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2010年霜天第九期作业 习作【七律-秋兴】 [打印本页]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15:01
标题: 2010年霜天第九期作业 习作【七律-秋兴】
续第八期作业,霜天第九期作业为七律练习,具体要求如下:

一,作业格式为七律,韵部不限,平水韵、词韵、新韵亦不限,但须注明。

二,以“秋兴”为题。要求内容健康,字句合律。

三,诗中有如下特征者将特别予以推荐赏析、奖励:

(1)诗人主观情绪烙印明显,我手写我心。
(2)全诗筋骨健朗,构思承起清晰。
(3)有思理,论述精准。
(4)诗中有今昔、虚实、叙议、人我之类变化,意绪起伏。
(5)言语不空洞堆砌,平实而有警句。
(6)比兴得法,通体浑然。


篇外语:

七律是近体诗中十分常见、典型的一种体裁。个人感觉因其字数较多,结构严谨,能够较完整地陈述诗人的观点和情感。这种诗反倒不适于展现风情神韵,而更适合以局外之身作俯瞰观。故唐[1]后大家多爱为之。

如果简单的做一对比,七绝因只有四句,起承转合鲜明,我们要表达一种情境时辅助材料未免不足,因此更适合于专于一点,以灵动机巧见长;五律虽有八句,又因单句短小为了表达完整不得不做出取舍,诗词中用于加强语感的副词、介词乃至动词常常省略,铺陈难于明确具体,更适于表现一些空阔虚无的境味。唯独七律,字数句数满足要求,又不像行赋体那样冗长而显得松散,最适合用作观点申论和情境的精准阐述。

[1]注:这里的“唐”不是唐朝,是指唐朝工行的诗风。

钱钟书《谈艺录》:
“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严仪卿首倡断代言诗,《沧浪诗话》即谓“本朝人尚理,唐人尚意兴”云云。曰唐曰宋,特举大概而言,为称谓之便。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故唐之少陵、昌黎、香山、东野,实唐人之开宋调者;宋之柯山、白石、九僧、四灵,则宋人之有唐音者。”


参考作品:杜甫《秋兴八首》选四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瞿唐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鹤,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8 15:03
支持! 抢沙发!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8 15:09
支持!


补充:
一、解题:
秋兴
基本解释:
--------------------------------------------------------------------------------
1.秋日的情怀和兴会。
2.指本有某种感慨﹐于秋日而发。


二、注意中两联的对仗,避免合掌(意思或句式结构雷同)。


三、最好是新作。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8 15:21
终于明白了 再次支持!!
作者: 沧海飞语    时间: 2010-9-8 15:28
交作业____

秋望
十里秋声一望暇,
寒山尚挂羽薄纱.
碧泓照镜摇疏影,
紫菊含苞抱老丫.
风去翩翩河畔柳,
雨来飒飒水中花.
顽童嘻戏町洲上,
静气凝神钓野虾.

有几处稍做修改.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8 16:00
老师 小剑刚接触诗词  胡写了一个不知道符合不符合!

请老师多多指导

是发在这里 还是发在外面呢?
作者: 风轻月明    时间: 2010-9-8 16:13
支持一下吧,还写不出七律。问候先生。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8 16:19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老师 小剑刚接触诗词  胡写了一个不知道符合不符合!

请老师多多指导

是发在这里 还是发在外面呢?
应发在这里参与练习,另发也可。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8 16:21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应发在这里参与练习,另发也可。
谢谢老师 小剑先发这里一个 我看都没有人发 我就给发外面了 不好意思啊!:heihei
作者: 秋雨枫    时间: 2010-9-8 17:38
支持!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0-9-8 17:40
支持白衣斑斑
作者: 菲怡    时间: 2010-9-8 17:53
支持~先韵酿先~
作者: 兰室清风    时间: 2010-9-8 19:55
支持!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9-8 20:07
这个一定要边学习边支持!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18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支持! 抢沙发!
这个沙发给你了,呵呵。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20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支持!


补充:
一、解题:
秋兴
基本解释:
--------------------------------------------------------------------------------
1.秋日的情怀和兴会。
2.指本有某种感慨﹐于秋日而发。


二、注意中两联的对仗,避免合掌(意思或句式结构雷同)。


三、最好是新作。
龙兄如小雨,“来的正是时候”啊,到位,秋兴正当此解!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21
::: 在 沧海飞语 的贴子提到 :::
交作业____

秋望
雨里秋声一望暇
寒山尚披羽薄纱.
碧泓照镜摇倩影,
紫菊含苞抱青丫.
风去翩翩河堤柳,
雨来飒飒水中花.
顽童嘻戏町洲上,
静气凝神钓野虾.
开枪手啊,怀疑干过牛仔。待我慢慢赏析!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22
::: 在 风轻月明 的贴子提到 :::
支持一下吧,还写不出七律。问候先生。
谢谢支持!先写一律、三律,再写五律、七律就会了,我就是这么学习的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25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谢谢老师 小剑先发这里一个 我看都没有人发 我就给发外面了 不好意思啊!:heihei
谢谢剑兄弟。欢迎就此续稿。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25
::: 在 秋雨枫 的贴子提到 :::
支持!
谢支!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28
::: 在 邪魔老奴 的贴子提到 :::
支持白衣斑斑
支持就支持呗,客气啥,呵呵。你一加昵称我这衣服该洗了,问题是哪蹭的铁锈呢?:~(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30
::: 在 菲怡 的贴子提到 :::
支持~先韵酿先~
谢谢酝酿,我也憋…呜……呜……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30
::: 在 兰室清风 的贴子提到 :::
支持!
谢顶。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8 23:31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这个一定要边学习边支持!
那我一定要一边配合一边谢顶。:cool
作者: 幸运人生    时间: 2010-9-9 00:54
先支持!
作者: 幸运人生    时间: 2010-9-9 00:58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这个一定要边学习边支持!
边学习边支持!
作者: 桃花飞绿水    时间: 2010-9-9 10:44
寒楼孤影徒霜鬓
零落穷秋悲不休
汀野乱茅风种种
岸沙点鹭水悠悠
清弦冷韵自先怨
醉笔秋词谁共愁
落叶长宵鸠外雨
此心同泣却凝喉
作者: 寥廓冬雪    时间: 2010-9-9 18:28
先支持下,再认真做作业。
作者: 三江农夫    时间: 2010-9-9 19:31
秋兴,满园飘香霜风侵,沃野金黄稻菽馨。云端归鸿一字排,阶墀寒蛩几低吟。满眼残阳游子魄,一池败荷离人魂。流年羁恨愁荏苒,经年秋韵惜寸阴。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0-9-9 23:18
白衣兄弟好题材!
实际行动支持,交作业——只是又要给兄弟增添一分辛苦了!
七律  秋怀
人生漫漫比流年,六秩光阴一脉传。
总叹春风难复再,焉知秋日不相连。
愚公尚有移山志,老汉当怀动地篇。
我为夕阳添异彩,江天万里遍霞烟。

平水韵  下平:一先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9 23:22
::: 在 沧海飞语 的贴子提到 :::
交作业____

秋望
梓里秋声一望暇,
寒山尚挂羽薄纱.
碧泓照镜摇疏影,
紫菊含苞抱老丫.
风去翩翩河畔柳,
雨来飒飒水中花.
顽童嘻戏町洲上,
静气凝神钓野虾.
首联二句写故园秋色,中间二联用碧泓、紫菊、河畔柳、水中花具体的景物做排比铺陈,尾联引入顽童,用钓虾嬉戏给画面添加灵动和性情。我发帖是9月8号15:01,你提交是9月8号15:28,如果考虑把题读完至少还得5、6分钟,你想好贴出来得3、4分钟,也就是说这篇七律你只用了15分钟左右,羡慕你高才的同时也得说你这作业做的不认真啊!
详细解析一下:全诗脉络方面还算清晰,但结构不合理,句式缺乏比对推敲,尤其是炼句很是草率。

梓里秋声一望暇——暇,从日,本义:空闲,闲暇。且不说秋声一“望”算不算通感,这个暇字显得很无厘头,无论如何“一望”和“悠闲”关系不上。如果说这个暇是说诗人自己,句子中又不见诗人的一点痕迹。
寒山尚挂羽薄纱——羽,鸟类的毛或者昆虫的翅膀,做形容词时作薄讲。羽纱是个成词,指“用棉和毛或丝等混合织成的极薄的织品”。于是那么羽薄纱就和黑青缎,白素缣一样,形容词用重了。
碧泓照镜摇疏影——这句有灵气,很好。
紫菊含苞抱老丫——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紫菊花含苞待放,围绕这枯老的树枝丫。但是“抱”这个词是环绕或扣紧的意思,菊花是草本,既不高也不是藤本可以抱着向上爬,你让它怎么“抱”呢:cool。再说“老丫”,有些词可以省略,有些词就不能省略,比如老树丫可以省略为老树,但不能省略为老丫。老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奶妈,另一个是北方方言,指最小的女儿,尤其是东北人习惯把小女儿叫做老丫或丫蛋。(看看炼词多么重要,如果再加上前面那个“抱”,是不是有些猥亵了?汗啊,呵呵)
风去翩翩河畔柳——这个炼句没有问题,但“去”字用的有些软,如果仅作吹去讲,从场景上就失实了。为什么呢,你前面写到了寒山、疏影、加上标题的《秋兴》,显然写的是秋天,这时候的柳树叶子慢慢凋落,枝条也会慢慢枯黄,从内里变得干枯僵硬,不像春天来时那么柔顺,因此不能用翩翩来描写。当然你可以说我这个“去”是去掉的意思,如果那样应该避免读者理解上的二义性可能。
雨来飒飒水中花——飒飒是形容声音的,水中花是景,关联一下水中花是岸上花也可以解释,但难免让人感觉弯子绕的有点大,尤其是结合上一句十分直接的河畔柳而言。
顽童嘻戏町洲上——这句语法没有问题,但“町洲”应为“汀洲”。町有二音,分别为“挺”、“丁”,从田,挺音作平坦或田间小路解;丁音用作地名。汀洲则是水中小洲。
静气凝神钓野虾——神趣很好,但“野虾”这个词一般不用于文学作品中,即便现在鱼虾都有养殖的和野生的之分,但除了水产市场和水产养殖讲座之外,家、野之分仅限于禽畜类。家鸡、野鸡说出来谁都明白,听说过野鱼野虾家鱼家虾这么叫的么?

看看你写了五十六个字,我写了十倍于你不止吧,认真啊,加油!对了还要谢谢你第一个捧场!:yes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0 00:23
::: 在 桃花飞绿水 的贴子提到 :::
寒楼孤影徒霜鬓
零落穷秋悲不休
汀野乱茅风种种
岸沙点鹭水悠悠
清弦冷韵自先怨
醉笔秋词谁共愁
落叶长宵鸠外雨
此心同泣却凝喉
桃花飞绿水这首七律堪称佳作一篇!诗人主观情绪烙印明显,构思承起清晰,比兴有法,有虚实、远近、人我变化,结构流畅,合律,结尤见功夫。

寒楼孤影徒霜鬓——秋风寒楼,形单影孤,更兼年华渐逝,此时此景,人天共老啊。一句而场景人物尽出。
零落穷秋悲不休——紧密承接续写心情。
汀野乱茅风种种——种种,头发短貌,如“白发种种来无情”—【陆游】。
岸沙点鹭水悠悠——与上句一起,这两句将诗人的着眼点拉远,望向汀洲浦岸,用茅草呼应鬓发,用鹭鸟呼应孤影。句式为缩银法,省略介词“在…之中”、“在…之上”。种种和悠悠不是形容“风”和“水”,而是言“风中乱茅渐短如鬓发,水上点鹭摇摆似孑影”之意。
清弦冷韵自先怨——这一句较前四句比力道最不济。首先“清弦冷韵”近乎同义,“先怨”这个词如果没有明确地比较和铺叙不宜入诗。
醉笔秋词谁共愁——这句较之上句略好,但全诗未见一个饮和酒,突然冒出一个“醉”字,显得很突兀,或者说很“多余”,因为缺少过程而独独有了这样一个结果,是不需要说的。就是真的喝高了,咱也不说
落叶长宵鸠外雨——鸠雨,下雨时节,古人认为鸠鸣为雨候。如“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渡江云》【张炎】
此心同泣却凝喉——结转二句很见功夫!既烘托出了人将迟暮时随天象而在情感上产生的复杂感情(“同泣却凝喉”——想哭却哭不出来),又用尾联的“心与雨同泣”呼应首联的“人与天俱老”,堪称警句!

瑜瑕之处是白描居多,笔墨重于痕迹,如诗中孤、穷、乱、清、冷、醉、愁、怨、泣等。这些字用的多说明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
作者: 桃花飞绿水    时间: 2010-9-10 05:37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桃花飞绿水这首七律堪称佳作一篇!诗人主观情绪烙印明显,构思承起清晰,比兴有法,有虚实、远近、人我...

寒楼孤影徒霜鬓——秋风寒楼,形单影孤,更兼年华渐逝,此时此景,人天共老啊。一句而场景人物尽出。
零落穷秋悲不休——紧密承接续写心情。
汀野乱茅风种种——种种,头发短貌,如“白发种种来无情”—【陆游】。
岸沙点鹭水悠悠——与上句一起,这两句将诗人的着眼点拉远,望向汀洲浦岸,用茅草呼应鬓发,用鹭鸟呼应孤...
清弦冷韵自先怨——这一句较前四句比力道最不济。首先“清弦冷韵”近乎同义,“先怨”这个词如果没有明确地比...
醉笔秋词谁共愁——这句较之上句略好,但全诗未见一个饮和酒,突然冒出一个“醉”字,显得很突兀,或者说很“...
落叶长宵鸠外雨——鸠雨,下雨时节,古人认为鸠鸣为雨候。如“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渡江云》【张炎】
此心同泣却凝喉——结转二句很见功夫!既烘托出了人将迟暮时随天象而在情感上产生的复杂感情(“同泣却凝喉...

瑜瑕之处是白描居多,笔墨重于痕迹,如诗中孤、穷、乱、清、冷、醉、愁、怨、泣等。这些字用的多说明对...
白衣先生点评中肯到位,桃花心服口服,奉茶!
这篇评语收藏了。
作者: 阿宫恒炳    时间: 2010-9-10 05:59
实际行动支持第九期作业:
大雁南飞告别秋,
天高气爽盼秋留。
桂花开放秋添彩,
金菊入秋味更优。
月白秋风鲜果满,
深秋橘子笑枝头。
秋耕秋种山歌婉,
遍地黄花处处秋。
作者: 沧海飞语    时间: 2010-9-10 07:54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首联二句写故园秋色,中间二联用碧泓、紫菊、河畔柳、水中花具体的景物做排比铺陈,尾联引入顽童,用钓...
详细解析一下:全诗脉络方面还算清晰,但结构不合理,句式缺乏比对推敲,尤其是炼句很是草率。

梓里秋声一望暇——暇,从日,本义:空闲,闲暇。且不说秋声一“望”算不算通感,这个暇字显得很无厘头,无...
寒山尚挂羽薄纱——羽,鸟类的毛或者昆虫的翅膀,做形容词时作薄讲。羽纱是个成词,指“用棉和毛或丝等混合...
碧泓照镜摇疏影——这句有灵气,很好。
紫菊含苞抱老丫——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就是紫菊花含苞待放,围绕这枯老的树枝丫。但是“抱”这个词是环绕或...
风去翩翩河畔柳——这个炼句没有问题,但“去”字用的有些软,如果仅作吹去讲,从场景上就失实了。为什么呢...
雨来飒飒水中花——飒飒是形容声音的,水中花是景,关联一下水中花是岸上花也可以解释,但难免让人感觉弯...
顽童嘻戏町洲上——这句语法没有问题,但“町洲”应为“汀洲”。町有二音,分别为“挺”、“丁”,从田,挺音作平...
静气凝神钓野虾——神趣很好,但“野虾”这个词一般不用于文学作品中,即便现在鱼虾都有养殖的和野生的之分...

看看你写了五十六个字,我写了十倍于你不止吧,认真啊,加油!对了还要谢谢你第一个捧场!:yes
         白衣客辛苦.谢谢评点.,"风去"句事实如此,"野虾"之说未免太过,古人有"野树,野田,野云"之说,不是可以吗?,而"水中花"应是雨击水上,水花四溅,不存在绕弯子.
作者: 南山客    时间: 2010-9-10 07:55
浅山寒水夜轻愁,曲径闲灯客独游。
四季枯荣由我悟,半生起伏任他秋。
花间提酒追前事,阶下听风搔白头。
挥去青春曾有梦,揽来明月已无求。
作者: 南山客    时间: 2010-9-10 08:01
佩服白衣客斑主的仔细和认真,很辛苦哦。个人认为,读诗比写诗费力,尤其是还要评,致敬。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0 09:02
::: 在 沧海飞语 的贴子提到 :::
         白衣客辛苦.谢谢评点.,"风去"句事实如此,"野虾"之说未免太过,古人有"野树,野田,野云"之说,不是...
恕老夫眼拙,“水中花”我确实理解偏了,谨致歉意。野虾和野树虽然都有“野”,但字意应该不同。参考典籍,“野”字有七讲,(1)郊外(2)界限(3)指不当政的地位(4)无礼貌(5)巨大而非分的欲望(6)不受约束(7)未人工驯养或栽培的。野树野云的野应该合第(1)解,即在云树在野,而野和动物连用时应作第(6)解。至于“风去”诸句见仁见智,说对了你就听,说的不对权当我妄言,不必在心。

顺便借此地啰嗦两句。我出题、评论仅仅出于职责和热心,一不关功名,二不挣工资,且劳神费力。我只是希望通过我的理解抛砖引玉,方便大家更好地欣赏和提高。由于个人水平原因有的时候不仅做不到这一点更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误导观众,这一点我诚惶诚恐。故每个注释点评背后都有大量的查询和引证,请大家看在辛苦份上无论对与不对,不必较真,说的有理,你当个参考,说的不对,也一笑释之。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10 09:12
白衣版主辛苦了! 评《七绝》,我甚感压力,况《七律》乎?... ... 愚兄暂奉清茶一壶!

同时感谢各位兄弟姐妹积极参与! 看茶~~~~
作者: 沧海飞语    时间: 2010-9-10 09:23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恕老夫眼拙,“水中花”我确实理解偏了,谨致歉意。野虾和野树虽然都有“野”,但字意应该不同。参考典籍,“...

顺便借此地啰嗦两句。我出题、评论仅仅出于职责和热心,一不关功名,二不挣工资,且劳神费力。我只是希...
斑斑不必苛责自己,我是个直性人,有啥说啥,如有不妥,还望见谅,再道一声"辛苦了."
作者: 桃花飞绿水    时间: 2010-9-10 13:33
第二稿
寒楼孤影徒霜鬓
零落穷秋悲不休
汀野乱茅风种种
岸沙点鹭水悠悠
清弦暮曲自成怨
瘦笔秋词谁共愁
落叶长宵鸠外雨
此心同泣却凝喉
自己感觉还是不满意,但确是笔力不济,只能凑合用了。汗啊~~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10 14:34
老师 我是新人 不小心把这个发到外面了  我不知道 请老师原谅 我把这个贴回来了 请老师多多批评 你的指点是我进步的源泉! 谢谢老师!
苑外西风寄隐思,
孤芳常伴夜残时。
清霜怎抹心中怨,
晓露难消骨里痴。
靧面如花花渐少,
归期似梦梦方迟。
鎏金几度恨多少?
月缺月盈应有知.
作者: 一溪枫月    时间: 2010-9-10 21:38
七律且将心绪挂斜阳

无端料峭惹愁肠,欲借诗笺问酒觞。
塞雁难书萧瑟去,秋云不系落华伤。
休将寂寞托孤枕,莫把相思写影窗。
细数空阶梧叶老,且将心绪挂斜阳。

七律不会,特来学习,来到这里,只为点评,香茶,美酒伺候,准备聆听……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0-9-10 22:56
七律。秋思
月过疏帘淡墨收,清光扶我上南楼。
齐眉雁影浮云苦,入耳蝉声铁树休。
寒露偏来斟玉盏,天涯何处识归舟?
西风不扫心中事,一院黄花一院秋。
作者: 兰室清风    时间: 2010-9-11 10:32
七律:秋兴
朝朝俗事计年华,
待得浮生几日暇?
万里西风清水袖,
千山玉树皱秋纱。
吟诗不借江郎笔,
问菊还思晋士家。
日昃旋归新买酒,
双双燕子剪流霞。

迟来的作业,请指教!
作者: 菲怡    时间: 2010-9-11 11:09
这七律还真是有点难...写了好几首不如人意, 只能硬着头皮放一首上来,见笑了~~

七律。秋兴
凉风潜入枝头挂,
秋雨袭来寒意穿。
花落山间四五路。
絮飘水里两三湾。
画中春意依然在,
世上时节如旧翻。
平淡随缘安逸过,
不说往事不说酸。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6:53
::: 在 幸运人生 的贴子提到 :::
先支持!
谢谢您!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6:53
::: 在 寥廓冬雪 的贴子提到 :::
先支持下,再认真做作业。
多谢大姐支持,期待您的佳作。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6:55
::: 在 沧海飞语 的贴子提到 :::
斑斑不必苛责自己,我是个直性人,有啥说啥,如有不妥,还望见谅,再道一声"辛苦了."
呵呵,别客气。我评论也是有啥说啥,只看诗不看人。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6:56
::: 在 南山客 的贴子提到 :::
佩服白衣客斑主的仔细和认真,很辛苦哦。个人认为,读诗比写诗费力,尤其是还要评,致敬。
谢谢兄弟理解支持!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6:57
::: 在 三江农夫 的贴子提到 :::
秋兴,满园飘香霜风侵,沃野金黄稻菽馨。云端归鸿一字排,阶墀寒蛩几低吟。满眼残阳游子魄,一池败荷离...
感谢三江农夫支持,这首七律的“句”写的很不错。但既然作业是七律还是应该按照律诗的格式来写,这首作品不合律。至于为什么非要强调合律,前人就此的争议观点已经很多很多,不再赘述。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谁说的对,仅从朗读的语感上来看,合韵律的作品更能让人感受到起伏顿挫之美。“满园馥郁霜风动”和“满园飘香霜风侵”相比,如果说前者如击扬琴,后面的就像敲梆子。
看得出先生造句是有功夫的,韵律实际上非常简单,稍加注意即可,期待您成为霜天下一位作手!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6:58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白衣兄弟好题材!
实际行动支持,交作业——只是又要给兄弟增添一分辛苦了!
七律  秋怀
人生漫漫比流年,六秩光阴一脉传。
总叹春风难复再,焉知秋日不相连。
愚公尚有移山志,老汉当怀动地篇。
我为夕阳添异彩,江天万里遍霞烟。

平水韵  下平:一先
多谢古月大哥佳作支持!这首秋怀结构清晰,筋骨健朗。言秋但不伤秋,及景及人深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诗中有虚实对比,言语平淡,但寄寓豪情,恰合拙论“六十寻常语,发力不着痕”之比。

人生漫漫比流年,——平起。
六秩光阴一脉传。——顺承。秩,十年为一秩。
总叹春风难复再,——递进。承接着六秩之龄,感叹前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惆怅之余用虚句领下面的实句。这个“春”不是指春天而是指青春。
焉知秋日不相连。——连转。焉知,怎知。意为春和秋顺序转化相连相通,春为秋之始,秋为春之藏。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之理。
愚公尚有移山志,——兴志。以愚公移山之典兴志。
老汉当怀动地篇。——写实。以自身犹怀抱负写实。动地,震撼大地,借指大事业。“渔阳鼙鼓动地来”-《长恨歌》【白居易】
我为夕阳添异彩,——高抛。“夕阳”日暮合人老天秋,“异彩”一词用的十分见活巧。拙句“老树丹枝不让花”彰显的正是这种异彩。
江天万里遍霞烟。——远收。“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秋日里,夕阳异彩尽化作漫天烟霞!

这首七律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巧句警句,这也是应制作品受时间体、裁局限的通病。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7:00
::: 在 阿宫恒炳 的贴子提到 :::
实际行动支持第九期作业:
大雁南飞告别秋,
天高气爽盼秋留。
桂花开放秋添彩,
金菊入秋味更优。
月白秋风鲜果满,
深秋橘子笑枝头。
秋耕秋种山歌婉,
遍地黄花处处秋。
句子充满生活,“动”多于“静”这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尤其是“遍地黄花处处秋”句,十分流畅精神。
这首作品最大的问题是犯了重字的诗病。如果把这首诗作为一首随便的即兴诗歌或者是特殊体裁(如梁元帝的《春日》还有《红楼梦》中类似“秋窗秋不尽”之类的特种诗作),应该说不失为一首佳作,但作为七律来讲,除了用相同的字当对句和叠字组词的情况,一首诗中是不能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样字的。既然是律,还是要遵循些规则才好,另外第四句犯孤平,当避。
问好阿宫!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7:08
::: 在 南山客 的贴子提到 :::
浅山寒水夜轻愁,曲径闲灯客独游。
四季枯荣由我悟,半生起伏任他秋。
花间提酒追前事,阶下听风搔白头。
挥去青春曾有梦,揽来明月已无求。
感谢南山客先生就题和诗!这首作品正如先生小令,清丽洗练,不绷不挂,十分利落。主体鲜明,思理得当,律合旧韵。总体感觉后四句好于前四句,似乎起笔构思时尚不全面,笔至中篇则欲罢不能了。尤其是“挥去青春曾有梦,揽来明月已无求”句,颇得共鸣,真个慷慨无限!
若吹毛求疵非要谈及一些问题,应该说句子结构尚缺乏变化。前人论诗有“景句、情句”之别,不可都写景也不可都言志。此外,句子结构中主谓宾的位置和形式也要富于变化,这应该是在追求声韵之外第二维度、第三维度的抑扬起伏美感,这样诗才能更有韵味。在这首作品中句子的结构基本是前4字和后3字组成的两个词组。在七言律诗中十分重要的介词副词用的十分小心拘谨,显得有些僵硬。

浅山寒水夜轻愁,——“夜”,人在夜里…或夜色使人…。全句省略主语和介词。
曲径闲灯客独游。——这个第二句似对仗而非对仗。虽然夜、客都是名词,但“夜”不能承担“愁”的主体,“客”则不同。且不论首联是不是对偶句,“曲径闲灯”和上一句的“浅山寒水”都是描写景的联合词组,仍不适宜。如果这是某个长调的开篇,如“浅山寒水,曲径闲灯,惆怅独游客”,倒貌似不错的一句。这也许是诗铺陈和词铺陈一个明显的不同吧。
四季枯荣由我悟,——“悟”与上两句“游、愁”都是动词后置的格式,这个苛刻一些也是要避开的。
半生起伏任他秋。——“秋”字特殊情况下可以做动词解,但之前的铺垫要十分到位才行。个人还是觉得与“悟”对仗不稳。
花间提酒追前事,
阶下听风搔白头。——好句子。花间、提酒暗指少年情怀,“阶”让我联想到了蒋捷的“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更贴切啦。
挥去青春曾有梦,
揽来明月已无求。——“四时月好最宜秋”!这个月和首联的夜、灯暗合呼应,明月也指心中的愿望。我们竭尽全力后真正达到目标那一刻会忽然发现,目标不过是下一个无聊的起点,而最美的正是我们错过的沿路的风景。这句话用七个字说出了这种感觉。“一生何求?…没料到,我所失的竟已是我的所有”……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7:11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白衣版主辛苦了! 评《七绝》,我甚感压力,况《七律》乎?... ... 愚兄暂奉清茶一壶!

同时感谢各位兄弟姐妹积极参与! 看茶~~~~
老兄客气了,第一回“布置作业”,怕担不起来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7:22
::: 在 桃花飞绿水 的贴子提到 :::
第二稿
寒楼孤影徒霜鬓
零落穷秋悲不休
汀野乱茅风种种
岸沙点鹭水悠悠
清弦暮曲自成怨
瘦笔秋词谁共愁
落叶长宵鸠外雨
此心同泣却凝喉
自己感觉还是不满意,但确是笔力不济,只能凑合用了。汗啊~~
真正的悲伤不是来自季节和景物,大雪天我中了500万的双色球我也能把嘴咧到耳丫子上,是不是。要写情感,个人内心才是关键点。你的身体和内心没有触动,视野思路自然也就很窄,于是局限在了那张虚拟的琴和虚拟的笔上,自然感到词空技穷。如果这两句嵌入一些真实的内心世界描写(当然不能抛开阅历和真实的情感编造)那境界一下子就打开啦。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17:24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老师 我是新人 不小心把这个发到外面了  我不知道 请老师原谅 我把这个贴回来了 请老师多多批评 你的指...
别叫我老师,你是新人我也不旧咱们这是“病友讨论病情”,我病的深病的早,或许就比你有点经验,真正的老师是不屑在这里丢人现眼滴。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0-9-11 21:01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多谢古月大哥佳作支持!这首秋怀结构清晰,筋骨健朗。言秋但不伤秋,及景及人深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意...

人生漫漫比流年,——平起。
六秩光阴一脉传。——顺承。秩,十年为一秩。
总叹春风难复再,——递进。承接着六秩之龄,感叹前人“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惆怅之余用虚句领下面的...
焉知秋日不相连。——连转。焉知,怎知。意为春和秋顺序转化相连相通,春为秋之始,秋为春之藏。正所谓“落...
愚公尚有移山志,——兴志。以愚公移山之典兴志。
老汉当怀动地篇。——写实。以自身犹怀抱负写实。动地,震撼大地,借指大事业。“渔阳鼙鼓动地来”-《长恨歌...
我为夕阳添异彩,——高抛。“夕阳”日暮合人老天秋,“异彩”一词用的十分见活巧。拙句“老树丹枝不让花”彰显...
江天万里遍霞烟。——远收。“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秋日里,夕阳异彩尽化作漫天烟霞!

这首七律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巧句警句,这也是应制作品受时间体、裁局限的通病。
辛苦白衣兄弟了!精辟点评,让我获益匪浅!尤其是最后一句评语,堪称有力的鞭策——此后常熬苦,他朝尽赏甜!
请受我深深一揖!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21:21
::: 在 古月求衣 的贴子提到 :::
辛苦白衣兄弟了!精辟点评,让我获益匪浅!尤其是最后一句评语,堪称有力的鞭策——此后常熬苦,他朝尽赏甜!
请受我深深一揖!
古月大哥何须如此言重,再说就折我了。给兄长敬茶!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1 21:24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老师 我是新人 不小心把这个发到外面了  我不知道 请老师原谅 我把这个贴回来了 请老师多多批评 你的指...
苑外西风寄隐思,
孤芳常伴夜残时。
清霜怎抹心中怨,
晓露难消骨里痴。
靧面如花花渐少,
归期似梦梦方迟。
鎏金几度恨多少?
月缺月盈应有知.
这首作品通体较为流畅,见比兴、虚实之照,合律。颈联后句颇有余味。不足之处是炼句方面和造境方面有瑕疵。

苑外西风寄隐思,——结合次句,这一段作者(孤芳)应是在局中的,隐思一词不考虑韵时作幽思解更合。
孤芳常伴夜残时。——常伴的“常”如果用来联系“孤芳”和“残夜”感觉多少有点偏。孤芳也是芳,夜残还是夜,“花”(无论虚实)可以反衬情感说“芳犹到夜”而非“芳常到夜”。
清霜怎抹心中怨,——清霜本来只能助长哀怨,不能抹(消除)怨,因此反问就不合适,或者说在主语“霜”和宾语“怨”之间“抹”不宜做谓语。
晓露难消骨里痴。——大抵同上,也是谓语的问题。
靧面如花花渐少,——靧,动词,专指洗脸。靧面,即洗脸。古人有用花瓣和雪水洗脸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容颜有光泽,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抹鸡蛋清和贴黄瓜片,美容。但是“洗脸如花”就不对了,“花渐少”的少表示花渐渐减少没有任何问题,但关联到前面的洗脸或脸上这句话就容易让人糊涂,莫非人面很多?实际上没有必要用这个生僻字,说人面即可,这样既和下句的“归期”有了同样的属性(名词词组)也更好理解。至于“少”,不妨改为“老”,“人面如花花渐老”容易理解也更贴切些。
归期似梦梦方迟。——这句非常好!不直接说归期而用梦转嫁,梦与归期共同迟。很有境味。
鎏金几度恨多少?——“少”和上句用重了,“鎏金”一词个人没有看懂。如果指岁月应该是流金。
月缺月盈应有知. ——这句很好。
作者: 寥廓冬雪    时间: 2010-9-11 22:26
从头看完,深深地被白衣版主的真诚、辛苦、博学、热情所感动,也为各位楼主的谦虚、好学、勤奋、热情所感动,实为霜天之幸,果能蔚然成风,坛子何愁不兴盛!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12 09:15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这首作品通体较为流畅,见比兴、虚实之照,合律。颈联后句颇有余味。不足之处是炼句方面和造境方面有瑕疵。

苑外西风寄隐思,——结合次句,这一段作者(孤芳)应是在局中的,隐思一词不考虑韵时作幽思解更合。
孤芳常伴夜残时。——常伴的“常”如果用来联系“孤芳”和“残夜”感觉多少有点偏。孤芳也是芳,夜残还是夜,“花...
清霜怎抹心中怨,——清霜本来只能助长哀怨,不能抹(消除)怨,因此反问就不合适,或者说在主语“霜”和宾语...
晓露难消骨里痴。——大抵同上,也是谓语的问题。
靧面如花花渐少,——靧,动词,专指洗脸。靧面,即洗脸。古人有用花瓣和雪水洗脸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容...
归期似梦梦方迟。——这句非常好!不直接说归期而用梦转嫁,梦与归期共同迟。很有境味。
鎏金几度恨多少?——“少”和上句用重了,“鎏金”一词个人没有看懂。如果指岁月应该是流金。
月缺月盈应有知. ——这句很好。
小剑非常感谢先生的指导 今天把修改后的马上传上来了 请先生多多批评

苑外西风寄静思,
孤芳犹到夜残时。
三分羞涩因秋了,(清霜隐去三分月)
一脉风情为雪痴。(晓露凝成一枕诗)
人面如花花渐老,
归期似梦梦方迟。
鎏金几度恨多少?
月缺月盈应有知.


小剑 万分感谢 白衣客先生精彩的讲解和辛勤的指导 小剑鞠躬了。
还想问问先生 中间+粗的地方用那一组好?当时我改不了了 所以换了一组 但是不知道哪一个好 是改的那个好还是后写的那个好
小剑解释一下 这里德孤芳 我想指代的是菊 鎏金指代这 晚秋风过残菊花瓣凋零

再次感谢先生的指导 小剑祝先生 天天开心 万事如意。 小剑一躬到底!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0-9-12 09:46
《七律》.秋兴----交作业
秋声迟到太湖东,
霜叶西山别样红。
雁阵一排风送远,
寒流几次雨飞空。
窗前月冷菊丛影,
灯下茶香诗札梦。
屏上有情探晓角,
盎然一览友朋中。
               白发老翁
作者: 晓月霜秋    时间: 2010-9-12 10:07
七律~~~秋兴 (作业)

雁阵排云暮霭沉
西风犁地卷层林
青山已料凋零色
白酒犹浇寂寞心
丛蝶辛勤空有梦
筝弦疲惫久无音
唯邀旧友吟陈句
醉赏黄花第一金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2 11:36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小剑非常感谢先生的指导 今天把修改后的马上传上来了 请先生多多批评

苑外西风寄静思,
孤芳犹到夜残时。
三分羞涩因秋了,(清霜隐去三分月)
一脉风情为雪痴。(晓露凝成一枕诗)
人面如花花渐老,
归期似梦梦方迟。
鎏金几度恨多少?
月缺月盈应有知.


小剑 万分感谢 白衣客先生精彩的讲解和辛勤的指导 小剑鞠躬了。
还想问问先生 中间+粗的地方用那一组好?当时我改不了了 所以换了一组 但是不知道哪一个好 是改的那个好...
小剑解释一下 这里德孤芳 我想指代的是菊 鎏金指代这 晚秋风过残菊花瓣凋零

再次感谢先生的指导 小剑祝先生 天天开心 万事如意。 小剑一躬到底!
这一改便不同了!题目是《秋兴》,如果用菊花点题一下也是可以的,但写菊的篇幅不宜太大(菊花开放是秋天一个特征点)。姑且认为这首就是《秋菊》,那么菊花的特点是凌霜,应该突出一个“傲”字,傲的背后就是自信,所以不宜用“羞涩”这类的字眼。既然是花,有风情是可以的,不过“雪”和“痴”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我更喜欢括号里的两句。
再进阶一步,“清霜三分月”,“晓露一枕诗”都是好句子,但“隐去”和“凝成”用的太实了,尤其是隐去,霜和月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不是隐去。这个地方如果用两个虚一些的词诗味就更浓了,例如“清霜寂寞三分月”,“晓露闲愁一枕诗”,再结合上下几句那就非常有感觉了。红楼梦中有几组菊花诗写的都很好,可以去学学人家的技巧。“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有了前面这些好句子,鎏金几度显得有点了浮了,呵呵,再想想,诗不厌改。:cool
谢谢小剑的支持!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12 11:41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这一改便不同了!题目是《秋兴》,如果用菊花点题一下也是可以的,但写菊的篇幅不宜太大(菊花开放是秋...
再进阶一步,“清霜三分月”,“晓露一枕诗”都是好句子,但“隐去”和“凝成”用的太实了,尤其是隐去,霜和月...
谢谢小剑的支持!
好的 谢谢先生的指导 我马上改!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12 12:00
苑外西风寄静思,
孤芳犹到夜残时。
清霜寂寞三分月,
晓露闲愁一枕诗。
人面如花花渐老,
归期似梦梦方迟。
南国是否春常在?(寒江秋色谁能饮?)
月缺月盈应有知.。

超级感谢 先生 ! 小剑再次鞠躬了
先生提到菊了我把上一个改一改贴到清风大哥那个写菊花的帖子行吗?小剑自己喜欢第二个 不知道先生的意见呢?
先生 这次直接换了一句 请先生一定要指点 小剑谢谢了!
作者: 桃花飞绿水    时间: 2010-9-12 17:18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真正的悲伤不是来自季节和景物,大雪天我中了500万的双色球我也能把嘴咧到耳丫子上,是不是。要写情感,...
是这理。白衣先生辛苦!
作者: 岭上    时间: 2010-9-12 21:34
交作业

[七律.新韵] 秋兴
日落西邻月入家,山窗半启近天涯。
难学醉梦乏沽酒,怕是悲秋不种花。
落叶叠时踱响径,无人寂处饮长茶。
未着风雨疏凉夜,留付停云有问答。
作者: 南山客    时间: 2010-9-12 21:51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感谢南山客先生就题和诗!这首作品正如先生小令,清丽洗练,不绷不挂,十分利落。主体鲜明,思理得当,...
若吹毛求疵非要谈及一些问题,应该说句子结构尚缺乏变化。前人论诗有“景句、情句”之别,不可都写景也不...

浅山寒水夜轻愁,——“夜”,人在夜里…或夜色使人…。全句省略主语和介词。
曲径闲灯客独游。——这个第二句似对仗而非对仗。虽然夜、客都是名词,但“夜”不能承担“愁”的主体,“客”则...
四季枯荣由我悟,——“悟”与上两句“游、愁”都是动词后置的格式,这个苛刻一些也是要避开的。
半生起伏任他秋。——“秋”字特殊情况下可以做动词解,但之前的铺垫要十分到位才行。个人还是觉得与“悟”对...
花间提酒追前事,
阶下听风搔白头。——好句子。花间、提酒暗指少年情怀,“阶”让我联想到了蒋捷的“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更...
挥去青春曾有梦,
揽来明月已无求。——“四时月好最宜秋”!这个月和首联的夜、灯暗合呼应,明月也指心中的愿望。我们竭尽全...
万分感谢白衣斑主的指点,俺是个半路出家的半瓶水,只是凭感觉写了点东西,理论上的知识欠缺的就不是一点半点的了,近段时间感到没什么突破了,就疯狂地多写了几首,想着熟能生巧来着,终是不如有名家指点,太感谢了,这首诗要改的话,手术大了点,于是重起炉灶另写了一首,按白衣斑主所言注意了一下,期待有所建树,望多指教。
偶望西山有所思,风寒谁又弄纤姿。应怜秋水残荷老,莫叹霜天归雁迟。
瘦竹苍松同入梦,浓枫淡菊各成诗。年年光景惹人醉,光景年年醉此时。
作者: 童言    时间: 2010-9-13 22:16
我对诗词仅是粗通韵律,深层次的就一无所知了。
能得高人指点,机不可失。
搜索枯肠交来作业,恳望斧正,先行感谢!

一晚西风陌埂幽,
寒霜枯叶漫山丘。
木棉倦卸英雄甲,
草圈闲行憨直牛。
榭阁翘眸北归雁,
妆奁细画夜来沟。
酡颜俏染黄花面,
醉笑枫林醉一秋。
作者: 幸运人生    时间: 2010-9-13 22:54
喜欢这里的氛围,敬佩白版主的才华!我是第一次学写七律,敬请白版主点评!先敬香茗一杯!

秋风兴起扰轻烟,冰露常栖山径间。

知己相逢琼路窄,小奴幽怨素衣宽。

若插羽翼随南去,定挽春光抱梦还。

落叶纷飞心意冷,卧空泪枕更知寒。

(中华新韵)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3 23:58
::: 在 一溪枫月 的贴子提到 :::
七律且将心绪挂斜阳

无端料峭惹愁肠,欲借诗笺问酒觞。
塞雁难书萧瑟去,秋云不系落华伤。
休将寂寞托孤枕,莫把相思写影窗。
细数空阶梧叶老,且将心绪挂斜阳。
多谢支持!这一首七律有思理,有比兴,词句多为诗家语,看得出是熟手之作。作者用“诗笺、酒觞、塞雁、秋云、落华、孤枕”等造了一幅景,用“料峭、萧瑟、寂寞、相思”等来落实感情。以秋的萧疏来衬托人的寂寞,进而写相思之情,亦算得法。美中不足是造景过多,论、叙的比例失调。再则副动词组合比较单调,基本上是“否定性副词+系动词”的格式,如“难书、不系、休将、莫把”等等。粗浅的感觉,作者这首诗写的有点“急”,推敲不够。

无端料峭惹愁肠,——料峭有二义,一是微寒,二是摆动的样子。这里应作一解,需要注意的是料峭用作微寒义时多用于描写春风。
欲借诗笺问酒觞。——借诗问酒,诗人语。
塞雁难书萧瑟去,——句意不够完整。
秋云不系落华伤。——落华为实词,上句的萧瑟为虚词,对仗有些险。
休将寂寞托孤枕,——寂寞托孤枕,佳句。
莫把相思写影窗。——“影窗”,造词了。
细数空阶梧叶老,——这句动作具体,很能衬托作者孤独无助的内心,如果能结合后上下句是一个非常的好过渡。
且将心绪挂斜阳。——“将”重复了。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4 00:01
::: 在 邪魔老奴 的贴子提到 :::
七律。秋思
月过疏帘淡墨收,清光扶我上南楼。
齐眉雁影浮云苦,入耳蝉声铁树休。
寒露偏来斟玉盏,天涯何处识归舟?
西风不扫心中事,一院黄花一院秋。
这首作品写下笔洗练,佳句颇多。这首诗用一句写实来展开序幕,一切景象思绪从“南楼”而起,章法可嘉。憾处是虚构的场景之间出现了矛盾,这是由诗构景相对于见景作诗时最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初学者,仿佛一个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只能单线程思维,一挂档就仿佛就没有足够的手控制方向盘。进一步的问题是颔联立意和全诗秋“兴”不合,比如“淡墨收、清光照楼、寒露斟盏、天涯问舟、一院黄花”等等,写的是一种秋风中萧瑟之外的爽朗,而“苦”和“休”似乎破坏了全诗的格调,当然诗中有些疑问,详见每句点评。另,感谢先生支持,唯希望符合原题。
七律。秋思
月过疏帘淡墨收,——平起。淡墨这个词原指调淡的墨色(中国水墨画中讲墨分五色),也可以借指不浓重的夜色,不着意的文笔等。
清光扶我上南楼。——“有花须酌酒,无月不登楼”!这句非常好,关键是诗中见人,性情而灵动。
齐眉雁影浮云苦,——本来南楼之上,雁影“齐眉”还是有依据的。但前提“月过疏帘”,这是一个夜晚。大雁在迁徙时长途跋涉,晚间一般会群聚栖息以恢复体力,所以晚间看到雁影有些突兀。即便雁果在飞,晚间人的视力洞察远处的雁影也有一定难度,作为特例入诗是当酌的。深入探讨一下,“齐眉”原指和眉毛平齐,但不排除是“举案齐眉”的简写,借指夫妻,如果是这样诗意又当作另一番解释。这种情况下雁影也可作虚指,与下面天涯归舟等句子对应。究竟作何解作者在相思这个角度上笔墨不多,尚看不明了。
入耳蝉声铁树休。——铁树这里应该不是指具体的苏铁,而为泛指黑夜里的树木。铁树在佛家语里因无花无果之树,有无心无作之意。如果从字面解,“休”指完结死亡,仅描写树叶凋零这个字用的有些“过”;如果是结合上面的深入探讨内容,则有尘心已死之意。
寒露偏来斟玉盏,——这句诗味极浓,作虚实解俱佳。
天涯何处识归舟?——化《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词意,季节心意俱合,情味浓郁。
西风不扫心中事,——佳句。“扫”用的有些“重”。
一院黄花一院秋。——佳句。黄花实指菊花,虚指青春。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4 00:01
::: 在 兰室清风 的贴子提到 :::
七律:秋兴
朝朝俗事计年华,
待得浮生几日暇?
万里西风清水袖,
千山玉树皱秋纱。
吟诗不借江郎笔,
问菊还思晋士家。
日昃旋归新买酒,
双双燕子剪流霞。

迟来的作业,请指教!
方家之诗,感谢先生支持赠和!全诗观明显,结构起承结转清晰,富于思理,用典得当。诗中有虚实、叙议、人我之类变化,意绪起伏。比兴得法,通体浑然,合诗。堪称精品。
七律:秋兴
朝朝俗事计年华,
待得浮生几日暇?——首联叙起议承,朴实关切。
万里西风清水袖,——水袖,古代衣服(现常见于戏曲服装)上用白色绢纱做成的内袖,舞动起来像水波荡漾,故称水袖。这一句非常有味。
千山玉树皱秋纱。——“皱”虽灵动未免绕一些,可否易之?
吟诗不借江郎笔,——用江淹梦笔典,指人文才出众。
问菊还思晋士家。——化陶潜“采菊东篱下”典。
日昃旋归新买酒,——日昃,太阳偏西。旋归,回归。
双双燕子剪流霞。——燕子尾部如剪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双双燕子在夕阳下飞舞,不说心情而托一景,渐高渐远,结转巧妙。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4 00:03
::: 在 菲怡 的贴子提到 :::
这七律还真是有点难...写了好几首不如人意, 只能硬着头皮放一首上来,见笑了~~

七律。秋兴
凉风潜入枝头挂,
秋雨袭来寒意穿。
花落山间四五路。
絮飘水里两三湾。
画中春意依然在,
世上时节如旧翻。
平淡随缘安逸过,
不说往事不说酸。
写的不错!七律也好,其他的诗词也好,都不要着急,慢慢来。一年一秋,一人一秋。故题虽相同但可寄之旨悬殊,有则为之,无不可勉强为之。少女读红楼,伤的是“水中月镜中花枉自嗟空牵挂”,老叟读红楼伤的却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阅历参悟不同,感受自然也不同。人生处处有真情,能用合适的语言描述出来就是感人的好诗篇,加油!

七律。秋兴
凉风潜入枝头挂,
秋雨袭来寒意穿。——对仗开篇,“穿”字用的很简单也很传神,所以上一句的“枝头挂”不如这句“寒意穿”贴切。
花落山间四五路。——秋天花落在南方地区也是有的,比如海南四季都开花,但诗文还要顾及普遍性原则,除非特别说明,否则读者就不好理解。一般来说落花是指春末,如“落花时节”。“四五路”是虚指,要避免写得过于具象。
絮飘水里两三湾。——絮可解作柳絮,也可解作芦花。一个在春天一个在秋天,为了避免混淆这里例如可以用“荻”来代替有二义性的“絮”。
画中春意依然在,——春意即是葱茏之意,尤其是南方热带省份,这个是写实的。但出于和第三句同样的原因这里也不妨改动改动。
世上时节如旧翻。——写的很好。
平淡随缘安逸过,
不说往事不说酸。——好心态。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4 00:32
::: 在 这是剑 的贴子提到 :::
苑外西风寄静思,
孤芳犹到夜残时。
清霜寂寞三分月,
晓露闲愁一枕诗。
人面如花花渐老,
归期似梦梦方迟。
南国是否春常在?(寒江秋色谁能饮?)
月缺月盈应有知.。

超级感谢 先生 ! 小剑再次鞠躬了
先生提到菊了我把上一个改一改贴到清风大哥那个写菊花的帖子行吗?小剑自己喜欢第二个 不知道先生的意见...
先生 这次直接换了一句 请先生一定要指点 小剑谢谢了!
小剑不必那么客气。我也是个初学者,这是布置了这个作业没办法便在这里妄充人师,因此我的意见也许是错的,断不可高估。诗有规则,但如果符合规则就能做好诗那电脑比人要厉害得多。实际上规则就像个酒瓶,只能约束了应该是什么形状、有多少重量、能不能含杂质等表面的东西,真正酒的品级味道却要看用什么材料、怎样酝酿、陈多长时间。换言之,诗言志,你有什么样的寄托便写什么样的诗文,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关于跟帖,霜天是个论坛,只要帖子符合要求怎么发是个人的事,与版主无关,你尽可以去发。
最后说一句,任何事情都不能寄希望于一蹴而就,写作更是如此,多读多练,功到自然成。希望你在霜天能不断提高!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4 00:36
::: 在 寥廓冬雪 的贴子提到 :::
从头看完,深深地被白衣版主的真诚、辛苦、博学、热情所感动,也为各位楼主的谦虚、好学、勤奋、热情所...
谢谢冬雪大姐鼓励,第一次布置作业,点评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希望霜天能保持这种氛围。
作者: 兰室清风    时间: 2010-9-14 00:56
千山玉树皱秋纱。——“皱”虽灵动未免绕一些,可否易之?
承先生赐教,清风不胜感激。千篇易得,一评难求。道一声“辛苦”,不足言怀!
今改为“千山玉树淡秋纱”可否?恭请指正!敬酒!!!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9-14 11:08
必读贴。。白衣兄高才。。。。辛苦了!小弟学到了很多。。嘿嘿。。继续。
作者: 袁建辉    时间: 2010-9-15 11:23
网络不好,迟交作业。

作业  七律 秋兴
清辉冷月一襟霜,白露花残泪两行。
菊苑萋萋寻酒令,西山寂寂话残阳。
寒蜇饮恨声声绝,大雁悲歌阵阵殇。
漫道秋风多败兴,金华遍地满庭芳。
作者: 荆襄野拙    时间: 2010-9-15 11:49
【七律-秋兴】
沧桑浊世夕阳中,律韵书香乐未穷。
日照池亭棋子落,星催旧故酒瓶空。
诗吟陋巷生新竹,曲颂霜天有碧桐。
慢道韶华随逝水,苍髯雾鬓映丹枫!

作者: 菲怡    时间: 2010-9-15 11:50
白衣兄长辛苦了~很开心有您的点评~~必读贴受益良多~我稍微更改一下~谢谢您的指导~~~~
七律。秋兴
凉风潜入枝头挂,
秋雨袭来寒意穿。
花落山间四五路。
荻飘水里两三湾。
梦中圆月依然在,
世上时节如旧翻。
平淡随缘安逸过,
不说往事不说酸。
作者: 纫佩折兰    时间: 2010-9-15 15:32
读老兄的点评受益多多!为支持老兄,勉强凑一首!望指点一二!

秋殇
衰草连天落木凋
心如孤雁伴云飘
那堪萧瑟秋风劲
更惹相思蝶梦遥
犹盼对窗同剪烛
还期抱月共听箫
青山依旧殇情去
何必清诗慰寂寥
作者: djunshu    时间: 2010-9-15 16:26
【七律】秋思
窗前落木叶黄时,
灯下心沉难赋诗。
万里关山悬客梦,
一襟霜月涌秋思。
浮云暗逐年华变,
凉雨虚怜时节驰。
又近中宵几许怨,
流光堪叹怅相知。
                白发老翁     2010-09-15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9-15 20:58
佳作多多啊。。。白兄快来。。。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5 21:02
::: 在 兰室清风 的贴子提到 :::
千山玉树皱秋纱。——“皱”虽灵动未免绕一些,可否易之?
承先生赐教,清风不胜感激。千篇易得,一评难求。道一声“辛苦”,不足言怀!
今改为“千山玉树淡秋纱”可否?恭请指正!敬酒!!!
哪有什么不可以,呵呵。诗不厌改。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5 21:02
::: 在 djunshu 的贴子提到 :::
《七律》.秋兴----交作业
秋声迟到太湖东,
霜叶西山别样红。
雁阵一排风送远,
寒流几次雨飞空。
窗前月冷菊丛影,
灯下茶香诗札梦。
屏上有情探晓角,
盎然一览友朋中。
               白发老翁
这是一首押平水韵的作品,韵部为一东。全诗叙议匀称,比兴得体。动词名词工于变化,清新流畅,有物有我,韵律合。看得出是老诗家所为。
《七律》.秋兴
秋声迟到太湖东,——首句见“声”。迟到一词将客体主观化,趣味顿增。
霜叶西山别样红。——次句见“色”。太湖边上确有西山,因此作虚指写实都很好。
雁阵一排风送远,——佳句。“随风远”即常人语,“风送远”则诗人语。
寒流几次雨飞空。——“寒流”,旧指清冷的溪水或出身贫寒,新解则是气象学术语,指秋季以后北方冷空气逐波南下。这里作新词解,别有一种新意。
窗前月冷菊丛影,——场景递进到夜晚,描写窗外的景象。
灯下茶香诗札梦。——描写屋内的人在灯前,品茶觅诗的情景。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前人虽有一字可平可仄时在诗中可以根据需要定论的说法,并非没有条件,多数时候发声平仄字意是不同的。如“梦”虽属一东,但梦作平声时仅限于该字作形容词,通蒙,指不明,昏乱,雨极细微,如“梦雨”。梦作动词名词解时应该切到去声“一送”韵,这是需要注意的。如果本意即是如此,句意也很好,不过作为对仗上联的“影”(实词)也宜改为形容词,如“瘦”、“乱”等。
屏上有情探晓角,——诗心如贼,不可走空,把霜天晓角捎带上了,哈哈。
盎然一览友朋中。——盎然,指气氛、趣味等浓厚。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5 21:03
::: 在 晓月霜秋 的贴子提到 :::
七律~~~秋兴 (作业)

雁阵排云暮霭沉
西风犁地卷层林
青山已料凋零色
白酒犹浇寂寞心
丛蝶辛勤空有梦
筝弦疲惫久无音
唯邀旧友吟陈句
醉赏黄花第一金
这首作品也押平水韵,韵部十二侵。正如晓月霜秋其他作品,诗中不陈雄藻,不滥绮情,平实真挚,比兴之余更见自我。词句流畅拈来自如,已见句为人所用之境。

雁阵排云暮霭沉——排云,排开云层,形容极高。“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晋【郭璞】
西风犁地卷层林——犁地,以犁耕地,形容风大如有可入地之力。犁和卷动词用连用,夸张表现秋的来势。
青山已料凋零色——这个“料”字悲怆之余凸显老道,似荣衰之事久已安然于胸,非涉世久不能为也。
白酒犹浇寂寞心——很多人喜欢用浊酒、绿蚁、乌程等字眼,认为这样比较有“诗味”,明明喝的是二锅头不敢叫白酒,这是可笑的。古代李白苏轼诗中也出现过白酒一词,不过那时发酵过滤技术有限,酒按大类只分清酒和白酒,白酒即是浊酒。现在的白酒泛指烧酒,既有实际意义,和青山对仗也十分工整,当赞。
丛蝶辛勤空有梦——蝶梦,引指闲逸。这里“丛”似与全诗无关,且它会使句子过于具象,不如泛指。
筝弦疲惫久无音——筝弦,引指雅事。如上句,有了筝,“弦”也是可讲可不讲的。
唯邀旧友吟陈句——陈句尚可吟诵,辛勤、疲惫之后人性情骤减之实跃然纸上。
醉赏黄花第一金——“第一金”,最早开放的黄菊。记得说过前面有位诗友诗中突然出现“醉”显得突兀,那么这里也有“醉赏”是否突兀呢?看看前面的第四句,“白酒犹浇寂寞心”这就是铺垫和呼应,醉在这里便显得很自然合理。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5 21:04
::: 在 岭上 的贴子提到 :::
交作业

[七律.新韵] 秋兴
日落西邻月入家,山窗半启近天涯。
难学醉梦乏沽酒,怕是悲秋不种花。
落叶叠时踱响径,无人寂处饮长茶。
未着风雨疏凉夜,留付停云有问答。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也未尽然,不然何以岭上有“难学醉梦乏沽酒,怕是悲秋不种花”之句?传世好语也。全篇比兴尤其得法,言尽众人皆有之心而独众人不可得之语。大赏佳作!此作宜细剖,闲言少叙,直奔正题。

[七律.新韵] 秋兴
日落西邻月入家,——西邻,西边的邻居或西面的邻国。但是既然是邻,一屋之隔何以有日月之别?这就是诗的语言,宏则宇宙为蜗角,微则涓埃有世界。
山窗半启近天涯。——“山窗”犹“半启”即近天涯。忽然想到唐寅“一个茅斋如斗大,如何容得许多秋?”之句,试问其蓬居何广,人心何广!是语果出于女子乎?
难学醉梦乏沽酒,——“醉梦”,糊里糊涂不清醒或沉迷不振醉生梦死。如:“想从杯酒形骸小,笑说平声醉梦间”-【苏轼】。沽酒,原意指买酒,进指喝酒。乏,缺少。
怕是悲秋不种花。——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花盛开于春而凋零于秋,反用“闻道山中贤长官,种花不肯放春还”-【张耒】之意。

颔联白话释义:我很难学会(像他人一样)沉迷醉梦,所以很少买酒喝酒;(因为害怕)自己会因为花落而悲伤索性就不去种花。这是一种反语,用“谦虚自责”的语态在反衬说明自己独立于世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气度和心态。笔法相当漂亮,深意无限。

落叶叠时踱响径,——响径,脚踩在落叶上发出的细碎声响,如径能响。声音的出现使画面充满活力。
无人寂处饮长茶。——长茶,有二解。一是字面解释为长时间饮茶,其二据传是茶道的一种境界,又称仙茶,指谙熟茶道得三昧者。此应为解一。这两联一动一静,一外一里,文字对仗之外含义也在映衬互补,很见章法。
未着风雨疏凉夜,——未着,着,施行。疏凉,微微有点凉。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无风无雨这样一个微微泛着清凉的夜里。
留付停云有问答。——停云,停止不动的云。陶潜有《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愿言怀人,舟车靡从…安得促席,话彼平生”,后人用停云作为思念亲友的典故。故此这个“停云”有虚指,有实陈,高妙之极。

此作或另有高旨,惭己之能未可详陈,不当之处请敬请作者补充。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5 21:05
::: 在 南山客 的贴子提到 :::
偶望西山有所思,风寒谁又弄纤姿。应怜秋水残荷老,莫叹霜天归雁迟。
瘦竹苍松同入梦,浓枫淡菊各成诗。年年光景惹人醉,光景年年醉此时。
感谢南山先生抬爱。这首七律先不说内容,仅从句子和全诗的架构上较前一首来说就变化了许多,多有佳句,佩服您诗句的同时很钦佩您认真的态度。

偶望西山有所思,——西山,泛指。
风寒谁又弄纤姿。——“谁又”这个副词性词组有两种意思,表示否定作“又有谁能…”解,表示肯定作“是谁还在…”解。按照随后部分这里的谁又应作肯定解,这一句是说虽已风寒但西山的生气未减。
应怜秋水残荷老,
莫叹霜天归雁迟。
瘦竹苍松同入梦,
浓枫淡菊各成诗。——对仗工整句有余味,颔颈两联颇见诗心。尤其是颈联,点题《秋兴》不深不浅恰到好处。
年年光景惹人醉,
光景年年醉此时。——结转用了类似连珠格的构句方法表现了“(纵然)年年都是好风景,这个季节更醉人”的诗意,很有刘希夷“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的妙味。

这里借着南山客的这首七律顺便说说关于韵的问题,也是诗词初学者比较头大的一个问题。所谓韵之争无非就是新韵和旧韵的争论,这是语言文字读音变化带来的必然矛盾。如果照搬旧韵,现代语文教学使用的都是普通话,等于成百上千个字读音得重学一遍。尤其是入声字,北方语系中没有,很多人会感到无处下手。如果一味地强调新韵,大量优秀的前人作品又读准确,影响美感。如何兼顾?余浩然先生在《诗词格律写作》一书中有段话算是一种折中的办法,值得参考:“在目前尚未有权威性新韵则得到公认的情况下,…最好是既按平水韵写诗,又注意回避其中明显与现代普通话相抵触的地方。…这样写出来的诗,一般人读着顺口,那些特别讲究‘诗依平水’的人也不会说外行。不过,这样写诗的难度会大些”。
以上这首七律用的是平水韵上平四支韵部(依新韵竹、菊出律)。四支这个韵部字虽不少,普通话押韵的却很少,不生僻、便于入诗的更少。这里有个作者刻意遵循但读者未必感受到的可圈点之处就是韵脚处皆为新旧韵通押,这是值得学习的。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5 21:09
::: 在 童言 的贴子提到 :::
我对诗词仅是粗通韵律,深层次的就一无所知了。
能得高人指点,机不可失。
搜索枯肠交来作业,恳望斧正,先行感谢!

一晚西风陌埂幽,
寒霜枯叶漫山丘。
木棉倦卸英雄甲,
草圈闲行憨直牛。
榭阁翘眸北归雁,
妆奁细画夜来沟。
酡颜俏染黄花面,
醉笑枫林醉一秋。
谢谢童言支持!不过再次声明本人不高,也就正常个儿更谈不上指点。一家之言,与您共同学习。看得出这首作品在遣词方面下了功夫,韵律合,有比兴,有寄托,基本的骨架也有。美中不足是个别词汇比较晦涩,对仗和布局方面还有待提高。

一晚西风陌埂幽,——陌,田间小路。埂,田间稍高起来的小路。个人感觉这两个字实际上说一个即可。
寒霜枯叶漫山丘。——由田间转到山丘,顺的很好。
木棉倦卸英雄甲,——参考资料知道木棉又称英雄树,但这个“甲”究竟是指入药的树皮我生长于北方,对这种植物不了解,期待作者释疑。
草圈闲行憨直牛。——憨直,指忠厚直率,多指人性格。当然拟人化写牛亦可,只是铺垫太少显得有点“突然”,或者说憨直牛的用法偏“大胆”。另外英雄甲和憨直牛词组属性不同,对仗宜酌。
榭阁翘眸北归雁,
妆奁细画夜来沟。——。这两句也是对仗的问题。对仗可以严一些也可宽一些,不过基本要求是相同的,例如对等位置的词性结构。“打鼓”严一点对“敲钟”,宽一点可对“吟诗”,但不可对“风吹”。具体可能不好用数语说清,作者不妨多参考前人例作,慢慢领悟。
酡颜俏染黄花面,——酡,即酒红,现代话讲就是喝酒上脸,和黄花关联不太好理解。
醉笑枫林醉一秋。——结尾气势不错,但首先前面有“一”字,重复乃诗之忌,其次枯叶满山和枫林(从科学意义上讲叶子掉光的枫树林也可以称作枫林,但从文学角度讲这种情况应该避开)有些矛盾。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9-15 21:12
哈哈。。。不是我呼唤的及时,原来白兄一直在评。。辛苦辛苦。
搬个板凳,开始学习。。。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5 21:30
::: 在 春逝空 的贴子提到 :::
哈哈。。。不是我呼唤的及时,原来白兄一直在评。。辛苦辛苦。
搬个板凳,开始学习。。。
这几天项目多会也多,白天没有时间上来。于是拷贝下来各家作品,中午时间或者晚上吃过饭后用用功,然后再一起发上来。生怕耽误了大家盛情,焚膏继晷啊。
作者: 幸运人生    时间: 2010-9-15 22:46
白版主辛苦了!只有认真的学习!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16 09:06
::: 在 白衣客 的贴子提到 :::
这几天项目多会也多,白天没有时间上来。于是拷贝下来各家作品,中午时间或者晚上吃过饭后用用功,然后...
严肃对待每一首作品,尽心评解每一诗句,每评解一首,少则半小时。每一首评解皆“霜天”难得一见的学习资料——这,出在一个每年公出的路程超过赤道几圈、打理着一个公司的总负责人身上... ...  此心可鉴乎?!  为方便诗友们学习,推荐加精华! 请其他版主合议!
作者: 春风燕来    时间: 2010-9-16 09:39
七律—秋兴(作业)
荷亭风静醉旗斜,缕缕清香奉客家。
道是佳肴珍自好,可餐颜色莫拈花。
三杯闷酒嚼咸淡,一首离歌载迩遐。
犹念此间别样景,流莺啼序月初华。
作者: 情若诗词    时间: 2010-9-16 14:46
七律 秋雨
舒袖玉杯轻试茶,
山边云聚乱啼鸦。
一城烟絮连秋色,
万屡蚕丝锁客家。
雨罢庭竹滴欲翠,
风前莺嘴彩如霞。
黄昏去久月来晚,
酒冷西窗数落花。
作者: 意若尘    时间: 2010-9-16 14:47
白版主果然非同一般,忍不住,赞一个!
作者: 墨韵    时间: 2010-9-16 16:47
先问白衣辛苦!一直在努力学习,看到这些精彩的评论,茅塞顿开!正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参与其中收获更大!

小院容颜悄褪色,枝头黄叶暗忧愁。

菊开不解离别意,雁去方知已是秋。

春雨来时生艳丽,繁华过后筑坟丘。

且收香骨藏心底,再塑花魂夙愿酬。

新韵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