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步杜工部秋兴八首 [打印本页]

作者: 溪桥渔叟    时间: 2010-10-5 13:35
标题: 步杜工部秋兴八首
步杜工部秋兴八首

其一

红叶萧萧出树林,

唯余松柏气森森。

好吟人伴三秋雨,

赏画窗含四面阴。

袅竹迎风摇瘦影,

高山流水动诗心。

曾经诗圣今何在,

物我江天听暮碪。



其二

波光云影水天斜,

目眺沿江数物华。

九派横流沉铁锁,

满天风雨困孤槎。

侬常喜看三秋雁,

谁又偏吹昔日笳。

最是秋心诗兴发,

何妨人瘦似黄花。



其三

秋日天高泛五晖,

白云霞蔚远山微。

已无蛱蝶蹁跹舞,

却喜雁群过往飞。

谁向荒村谋一醉,

我持秃笔不相违。

矶头长者荷竿去,

节届黄花蟹正肥。



其四

天下纷争一局棋,

庸愚多少子空悲。

晚山落叶压樵日,

浅水芦花横钓时。

唯问班超投笔早,

何如苏轼挂钱迟。

秋林斜日红于火,

江上莼鲈正及思。



其五

中华如画好河山,

百尺层楼云汉间。

三峡郭州江水库,

吴头楚尾海门关。

农村老貌无陈迹,

城市新装换旧颜。

玉帝可曾除古制?

神仙可用点晨班?



其六

著作依然健笔头,

燃藜相照又经秋。

文因守朴才称古,

诗到能工也解愁。

滩上几番描宿雁,

斋中端拟学眠鸥。

时人漫把神仙羡,

此日神仙遍九州。



其七

寒窗未负十年功,

大块文章任手中。

圣土全民齐捧日,

神州四海共呼风。

山松柏青还碧,

各市灯光绿间红。

我学先人人学我,

时宜不合白头翁。



其八

世间道路各逶迤,

大志终非钓小陂。

鹰借月光巡兔窟,

鹤临旭日拣松枝。

鱼缘贪饵网中去,

蝶更将人梦里移。

境遇不乖留骨气,

宁为强项不头垂。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10-5 13:38
好厉害 崇拜吖!小剑好喜欢第6首时人漫把神仙羡, 此日神仙遍九州。
作者: 秋痕有泪    时间: 2010-10-5 13:58
喜欢第一首
好吟人伴三秋雨,

赏画窗含四面阴。

袅竹迎风摇瘦影,

高山流水动诗心。

曾经诗圣今何在,

物我江天听暮碪。
作者: 小访    时间: 2010-10-5 14:29
录下好好学习.
作者: 纫佩折兰    时间: 2010-10-5 19:41
叹!!!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0-10-5 19:48
出手不凡!
问好渔叟!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10-5 21:35
又见大餐啦!!学习。问候。
作者: 寥廓冬雪    时间: 2010-10-5 22:05
拜读!
作者: 田心白水    时间: 2010-10-6 02:38
学习,问好各位先生。
作者: 不会飞    时间: 2010-10-6 09:06
欣赏好律!学习
作者: 云梦日月子    时间: 2010-10-6 12:26
赏读
作者: 秋雨枫    时间: 2010-10-6 14:20
喜欢得不得了!都收了!
作者: 梅跃钢    时间: 2010-10-6 16:50
一组佳作!欣赏+学习!
作者: 溪桥渔叟    时间: 2010-10-6 17:45
我很忙,没有经常上网,前几天才看到霜天晓角七律秋兴的作业,我抽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为交作业,谁知还是一场空。:d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10-6 17:53
::: 在 溪桥渔叟 的贴子提到 :::
我很忙,没有经常上网,前几天才看到霜天晓角七律秋兴的作业,我抽了几个晚上的时间为交作业,谁知还是...
这次虽然付出辛苦犹似空忙,想必会有收获——白衣兄弟一时顾不过来,应该会抽空儿回贴点评。

问好!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10-7 16:16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这次虽然付出辛苦犹似空忙,想必会有收获——白衣兄弟一时顾不过来,应该会抽空儿回贴点评。

问好!
朋友不要急,五龙说的是对的。我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以每首评论500字平均,我整个作业评论既有40首,累计20000字之多,接近一篇中篇小说的字数,我并非赋闲在家,也不是专业作手,这点诚需大家体谅。由于事先已经在帖子之中声明不再接受主贴,而您的作品发表又较晚,我若再评后续还会有人发表作品,那样则这期作业永无法终结,占据版面不说也会影响其他版主下期作业的安排,故此未评。

但是这秋兴八首写的确实不错,也符合作业题目的要求,我会再安排时间予以点评,请您谅解。
作者: 岭上    时间: 2010-10-7 18:45
学习,问好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10-9 20:43
最后一个季度面临冲刺,这两天一上班又很忙,恕我不作一一评解。先评四首,言语不周之处请先生谅解。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10-9 20:43
其一

红叶萧萧出树林,——萧萧,此指冷落凄清貌。
唯余松柏气森森。——森森,寒冷或阴沉貌。
好吟人伴三秋雨,——佳句。
赏画窗含四面阴。——佳句。这联的释义是“三秋的细雨伴着欲赋佳作之人,从四面的小窗看漫天的阴沉下的(山景)如赏画图”。对仗十分工整有味。
袅竹迎风摇瘦影,——袅,随风摆动貌。
高山流水动诗心。——颈联推进“好吟”和“赏画”的细节。对仗亦十分工整。
曾经诗圣今何在,——与上联“诗”字重复了,可再酌。
物我江天听暮碪。——彼此,外物与己身。碪,同砧。这一联结转的很好,是接着杜甫“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而来,合所谓“步韵”之实。

首先要说明作者有一定基础,并非初学。所谓点评未必得当,见仁见智,还请作者、读者理解。这首诗的问题是景句多于情句,尤其是首联16个字十分“松散”,起的比较浅,场面没有递进开。如红叶、树林、松柏,再如萧

萧、森森等,很嫌冗赘。

其二
波光云影水天斜,
目眺沿江数物华。
九派横流沉铁锁,——九派,长江中下游一带有九条支流,九派指这一带的长江,此处泛指长江。如:“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毛泽东】。铁锁,语出“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即

讲述的是“吴主孙皓凭长江天险御晋,曾以千寻铁链横锁江面结果却被船火烧熔”的典故。此用于比喻人力难抗天力,随岁月而物化不再。
满天风雨困孤槎。——槎,舟船。此联九派铁锁和风雨孤槎等场景虚实之间呼应顺承,亦虚亦实,亦古亦今,似流水对而非流水对。足见功夫。
侬常喜看三秋雁,
谁又偏吹昔日笳。——笳,北方的一种似笛的乐器。
最是秋心诗兴发,
何妨人瘦似黄花。——单纯句子很好,与全诗境味则似嫌疏远。

这首诗个人感觉诗旨是望江怀古而兴今,但情绪很不稳定,不如前一首流畅。问题应出在造境上,首句“波光云影”、第四句的“漫天风雨”,第六句的“昔日笳”、末句的“人瘦黄花”等或者是时景不合或者是虚实没有很

好的区分开。颔联如果不是实景而是“念想曾经的物华”则可以写的再“远”一些。


其三
秋日天高泛五晖,——五晖,五彩的光辉。
白云霞蔚远山微。——霞蔚,云霞盛起或鲜明华美貌,此指后者。
已无蛱蝶蹁跹舞,
却喜雁群过往飞。——孤平拗救。准确的说,“过”作动词讲切二十一个韵,属仄声,作国名和姓氏时才切平声五歌韵部。但这个字十分常用,古诗中作动词也常作平声。
谁向荒村谋一醉,
我持秃笔不相违。——流水对。
矶头长者荷竿去,
节届黄花蟹正肥。——节届,时节正当…。


这首诗写的十分洗练清丽,堪称佳作。
关于用韵的观点我在作业主贴中已经刊出,最好能避开平水韵和新韵矛盾的地方。近体古诗是一种文学形式,文学的意义在于表达人的情感,所以虽为“古诗”,当今却并不过时。如果我们把读音的和谐流畅作为评价其美感

的一个方面,这种评价应该具有大众性,而非少数人拿着密码本才能欣赏。尤其是推广普通话的今天,和现代语言习惯不符的地方能避则避。例如“过往”这个词,几岁的孩子几十岁的老者都读guo4 wang3,我们按照旧韵非

要读成guo1 wang3会觉得很别扭。


其四
天下纷争一局棋,
庸愚多少子空悲。
晚山落叶压樵日, ——叶压樵,不知此典,似乎造词。语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夸张,因此会感觉“ 言过其实”。
浅水芦花横钓时。 ——秋鱼肥美,宜钓。
唯问班超投笔早, ——班超投笔,典故,志在远离故乡,心怀远大。
何如苏轼挂钱迟。 ——苏轼挂钱,典故,喻生活节俭。
秋林斜日红于火,
江上莼鲈正及思。 ——莼鲈,莼菜和鲈鱼,喻故乡之思。

这首诗未完全看懂。尤其是首联,似说人如棋间一子不能自持,颈联似说离家虽早如班超心怀远大,但事业尚未成就仍需挂钱度日,最后言游子思念故乡。讲未完全看懂的原因是前面四句和后面四句关系似乎有些远,看不出

和“莼鲈思”的关联。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