434946.shtml

二、宫调浅释

某些人在填词的时候总要在词牌下面注明以大石调(原名黄钟商)歌之、以歇指调(原名林钟商)歌之什么的。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是词牌所用曲调的名称,又叫宫调。每一个宫调都有各自的特点,填词的时候内容要与所属宫调相符。当“词”从吟唱文化转化为今天的案头文化后,宫调的作用也在淡化,但并不是说没有关系。
     你看在咱们图书馆后面草坪上,早晨经常会有人在那里弹古琴(不是古筝),感觉很高雅,传说琴是伏羲做的,开始只有五根弦,宫商角徵羽,象五行。后来呢,文王访子牙续一弦,武王伐纣又续一弦,是为变宫变徵,所以古琴又叫文武七弦琴。
     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这也就是中国古代的七音,相当于西方简谱1234567。他在宫调里起的作用,是标主音(尾音),古人配曲,有板眼之说,其板落于何音,那个音一般就是主音。
     除七音外还有十二律,他们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在宫调里起的作用是,标出音高(绝对音高)。

    宫调组成就是这样:一个主音,一个音高。比如:黄钟商调,就是黄钟是音高,商是尾音(主音)。十二个律有12个音高,七个音有7个主音,12乘7可以得出84个宫调名。

    七音十二律是怎么来的呢?以琴弦为例,因为弦长短的不同,频率不同,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古人通过实践,发现截去主弦三分之一的长度,或给主弦加三分之一长度,这两根弦发出的音会非常和谐,得到这两个长度之后,是否继续寻找3/8点、1/5点等点呢?不行,因为听觉上这些音与主音的和谐程度远不及3/2、4/3。实际上4/3已经比3/2的和谐程度要低了。古人于是换了一种方法。与主音最和谐的3/2已经找到了,他们转而找3/2的3/2,即找最和谐的那个音的和谐音,这样就得到了(3/2)的(3/2)即9/4F。这就是著名的三分损益法,也叫五度相生。
     根据这个理论,就可以把七音长度比例全都推出来:宫*4/3= 徴 ;徴*2/3=商 ;商*4/3=羽;羽*2/3=角。
     十二律古代是通过律管(竹管)长度变化吹出来的绝对音高:黄钟*2/3=林钟   林钟*4/3=太蔟   太蔟*2/3 = 南吕   南吕*4/3=姑洗   姑洗*2/3= 应钟   应钟*4/3=蕤宾   蕤宾 *4/3=大吕    大吕*2/3=夷则    夷则*4/3=夹钟    夹钟*2/3=无射 无射*4/3=仲吕   仲吕*2/3=清黄。大家看屏幕,PPT上这个表格,以此类推。比如我们用黄钟这个音高为宫声,太簇就是商,姑洗就是角。

    古人也发现,用三分损益,到“青黄”的时候,它应该是“黄锺”的高八度音,就像西方音乐里的1234567(1),最后那个(1)一样,青黄的长度也应该是黄钟的一半。但是你看黄钟长度是81,算来算去,青黄应该是39.9549,和黄锺长度的一半 40.5 仍有一段小小的差距,这就是黄锺不能还原。到了明朝朱载堉发明了“十二平均律”,也就是把“一个八度”平均分成十二份。但是十二平均律也不完美,事情都有两面性,因为他还是牺牲了两个非常和谐的音---黄钟与林钟之间的纯五度和黄钟和仲吕之间的纯四度。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宫调的作用是用来的定音阶高低的,一如现代的流行歌曲要在前面标个C调啥的,但是84个宫调不一定都能用到,隋唐主要用琵琶定律,琵琶几根弦?四根啊。只能得出48个宫调。传到北宋,用的只有28调。传到南宋就只剩12调了。
     宫调不同,演奏的场合也不同,演奏的乐器不同,内容自然也不同(当然一个词牌可归属于多个宫调。)你用眼儿媚去写大江东去,就显的不伦不类。怎么选词牌,除了看古人这个词牌多写什么内容外,一般来说,你看一下词谱下面宫调名,看一下主音是什么?这个词要写啥,心里就有谱了。

如图:

五音       羽—徵—角—商—宫
五音符     6---5----3---2---1
五行       水--火…木…金…土
五志       恐…喜…怒…悲…思


举个例子:《唐宋词格律》注《江城子》入双调,双调是夹钟商的俗名,夹钟是音高,商调是主音,商是啥?悲。所以《江城子》适合抒发悲戚之情。很简单,不是吗?

这是有人总结出的常用几个词牌的特点,大家记一下:

《竹枝》:其声怨咽,是个凄苦的曲调。
《甘州遍》:出于大曲《甘州》,是个高调。
《渔家傲》:也是个高调,歌唱时可用小鼓伴奏。
《水调歌头》:歌头为大曲散序之后歌唱部分的第一个曲遍,是个高亢而悠扬的慢声长调。此调在宋时还用于军乐,作为凯歌使用,所以又名《凯歌》,这也与调的雄壮声容相关。此调还可用于元旦朝会,所以又名《元会曲》。
《水龙吟》:是个清沏嘹亮的笛曲,属越调。
《念奴娇》:应是个高调,又名《鼓笛慢》,也是个笛曲,可用小鼓伴奏,声情奔放豪迈。
《贺新郎》:又名《金缕曲》,音韵洪畅,歌时浩唱。
《雨中花》:歌声悲壮激烈,也是个高调。
《霜天晓角》:声调凄婉,也是笛曲。
《沁园春》:声韵清美。
《苏武令》:声韵凄楚。
《雨霖铃》:极为哀怨。
《小重山》:婉转抽绎,其声有琴中韵。
《兰陵王》:也是笛曲,末段声尤激越。
《暗香》、《疏影》:音节谐婉。
《扑蝴蝶》:腔调婉美。
《采绿吟》:本为《塞垣春》,音极谐婉。
《解语花》:音韵婉丽。
《梦行云》:曲节抑扬可喜,来源于《六么·花十八》。《六么·花十八》本舞曲。
《花犯》:适于低声吟唱。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