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八声甘州 赠友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0-10-8 21:47
标题: 八声甘州 赠友
八声甘州 送别
若辽空归鹤再重来,难寻旧游踪。
对凄然光景,茫茫过雁,争奈苍穹。
把酒长亭醉倒,此地亦隋宫。
好首隋王笑,醉问东风。

且共时人悲乐,纵志存高洁,亦叹途穷。
但匆匆一曲,君去有谁同?
人间恨、争如不见,想阳关、何必约相逢?
登临处,便行西去,我自由东。
作者: 赵卓君    时间: 2010-10-9 13:12
赏读一番,问好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10-9 14:09
人间恨、争如不见,想阳关、何处约相逢?
登临处,便行西去,我自由东。
太棒了~鼓掌 好喜欢~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10-9 23:22
好结好结。。。非常喜欢。。。
作者: 木甫    时间: 2010-10-10 09:29
起句稍拙,可是『若辽空归鹤重来,怕难寻旧游踪』之意?但写成『若辽空归鹤怕重来』,意思有点含混不清,假若...怕重来,又怎会成为『归』鹤,与下句的关系是什么?

炀帝一典用得很怪,那是他自嘲的一句,用于此处赠友,不知是何意味,而且可以说斫砍,取,但『从』字作何解,炀帝原话是说谁来取得之意,并不是问谁可相随。

『安辨牙桐』也稍涩,虽能勉强可知是伯牙之焦桐琴,但似为押韵而造了一个新词,所以说『涩』

最后说说此为长调,宜写壮越豪放之气,小弹已得此法,词中已见心胸,惟遣词用字上稍有气力不继之感。且既然题为『赠友』,句中却见『冢』『恨』『不见』,又有隋王斫头一典,恐怕很少会这样写来赠友的,语甚不祥。

妄言了,小弹见谅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0-10-10 13:31
嗯,应该题为《送别》合适些,毕竟不是“赠”,哪有拿这种东西赠人的,呵呵。
炀帝一典主要是指自己命运飘摇的意思,呵呵,见笑了。“从”确实有点生硬了,待会改一下。
八声甘州 送别
若辽空归鹤再重来,难寻旧游踪。
对凄然光景,茫茫过雁,争奈苍穹。
把酒长亭醉倒,此地亦隋宫。
好首隋王笑,醉问东风。

且共时人悲乐,纵志存高洁,亦叹途穷。
但匆匆一曲,君去有谁同?
人间恨、争如不见,想阳关、何必约相逢?
登临处,便行西去,我自由东。
作者: 木甫    时间: 2010-10-10 20:30
用炀帝之语借喻个人命运飘摇,窃以为始终不妥,毕竟杨广的经历不是那么容易可以类比的,而且他自问斫头,亦不只是哀叹命运飘摇如此简单,建议小弹或可以考虑其他更适合的用语。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0-10-11 07:02
八声甘州 送别
若辽空归鹤再重来,难寻旧游踪。
对凄然光景,茫茫过雁,争奈苍穹。
休说此中苦乐,有日亦成空。
剩有长安叶,摇曳风中。

且共时人悲乐,纵志存高洁,亦叹途穷。
但匆匆一曲,君去有谁同?
人间恨、争如不见,想阳关、何必约相逢?
登临处,便行西去,我自由东。

其实也容易改,反正我的原则是能不用典尽量不用啦。除了常用得几乎变成词语一样的“桃溪”“尺素”“华胥”之流……
作者: 木甫    时间: 2010-10-11 10:01
::: 在 小弹的风铃 的贴子提到 :::
八声甘州 送别
若辽空归鹤再重来,难寻旧游踪。
对凄然光景,茫茫过雁,争奈苍穹。
休说此中苦乐,有日亦成空。
剩有长安叶,摇曳风中。

且共时人悲乐,纵志存高洁,亦叹途穷。
但匆匆一曲,君去有谁同?
人间恨、争如不见,想阳关、何必约相逢?
登临处,便行西去,我自由东。

其实也容易改,反正我的原则是能不用典尽量不用啦。除了常用得几乎变成词语一样的“桃溪”“尺素”“华胥”之流……
不错,改后除『此中苦乐』与『时人悲乐』意稍重外,已无问题。用典可增加诗文的厚度和韵味,但一定要用得稳。
作者: 小弹的风铃    时间: 2010-10-11 12:19
休说此中苦恨,有日亦成空。
剩有长安叶,摇曳风中。
这样就不重复啦,呵呵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