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

标题: 七夕·加班 [打印本页]

作者: amonk    时间: 2010-9-1 13:30
标题: 七夕·加班
银河今夜会双星,
缝纫机前叹一声。
唯有年终休假日,
满川冰雪映柔情。

作者: 袁建辉    时间: 2010-9-1 13:44
这忙, 呵呵。保重。问号大师大哥
作者: 万古刀    时间: 2010-9-1 13:56
现实版的牛郎织女。欣赏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0-9-1 14:02
大师还会缝纫啊,厉害
作者: 东江秀士    时间: 2010-9-1 14:16
欣赏。
作者: 纫佩折兰    时间: 2010-9-1 14:21
呵呵,A兄真巧!久不见,折兰问好!
作者: 栖梧    时间: 2010-9-1 15:20
大师还会做女红?佩服!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9-1 15:25
在异乡特别的日子里,道尽了对“卿”的思念之情。。

织女若得此“缝纫机”,当惊世界殊!哈哈哈。。。
作者: 墨韵    时间: 2010-9-1 15:48
记得A师说过,休假比上班都忙耶!
作者: 菲怡    时间: 2010-9-1 15:51
为幸福加油噢~~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1 16:42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银河今夜会双星,
缝纫机前叹一声。
唯有年终休假日,
满川冰雪映柔情。
顺畅、工稳的一首七绝!  起句着力,结句紧扣——天上的银河对应人间的“满川”、天上的休假、甜蜜的约会,反衬自己的“休假日”只有享受一年一度的“冰雪柔情”... ... 七夕乞巧节、女儿节(古代女子要负责纺织、制衣以供家人穿着,故有织女的勤劳形象),眼前有了更先进的“缝纫机”,却也只能空叹... ...仅仅28个字,用了反衬、对比(比兴)手法,转句跳而不断,结句收束工稳,韵余篇外... ... 推一把!
作者: 栖梧    时间: 2010-9-1 17:08
原来有如此深意啊!看五龙君精评才悟出。
佩服两位!期待加精!
作者: 这是剑    时间: 2010-9-1 17:22
鼓掌!!!!
作者: 南山客    时间: 2010-9-1 17:25
欣赏好诗好评,没有好评,俺只会泛读了。
作者: 赵卓君    时间: 2010-9-1 18:53
多好, 省些钱的同时又可以多挣点钱……
作者: 秋雨枫    时间: 2010-9-1 19:04
欣赏!
作者: 兰室清风    时间: 2010-9-1 19:14
鼓掌!
作者: 沧海飞语    时间: 2010-9-1 19:32
学习
作者: 白衣客    时间: 2010-9-1 19:47
言语平实,情感真挚,更兼有五龙版主平章,真好诗好评,同意加精华。
作者: 秋雁    时间: 2010-9-1 20:08
加班之人,认真学习楼主“诗”和10楼“评”。。。 。。。
作者: 古月求衣    时间: 2010-9-1 20:12
除了附议五龙、白衣两位版主的意见外,还觉得此作把现代语言巧妙地应用于近体诗,值得好好学习!同意加精!
联想到有一种说法:白话文句式入近体诗乃不伦不类。这种说法未免太偏颇了!
其实远在千年前,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不乏此例,请看他的一首七绝——
七绝  花影
年代:【宋】 作者:【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其中第三句明显是白话文的句式。
作者: 幽幽灵枫儿    时间: 2010-9-1 20:16
读诗,看评议,受益
作者: 疏帘淡月    时间: 2010-9-1 20:43
[em:3]
作者: 东方香茗    时间: 2010-9-1 22:39
真牛!哈哈哈哈~~~~
作者: 才尽更断笔    时间: 2010-9-2 05:13
【七律】
记09夏与老A于青岛啤酒街共饮
(今韵)


华灯初上赴约迟,
一见浑然作旧识。
吃辣尝鲜烹海味儿,
说坛忆友侃“诗词”。
北街宴乐终嫌短,
东鲁归来每有思。
任是川徽湘粤菜,
而今只肯就青啤。
作者: 东方黎玫    时间: 2010-9-2 07:58
悦赏A师佳作,欣阅诸位诗友点评,学习中
作者: 涔北村人    时间: 2010-9-2 10:07
僧兄难得!哈哈,彼何人哉?以僧兄为织妇,哈哈哈哈。。。
作者: 不会飞    时间: 2010-9-2 10:32
好词好和!欣赏学习
作者: 青衫客    时间: 2010-9-2 11:42
给我的感觉像打油诗,哈哈。
直言,有冒犯之处,见谅。
“缝纫机”,“年终休假”之类词语入诗,
感觉是败笔。

诸多诗词论坛都把精华帖子,作为衡量论坛整体水平高低的尺度。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2 12:08
::: 在 青衫客 的贴子提到 :::
给我的感觉像打油诗,哈哈。
直言,有冒犯之处,见谅。
“缝纫机”,“年终休假”之类词语入诗,
感觉是败笔。
试比较以下诸例,“军阀”、“因特网”、“麦当劳”... ...

陈明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离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理事。)在《谈诗艺》中提出“语言创新二十条”、“鲜活言语口头来”。试看:
1、《清平乐 蒋桂战争》
    ——毛泽东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这里除了“黄粱、金瓯”是常用典,其它全是白话。(陈明强)


2、“一窍不通因特网,十分怕吃麦当劳。”(吴寿松《七十》)
3、“已拥人民原子弹,何忧国际执金吾。”(聂绀弩《悠然六十》)
4、“入学小儿需赞助,开刀老母缺红包。”(杨逸明《下岗戏作》)
5、“好汉最怕窝里斗,老夫怕吃眼前亏。”(杨宪益《第五届文代会》)
6、“阿娇卖菜归来晚,一嘴馒头进课堂。”(李大安《农民技校》)
7、“四手一心同一锯,你拉我扯去还来。”(聂绀弩《伐木赠棋》)

... ...

诸多诗词论坛都把精华帖子,作为衡量论坛整体水平高低的尺度。
本论坛也是这样。
作者: amonk    时间: 2010-9-2 12:30
多谢诸位诗友临帖鼓励!许久未有新作,斑竹加精,亦是鼓励之意,不胜惶恐!
本诗内容未写明白,也没有在后注加以说明,导致不少诗友误会。其实,我的本意是以打工者的角度来写七夕感受。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大量现实版的牛郎织女,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作者: 墨韵    时间: 2010-9-2 16:26
::: 在 amonk 的贴子提到 :::
多谢诸位诗友临帖鼓励!许久未有新作,斑竹加精,亦是鼓励之意,不胜惶恐!
本诗内容未写明白,也没有在后注加以说明,导致不少诗友误会。其实,我的本意是以打工者的角度来写七夕...
原来如此,但是评论的也有道理!同情弱势群体!赞!
作者: 青衫客    时间: 2010-9-2 17:45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试比较以下诸例,“军阀”、“因特网”、“麦当劳”... ...

陈明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离休。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理事。)在《谈诗艺》中提出“语言...
1、《清平乐 蒋桂战争》
    ——毛泽东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

这里除了“黄粱、金瓯”是常用典,其它全是白话。(陈明强)


2、“一窍不通因特网,十分怕吃麦当劳。”(吴寿松《七十》)
3、“已拥人民原子弹,何忧国际执金吾。”(聂绀弩《悠然六十》)
4、“入学小儿需赞助,开刀老母缺红包。”(杨逸明《下岗戏作》)
5、“好汉最怕窝里斗,老夫怕吃眼前亏。”(杨宪益《第五届文代会》)
6、“阿娇卖菜归来晚,一嘴馒头进课堂。”(李大安《农民技校》)
7、“四手一心同一锯,你拉我扯去还来。”(聂绀弩《伐木赠棋》)

... ...


本论坛也是这样。
  先问好五龙兄。

  相对来说,白话这样的诗例,流传的名篇并不多。
  不如去写白话文,散文诗歌之类的。

  比如“炼字,遣词造句”等,毕竟才是习作诗词之基本。

  再说用上个“原子弹”或“缝纫机”,有谁体会到意境很美?不敢认同哈。
  唯觉诗味荡然无存。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2 19:15
::: 在 青衫客 的贴子提到 :::

  先问好五龙兄。

  相对来说,白话这样的诗例,流传的名篇并不多。
  不如去写白话文,散文诗歌之类的。

  比如“炼字,遣词造句”等,毕竟才是习作诗词之基本。

  再说用上个“原子弹”或“缝纫机”,有谁体会到意境很美?不敢认同哈。
  唯觉诗味荡然无存。
问好青衫兄!
见仁见智。 我是这样看的:
语言是在发展的。今人很喜欢的、用语浅显的古诗词,与其同时代的古人未必喜欢,甚至鞭挞。
我觉得,能用浅显的语言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很难。可是,却有白居易等另类名家。我们现在不过是在拟古、拟我们喜欢的味道,不知多少遍地咀嚼、品味、爱不释卷,这是现实。  但是,语言也是在不断更新、发展、进化的。古人诗词作品中的典故,对今人来说,大多生疏,不查词典恐难以理解其中之韵味。可是对于当时的用典者、或同时代的读者来说,作者所用之典也许并不陌生,就像我们今天说的“因特网”对于今人来说很熟悉一样。本篇中的“缝纫机”,与“织女”的手中线、天上人间形成鲜明对比,一年一聚所等待的对象(情郎、冰雪)又是让现代化社会里的人多么无奈! 几处跌宕起伏的对比、反衬,衬托出今天“打工者”在七夕的复杂心情,是一个紧跟时代的音符,立意高标。能用七绝的体裁、短短28个字,以借代、对比、反衬等手法表达现实生活中“我”的无奈心境,这不是比兴吗?虽用语浅显、鲜有“妙句”,然,诗意不可谓不深。怎么能说这不是好作品呢?

诗词作品,往往是由于让读者产生共鸣才传咏,共鸣的程度越深、越广,流传的就越广。诚然,遣词、炼句必不可少。但是一首诗词作品,不单看用了多好的词汇、语句,更要看立意、意境、艺术、哲理、谋篇。或句中余味,或篇中余韵,读后给人以不尽回味。

霜天的作者,从初学者到有一定水准的作手,文字功底不一、侧重面不一,又都不是以诗词为主业。况且,经常有闹事者搅乱氛围。出于鼓励创作、扶持论坛正气的目的,近期经站长、版主们商议后,正试行着多与评诗论道、适度降低加精门槛等诸法。鉴于我们水平有限、时间有限,漏洞、不足在所难免,借此,希望大家多参与讨论、多提意见,为的是给喜欢这里的诗友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作者: 春逝空    时间: 2010-9-2 19:53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问好青衫兄!
见仁见智。 我是这样看的:
语言是在发展的。今人很喜欢的、用语浅显的古诗词,与其同时代的古人未必喜欢,甚至鞭挞。
我觉得,能用浅显的语言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很难。可是,却有白居易等另类名家。我们现在不过是在拟古、...

诗词作品,往往是由于让读者产生共鸣才传咏,共鸣的程度越深、越广,流传的就越广。诚然,遣词、炼句必...

霜天的作者,从初学者到有一定水准的作手,文字功底不一、侧重面不一,又都不是以诗词为主业。况且,经...
绝对支持。。。
作者: 青衫客    时间: 2010-9-3 00:10
再问好五龙兄!

既然“缝纫机”可以联想到“织女手中的线,”
那么,“模特儿”入诗,也就可以想象是“霓裳飞舞”了?

呵呵,仅是探讨,并无他意。
作者: 麦秀    时间: 2010-9-3 06:50
很美!明白如话,却不失意境和空间想象,难得!
老A很小资的哦,一看就是七夕时没小资成,心生怨叹,呵呵~~明年找个人替加班如何?
喜欢老A作品,浪漫之中透着小情调,这首一样喜欢!
能够独树一帜,写出自己的风格来,在我看来,都是“大家”!
向大家学习!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3 07:32
::: 在 青衫客 的贴子提到 :::
再问好五龙兄!

既然“缝纫机”可以联想到“织女手中的线,”
那么,“模特儿”入诗,也就可以想象是“霓裳飞舞”了?

呵呵,仅是探讨,并无他意。
完全可以哦~~~  或许若干年后,“红包”这样的词汇也成典故了... ...
作者: 五龙闹海    时间: 2010-9-3 08:53
::: 在 才尽更断笔 的贴子提到 :::
【七律】
记09夏与老A于青岛啤酒街共饮
(今韵)


华灯初上赴约迟,
一见浑然作旧识。
吃辣尝鲜烹海味儿,
说坛忆友侃“诗词”。
北街宴乐终嫌短,
东鲁归来每有思。
任是川徽湘粤菜,
而今只肯就青啤。
去年得知二位曾在青岛啤酒街一聚时,甚是羡慕!  好在今年4月去青岛——弥补了:|!

千里胶东觅翠微,
崂山脚下不思归。
知音最属潮头月,
常把回声挂满杯。
作者: 邪魔老奴    时间: 2010-9-4 02:59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问好青衫兄!
见仁见智。 我是这样看的:
语言是在发展的。今人很喜欢的、用语浅显的古诗词,与其同时代的古人未必喜欢,甚至鞭挞。
我觉得,能用浅显的语言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很难。可是,却有白居易等另类名家。我们现在不过是在拟古、...

诗词作品,往往是由于让读者产生共鸣才传咏,共鸣的程度越深、越广,流传的就越广。诚然,遣词、炼句必...

霜天的作者,从初学者到有一定水准的作手,文字功底不一、侧重面不一,又都不是以诗词为主业。况且,经...
赞同并学习
作者: fengjinshuang    时间: 2010-9-30 16:54
银河今夜会双星,
遥望碧空叹一声。
待到岁末闲暇日,
携君揽胜尽柔情。
作者: 木甫    时间: 2010-9-30 19:19
::: 在 五龙闹海 的贴子提到 :::
问好青衫兄!
见仁见智。 我是这样看的:
语言是在发展的。今人很喜欢的、用语浅显的古诗词,与其同时代的古人未必喜欢,甚至鞭挞。
我觉得,能用浅显的语言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很难。可是,却有白居易等另类名家。我们现在不过是在拟古、...

诗词作品,往往是由于让读者产生共鸣才传咏,共鸣的程度越深、越广,流传的就越广。诚然,遣词、炼句必...

霜天的作者,从初学者到有一定水准的作手,文字功底不一、侧重面不一,又都不是以诗词为主业。况且,经...
我倒是同意青衫客的看法,五龙大哥莫怪。白话俗语入诗词未尝不是一种风格与发展方向,若用得不好轻则流于滑俗,重则便沦为口号式的顺口溜、老干体或者民间小调了,有悖于典雅的诗词传统。即便毛主席、陈毅甚至于大诗家聂绀弩这方面的创作,等而下之者亦有嚼然无味,恶俗恶熟的劣句,这点是不能否认的。小弟以为今人在白话入诗方面写得最好的先有聂绀弩后有以李子体为代表的尝试,那些优秀的作品,或者巧于借对、讽喻,或者点化活用,或者将旧典故赋予新思想推陈出新,绝不是将白话新词作简单的拼凑。

以A君此诗为例,次句中『缝纫机』之反衬起兴,巧引织女之思,当是亮点。但转句中『年终休假日』同青衫兄直言,是败笔,短短七绝中,用直俗的五字仅表达无余味的一个名词,实在大减七绝灵动流丽之姿。而结句冰雪柔情之制,也稍显陈词滥调,结得滑了,未能继续创新,未能意味深长,且『冰雪』与七夕情景不符,虽说冰雪可以描述女子冰雪聪明,但与题目加班联系起来,仍是过于牵强。通观全篇,虽见诗心,感情真挚,但伤于直露滑俗,字句似未经仔细斟酌锤炼,与A君以前其他佳构相比,未算是最好的作品。

所以青衫兄的看法有他的道理,白话新词固然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炼字与遣词造句仍是学诗写诗者必修的功课。一家之言,仅供探讨。
作者: 壮子最棒    时间: 2010-11-8 11:50
吾本蓬莱一仙人,只因动情下凡尘。不知前路多荆棘,不爱江山爱美人。




欢迎光临 诗词 (http://www.shici.xn--fiqs8s/) Powered by Discuz! X3.2