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一面之词”第十六期 飞言走笔《无花果》 [打印本页]

作者: 琴弦音    时间: 2010-10-4 13:10
标题: “一面之词”第十六期 飞言走笔《无花果》
风,从指间滑过
摇曳着墙角的无花果,
无花果的枝叶象你一样木纳,
沙沙,呵呵……

自从你把它栽在墙角,
它就努力捕捉每一缕阳光,
吸收每一滴雨露,
向上,扩展……

自从无花果成了一道风景
妈妈每天都来欣赏:
“花都开不出,能结出什么果!”
邻居也来围观,
耳语着,指指点点;
同事的目光藏着疑惑,
笑容也有点异样……

如今,无花果已然长大,
枝伸叶茂,果实累累,
而我,依旧顾影自怜,
与寂寞相伴!

风,从指尖滑过,
摇曳着墙角的无花果,
伸手摘下一枚成熟的紫果,
掰开,
我的泪奔涌而出,
珍珠般洒落----
无花果不是不开花,
它的花,只是
开满在心里……
作者: 琴弦音    时间: 2010-10-4 13:11
做一个写诗爱好者,若不懂的鉴赏诗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如果现在还不会的话也不要着急,风轻的一面之词给你这个练习的机会。各抒已见 有啥说啥. 说的好.评论的好的有三十金币给予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作者: 琴弦音    时间: 2010-10-4 13:11
希望大家踊跃的参与评论,大家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会受到别人的欣赏。希望大家在风轻是愉快的,学到东西的!
作者: 沧海飞语    时间: 2010-10-4 16:21
    既是一面之词,我这个大外行也胡乱说一点,以就教于方家,望指教———
    这首无花果,我认为最大可取之处,是较好的塑造了“无花果”这一生活中的被世俗认为的“异端”或说“异类”的形象(诗中的意象)。在自然界,大凡果实类都是先花后果,这是“正常的”,而无花果则无花而果,这就被看做'不正常"。因此,诗人笔下的无花果在世俗里倍受“坎坷”与“白眼”:她的生长环境恶劣——墙角,这里几乎无风,无雨露,无阳光~~~风是“指缝滑过”,多小;“捕捉”“每一滴'”多难;还有墙,这种阻碍伸展的壁垒,要生长扩展有多艰;仅此也就罢了,还有“妈妈”嘲讽,'“邻居'”的指点,同事的异目~~~都让无花果成了生活中的异类。但她“木讷”的拼命生长,藐视自然的,世俗的种种歧视与不公,终于“果实累累”,向世俗证明了自己的“正常”与杰出!而无花果的种种委屈只有“我”(诗人)知晓,也只有我知道无花果的花是“开在心里”,她太正常了,她并非“异类”,她杰出~~~因此,当我掰开无花果,会泪如滚珠。读到这,人们就明白,“我”也是生活中“异类”,也有数不出苦衷~~~这样,诗歌便是做到物人合一。诗境就此托出。
    由此,我们可做形象的思维,则有无限的想象的空间;如做哲学的思考,则更有无穷意味。至于其他的,我不想做更多的说明。不妥之处,请作者与诗友们指正,谢谢。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10-4 16:47
::: 在 琴弦音 的贴子提到 :::
风,从指间滑过
摇曳着墙角的无花果,
无花果的枝叶象你一样木纳,
沙沙,呵呵……
头一段很直接地说明在拿无花果比喻“你”,立意虽好,但诗不需要这样直接表述,意象出现让人体会出来才是更高层的。
自从你把它栽在墙角,
它就努力捕捉每一缕阳光,
吸收每一滴雨露,
向上,扩展……
这段作者用心良苦,“墙角”“努力”“向上”“扩展”都是为了说明无花果的品质,但如果是更高明的伏笔,这样的词汇不需要太多,也或许可以站在无花果的角度来写这样的环境亦或是感受,可能效果更加明显。
自从无花果成了一道风景
妈妈每天都来欣赏:
“花都开不出,能结出什么果!”
邻居也来围观,
耳语着,指指点点;
同事的目光藏着疑惑,
笑容也有点异样……
这段基本可以说是叙事,诗味淡了许多。但目的是明确的,主题一直很突出。
如今,无花果已然长大,
枝伸叶茂,果实累累,
而我,依旧顾影自怜,
与寂寞相伴!
从无花果再转向写自己,自己和无花果相比较来,情绪上起伏落差较大,略觉唐突。
风,从指尖滑过,
摇曳着墙角的无花果,
伸手摘下一枚成熟的紫果,
掰开,
我的泪奔涌而出,
珍珠般洒落----
无花果不是不开花,
它的花,只是
开满在心里……
结段是本文的精华,描写得也很细腻,是全文最精彩之处!赞个!

诗的总体较好,立意与角度都很不错,然诗味略淡,描写略感直白,可供想像的空间较小~~~

胡说几句,多言勿怪!
作者: 紫剑凝霜    时间: 2010-10-4 21:57
::: 在 琴弦音 的贴子提到 :::
做一个写诗爱好者,若不懂的鉴赏诗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如果现在还不会的话也不要着急,风轻的一面之词...
支持琴弦音 版主的观点,“做一个写诗爱好者,若不懂的鉴赏诗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诗词爱好者,不一定
是诗词鉴赏者;也不一定是个诗词评论者;评论别人作品,首先要自己功底扎实,有评论资格,站得高,看得远;
有唯物历史观;有文化内涵,不能凭个人感觉评价作品的优劣。
作者: 雨霁轻尘    时间: 2010-10-4 22:11
::: 在 紫剑凝霜 的贴子提到 :::
支持琴弦音 版主的观点,“做一个写诗爱好者,若不懂的鉴赏诗词是一种莫大的悲哀。”诗词爱好者,不一定
是诗词鉴赏者;也不一定是个诗词评论者;评论别人作品,首先要自己功底扎实,有评论资格,站得高,看得远;
有唯物历史观;有文化内涵,不能凭个人感觉评价作品的优劣。
首先肯定紫剑的严谨态度,所言中肯。

但,千万别定太高标准,否则没人敢说话了,之所以取名“一面之词”,其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畅言,提高风轻的热闹氛围,每个人都有资格品评的。

个人感觉不妨一说,仅供作者借鉴、大家交流而已,不代表什么的~~~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